2000字范文,分享全网优秀范文,学习好帮手!
2000字范文 > 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学习动机

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学习动机

时间:2022-12-07 17:58:20

相关推荐

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学习动机

一、学习动机的含义

学习动机是引发和维持个体学习活动,并将学习活动指向一定学习目标的动力机制。学习动机包括推理、拉力和压力三种因素。

二、学习动机构成

学习动机有两个基本成分: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

(一)学习需要与内驱力

学习需要是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

(二)学习期待与诱因

学习期待是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期待。

三、学习动机的功能

(一)激发功能

(二)指向功能

(三)维持功能

四、学习动机的分类

(一)内部与外部动机

根据动机产生的诱因来源,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

内部学习动机是指人们对学习本身的兴趣引起的动机,即学习动机不需要外部诱因来使行为指向目标,动机的满足在活动之内,不在活动之外。

外部动机是指人们由于外部诱因所引起的动机,动机的满足不在活动之内,而在活动之外。这时学生不是对学习本身感兴趣,而是对学习所带来的结果感兴趣。

(二)高尚动机与低级动机

根据学习动机内容的社会意义,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高尚动机与低级动机。

高尚学习动机的核心是利他主义,学生把当前的学习同国家和社会的利益联系在一起。低级学习动机的核心是利己的、自我中心的,学习动机只来源于自己的眼前利益。

(三)远景性动机和近景性动机

根据动机起作用的时间长短来划分,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远景动机和近景动机。

远景动机,是指动机行为与长远目标相联系的一类动机。

近景动机是指动机行为与近期目标相关联的一类动机。

(四)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

根据学习动机与学习活动的关系,可以把学习分为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

直接动机由学习活动本身直接引起,表现为对所学习的学科内容或学习活动的直接兴趣和爱好。

间接动机与社会意义相联系,是社会观念、父母意愿及教师期望在学生头脑中的反映。

(五)奥苏伯尔成就动机的分类

奥苏伯尔认为,学校情景中的动机至少应包括三个方面的内驱力,即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

认知内驱力,即一种学生渴望了解和理解,要求掌握知识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倾向。

自我提高内驱力,是个体要求凭自己胜任工作的才能和工作成就而赢得相应地位的愿望。

附属内驱力,是学生为了保持家长和教师的赞许或认可而努力学习的一种需求。

五、学习动机与学习效率的关系

心理学习的研究表明,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种线性关系,而是倒U型曲线关系。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即动机强度处于中等水平时,学习效率最高

心理学家耶克斯和多德森的研究表明,各种活动都存在一定的最佳的动机水平。动机水平不足或过分强烈都会导致工作效率下降。动机的最佳水平还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在学习复杂的问题时,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会低些;在学习任务比较简单时,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点会高些。

(二)需要层次理论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具有七种基本需求,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和爱的需求、尊重需求、认知需求、审美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这些需要从低级到高级排成一个层次,较低级的需要至少达到满足之后才能出现对较高级需要的追求。他将前四种需要定义为缺失需要,后三种需要是成长需要。

(三)成就动机理论

成就动机理论由麦克里兰和阿特金森提出。个体的成就动机可以分为两部分:趋向成功的趋向和避免失败的倾向。

根据成就动机理论,趋向成功者最可能选择成功概率为50%的任务。

(四)成败归因理论

维纳对行为结果的归因进行了系统探讨,发现人们倾向于将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归结为以下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机遇)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等。同时。维纳认为这因素可归为三个维度,即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不稳定归因、可控归因和不可控归因

一个总是失败并把失败归于内部的、稳定的和不可控的因素(即能力低)的学生会形成一种习得性无助的自我感觉。习得性无助时当个体感到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会对自己的重要生活事件产生影响时的所体验到的一种抑郁状态。

(五)自我效能感理论

自我效能感理论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成功低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这一概念由班杜拉最早提出。

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有四种:成败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劝说、情绪唤醒。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个体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

自我效能感的功能包括:

(1)决定学生对学习活动的选择及对活动的坚持性。

(2)影响学生对待学习困难的态度

(3)影响学习任务的完成。

(4)影响学习时的情绪状态。

(六)成就目标理论

成就目标理论也被称为目标定向或成就目标定向,它反映了个体对成就情绪的一种认知倾向。埃利奥特等人主张将成就目标划分为以下三种类型:掌握目标、成绩—接近目标、成绩—回避目标。之后,平瑞克主张将掌握目标也区分为接近和回避两种状态,从而形成一个2*2的对称结构,如下

七、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

(一)学习动机的培养

(1)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求,促使学生动机的产生。

(2)重视立志教育,对学生进行成就动机训练。

(3)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获得自我效能感。

(4)培养学生努力导致成功的归因观。

(二)学习动机的激发

学习动机的激发包括: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3)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4)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