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范文,分享全网优秀范文,学习好帮手!
2000字范文 > 简谈哀伤辅导中叙事疗法的运用—“抗击疫情 心理援助”公益项目系列培训第40讲

简谈哀伤辅导中叙事疗法的运用—“抗击疫情 心理援助”公益项目系列培训第40讲

时间:2020-07-10 11:30:18

相关推荐

简谈哀伤辅导中叙事疗法的运用—“抗击疫情 心理援助”公益项目系列培训第40讲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心理学系 北京幸福公益基金会联合发布 大众读本《 疫情应对手册》简谈哀伤辅导中叙事疗法的运用

“抗击疫情,心理援助”公益项目

系列培训第40讲

北京幸福公益基金会与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心理学系共同发起了“抗击疫情 心理援助”公益培训系列课程。本次培训课程的第四十讲:《简谈哀伤辅导中叙事疗法的运用》课程由高 瞻老师讲授。现将整理好的课程内容共享给大家。

本期课程讲师:高 瞻

中山大学应用心理学系 荣誉副教授

珠海市慢性病防治中心 心理科负责人 主任医师

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注册工作委员会注册督导师(D-09-003)

珠海市医师协会精神卫生分会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

大湾区粤港澳精神科医师联盟首届理事成员

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婚姻家庭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文化与心理治疗学组理事。

入选《度岭南名医录》、《度岭南名医录》,首届“珠海好医生”名录

前言

今天我讲的是“哀伤辅导中叙事疗法的运用”。

目前将哀伤过程分为5个阶段:

传统的处理上认为在哀伤的5个阶段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呢?说再见(saying goodbye),传达的是与过去分离、放下这段关系、为对方活下去等思考方向。

哀伤辅导对于我自己来说也曾经是件非常非常难的事情,我不知道在线伙伴们的感受?我在二三十岁的时候,一听说谁去世或者出了什么意外,如果是自己熟的人,就非常担心,我应该做什么?应该说什么?不知道有多少人认同中国人常说的一句经典的话的观念:“节哀顺变”,就是让节制哀伤,接受改变。

我自己无法接受,所以就有了很多探索。曾经接受的训练告诉我,我们强调的是,放下过去,放下这段关系。比如家里有个人去世了,为了不再被过去的记忆打扰和影响,家里的东西要重新布置,免得引起太多回忆,或者换掉家私,甚至搬家。尤其一个至亲的人过世,我们常常在痛不欲生的时候被劝说,你要为对方而活下去,把对方未尽的事业当作自己活下来的意义。

这对一些人来说是有效的。但是我不满意,特别是一些非常近非常重要的关系,不是一下子能放下的。上个世纪80年代,我姥姥在我姥爷病逝10天后去世;她虽然80多岁,但平时身体很好。这对于我母亲来说,每一次提起都会引起好多天的情绪波动。因为我母亲年轻时候就到南方工作,一直想有机会尽孝心,本来约好等到夏天就把姥姥接到南方来住,可是没想到刚过10天姥姥就因为煤气中毒意外去世,在她看来还没有把妈妈接到身边照顾,她就这样突然走了。

我不知道这个事情可以怎样放下,尤其是她每一次哭泣诉说,都让我一遍又一遍深切地感受到她和姥姥的关系联接。在学习叙事以后,我可以真正地理解母亲,然后可以跟母亲一起更好地感受和面对她与姥姥的关系。这并不是关系的结束,而是带来重新认识的机会。这在哀伤处理中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点。

再说哈啰,意即“see you hullo again”,是透过离世人的视角,再次相遇并发生对话,带来一个重新认识彼此的机会;除了珍惜离世的人之外,也更多地看到自己所拥有、期待与渴望的生活。所以,它强调的不是一种关系的结束,而是在不一样的时候存在不一样的关系形式,以不同的在一起的方式。

今天分享的主要内容包括:叙事简介、关于似无还有、关于“saying hullo again”重组会员对话,然后是讨论。

一、叙事简介

前面说到我妈妈的例子,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我们常常把它称为延长的悲伤或者病态的哀悼,甚至在几十年里依然存在,这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后来我接触了叙事以后,七八年前跟随美国专家学习叙事治疗,我完全理解了母亲,也理解了自己可以扮演的角色。

持续经历悲伤的哀悼方式不再被视为不正常或者病态,而更多把它看成一个对于故人的重要怀念方式。

叙事疗法的创始人是麦克·怀特和大卫·爱普斯顿。他们两个人有一个合着,《故事、知识、权利——叙事治疗的力量》。哲学背景是后现代哲学观的。大家知道后现代哲学观有跟现代世界观有挺大的不同。

这个图片的上面两位是这个流派的创始人和代表人物,下面这一对夫妇一直在珠海给我们做叙事治疗培训,他们也是叙事流派的领军人物之一。

叙事疗法有很多创新的理念,比如,它认为人和问题是分开的,人是人,问题是问题,从这个视角发展出了“外化”;外化这个技术很出名,它真正的出处就是叙事。叙事疗法不把问题当成人固有的东西,它首先要做的就是把问题从人身上剥离开来,这就叫做“外化”的处理。将人跟问题剥离开来有助于来访者建立一个更少束缚的自我认同。

再比如,它认为,人的生命是流动的,我们没有办法用一个词或者一个事件去定义一个人。经典的说法就是,今天做了一件好事就是一个好人,做了一件坏事就是坏人,是就他此时此刻的作为而言。

那么,什么是叙事疗法?我从一个临床医生来看,叙事就是用一种新语言去讲老故事,叙事就是讲故事;讲故事是最重要的部分,是用新语言去解构老故事。

叙事的新语言又有哪些组成部分呢?一个是叙事的世界观,另外一个是叙事的技术。叙事的世界观与众不同,下面列出了一些叙事疗法的主要观点:

人不是问题,人和问题是分开的

问题是植根于主流论述当中的

权利的不平等会造成问题

人是自己人生的书写者,是自己问题的专家

人是有多重故事的

身份是在关系中建构的,是流动的

每个人都是自己生命的专家

强调少数派也是有影响力的。

二、叙事的技术

主要包括:外化、发展支线故事、重组会员对话、文件制作、局外见证人、双重聆听、似无还有等等。

今天我简单介绍:似无还有、重组会员对话这两个技术。

1、似无还有(absent but implicit)

在香港和台湾原来也翻译为“虚位涵构”。这个技术就是:

我们所看见得他人可见的表现和表达,透过这些可见的表现和表达,并且形成对比,我们有机会看到不一样的故事呈现,这些故事把我们引入人们最珍视的希望、追求、抱负等经验领域的通道。

我们可见他人的被脆弱、无力、恐慌及悲哀、焦虑、担心影响的状态。透过它们,我们也有机会看到当事人有关意义、价值、期待、渴望、梦想、承诺等故事的呈现。

隐含背后的这个重要意图被看见,人们就会感受到更多的被理解和被支持。

这是我们所期望的。许多的治疗方法,更多的是把焦虑、恐慌看成是不正常状态下的正常表现,认为它们不应该太多出现,不应该长期存在。但是运用似无还有的技术,更多的是让我们看到关于他人的人生意义和价值、梦想、承诺的呈现。

举个例子,最近因为疫情,我们从大年初七开始恢复门诊。本来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要人群密集,但是心理治疗的门诊一直没有办法停下来。看到不止一个的来访者受到疫情的冲击,表现出恐慌和焦虑。我们不仅仅要看到他的恐慌和焦虑,还要去尝试探索背后隐藏的人生态度,他的渴望是什么?他的梦想在这样的过程中遭到了破坏,珍视的东西被侵犯了,才会呈现出恐慌和焦虑。

有一个来访者在美国刚刚读完书,回来看望家里人,签证到6月份,他预计要留在美国发展。这是一个很有才华的男生。因为疫情,美国关闭了中国人的通道,他原定元宵节前后回美国继续读研究生。但受疫情的冲击,他根本不知道签证到期之前他是不是可以再次进入美国;更为最重要的是,他原来对自己的发展有一些重要期待,但当下这个疫情,计划全部打乱。他什么也不想,什么都不说。每天在网络上看小说,或者睡大觉,其他事情都不愿意做。

他什么都不愿意做,很疏懒这样的状态,表现得很无助,不知道未来是怎么样。我们从无助中可以看到,他对未来的向往被这次疫情所侵害破坏,这种无助其实在某种程度上见证他的追求,我们就他的追求去更多地看到、探讨,让他得到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从悲伤和痛苦的角度来看“似无还有技术”。

许多人都看过的一个视频短片:湖北一个医院的院长感染肺炎病逝,灵车后面跟着他的太太和同事,太太嚎啕大哭,穿着隔离衣去追赶。

每个人看了都没有办法抑制泪目,我所在的一个群里好几个人就在问,天哪,有没有哀伤辅导去跟进啊?有没有人去安抚她,有没有人去帮助她......听到这话的时候我心里觉得有了一点点安慰,我们的同行时时刻刻都看到了痛苦,以及她的需要。

但其实,我不知道大家会怎样看这个痛苦,这又是在表现和表达什么样的情绪和情感。在叙事里面,我们会将这样的痛苦和悲伤看作是一种证据、一种宣言,我们和挚爱之人关系紧密的证据。

就像前面说到我母亲,每一次说起姥姥来都会掉眼泪。那个眼泪它是一个悲伤的眼泪,也是一个见证,见证她和妈妈之间感情深厚,见证她和妈妈的真切情感。对于这样的痛苦,或者表达,我们视它为一种见证,所以就不会那么快去劝阻他人的眼泪或哭泣,也不会急于去阻止痛苦体验的持续。这个痛苦她只是在给她自己、身边重要的人和亡者看到,见证她在见证他们的关系、他们的情谊,是一个表现和表达。

2、重组会员对话

(Re-membering Conversations)

这就是我刚刚说的再见哈啰。

再见哈啰(也称saying hullo again),广义上属于重组会员对话。重组会员对话不仅仅在哀伤辅导当中使用,它也是叙事里面非常常用的一个技术。

丧失是人生三大主题中重要的主题之一,哀悼也是。

重组会员对话实际上是就我们人生三大主题当中的两个进行工作,就是对于“丧失”这件事情的“哀悼”的处理。这个重组会员对话就是在丧失这件事情上面处理,其实也是一个给自己,就是一个哀悼这样的一个过程或者历程。

(1)身份认同(identity)

身份认同(自我认同、同一性)是西方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概念,受到新左派、女权主义、后殖民主义的特别青睐,是主体自身的一种认知和描述(包括很多方面,包括文化认同,国家认同等)。最近网上有笑话说,保安每天都在问每一个进出的人最具有哲学意味的问题:你从哪里来?你是谁?你要到哪里去?

这个问话是结构主义导向性问题。结构主义认为每个人其实都有一个本质性的存在。

叙事它不光属于后现代,也属于后结构主义理论影响之下的流派。对于后结构主义来说,关于身份认同的导向性问话是:我们如何正在成为与过去不一样的人。

后结构主义认为就是我们可能是一直在变,随着关系的变化而成为不一样的人。我们的关系,实际上决定了我们在关系当中呈现的是什么样的人。

比如说我跟晓丽,刚刚认识没有多久。除了这个项目,我们也会聊一些其他东西。在最初谈工作的时候我跟她是工作关系,在专业上面对我有了解,聊多了然后就会聊到我的生活,聊到我对一些事情的态度,那么她看到的就是一个不一样的我。

在同事面前,在我的来访者眼里,我是一个负责任的医生,同事不止一次很惊讶,说我常常在治疗访谈过程中可以脱口而出,把前面好几次谈话中来访者的原话清晰回忆,说我是一个记性特别好的人。

在家里,我妈妈经常抱怨我,她说我是简直就是一个丢蛋鸡(就是连鸡蛋都会弄丢的母鸡),我在家人面前是一个没有收检、没有记性、丢三落四的人,就差把自己的脑袋给丢了。以前读大学的时候,学校跟我家在同一个城市,周末我回学校以后的一个小时之内,全家都在等我的电话,他们已经习惯了当天晚上我一定就会有电话。为什么呢?肯定是又忘了什么东西没拿,第2天我妈妈就带到单位,我再找时间去取,因为她上班的地方离学校比较近。

可是在我的来访者面前,在我的同事面前完全不是那样的人,我妈妈无法想象我的工作表现;我的来访者恐怕也没有办法相信我在妈妈面前的表现。

(2)基于关系的丧失

在后结构主义来看,事物没有它的本质存在,事物都是在不断地流变,人不是个体化的存在,而是一种关系性的存在。那基于关系的这个身份认同之下,丧失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形。

基于关系的丧失,叙事疗法认为:

其实我们跟伙伴关系中的经验,以及伙伴看待我们的方式,对我们的生活品质会有所不同。

当丧失发生的时候,我们不仅仅是在生活中失去了这个人,还失去了什么呢?对方认可和欣赏我们的行动也被终止了。所以,关系的终止就是失去了以这个人为镜,我们也丧失了从他的眼里看到自己的这个部分。

当我们成长和变化的氛围发生改变的时候,也会使我们失去在那些关系中所经验过的自己。

如果要找回那个经验当中的自己,我们要重新做一个关系的联接。

所以,如果一段关系结束或变得遥远、或者一段关系改变,我们在失去那个人的同时,也失去了曾经经历过的自己的面相。

这不仅仅是对于亡者,在平常的生活、平常的辅导当中,重组会员的对话也会经常使用。

比如珍视的一段关系、一段恋情的失去,或者和一个宠物或者工作的失去等,都是一个丧失。

当失去工作的时候,不仅仅失去了工作带来的经济上的回报,同时失去了在这个工作所赋予的社会地位,还有人生价值实现这一部分,以及在工作当中呈现的职业化(那是我喜欢的部分)。

所以,丧失就是当关系结束或者关系发生改变的时候,我们在失去的那个人或者失去这段关系的时候,意味着也失去了关于我们自己的那个部分。

3、叙事关系丧失

当一段关系终结的时候,实际上我们失去了通过那个人的眼睛、那个人的视角、那个人的体验所获知的关于我们自己的那个部分。

邀请你重新体验,并且再次拥有这个部分,可以通过那个人的眼睛看到的、关于你的身份认同的那个面相,我们也许就避免或者减轻了这部分的丧失对你的打击。

我们要意识到关系具有双向的本质,当我们改变的时候,我们跟他人的关系,或者他人跟我们的关系也在改变。

我们想保有一种持续的关系。如果我们自己坚守在关系当中,那么我们就可以相信那个关系当中的自己也可以保有下来。

我们假想每个人给自己的生命建造一个生命会员俱乐部,这个俱乐部里面有什么成员由我们自己决定,将谁保留、把谁清除都由我决定。

4、重组会员对话

为了使远去的人持续在我们生命中会成为积极并且鲜明的会员,我们可以重新会员化他们。

重新看待和经验与此人有关的过去时间(或者是推测此人在特定情况下会如何做事),即开启重新会员化的过程。

当这个过程进行之后,找到方法来维持这个已经远去的人在我们心里的积极影响力。

如果能够持久让他在你的生命会员俱乐部里面,就意味着它持续地对你未来的生活产生影响。当然是我们希望的那个影响。

5、Jill Freedman

关于重组会员对话的5个步骤:

1、重新唤醒与故人的经验,从中得到与他的关系的故事。

他跟你在一起是什么样子?特别是,最初是怎样认识的,从什么时候开始知道他是你生命当中非常重要的人?记忆深刻的跟他有关的经历?这样的问题都可以呈现出关系当中一些特别的事情,让这样一些事件重新鲜活起来。

2、提出问题,邀请当事人描述需要重组的那个人对当事人的生命所做的贡献。

通过跟这个人的关系,你学到了什么?你的生命会因为他的存在有何不同?是什么时候开始因为有他而令你的生活发生了改变?让当事人看到这个逝去的人对他的生命产生的影响力。

3、提出问题,以能够对自我认同结论有帮助的方式去询问,邀请当事人描述此人对他的看法和评价。

我们常常会在治疗室里问的问题就是,如果今天他在这里,透过他的眼光我会看到怎样的你,就是他会怎样向我描述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会怎么向我介绍你?他所观察到的你,他相信你有什么样的品质?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来访者透过他人看到他自己和他所持有的信念与理想。

4、你对那个人所做的贡献是什么?

这个人的生命,因为你的出现有什么不同?你对这个人的生命有什么样的贡献?当然我们也可以缩小一点,如果我会跟这个人谈话他会告诉我在你这里学习到什么,或者在你们的关系里面经验到什么?这些学习和经验因为有你的存在而存在。

我们已经从三个部分去呈现两个人的关系,一个是鲜活关系,用更美好的关系去鲜活它,我们得到逝去的人对于他生命的贡献,同时了解到对于逝去的人的贡献,同时我们也看到了,或者感受到了,逝去的人对于他的看见。

通常来说这里面有好的有不好的,我们珍视的那部分是他给予的好的看见,有些他对于你的看见,可能你自己之前都不知道。

5、邀请他成为你生命中更为紧密的会员。

最重要的是,在重组会员对话里面,不仅仅是要去呈现关系当中彼此的贡献和看见,最重要的是我们要邀请他成为你生命当中关系更为紧密的这个会员。使他成为你未来生活当中持续地存在你的心里,并持续成为当事人坚守成为那个特别的自己支持。

我们会问他,从现在开始把这个人看待你的方式带到你的生命当中来,你会因此领悟到关于你自己的什么?如果把这个人对你的看见放在你心里,每天跟你在一起,那对你每天的工作和生活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经过这个人来看你,最欣赏或者最感谢自己的是哪个部分?如果从现在开始持续用这样的眼光看自己的话,会给你带来怎样的不同?

在你特别艰难的时候,你可以通过想象这个人对你的认识和信任,你去铭记他对你的认识和信任,这对你度过艰难会有怎样的帮助和意义?

让这个人成为我们生活当中永远的亲密成员,活在我们的生命里,那么哀伤就可能不会成为伤害我们的东西。

提问

Qustions

&

解答

Answers

Q1身边的一个19岁的女孩。她的双胞胎姐姐在前一阵子不幸离世,非常痛苦,现在考虑只是考虑照顾妈妈的责任,否则就想追随姐姐而去,怎么样跟她工作?

她的痛苦是因为双胞胎姐妹血缘的亲密程度比我们普通的姐妹关系要更亲密,我不知道我讲的这个重组对话是不是有机会去做。有的话,我相信会有价值。

Q2对于那个武昌医院院长的爱人怎么样做哀伤辅导?

对于哀痛要认可它的存在价值,她需要有足够长的时间去表达哀痛。她是在呈现这个紧密关系,去了解他们生活当中的点点滴滴,所以让她去呈现。

做重组会员对话,她通过这种哀痛的表达,让我们看到她对于关系的珍视,在我看来这个重组会员对话是有机会去帮助到她的。

可以尝试去跟她聊家常,让她描述她跟先生生活中一些特别的事件,在一起平常是怎么相处的?有什么特别的事件?她在说的时候等于是重现她和先生的经历。

那个人对于你的生活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在这个关系当中你们是怎么认识的?结婚以后,对你的生活工作的影响是什么?可以说具体一点吗?在这样的关系当中,你学习到了什么?在这样的家庭生活当中,你的生命因为他而有了什么样的改变?院长对于她的生活经有过什么样的贡献?把它一一呈现出来。

同时,要去了解如果他还在这里,他会怎么样向我介绍你,他坚信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看到的、感受到的你,跟别人感受到的有哪些不一样?他对你的独到的看法是什么?

我相信对于院长来说,他们关系的深厚是相互的,她对先生的生命来说也一定有贡献。所以我们要去了解她曾经做过一些什么事情,你在他的生活当中所扮演的角色是什么?如果不是你,他的生活可能是什么样子?丈夫他欣赏、感谢你的是哪个部分?在她的生命当中,为先生做的哪些事情让他成为今天的他。那显示出你是一个拥有哪些信念和价值的人。

当然在谈的时候不是这么机械的12345,这是很重要。我们是通过这些方面的访谈让他们的关系变得丰厚起来。如果他在未来的生命当中持续地这样看待你,对你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如果你持续用这样的眼光来看待和信任你自己,又可能会带来什么样的不同?

在她的生活当中,会有一个永远的明镜,持续地在她生命中产生影响,从而使得先生在她生命当中是一个持续的鲜活存在。在现实当中,我们失去这个人的时候,我们可以在关系当中不失去他人,我们的关系是永存的。

我还是要强调,表达哀伤的方式有很多种,其中之一就是哭泣,当然还有别的。这些表达对于哀伤有疗愈作用。哀痛依然在,但是不再伤害到我们,所以要允许她在一定时间内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我们也可以去尝试跟她共同去做一些事情,让表达更为淋漓尽致。哀痛只是表达深厚关系的一个见证。

Q3突然离世的人们,他们的家庭都难以接受,都需要感情的抒发情感的宣泄和举动。

当然。我有一个来访者,小学的时候母亲车祸意外去世,她去到医院的时候,还在抢救,很快就不行了,当时她穿了一件颜色很鲜艳的衣服。她有一个弟弟。后来他爸爸把她跟弟弟拉扯大,没有再结婚。

每年的清明,她会持续长达一个月不能自已,就是不能工作的一个状态。后来她读卫校,出来以后做了护士,而且就是妈妈去世的那家医院;但每次经过急诊室她都没有办法控制自己的情绪。

我们的讨论中,她回忆,有一天意外下大雨,看到其他同学有家里人带伞或者开车来接,万万没有想到妈妈请假带了伞去接他们。他们生活并不是特别富裕,妈妈请假意味着要损失钱,这件事让她印象深刻,原来在妈妈看来我们比挣钱重要,我在妈妈生命当中是很重要的那个人;妈妈在表达对她的学业表现失望的时候,是因为对她一直满怀希望,所以才会失望、打她,说她不争气,其实是妈妈对她的能力有一份相信。

我问她,从她妈妈那里学到了什么,她说到妈妈每天上班会提前去避免迟到;对妈妈来说,迟到不仅仅意味着经济上会损失,更重要的是做事情要认真。而且妈妈是一个特别喜欢帮助别人的人。

她工作的那家医院是她妈妈抢救住过的医院,但她竟然会选择去那里做护士,这似乎是有违常情的选择,因为我们一般会躲避这个场景。讨论后她醒觉,这个选择,是在她看来,从小看到妈妈对别人的热心相助,对于工作的责任心的认同,所以她要做一个助人者。她忽然理解,我会选择做护士,其实是妈妈的影响,认同妈妈的信念和价值观,这是一个能够更多地有效帮助别人的职业,而且我非常执着认真,今天的生活依然在妈妈的影响之下。

对于妈妈来说她有什么样的贡献?她的出生给妈妈的生活带来怎样改变?妈妈说女儿是妈妈的小棉袄,她知道她妈妈上班很辛苦,所以放学回来她会主动去帮忙做家务。她说不是妈妈叫是我自己主动的,妈妈经常说不用帮你去写作业,好好读书就行了,但是我觉得帮我妈妈是第一重要的事情。所以在他妈妈看来她是最贴心的那个人。

还有一次,爸爸妈妈发生冲突,妈妈背着孩子哭,她无意中闯入看到,妈妈突然觉得不知所措,赶快擦眼泪,她跟妈妈说,我没有看到你不用担心。我问你这样说妈妈相信吗?她说之后妈妈说女儿懂事。

我们这样的谈话,实际上就是让她和妈妈的关系变的丰厚起来,并藉由这个关系看到双方互相欣赏的信念和价值观。

你做了一个非同寻常的选择,做护士,而且在妈妈去世的那个医院去做护士。她说,也许我更多想去是那个急救室,去妈妈去世的地方,有更多的机会去想到去看到她曾经的存在。

我们持续的讨论妈妈说你是贴心的人、贴心的小棉袄,你对别人善良、体贴,你可以用妈妈看你的眼光,持续的看待自己,让你的生活保持这样一个状态。

文稿整理 | 曾晓梅

李贤哲

文稿校审 | 吴卫国

丛凤娇

文案编辑 | 吴卫国

桑 红

心理援助最新进展汇总

北京幸福公益基金会与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心理学系共同发起“抗击疫情 心理援助”公益行动开展以来,1月29日至3月16日,开展48天,完成在线心理援助相关培训93批次,总培训时长137.1小时,参训人数415408人次,最大同时在线人数 9829人次。在这里要特别感谢Zoom云视频会议平台,为疫情下的心理援助提供了强大技术支持!

2月2日清晨6时,本公益项目与中国联通携手开设“抗击疫情心理援助”公益热线:400-680-6101正式开通!截止3月16日24时,热线拨打共4890次!特别感谢北京六合心理研究中心大力支持。

2月9日清晨6时,针对一线医务人员及家属的心理援助专线正式开通!咨询请拨打热线400-680-6101,医务人员及家属请拨7,其他人员请拨9!为“最美逆行者”护航,我们24小时守候与相伴!

感谢深圳小鹅通技术支持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