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范文,分享全网优秀范文,学习好帮手!
2000字范文 > 有关《易经—上经》的杂谈

有关《易经—上经》的杂谈

时间:2021-07-02 11:39:41

相关推荐

有关《易经—上经》的杂谈

近期,“易经心解”专辑之“细解六十四卦”分部已写完三十卦,从“乾”卦到“离”卦。

易数起源于“河图”、“洛书”和“大衍神数”。数分阴阳,阳数为一、三、五、七、九;阴数为二、四、六、八、十。阳数又称天数,阴数又称地数。天数有轻清的特点;地数有重浊的特点。(关于“易数”体系解说,留待以后专门撰文。)

这三十卦之所以列为“上经”,是因为属于“天轻清”的那一部分,所以比“下经”少四卦。本来从阴阳均衡的角度出发,上下两经应该是各三十二卦才对。但是基于“天轻地重”的原则,所以“上经”要让出一组对卦给“下经”(六十四卦其实是三十二组对卦)。

“上经”之所以成为“上经”,因为里面的卦大多属于“先天”的性质。比如八纯卦中的四卦“乾”、“坤”、“坎”、“离”都在“上经”。这四卦都是先天八卦图中的“四正”。而其余“震”、“艮”、“巽”、“兑” 列入“下经”的四个八纯卦,都是先天八卦图中的“四隅”。“正”卦起相对的主导作用,而“隅”卦起相对的辅助作用。(关于“四正”、“四隅”的详细解说,留待以后专门撰文。)

其他诸卦的道理也是一样,上经主要侧重于“天道”;下经主要侧重于“人道”。所以上经开始于“乾”、“坤”——天地始分;而下经开始于“咸”、“恒”——男女相交感而成夫妇之道。夫妇之道是人伦所有关系的第一种。

当然,我根据《周易》的卦辞和爻辞所作出的解释可能并不能让读者看明白这一点。我不得不又要说现有文字本身表达能力的薄弱,而且我

自己运用这种文字的能力更拙劣。所以,不可能写得出让所有层次的读者都满意的解说。

如果我有足够的时间,每一卦从我所知道的各个方面展开去写,写个几万字是绝对没有问题的。这样可以介绍得比较全面、细致,但是我担心“多则惑”。老子说过“少则得,多则惑”。讲的少,留给读者的余味就大;讲的太多太细,反而容易禁锢读者的思维,甚至把大家搞糊涂。

易道的探讨研究应该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但目前我用文字来表达的形式只能是点对点的突破。事实上不可能讲的太多而且也没必要讲得太多,我在前面就说过这本来就是只能传给善于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最有悟性和灵性的人的。

就象前面“寂然不动感而遂通”问的那样,“噬嗑”真的只有“利用狱”的解释吗?文王毕竟是文王,即使他能够了解大易之道,但他要表达出来,特别是细致入微地表达就不可能不带上他那个时代的印记,受他那个时代的局限。老子早就说了,古人的说话是不可信的,人都烂了话还不跟着烂吗?佛祖临入灭前也说,他四十九年没有“转过一次法轮”(讲法),后世弟子谁说如来有所讲法,那么就是谤佛!这都是说不要执着应时应境所讲的那个文字相。

我翻译、点评、解说《道德经》和《易经》,也遭到过这方面不少的批评和指责,我知道有些同道是怕我歪曲经典误导读者。这也正是我所担心和害怕的,所以我一直很小心,我不敢当任何人的老师,我更希望是以一种朋友式的交流、探讨的方式来和所有人谈这些问题。你可以质疑我所说的一切,我不会给你任何斩钉截铁的回答,因为也许你的理解、领悟对于你来说才是对的。

老子说过,“绝圣弃智,民利百倍。”在任何时候,都不需要树立“圣人”或者“智者”来作为偶像或者楷模。他们永远都只是先行者,从根本上说,都是平等的生命。不需要崇拜,只需要坚定地追

随;不需要追随他们个人,只需要追随他们(我们)共同的目标。

我的解说,始终是一家之言,我希望起到的作用无非是“抛砖引玉”。“道”和“易”,不应该是任何个人、宗派、种族私密的宝物,尽管我知道我的修行非常浅薄,也许根本不配来谈易论道。但是我认为传播这些珍贵的种子是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所以我不敢藏拙,敢于献丑。

文以载道,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今天我在这里写下这些文字,代表了我今天所达到的认识境界,也希望能够以此与更多的朋友交流。也许,不久的将来我就会认识到这些文字的浅薄;也许未来某世,我会重拾今世的文字,再续未竟的旅程。

左人水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