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范文,分享全网优秀范文,学习好帮手!
2000字范文 > 读《圣经》基甸的故事 感受士师时代以色列人 并以此为镜

读《圣经》基甸的故事 感受士师时代以色列人 并以此为镜

时间:2023-07-01 23:43:18

相关推荐

读《圣经》基甸的故事 感受士师时代以色列人 并以此为镜

以色列人从埃及出发、行走旷野四十年、进入迦南地,先后经历了两任领袖,摩西和约书亚的带领。同时也经历了上帝所行的大量神迹,以及大能之手奇妙的引领。

以色列人本可以在迦南这块佳美之地,温馨平安的幸福生活下去,但随着岁月的流失,以色列人所经历的苦难、艰辛、耶和华与之同在、以及数不尽的神迹,在世代更迭中被渐渐淡忘,与之同时被淡忘的还有耶和华的教诲与诫命。

以色列人越来越像迦南地的原住民,行他们所行的,拜他们所拜的,犯他们所犯的罪,完全忘记了当初耶和华的训诲,忘记了耶和华为什么将迦南地的人民赶出去,将这么美好之地赐给他们。

犯罪的结果当然是苦难与煎熬,国泰民安的景象被打破,以色列人又一次陷入了被抢夺被欺凌的命运中。

痛苦中他们呼求上帝,上帝再一次用他的怜悯、慈爱、宽容,以及大能的手和完全的智慧,在以色列中实行拯救。上帝开始在以色列人中兴起士师。

上帝与士师同在,借助士师保护以色列,但士师一旦去世,以色列人马上就去行恶。恶行慢慢带他们进入苦难。

苦难中,他们就会想起并呼求曾经拯救、呵护他们的上帝,上帝就会心生怜悯,再兴起一位士师拯救保护他们,在呵护、保佑中安稳度日的以色列人,很快就会好了伤疤忘了疼。

所以,有一句话在《圣经》士师记中反复出现,“以色列人又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

以色列人的命运就在这种平静安稳与痛苦煎熬中轮回着。

《圣经》士师记第五章的最后和第六章的开头,这样写道“这样,国中太平四十年”,“以色列人又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

这次的行恶结果,以色列人落到了米甸人之手,被米甸人压制欺凌七年。《圣经》士师记第六章第六节写到

“以色列人因米甸人的缘故,及其穷乏,就呼求耶和华”。

耶和华就派一位先知到以色列人那里去,先知对以色列人说:

耶和华以色列的神如此说,我曾领你们从埃及上来,出了为奴之家救你们脱离埃及人的手,并脱离一切欺压你们之人的手,把他们从你们面前赶出,将他们的地赐给你们。又对你们说,我是耶和华你们的神。你们住在亚摩利人的地,不可敬畏他们的神。你们竟不听从我的话。

先知来到一个叫俄弗拉的地方,坐在一棵橡树下。看见有一个叫基甸的人,正在酒榨里打麦子。因为米甸人抢夺以色列人的粮食、牲畜,所以基甸躲在酒榨里,偷偷的打一点麦子。

先知对基甸说,大能的勇士阿,耶和华与你同在。

基甸回答说:

主阿,耶和华若与我们同在,我们何至遭遇这一切事呢?我们的列祖不是向我们说耶和华领我们从埃及上来吗?他那样奇妙的作为在哪里呢?现在他却丢弃我们,将我们交在米甸人手里。

耶和华借着先知的口说:

你靠着你这能力去从米甸人手里拯救以色列人,不是我差遣你去的吗?

基甸说:

主阿,我有何能拯救以色列人呢?我家在玛拿西支派中是至贫穷的。我在我父家是至微小的。

耶和华对他说,我与你同在,你就必击打米甸人,如击打一人一样。

原本胆小自卑、没有信心的基甸,在被耶和华选中后,心里非常害怕,一次次的求耶和华给他证据,耶和华一次次地满足了他,并鼓励他说:

你放心,不要惧怕,你必不至死。

基甸终于有了信心和勇气,带领以色列人拆毁他们迷信敬拜的祭坛,回归到耶和华面前,坚定仰赖耶和华,听从耶和华的旨意。

在耶和华的指引与帮助下,基甸只带领三百勇士,靠智谋和心理战术,打败了无以计数的敌人,《圣经》中描述说:

米甸人,亚玛力人,和一切东方人都布散在平原,如同蝗虫那样多。他们的骆驼无数,多如海边的沙。

基甸拯救了以色列人,士师记第八章二十八节说:

基甸还在的日子,国中太平四十年。

但历史不断的重演,士师记第八章三十三节说:

基甸死后,以色列人又去随从诸巴力行邪淫,以巴力比利土为他们的神。以色列人不记念耶和华他们的神,就是拯救他们脱离四围仇敌之手的,也不照着基甸向他们所施的恩惠厚待他的家。

以色列的士师时代,就在这一代代士师兴起、死去的过程中,交替着顺服与悖逆,彰显着他们的愚昧与罪性,同时也在国泰民安与凄苦穷困中跌宕起伏。

到最后一代赫赫有名的士师撒母耳,宣告士师时代结束,因为以色列人要撒母耳为他们立一个国王,从此以色列进入到国王统治时代。

以色列人的问题是,亲身经历上帝的大能拯救,享受上帝赐予的安泰祥和,但很快就会被欲望与罪性驱使,离开宽敞、平旦的大道,离开安稳平静的环境,跑向旁门左道,跑向崎岖坎坷的羊肠小路,去追逐那虚幻的美景,从而掉进猎人的陷阱,跌入苦难的深渊。

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