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范文,分享全网优秀范文,学习好帮手!
2000字范文 > 浅论校本课程下地方课程研发的践行价值与实施方略

浅论校本课程下地方课程研发的践行价值与实施方略

时间:2022-05-16 16:42:56

相关推荐

浅论校本课程下地方课程研发的践行价值与实施方略

摘要:地方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地方课程的践行价值与实施方略,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建设及国家三级课程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关于地方课程的界定、意义、价值取向、基本特征、开发途径以及管理评价等诸多内容已成为近几年来教育界特别关注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旨在探究校本课程下地方课程研发的践行价值与实施方略,试图揭示地方课程研发的重大现实意义并探寻科学有效的地方课程开发途径,并尝试解决地方课程研发中亟待解决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地方课程、践行价值、实施方略、实践反思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由于地方课程被作为一种重要的课程形式纳入基础教育课程的三维体系中,因而成为了近几年来教育界普遍关注的研究热点之一,对其所进行的研究与开发直接关系到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与发展,关系到地方基础教育质量的稳定和提高,关系到对 “三级课程”管理政策的领会和落实。

目前学术界有关地方课程理论与实践的探究,存在两个较为关键的问题:一是对地方课程研发的践行价值认识不够,因此不能真正理解地方课程研发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教育价值;二是对校本课程下地方课程研发的实施方略缺乏全面而有效的建构,造成不能从整体上并因地制宜地充分利用有效的地方课程资源。上述这两个重要的课题无疑向我们的教育理论和教改实践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拟就校本课程下地方课程开发的践行价值与实施方略两个重要课题,结合自己多年的研训经验和开发地方课程的做法及反思,梳理地方课程研发的关键问题,阐述自己几点粗浅的认识,以便为校本课程下地方课程的研发提供理论和实践的参考与借鉴。

一、践行价值

地方课程研发是一种以校本课程为基础的与国家课程开发相对应的课程开发策略。地方课程的研发应是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以国家课程标准为基础,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课程观念指导下,充分利用地方课程资源而设计的课程。此课程不仅在国家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是国家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反映了不同地区社会发展的实际及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更是对国家课程的补充和对校本课程的导引。

(一)地方课程是沟通国家课程与学校课程的桥梁

长期以来,我国课程统一性过强,多样性和选择性较差,地方课程长期处于相对薄弱甚至基本缺失的状态。如果完全采用大一统的国家课程设计方式,就必然无法满足因我国人口众多、地域辽阔而出现的各地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差距大和各个学校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国情。因此,本次课改实行的三级课程管理政策,既体现了国家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又为各地发展留下了广阔的空间。在新课程计划中,逐步将部分课程开发与管理权力下放给地方和学校,让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增加了更多的参与课程开发与管理的机会。这些措施充分表明了地方课程既是国家课程目标在特定条件下的具体化,是对国家课程的补充,又是研制校本课程的重要依据。校本课程即学校课程既不能完全脱离地方课程资源和地区发展实际又要体现学校特色,它需要将地方课程具体化,需要从学生与社会的角度切入研究主题。而地方课程恰恰是联系学生与社会的纽带。因此,地方课程是沟通国家课程与学校课程的桥梁。

(二)地方课程能有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地方人才教育质量

着眼于学生发展的课程才会有生命力。“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地方课程关注学生的发展,把“育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做为研究的着眼点和最终落脚点,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近自然、走入社会,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求知,在社会中成长,因而,地方课程在学生发展个性特长、提高自尊心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以及实践创新、综合能力还有提升人文素养等方面均会起到积极的作用,这也证明了地方课程可以密切课程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充分发挥地方课程的特有教育功能,提高地方人才教育质量。

(三)地方课程的研发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

地方课程开发的主力军是教师。长期以来,计划体制下的课程统一管理模式导致地方、学校和教师课程意识淡薄和陈旧,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对课程开发缺乏一定的认识,认为没必要参与课程改革,自身也缺乏必要的心理和经验储备。这种课程开发能力的萎缩甚至丧失,严重影响了课程开发的质量和进程。因此,教师应树立开拓创新、科学求实的课改态度,尝试从过去的执行者向课程的研究者和开发者转变,把课程重要内容、学生培养目标、乡土知识和综合实践活动等角度做为最佳切入点,在开发过程中,不断反思、创新,努力提高自己的课程与研究开发能力。因为,提高教师的课程能力既是课程改革本身所具有特有功能和优势,同时也是保证课程建设向纵深发展的先决条件。所以,培养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将是今后与地方课程开发共存的最关键最紧迫的课题。

(四)提高地方文化品位,传承地方优良传统,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地方课程应承担发展和提升地方文化素质的职能,为地方文化向先进文化攀升铺设阶梯,为地方文化与主导文化相融合提供载体。众所周知,各地区均有自己的特色文化,这种特色文化是国家主流文化的一部分,只有把这种优秀的地方文化真正溶入国家主流文化当中,才能体现教育的文化发展方针;地方课程在弘扬地方优良传统和改造落后习俗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正是我国各民族优良传统的有机融合,离开了各地区各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就不复存在。因此,地方课程必须积极吸纳本地优良传统,使学生在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传统、社会习俗和生活方式的过程中,成为未来承袭和弘扬当地优良传统的积极力量,增强其适应环境和自身生存与发展的能力,积存热爱家乡进而建设美好家乡的情感;基础教育培养的学生绝大多数要留在地方参加经济建设,国家课程很难从各地经济发展实际出发来周全设计课程,学校课程也往往受到各所学校自身条件和特色的限制,而地方课程在课程的设置和内容的选择上恰恰着眼于培养学生了解热爱并服务家乡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其掌握必备的生产劳动技能和生活本领。因此,从地方特点和当地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角度考虑,地方课程的实施,在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方面与国家课程和学校课程相比更具优势。

二、实施方略

在课程改革中,只有把科学的课程理论与丰富的课程实践相结合,课程才会具有生机和活力。建构符合我国国情的地方课程开发模式,探究一条符合我国教育课程理念和课改实际的地方课程开发的有效路径,将成为今后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关键所在。

(一)课程资源的主要类型

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因素来源和必要而直接的实施条件。以前,我们往往将课程资源物化,认为课程资源就是教科书、参考书等。事实上,凡是对课程实施有利的所有因素,都应该归属于课程资源,其中既包括教科书、参考书、教学场所等物质资源即素材性资源,也包括学科专家、教师、学生等人力资源即条件性资源。知识、技能、经验、教学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因素均属于素材性课程资源,而直接决定课程实施范围和水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如时间、环境、设施、媒介以及对于课程的认识状态等因素,均属于条件性课程资源。上述两种课程资源往往没有截然的界线并彼此相溶,如图书馆、实验室、互联网等资源,就很难分清。课程资源还有另一种划分方法,即分为校内、校外课程资源及信息化课程资源三部分。这三种课程资源同时都含有上述所提及的素材性和条件性两种课程资源。需要明确的是,无论哪一种课程资源都有主次之分,校内课程资源处于主导地位,校外课程资源及信息化资源更多起到辅助的作用。美国课程论专家泰勒对此也有深刻的论述: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学校的资源,并在此基础上加强校外课程资源,帮助学生与学校以外的环境打交道……这说明,学校要善于合理开发和运用各种校内外课程资源,地方应为课程资源的交流与共享提供平台。课程资源是课程实施与开发的重要条件。可以说,没有课程资源就没有课程。但这不是说所有的课程资源都能付诸实施的,只有那些经过提炼并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提升教育质量,有利于弘扬民族文化,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课程资源才可以被吸纳到课程体系中来。

(二)地方课程的基本特征

地方课程资源具有如下几方面的基本特征:一是资源的广泛性。地方课程的来源十分宽泛,如名胜古迹、民俗民风等人文资源;专家学者、相关设备等人力物力资源;博物馆、图书馆等文献资源;影视传媒、视听录音等音像资源;科普教育基地、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教育资源等。二是课程目标的针对性。地方课程是以校本课程为基础的区域性课程。从课程目标上看,它能够满足地方的实际需要,注重强化学校、学生与社会三者之间的联系,注重校内教育与校外生活实践的有机结合,凸显了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内容取舍的选择性。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是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共同特点和发展趋势。地方课程素材的取舍存在着较大的选择空间,从地方资源和学生实际出发,以促进学生创造实践能力发展为主线,在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下,对众多的课程资源进行合理取舍和科学重组。四是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地方课程的实施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科学与人文素养尤其是实践创新素质具有终身受益的作用。地方课程主张学生积极投入,重视课程实施的经历与过程,重视学生协作意识与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地方课程的实施过程,使学生更加关注现实社会生活,更加关注生态环境,更加关注自我健康成长,更加关注社会高尚道德与情操的总体教育目标。

(三)地方课程开发的有效途径

“一定的文化资源”的存在是构成课程的必要条件。文化资源虽然不能直接转化为有益的课程资源,但可以对其进行必要合理地选择和重组,深入挖掘文化资源中潜在的人文、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因素。遵循国家课程标准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从历史、地理等地方人文、自然、资源环境、经济与文化等人文社会学科诸多地方课程资源比较丰富的角度切入,积极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国情和本地区区情的地方课程开发渠道,是我们教育教研人员责无旁贷的责任。在此方面,以美国为代表的地方课程选修课模式和以英国为代表的“国家课程为主干,辅之于地方及学校课程即收集地方历史传说,风土人情编入课程与教材中并制定相应的指导规模的地方课程开发模式”为我们探索开发地方课程的有效途径提供了良好的思路与启示。

1、拓宽学校课程资源开发渠道

学校是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力量,也是地方课程开发的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在地方课程研发过程中,各学校应根据本校校情,广开思路,深入发掘学科及校内丰富的课程资源,如教材、教学、前沿科学等素材性资源,学校图书馆、阅览室、音像资料等条件性资源。从教材改革的角度看,教材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要方面,也应该是地方课程研究和开发的重点内容。主要措施有两点:一是科学、灵活地处理教材。在教学目标上,体现“打好基础,注重能力,渗透能力,发挥功能”的“十六字”方针;在灵活处理教学内容上,遵循“有主有次,有增有删,有详有略,有深有浅”的“十六字”方针。如历史学科《日本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一课的处理,鉴于我们所在的沈阳地区是“九、一八”事变的发生地,学生对事变的经过是比较了解的,我们就把经过略为删减,相应增加了日本对东北家乡地区的掠夺,及东北人民饱受日寇欺凌残害的悲惨史实。此外,还详细介绍了日军进攻沈阳北大营的同时还进攻沈阳东大营这段鲜为人知的史实,上述做法丰富了课堂教学和学科教材内容;二是编写制作辅助性教材及音像资料。现行教材从21世纪素质教育的高度和要求来看,在德育、实践与创新、综合与人文等方面尚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我们基于教材只是学习的中介,而不完全是学科知识的本貌,以及教材不仅仅是课桌上的一本书,还应当包括音像、乡土等教材“多元”的观点,可结合教材中的重点内容自制一些录象带和幻灯片、活页教材等。事实证明,这些拓展校本课程资源的做法,不仅丰富了学科的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深化了教材多样化的改革,提高了教材的科学性和适应性,开辟了一条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的有利渠道。

2、溶入丰富的地方文化资源并以此作为校外课程资源开发的切入点

地方课程的开发以地方拥有的丰富文化资源为先决条件。文化是人得以成长的核心因素。各地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必然会形成一定的有地域特征的地方文化,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耳濡目染地感受这些文化,并在其影响下成长发展。这些对地方产生重大影响的地区历史、地理、经济、文化等内容都是构成课程的重要潜质,把这些良锈并存的文化资源加工处理,按照新课程标准,以育人为总体目标,辅之以丰富多彩的地方课程开发的第二课堂活动,以加深学生对地方文化的了解。活动课程本身就是课程的重要内容,我们在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主渠道作用的同时,以活动课方式辅助教学,努力在课程结构方面体现“课堂为主,活动为辅,开拓选修,有机统一”的“十六字”方针。我们沈阳市是德育资源丰富的地区,为了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组织学生参观当地历史纪念地“九、一八”历史纪念馆、东北解放纪念碑、大帅府、新乐遗址、北陵烈士陵园、沈阳炮兵学院东大营院史馆等,并开展请老英雄做报告,举办观后感作品展、“勿忘国耻,振兴中华”演讲会和“纪念长征胜利图片书画展”等活动。通过开展这些活动课,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而且有利地增强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

3、深入挖掘乡土资源,尝试编写乡土教材并将其作为地方课程教材改革的突破口

乡土教育是国家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国家教育部多次提出,中学生除了要学好课程规定的教学内容之外,还应该学习一些乡土知识。乡土知识主要包括家乡的自然资源、历史沿革、文化传统、名胜古迹、人口民族、经济发展以及对地区甚至国家有影响的重大事件和人物等。学生了解感受这些乡土知识,可以更深刻地认识到乡土文化也是祖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体会祖国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也有助于养成学生良好的品德和情操,尽而加深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内化。对此,我们可以通过下列途径循序渐进地展开研究:

(1)学校成立乡土知识探究小组,组织指导学生开展访谈、调查等实践活动,并适时举办演讲会、报告会、知识竞赛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乡土知识的兴趣。沈阳市东陵区是乡土文化蕴藏丰富的地区。建制沿革、历史文化遗存、近现代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风土人情和神话传说、自然人文旅游资源等都是探究的内容,这些探究活动提高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

(2)地区举办关于乡土知识题材的培训讲座,对乡土知识开发的的条件、可利用的乡土课程资源、重点内容、开发的途径和意义作用和应该注意的问题等方面提供思路并引发思考,如组织教师观看《辽沈大地话沧桑》,共同探究东陵区志和沈阳市史,提升了课程开发教师对乡土知识的全面了解,加深教师对乡土知识开发意义的认识,培养他们的地方课程研发能力。

(3)地区倡议编写乡土知识活页教材,将其作为现行学科教材的重要补充。在参阅《东陵区志》、《情系天柱》等有关乡土书籍以及查阅了区文化馆、档案馆大量文史资料的基础上,组织教师深入挖掘教材隐含的重要乡土教育内容,着手编写与现行教材同步的乡土知识活页教材,通过文字表述、图片图表、教具音像制品等呈现方式,生动地把乡土知识再现出来。如东陵区历史文化遗存中的文物遗址,古塔和古寺庙建筑的文字记载和古今图片、录象,爱国将领郭松龄和毛主席视察高坎的访谈记录材料,东陵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等等。这些活页教材与现行历史教材融和在一起,使师生在饱吸乡土知识涵养的同时,培养了教师弘扬地方文化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提高了地方课程研发教师的文字表述和教材编写能力。

(4)地区成立课程开发指导小组,利用地方丰厚的乡土自然与人文文化资源,在编写活页教材的基础上,将编写的乡土教材通过选修课的形式在地区使用。东陵区地处沈城东郊,史地资源丰富,文化积淀厚重,将其开掘出来并进行精选,有机地组织于教材之中,不仅能使教材成为加强学生和社会生活实际的联系纽带和桥梁,而且有助于激发学生了解家乡历史发展与变化,增强关注家乡进而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同时也有助于史地教材育人实效性的发挥。我们可以把综合乡土选修教材《东陵文化》做为地方课程开发的切入点,重点在区情方面设计问题,在东陵自然与人文资源、东陵历史文化遗存、东陵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东陵经济与生活、东陵人口与民族、东陵教育与艺术、东陵历史故事与神话传说、东陵生态与旅游等方面展开;还可以从专题教育角度切入,如环境、科技、民族、旅游、农村实用技术等等,都可以是设置地方课程的重要内容,以期达到在实践中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乡土教材的多样化建设。

4、从实际出发,整合地方课程资源,编写地方综合教材,拓展地方课程开发的空间、领域和渠道。在课程开发过程中,针对一些学科交叉重复的范围内容,可以通过整合的形式,将各学科相通的部分,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整合中要力求摆脱学科痕迹。事实证明,综合化的课程是课程实践的良好体现,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增强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和家乡的实践能力,而且能解决知识经济时代不断丰富的学习内容与有限的学习时间相矛盾的问题。而拓展地方课程开发领域,把地方课程开发与乡情教育有机整合,更能为学生将来走入社会并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地方课程开发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校本课程下地方课程的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课程活动相关的诸多方面,因此,地方课程开发应注意以下几个的问题:

1、地方课程在三级课程管理中的地位问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规定,“为保障和促进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在三级课程关系中,一方面,地方课程是国家课程目标在特殊地区条件的具体化,是对国家课程的有力补充;另一方面,地方课程也是研制学校课程的重要依据。学校课程不能完全脱离地方课程资源和地区发展实际来体现学校特色,它需要将地方课程具体化。然而,地方课程绝对不是可有可无的中介,也不是简单的传递和布署,它不仅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是不可缺失的课程管理与开发的实体。地方课程是沟通国家课程与学校课程的桥梁。如图所示:

补充具体化

国家课程 地 方 课 程 学校课程(校本课程)

补充具体化

在地方课程开发过程中应避免两种倾向:一是地方课程管理统得太死;二是把省市课程简单地理解为地方课程。区、县等地方缺乏地方课程设计权。我国地域广阔,各地区经济文化发展以及课程资源存在较大差异,地方课程应界定为由省、地(市)或县区级组织的在一定区域内实施的课程,并针对特定区域内的反映地方特色的带有一定共性的教育内容。因此,处理好地方课程与国家课程、学校课程的关系,强化区、县这一层面的地方课程设计权。

2、地方课程设计目标与课程改革总体教育目标的协调问题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总体教育目标的重点是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具有社会责任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而地方课程设计目标的重点则是满足地区发展的实际需要,加强学校、学生与社会现实及地区发展的联系,注重校内教育与生活实践的有机结合,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求知,在社会中成长。学生和社会是两种课程设计目标实现的关键点,地方课程总体目标的设计只有在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全面接触、了解、关注社会,并进而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现实生活的社会实践能力等方面深入展开,并自觉的与课程改革总体目标协调一致,地方课程改革与实践才会有价值和生命力,才会有助于课程改革总体目标的实现。

3、编写乡土教材与地方课程资源的共享问题

课程资源不是课程本身,只有对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加工和利用,才能发挥其真正的教育价值,而课程资源能否在课堂层面发挥作用,是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关键。传统课程资源开发关注共性的教育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地方特色和具体的学校情境,而整合地方人力、物力、财力、环境等资源优势的地方乡土教材的编写可以通过书面的做法变成可利用的具有教育意义的资源载体进入师生的视野,从某种角度说,满足了学生终身发展和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但需要明确的是,课程资源开发是一个动态过程,编写地方乡土教材只是地方课程开发的突破口,教材只是课程资源的一方面,但不是全部。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上,我们应开拓视野,广开思路,因地制宜,使课程资源真正成为学校教育的素材和条件。

4、地方课程科学管理督导、评价与探索开发利用的问题

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应引导学校和教师切实转变教育观念,积极创造条件,组织课程实施计划的全面落实。按照三级课程管理要求,地方应确保所有学校开足开全国家规定的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课时量应不少于总课时的20%。通过地方课程的设置,为学生创造更多的选择和发展机会。同时要不断健全与创新课程管理制度;完善评价机制(如课程实施的学校评价,指导课程开发的教师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学生评价等)。地方课程资源十分丰富,涉及到自然、社会、人文等诸多领域,地方课程的开发不能一蹴而就,开发的途径也应不断充实与完善,应遵循先近后远、先易后难、先简后繁、先浅后深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规律,尽量从身边的资源开发与利用开始,以学校所在地为起点,逐渐向周边地区扩展,将零数的、无序的各类地方课程资源,通过整理提炼发展成为有效的地方性课程资源,使地方课程的开发能够沿着科学、民主、法制的轨道健康发展。

5、地方课程开发与借鉴国外课程开发思路与经验的问题

国外先进国家的地方课程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与研究方法,理应成为我国地方课程研究的启发和借鉴。目前,我们对国外地方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经验的研究素材还很匮乏,需要我们在立足于本土地方课程研究与开发的基础上,采取多种形式与国际研究接轨,合作交流并与之共享,这样,既可为世界课程理论研究提供全新内容,又可推动国内地方课程研发的跨越式发展。

总之,当前我国地方课程的研究远未走向世界,如何进一步实现研究理论与研究途径和国际接轨,将是今后课程开发人员必须面对和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四、实践反思

“理论和实践”之间互动的桥梁就是“反思”,“反思”是对行动的反思,既为行动,对行动,也在行动中反思。地方课程改革借助反思研究,不仅可以检验课程理论和开发实践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而且可以解决由此创生出来的一些新问题。这种由检验到生成的转换,对地方课程理论和实践研究意义重大,也是地方课程由“研究——开发——推广”模式不断丰实和完善的成功之路。

(一)确立现代教育设计理念是地方课程开发的灵魂

地方课程开发必须确立现代教育设计理念。地方课程的研发在设计理念上除了要坚持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要求外,还应从发挥地方课程特有功能的角度出发,树立关注学生个性特长与全面发展,关注学生回归现实生活等重要理念。地方课程的开发与设计一旦偏离了以“育人为本”的总体教育目标,一旦脱离了学生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活和社会的轨道,就会抹杀并进而丧失唤醒、警示教育等课程特有的价值和意义。简言之,校本课程下地方课程的研发如果脱离了各地区经济发展对教育多元化多层次的需要,地方课程将毫无价值。

(二)摆正三级课程的关系是地方课程开发的前提

地方课程是国家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国家课程和学校课程是三位一体密不可分的。三种课程性质、功能各异,但国家课程是核心和基本,它规定着一个国家教育质量的基本要求,是国家对公民教育质量的底限,这也是各地必须创造一切条件要达到的目标。实施国家课程的着眼点就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各个地区、学校及每个学生的差异性是国家课程难以用一统的办法能够做到的。为此,国家课程必须在课程以外留下足够的空间,而要完善这个空间,努力达到国家课程涉及不到的领域,进而使各个地区各个学校都能更好地达到国家课程总体目标,从某个角度说,这将由地方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来实现。地方课程是国家课程的具体化,又是学校课程进一步丰实与完善的重要渠道。地方课程是承载国家课程和学校课程的桥梁,三者相辅相承,彼此牵制和影响,绝不能简单把地方课程理解为国家课程之外的补充或服务,也不应是校本课程的简单复述和浓缩。

(三)充分挖掘丰富的课程资源是地方课程开发的关键

目前,我们可以开发和利用的地方课程资源主要有校内、校外和信息化三种课程资源。开发地方课程的关键问题就是充分挖掘地方课程资源,因为没有丰富的课程资源支撑,再美好的地方课程设想也很难变成学校的实际教育成果。因此,应加强对地方课程资源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提升对课程资源开发的认识,理性科学地筛选课程资源,进而提取原有校本课程开发中带有普遍性有价值的课程资源内容,将其总结升华为地方课程。同时,通过建立网络课程资源数据库、校际课程开发共同体、开发教材等渠道来拓宽地方课程资源途径。

(四)提升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保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是地方课程开发的先决条件

没有全新的课程设计理念,就没有地方课程的开发,但空有课程设计理念,缺乏课程开发能力的支撑,开发地方课程将寸步难行。原有课程一统模式不仅造成了地方、学校和教师的课程意识淡薄和陈旧,更导致了课改教师课程开发能力的萎缩与丧失。因此,提高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早已成为当前开发地方课程最基础最紧迫的工作之一。地方课程开发的主力军是教师,地方课程能否顺利开发与教师对课程开发的认识,有效组织的综合能力及与学校、社会、课程研究专家的合作能力,课程开发的经验积累、总结、反思等能力息息相关。课改教师必须树立科学求实、开拓创新的态度,积极自主地开发本地课程。地方课程研究与开发的过程,也是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科研和课程开发能力的过程。地方课程开发要求教师遵循“观察——开发——实施——反思——再开发”的螺旋式上升规律。在不断的反思和再开发中,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课程的开发水平及专业能力。

纵观目前教育界关于地方课程开发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瞻望地方课程开发的未来发展前景,我们认为,要想真正有效地开发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地方课程,必须在充分考虑地方课程践行价值的基础上,适当借鉴国外地方课程理论与实践经验,努力探究有益于国家课程总体目标实现的课程开发途径,并针对地方课程开发与实施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不断反思、不断创新、不断超越,以饱满的课改热情,以踏实创新的工作态度,探索出具有真正教育意义的地方课程开发模式,达到课程开发理论与课程开发实践的完美结合。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课程改革简明读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培训教学研究组 组编

3、《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全国中小学继续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

4、《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施良方

5、《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研究》西北师范大学教科院 刘旭东

6、《略论地方课程开发的基本思路》辜伟节 扬州市教科所

7、《关于校本课程为基础的地方课程开发的几点思考》徐学俊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