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范文,分享全网优秀范文,学习好帮手!
2000字范文 > 文字源流开篇(说文解字)

文字源流开篇(说文解字)

时间:2020-02-22 02:34:20

相关推荐

文字源流开篇(说文解字)

一般研究中国古文字的书用繁体字的居多,为了从小就只学习过简体字的我们观看方便,这里还是用简体字书写。

从小我们被告诉中国的文字是象形文字,是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是上古时期唯一留存下来的活的文字,是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那么汉字是象形文字吗?有一部分是,可能造字之初象形占的比例更高。一般说来,对于汉字的结构有一套分类方法,叫做六书,最早见到的关于六书的记载在《周礼》中,在讲到保氏这个官职时,说到:“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书,六曰九数。”到了汉代,有多家解释六书,如班固的“象形、象事、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郑众的“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 谐声”,以及许慎的“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虽说多家,源头应只有一个。一般认为许慎的说法更为成熟,也为后代学者较多采用。

中国的文字最古老吗?这个问题和中国的文明是不是最古老相类似。现在一般认为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在5000多年前就已经非常成熟,要早于中国古文字。但是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在公元后基本废弃,直到1472年被重新发现,三百多年后最终通过写有三种语言的贝希斯顿铭文被破译;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公元5世纪被禁止使用,1799年法国士兵发现写有三种语言的罗塞达石碑,18商博良在破译工作上取得突破性进展;而中国的文字虽然几经变革,虽然经历了秦始皇文字统一和秦火对于大量文献的破坏,导致秦汉以降的人们对于之前的文字的阅读障碍,却一直传承至今,可以说中国的文字传承不曾中断。

中国文字的历史非常久远,现在得到广泛承认的最早文字是殷商后期出现的甲骨文,距今有约3400年历史。但是作为象形文字的甲骨文的形态已经脱离了文字最初应有的模样,文字已经有了很强的系统性,并且出现了很多简化,这些都从侧面说明了中国的文字其实在此之前已经经历了从出现到成熟的过程,这一过程应该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而据记载和传说,我们的文字最初出现在黄帝时期,由仓颉根据各种自然事物的形象造出了最初的文字。而近100年的考古研究中也发现了一些文物上的符号,如贾湖刻符、半坡陶符、陶寺朱文等等,这些符号是否属于文字还存在很大争议。

人们的一般印象里,会认为甲骨文的出现早于金文,所以甲骨文的形态更古老,其实不一定,因为甲骨文是刻画在龟甲或者牛肩胛骨等之上,不易雕刻,因此会将文字做一定的简化,比如减少笔画,将线条尽量变直,而金文则不然,可以较容易的刻在模范上,因此可能一些金文保留了更多的文字原始形态。甲骨文如今发现的文字有4000余个,释读出的有一小半,2000左右。当时的汉字只有这些吗?也不是,因为甲骨文的用途是记录占卜情况以及卜后应验情况,并不是什么字都会用到,比如说前朝的“夏”字,有些人依据甲骨文中未出现表示王朝的“夏”而认为夏朝不存在,这是不充分的。

文字在纸出现之前甚至到纸普遍使用之前,载体主要有动物骨骼(甲骨文),金属器(金文),石头,竹简木牍,丝帛等等,其实应该不止于此,只是这些载体易于保存,能为后人所见,可能还有其他载体,但已经不存于世。

探索文字的原始字形以及以后各阶段的变化是一件很有意思也很辛苦的事,这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造字之初字的含义,更好地把握古文献的真实含义,还可以透过文字看到造字时人们的生活、思想、文化等各个方面的信息。

有人觉得汉字的创造很神圣,祖先造字的时候就给文字赋予了很多做人做事的大道理,比如认为,人言为信,止戈为武。然而并非如此,这只是后人根据字形而强加的,并非造字者的本意。祖先在造字时有他的考虑,也充分使用了他们的聪明才智,但是过度解读也是不对的,一般的文字创造遵循一定的规律,也充满了偶然性,出于实际需求,不会想到教后人那么多大道理。

东汉人许慎创作了《说文解字》,是中国第一部系统地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书,对后代人研究汉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许慎创作《说文解字》的第一目的并不是单纯研究文字,而是通过研究文字来正确理解儒家经典,《说文解字》中也引用了很多儒家经典的语句来解释文字。因此《说文解字》不光是一部字典,它也有解释儒家经典的任务,甚至后者才是主要目的。另一方面,许慎处在东汉时期,在秦火之后三百年,他能接触到的古文字主要是小篆,还有一些被认为是古文字的战国时六国文字,秦国一系流传的籀文(大篆),离文字的初创形态已经有一定的差距,甚至出现了严重的讹变。因为受到目的性和局限性的影响,《说文解字》给出的一些文字的本意就会和事实不符,甚至有人根据近些年文字学的研究成果,认为《说文解字》的文字错误解读率在50%以上。但是这本书仍不失为一本经典之作。

北宋初期金文研究正式形成专门学问,后世对金文的研究层出不穷。1899年甲骨文首次发现以来,越来越多的其他形式的古文字材料被发现,尤其是近几十年,比如郭店楚简、睡虎地秦简等等,借助现代科技,这些出土文字材料可以长期保存。通过大量的王国维所谓的“地下之新材料”,学者们掌握了更多的各个时期文字的字形,甚至可以大致展现出汉字字形的发展过程,古文字学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这些成果都很令人兴奋。

一直对于古文字很有兴趣,但是真正稍微系统的看古文字是看了由上海博物馆青铜器研究部葛亮先生主讲的《说文解字》读书会整理的相关视频。视频以中国传统文字学经典著作《说文解字》为线索,每集精讲其中的一个字头,结合古文字研究的最新成果以及古书用例,梳理汉字的形、音、义及其发展脉络。推荐大家去看。

手头有的几本书可以参考(有几本是影印本,原版太贵买不起),闲来无事翻翻也挺好玩,也可以当成工具书备查。《说文解字》不用多说。季旭昇《说文新证》对字形和有价值的说法搜罗较为齐备,吸收了很多新见解。康殷《文字源流浅说》和《古文字形发微》都是手写的竖体,可能看起来费劲点。王力《王力古汉语字典》特别重视从语音和语源上考察字的本意。廖文豪《汉字树》左民安《细说汉字》属于通俗读本,适合翻着玩。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