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范文,分享全网优秀范文,学习好帮手!
2000字范文 > 中国古建筑屋顶形式划分

中国古建筑屋顶形式划分

时间:2023-07-08 06:44:51

相关推荐

中国古建筑屋顶形式划分

中国古建筑立面上大致可分为台基、屋身和屋顶。有些人说过,“中国古建筑就是一门屋顶设计的艺术”,这种说法虽然有些片面,但是确实也能够表达观赏者对中国古建筑的初步感知。“屋”这个字原本是表达建筑的顶盖,但后来被用来泛指所有建筑物。在很多中国古建筑绘画的立面表达中,屋顶所占的比重是相当大的,而且形式非常多样,因此屋顶被用来代指房屋也就不觉奇怪了(图1展示了建筑大师梁思成所着《图像中国建筑史》中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的手绘图,图2为佛光寺实景图)。

图1 佛光寺手绘图

图2 佛光寺实景图

中国古建筑之所以如此重视屋顶,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屋顶能够直观和合理的增强整个建筑物的体量。中国古建筑大多为木结构,由于受到木材材料属性的限制(易发生火灾、易受白蚁侵蚀、强度和稳定性相对较低),利用木结构建造屋身耸立的建筑物是较为困难的,而通过屋顶的构造来提升整个建筑物的“行”和“量”的声势,从而传达出房屋主人的等级地位,实在是一个极好的表达方式。另外,屋顶是房屋的最高点,无论离建筑物远近都能瞬间抓住看客的眼球,成为一道风景线。因此,不管是从丰富整个城区的天际线也好,还是从传达房屋本身的社会地位来讲,屋顶作为中国古建筑极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确实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

中国古建筑屋顶形式根据建筑功能、结构类型、风俗习惯、气候条件、屋面材质、建筑造型而定。受屋面防水材料、排水效率和中国传统的审美所限,中国古建筑屋顶从大致的造型上来看多为坡屋顶形式。关于坡屋面的坡度,儒家经典《周礼·冬官考工记》中记载有“葺屋叁(三)分,瓦屋四分”,即茅屋和瓦屋的高跨比分别约为1/3和1/4,直至现今此种屋顶坡度仍在广泛使用,而这个坡度跟地球赤道和太阳黄道的角度(23°27′)非常接近,这也正反应了中国古建筑屋顶象征天的文化内涵。

图3

各种坡屋顶形式早在秦汉时期就已基本形成,到了宋朝时期形式较为完备,并在《营造法式》中进行了详细的记述,书中主要记录了四阿顶(庑殿顶或五脊殿)、厦两头造(歇山顶或九脊殿,日本称为入母屋造)、不厦两头造(悬山顶)和撮尖四种主要的屋顶类型。至明清以后,古建筑屋顶类型相当丰富多样,总体可概况为正式与杂式屋顶,本文暂先探讨正式屋顶。

一 正式屋顶类型

正式建筑屋顶基本类型分为庑殿、歇山、悬山和硬山四种。庑殿和歇山可以做成重檐屋顶,所谓重檐,即是如皇家殿堂等建筑中内部面积过大,所需空间也较为宽阔,导致檐廊部分过于狭长,而建筑屋顶跨度不宜过大且檐廊高度亦不宜过高,因而做出了不同高度、自为整体的屋顶。歇山、悬山和硬山可以做成带正脊式和不带正脊的卷棚式,至于卷棚,就是将屋顶夹角处的正脊改为柔顺的圆滑曲线,使屋顶效果更加柔和和富于变化。故而正式建筑的屋顶就分为重檐庑殿、重檐歇山、单檐庑殿、单檐歇山、卷盘歇山、起脊悬山、卷棚悬山、起脊硬山和卷棚悬山等九种依次降低等级的类型(图4所示)。

图4 正式屋顶类型

1.庑殿顶

庑殿顶,即为“四出水”的五脊四坡式屋顶(单檐),前后两坡交汇处为正脊,左右两坡共四个垂脊分别交于正脊的两端,约始于先秦时期,宋朝时期称为四阿顶,至清朝时期常称为五脊殿。四坡略微向内倾斜形成凹曲屋面,看起来像是鲲鹏欲展翅高飞,灵动而又气势恢弘,另外也形似“人”字,正与天在上、人在中、地在下的“天人合一”学说相契合。庑殿顶是中国古建筑中等级最高的一种屋顶形式,而庑殿顶中又属重檐式最为高级,即在原有庑殿顶之下,增加了四角各一条的垂脊,形成九脊的形式,在清朝时期仅用于皇宫或者孔子殿堂。

图5 单檐庑殿顶

图6 单檐庑殿顶建筑·山西五台山佛光寺

图7 重檐庑殿顶

图8 重檐庑殿顶建筑·天朝故宫太和殿

2.歇山顶

歇山顶,又称九脊顶或者四霤(两注和四阿的结合体),出现时间晚于庑殿顶,约为汉朝时期,是一种两坡顶加周围廊形成的屋顶样式,由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和四条戗脊共九脊构成,若算上两侧山面的博脊(山花与其下山面屋面交接处的横向脊),则共有十一脊。由于正脊在两端看起来被折断了一下,像似正脊歇了一歇,再往下分拆为垂脊和戗脊,因此得名歇山。其上半部分形似两面坡的悬山或者硬山顶,下半部分为庑殿顶样式,屋顶两侧的三角形山面称为山花,位于博脊之上博风板(遮挡风雨和隐藏檩头之用)以下,常置垂鱼、惹草装饰,或以绶带装饰以彰显楼宇富丽堂皇,是歇山式屋顶重要的装饰区域。歇山式屋顶在宋、元时期非常流行,一些建筑物的单檐庑殿式屋顶逐渐改为重檐歇山式屋顶,后至明代时期成为仅次于重檐庑殿式的屋顶形式。歇山式屋顶根据平面延伸和立面造型又演变成为四面歇山顶(即两个歇山顶通过十字脊相交而形成的屋顶,典型代表有故宫的角楼)和卷棚歇山顶(主要见于非正式的皇宫离宫,如承德避暑山庄的宫殿)。

图9 单檐歇山顶

图10 重檐歇山顶

图11 单檐歇山式建筑·山西朔州崇福寺主殿弥陀殿

图12 重檐歇山式建筑·北京天安门

图13 重檐歇山式建筑·山西五台山南禅寺(现存最早的)

图14 重檐四面歇山顶·北京故宫角楼

图15 卷棚歇山顶·河北承德避暑山庄

3.悬山顶

悬山顶,宋时称为不厦两头造,至清朝时期称为悬山、挑山或者出山,主要用于古时民间建筑,后传至日本、朝鲜半岛和越南,日语中称悬山为切妻造。悬山顶是由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构成的五脊两面坡的屋顶形式,侧面人字形的封闭面称为“屋山”,构成屋山的墙体称为“山墙”,悬山顶的山墙退于屋面之内,屋面遮蔽住山墙,悬挑伸出山墙之外,故得名“悬山”,此种构造也使得屋顶四面皆有挑檐,有利于房屋防雨,但对防火不利,常见于南方民居。悬山屋顶由瓦垄直接卷过屋面成弧形的曲面,无明显的正脊,称为卷棚式悬山屋顶,此种形式的屋顶整体散发着阴柔之感。

图16 起脊悬山

图17 卷棚悬山顶

图18 起脊悬山顶·民居

图19 卷棚悬山顶·民居

4.硬山顶

硬山顶,整体构造与悬山顶非常类似,均由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构成,与悬山顶不同之处在于两侧山墙平于或者略高于屋顶,将檩木梁架全部封闭于山墙之内,山墙面裸露向上,给人以刚硬坚毅的形象,另外也有利于房屋的防火,最早出现在宋朝,盛行于明清时期,常见于中国北方民居,硬山顶亦有卷棚样式。

图20 起脊硬山顶

图21 卷棚硬山顶

图22 起脊硬山顶·杭州弥陀寺

图23 卷棚硬山顶·民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