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范文,分享全网优秀范文,学习好帮手!
2000字范文 > 9月4日 今日抄书 杜甫诗《登高》解读(来自孙绍振教授《月迷津渡》)

9月4日 今日抄书 杜甫诗《登高》解读(来自孙绍振教授《月迷津渡》)

时间:2023-06-09 16:40:48

相关推荐

9月4日 今日抄书  杜甫诗《登高》解读(来自孙绍振教授《月迷津渡》)

杜甫的《登高》出现在普通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上册。

《月迷津渡》里收的《沉郁顿挫与精微浅隐》一文,选了《登高》《春夜喜雨》和《望岳》,毫无疑问,《登高》是用来讲“沉郁顿挫”的。

今天的内容比较简明易懂。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诗被胡应麟在《诗薮》中称为“古今七言律第一”。

虽然在诗句中点到“哀”,但不是直接诉说自己感到的悲哀,而是“风急天高猿啸哀”——猿猴的鸣叫声悲哀。这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自由,并不明说是猿叫得悲哀,还是自己心里感到悲哀

下面又点到“悲”,“万里悲秋常作客”,这回点明是诗人自己悲秋了。

一提到秋天就强调悲哀,不是落入窠臼了吗?不然。

杜甫的悲哀有他的特殊性。

他悲哀的虽然是个人的命运,但却是相当深厚且博大的。

这种博大,首先表现在空间视野上。

诗题是“登高”,开头两句充分显示出登高望远的境界,由于高而远,所以有空阔之感。

猿啸之声,风急天高,空间壮阔,渚清沙白,本已有俯视之感,再加上“鸟飞回”,更觉人与鸟之间,如果不是俯视,至少也是平视了。这正是身在高处的视觉效果。

到了“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种俯视的空间感,就不但广阔,而且有了时间的深度

与前两句比,这两句境界更加阔大,有一种豁然提升的感觉,明显有更强的想象性、虚拟性。

先师林庚先生指出“木”引起“枯”的联想,和“树”有根本的不同。落木居然到了无边程度,满眼都是,充满了上下天地之间。这不可能是写实,显然,只有在想象中,才有合理性。

“不尽长江滚滚来”,从引用《论语》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典故开始,在中国古典诗歌的传统意象中,江河不断便不仅是空间的深度透视,而且是时间的无限长度。这种在空间和时间交织中的境界,当然不是局限于空间的画面可比的。

再加上意象如此密集,前两句每句三个意象(风、天、猿啸,渚、沙、鸟),后两句每句虽然只各有一个意象,但其属性却有“无边”和“萧萧”“不尽”和“滚滚”,有形有色,有声有状,有对仗构成的时空转换,有叠字造成的滔滔滚滚的声势。从空间的广阔到时间的深邃,不仅视野开阔,而且有诗的精神气度。悲秋而不孱弱,故有浑厚之感

如果就这样深沉浑厚地写下去,很难避免单调。在这首诗中,尤其是这样,因为这首诗八句全部是对句。而在律诗中,一般只要求中间两联对仗即可。杜甫八句全对,好在让读者看不出一对到底。

这除了语言形式上的功夫以外,恐怕就是得力于情绪上的起伏变化了。

这首诗的第一、二联气魄宏大,到了第三、四联,就不再一味宏大下去,而是出现了些许变化。境界不像前面的诗句那样开阔,一下子回到自己的个人命运上来,而且把个人的“潦倒”都直截了当地写出来。浑厚深沉的宏大境界一下子缩小了,格调也不单纯是深沉浑厚,而是有一点低沉了,给人一种“顿挫”之感。境界由大到小,由开到合,情绪也从高亢到悲抑,有微妙的跌宕。

杜甫追求情感节奏的曲折变化,这种变化有时是默默的,有时却有突然的转折。杜甫说自己的风格是“沉郁顿挫”,沉郁是许多人都做得到的,而顿挫则殊为难能。

这是杜甫所擅长的,他善于在登高的场景中,把自己的痛苦放在尽可能宏大的空间中,使他的悲凉显得并不渺小。但是,他又不完全停留在高亢的音调上,常常是由高而低,由历史到个人,由空阔到逼仄,形成一种起伏跌宕的气息

宋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这样评价这首诗:“杜陵诗云‘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万里,地之远也;悲秋,时之凄惨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中有八意,而对偶又极精确。”

这个评价很精彩,十四字八层意思,层层加重了悲秋。以如此深沉的情绪起伏建构他的情感节奏,难怪诗话的作者们反复称道他的感情“沉郁顿挫。

在《登楼》中:“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动变古今。”

他个人的 “伤客心”总和“万方多难”的战乱结合在一起,就使得他的悲痛有了社会的广度。为了强化这种社会性的悲痛,他又从“天地”的宏大空间和“古今”的悠远时间两个方面充实其深度。杜甫的气魄,杜甫的深度,就是由这种社会历史感宏大空间感悠远的时间感三位一体构成的。

…………分 割 线…………

陈日亮老师《如是我读》也出现了一段短小精悍的答问,我直接拍照存图。

(好,今天到此)题外话:我手边这本《月迷津渡》是版,但是11月第5次印刷。我在网上搜了一下同样内容的文章,包括孙教授博客里的,发现一个蛮有意思的现象,越新近出现的版本,表达越简洁,“的”“地”“得”“这”“了”这样的虚词,能不用的都被删了。还有之前的版本中一些意思接近的短语或句子连用的情况,一般连用会显得力度加重一些吧,而这些连用在这比较新近的版本里也被删去了。比较着这细小的不同,我好像看见一个人一边读着过去的文章,一边轻轻摇头叹息说:哎,这些词语这些句子根本就不需要用的嘛……不知道这个人是孙教授自己还是出版社责编。这是又一收获。挺有意思也有价值。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