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范文,分享全网优秀范文,学习好帮手!
2000字范文 > 这个夏天 和孩子们一起过 | 正向教养儿童保护成长小组

这个夏天 和孩子们一起过 | 正向教养儿童保护成长小组

时间:2020-03-25 18:23:47

相关推荐

这个夏天 和孩子们一起过 | 正向教养儿童保护成长小组

每个夏天都是孩子心中独一无二的“黄金时光”炽热的阳光清甜的西瓜凉爽的汽水都是专属夏天的快乐为了让更多孩子度过一个更有意义的夏天救助儿童会成立了“正向教养儿童保护成长小组”带着孩子们过一个不一样的夏天接下来就让我们跟随救助儿童会儿童保护工作人员才秀姐姐一起看看救助儿童会与孩子们一起度过的夏日记忆吧

1课程分级上半年开始,救助儿童会针对各个工作领域陆续推出了一些列标准课程。每一个标准课程的学习都分为铜级、银级和金级三个等级。铜级的课程学习一般在线上完成,每个课程大概一两个小时。银级的课程需要完成的学习会多很多,当然也就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这个过程大概持续几个月,通过由线下为期一周的培训,辅以线上学习、和远程督导方式构成。金级的课程都是由救助儿童会全球范围内的技术顾问参加,这些顾问也就是银级课程线下培训的师资。经过训练的老师就能投身儿童实际工作中了。我的工作领域,儿童保护下面有三个标准课程:正向教养(Parenting without Violence),个案管理(Step to Protect)和校园无暴力(Safe School)。

2团队学习6月份,我们保护团队接连学习了正向教养和个案管理两个课程。7月开始,我便着手分别在贵阳的两个儿童中心做正向教养下面的儿童自我保护小组模块。这个小组与另外一个针对家长的小组是平行开展,属于正向教养沟通课程的一部分。理想状态下,针对家长和针对儿童的小组需要同时活动,不过在招募家长和孩子有困难的情况下,分开开展也没问题。开发这个标准课程很大一个原因就是要预防儿童在家庭中受到暴力管教,教会孩子们学会保护自己的知识。我希望在我的项目通过两个小组进行试点,一方面可以在做小组的过程中将课程本土化,另外也为接下来培养本土的家长导师和儿童导师做准备。

3与孩子们的初次见面我选择的两个儿童中心,一个位于城中村社区,那里的住户大部分是流动人口,我们在下文暂且称为A组。另外一个则是在农村,那里的孩子们大多父母不在身边,在外务工,我们在下文中暂且称为B组。我在后来的实践中也发现,因为生活环境、成长背景等不同,两个中心的孩子们面临的儿童保护问题会有很大的差异。我清晰的记得做第一次小组的情形:那是在城中村的那个社区,也就是A组。小组活动是从下午1点开始。而我却从上午就开始紧张了,不知道自己将会面对什么样的孩子,也不知道活动是否会顺利,所以心里多少有一些忐忑。下午,A组活动刚开始,就有孩子在场所内撕扯打闹起来。打闹的是住在本社区来参加小组的几个女孩,平常都玩在一起。在她们的影响下,小组活动的开展眼看就要失控,于是我临时改变了小组的流程,先跟他们定规则,再进入相互认识的环节。规则定下来,或多或少会对他们有一些约束,但这些孩子们很难集中注意力,总是有各种小动作,插嘴、不停的讲小话,所以只是做完这3小时的活动前2个环节我便已经是筋疲力尽了,嗓子好像在冒烟。更困难的是,这次活动的场所条件也很不好。首先,因为面积太小,在房间里进行15个人的小组活动显得非常局促,玩游戏和做活动都伸展不开。另外一个问题是这个房间没有门,所以小组过程中外面非常吵闹,这些噪音让本来就安静不下来的孩子们更叫闹腾了。而且门口总是有各种年龄的孩子在围观。所以,从这次经验来看,做这种儿童小组,30平米以上的封闭房间是基础的配置。

4令人赞叹的B组的孩子们因为在A组做的不是很顺利,所以对于第二天在农村那个小组,也就是B组的活动,我也有一些担忧。不知道又会遇到什么样的状况。那里的孩子们会不会很腼腆害羞?小组的参与度会不会很低?带着这些担忧,我和实习生来到了位于大山深处的这个儿童中心。然而,在我们去到这个儿童中心外面的那一刻起,我的忐忑和担忧就马上就消失了。这儿的儿童中心是村委提供的场地,有两三间大教室,前面有很大一块室外的活动场所,我们过去的那会儿,室外场地上聚集着上百来个孩子,摆在外面的两个大音炮里传来欢快的歌声,阳光下的孩子们伴着音乐一起起舞,那么的自由,那么的投入,那么的快乐。事实上,B组的孩子们简直太乖巧了!他们很懂礼貌、活泼大方、积极性高、个个落落大方,还多才多艺。会画画的,会跳民族舞的、会跳街舞的、会吹芦笙的……整个小组进行的非常顺利,孩子们似乎把我们要带给他们的知识全部都消化了。还没等我和孩子们回过神来,三个小时的小组一眨眼就结束了。

他们,似乎和我原本想象中的不太一样!后来我明白了。这里地处农村,孩子们在课后很少有休闲娱乐的场所,而这个儿童中心,自年初完整建立之后,孩子们都会在这里度过放学后、周末、暑假的闲暇时光。一方面,儿童中心的社工会经常请志愿者过来教孩子们不同的知识和技能。另外一方面,因为这里的孩子都是少数民族,而社工还会支持孩子们学习他们本民族的文化传承,像让孩子们吹芦笙和跳民族舞等。所以慢慢的这里的孩子们受到的关注越来越多,来看望和支持这里孩子们的团体和个人也越发多了,孩子们展示自己的机会一多,自然也就更大方了。

5双重感受两个小组,两种不同的感受。城中村的小组,每次参加的孩子都不太一样,有时候八九个人,有时候十五六个人。每次人数的差距让活动过程变得困难。虽然每个环节的主题不一样,孩子们只参加其中一两次也可以,但是整个小组对儿童个人的影响,他们所学知识的连贯性、彼此间的互动过程都会大打折扣。因此,在招募儿童参与者时需要费心思寻找。小组的成员需要尽可能的稳定。小组的孩子们的年龄差异不能太大,最小需要6岁,孩子们的年龄差最好不要超过3岁。

在进行这个小组活动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不少儿童保护问题。

城中村的儿童中心里,有的孩子在家庭里受到暴力管教,有的甚至还有可能被性虐待;同时,一些孩子接受着粗心大意的照顾,经常是家里的大孩子照顾小孩子;父母们忙于生计,对孩子的管教和照顾不够。在没人教导他们的情况下,孩子不能改正身上的行为问题,价值观和认知也出现了偏差。而农村的那个小组,因为有儿童中心这个平台,孩子们的行为习惯都非常好。我看到了农村儿童中心的潜力,它在儿童保护和关爱方面显然可以发挥更多作用!在以往,父母一年四季都在外打工,放假后孩子们无处可去,家里也没有人能很好的照顾和保护他们,孩子们在家十分寂寞,所以可能产生很多心理问题。现在有这个儿童中心在,孩子们有了看书、做作业,学东西、和朋友们一起玩、交流的场所。对孩子们来说,这样的一个儿童活动场所就是另外一个家,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家,一个他们可以玩耍、学习、成长的地方!一个让他们觉得安全的地方。

对于这个村子里的孩子们来说,父母的关心与陪伴仍然是缺席的。虽然他们似乎早就习惯了这种孤独的生活,但成长过程中的风险却并不会缺席。一方面,孩子们所接触的信息和人没有人把控。由于互联网的普及,他们所接触到的一切新鲜事物都是通过网络,如果没有监护人对此进行筛选,孩子们很有可能不加选择地全部吸收。我对此感到十分担忧!另外一方面,因为父母不在,孩子们就很容易暴露在不法之徒的视线内。而很多伤害儿童的事件,特别是性侵害等,大多都发生于监护人缺席的场景。最重要的是,儿童时期正是养成好的行为习惯、形成正向的价值理念的时候,没有父母在身边,谁来影响和支持他们?所以这些孩子们是迫切需要陪伴、支持和学会自我保护的。

6课程环节说回到课程内容本身,其实这个小组操作难度并不高,内容也非常实用,所以所有的儿童中心都可以提供这个小组服务。如果想要真正帮助到孩子,还是需要基本的儿童保护知识和理念,这些就包括要了解儿童权利、儿童参与、以及针对儿童的暴力等概念和相关认知。小组的内容可以分为9-10各环节:在第一个环节里,孩子们会认识自己在家庭、学校和社区中的角色,探索自己所擅长的事情,了解到每个人都有自己所擅长的事,肯定儿童自己的长处。第二个环节,孩子们会通过绘制他们生命中重要的人的花朵关系图,来发现他们身边可以保护他们的人。在画完这样的关系图之后,在遇到问题和困难或是有人伤害他们后,孩子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他们可以找谁寻求帮助。孩子们知道自己是有人支持和保护的。第三个环节,孩子们需要绘制社区资源图,画出自己生活的社区或村庄,找到安全的地方和他们认为危险的地方,并且探讨针对危险的地方,他们可以怎么做来保护自身的安全。

第四个环节,孩子们学习自己健康成长所需的知识,赋予他们了解自身的权利。

第五个环节,孩子们学习针对他们的暴力类型,了解这些暴力行为可能发生的场合,谁可能会伤害他们。第六个环节,孩子们了解到男孩和女孩的区别和共同点,区别男女刻板印象,通过活动和角色扮演学习男女平等的知识。第七个环节,孩子们要学习自己身体的界限,哪些是隐私部位,怎样的触摸是好的,哪些又是不好的触摸,如果有人让他们不舒服或伤害他们,他们怎么寻求帮助。第八个环节,学会识别自己的情绪,熟悉好的沟通方式,介绍“长颈鹿”语言,并让孩子们练习和表演,如何更好的解决问题和冲突。第九个环节,孩子们会画出友谊之手,讨论关于朋友和友情的含义。最后可以加一个毕业的环节,请孩子们回顾整个小组学习的内容,并且请他们选一个印象最深刻的主题,列出后续的行动表,他们会如何将学到的这个知识点分享给朋友和同学。给孩子们准备毕业证书,最后颁发小组结业证书。

7儿童保护的重要性要开展儿童保护工作,提供针对性的服务,小组工作和个案工作都是必不可少的社会工作介入手法。只是,不论是小组服务还是个案调查,我在结束的时候都需要处理离别的情绪。毕竟,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所以,两个社区的最后一次小组活动也是一个离别的时刻。在最开始,我就和孩子们强调了,这个小组会做5次,5次后就结束。也在倒数第二次的时候再一次提醒他们,好让他们心理上有一个准备。因为我不是在这些儿童中心工作的社工,小组活动结束之后,我们可能再也不会见面了。先不说孩子们的感受,我自己也非常舍不得离开他们。即便城中村社区小组内的孩子每次活动都让我声嘶力竭,在活动的某一个瞬间会让我失了耐心,他们或许有很多不好的行为习惯,但他们总是充满生机的模样让我不舍分离的。

问题的根源,仍旧在于儿童保护他们的这些行为习惯背后是家庭监护不足的后果。或者说,压根就没有人监护。他们用打闹的方式,用负面的情绪来表达他们的喜好,或许是因为他们就是从这种生活环境中野蛮生长的。他们看到父母邻里通过暴力方式进行互动,所以不知道原来还有暴力形式外的方式沟通和交流。这些孩子,和他们的家庭,他们所生活的社区,十分需要我们支持。

8舍不得

在城中村儿童中心的小组结束后,我走出他们的社区去外面等车,突然看到马路对面那两个平常上课最喜爱打闹的两个女孩追出来了,看到我后朝我挥手,然后穿过车水马龙的大马路,跑过来一把抱住我,腼腆的问我要电话号码(基于机构的政策要求,为了保护她们,我没有给他们我的联系方式),他们说想我的时候怎么办?告诉我第二天儿童中心有做蛋糕的活动,他们要做给我吃。

看得出来,这几个孩子对小组和对我的依恋比农村小组的孩子们更深。我想大概是因为他们更缺少关注,更缺少这样平等的、尊重他们的互动吧。当然了,在农村的那个儿童中心,在最后一次活动快要结束的时候,当听到最最调皮的那个孩子也在自言自语的说他不想下课时候,我心头一热,温暖的感受在我的心中蔓延。每一次活动我们都会有一个评估环节,在最后做评估的时候,我看到有一个孩子的评语是:我今天很喜欢节课,为什么只有五次,我想要无数次。这就是我做这份工作最大的意义所在吧。

9孩子的歌救助儿童会在儿童工作领域拥有着十分广泛的工作经验和知识技术,这个课程只是机构开发的众多课程和学习资料中的一个,但是两场小组活动做下来,即使只是简单的活动设计,也能让参与的孩子们真实地学到东西。在课堂外,通过玩耍、绘画、歌唱、表演以及其他艺术方式,不会像在教室上课一样照本宣科,都是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参与,既不枯燥,又让让儿童在玩中学到可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

最后回程的路上,我一直循环播放着孩子们唱的歌。想着孩子们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特别是在学习这方面的知识之后,他们的人生会更加快乐吧!愿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