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范文,分享全网优秀范文,学习好帮手!
2000字范文 > 大决战:王翦灭楚——秦国一统天下的关键一战

大决战:王翦灭楚——秦国一统天下的关键一战

时间:2021-05-01 07:34:44

相关推荐

大决战:王翦灭楚——秦国一统天下的关键一战

(雄才大略的秦始皇,成功统一了神州大地。)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大诗人李白的《 秦王扫六合 》,读起来让人感觉气壮山河。历史上,秦国灭六国统一天下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影响深远;历史上,秦王嬴政(即后来的秦始皇)的军队久经战阵,几乎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历史上,虽然战争带来的是血雨腥风,但秦国灭六国的战争给后人留下不少智慧上的财富。

秦王嬴政(即后来的秦始皇)统一天下的战争绝不是一个简单的历史进程。秦王嬴政之前的几代秦王,以及他们麾下的文臣武将的数百年的奋斗,才打下了秦始皇一统天下的基础。秦王嬴政花了十年时间,才消灭了其他六国。真可谓“十年磨一剑”。

在秦灭六国的战争中,最关键的一战无疑是消灭楚国了。楚国不仅是一个“巨无霸”,更是秦国最后的一个强有力的对手了。

(秦国虎狼之师,吞灭六国)

秦楚决战之前的秦国和楚国

在介绍秦楚之间的巅峰对决时,我们先来梳理一下当时两国的相关情况。

经过秦王嬴政之前的数代君王的“不懈”努力,秦国已经成为一个国力强大,兵强马壮的超级大国,而其他的六国则逐渐衰弱下去。等到秦王嬴政即位时,秦国对于其他六国,已经是一个超级强大的存在了——没有一个国家能轻松地和秦国在战场上“过招”了!

秦王嬴政即位后,继续采取富国强兵政策,任用贤良并对外用兵。秦楚对决之前,秦国已经灭了韩国、赵国、魏国,燕国已经被打残,退缩辽东一隅奄奄一息。嬴政将下一个目标瞄准了楚国。

楚国曾经是春秋时期的强国,进入战国之后依然不弱,并且楚国地域广大,人口众多。

但“物极必反,盛极必衰”,楚国的彻底衰落始于楚怀王。前期楚怀王曾有过一番作为,国家在他的治理下国力有所增强。但是到了后期,他开始亲近佞臣,远离贤臣(其中之一是爱国诗人屈原,屈原投江很大程度上因为这位国王的昏聩无能),搞得国力衰退,外交上他也昏招连连。

本来齐国和楚国是盟国,但楚怀王先是听信了张仪的“奸计”——联合秦国,绝交齐国。本以为可以得到秦国的城池,不料结果既失盟友齐国,自己又被秦国狠狠“揍”了一顿,自己的地盘反而丢了。更要命的是,这个楚怀王不但没吸取教训,此后还亲自到秦国武关参加会盟,结果被秦国扣押直到死去。

也许帐不能全算在楚怀王身上,但经楚怀王这一折腾,楚国的大国地位不保,国势江河日下。

历史进入战国末期,楚国的实力虽然有较大削弱,但仍然是一个地域广阔,兵源众多的国家。面对强大的秦国,楚国并不是一个奄奄一息的待宰羔羊,而是一只做最后一搏的猛兽。秦国能一口吞下楚国吗?

(黑色是秦军的标配色彩)

秦楚决战——李信攻楚

秦国的虎狼之师灭掉了韩国、赵国、魏国,打残燕国之后。秦王嬴政的下一个目标直指楚国,这个曾经的强国,现在也不算弱的一个对手。

秦军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嬴政很高兴。某一天召开军事会议,嬴政询问青年将领李信:“本王想消灭楚国,将军您看需要多少人马才行啊?”

李信是一员猛将,曾经以几千人击破燕太子丹,受到嬴政的肯定和喜爱,他回答道:“不过用二十万人。”

秦王嬴政此刻心里肯定是高兴的,但他并没有直接将兵权交给李信,而是询问老将王翦的意见。这位老将军曾经平定赵国,打败魏国,打残燕国,妥妥的一个久经沙场、战功赫赫的名将。

不料,王翦的回答出乎嬴政的意料:“没有六十万人打不了这场仗。”

嬴政听了王翦的回答,觉得王翦老了,害怕楚国;相反,李信才是年轻有为,无所畏惧。于是乎,李信和蒙恬领军二十万,南下伐楚,而老将王翦主动告老还乡了。《史记》原文:始皇(此时应该还是秦王)问李信:“吾欲攻取荆(楚),於将军度用几何人而足?”李信曰:“不过用二十万人。”始皇问王翦,王翦曰:“非六十万人不可。”始皇曰:“王将军老矣,何怯也!李将军果势壮勇,其言是也。”遂使李信及蒙恬将二十万南伐荆(楚)。王翦言不用,因谢病,归老於频阳。

李信领兵出战,刚开始打得还不错,攻入楚国境内,攻城略地,取得了不小的胜利。但随后,楚军集结重兵反攻,李信大败而回。

《史记》记载:李信攻平与,蒙恬攻寝,大破荆(楚)军。信又攻鄢郢,破之,於是引兵而西,与蒙恬会城父。荆(楚)人因随之,三日三夜不顿舍,大破李信军,入两壁,杀七都尉,秦军走。

看来,是李信轻敌了,攻下了几座城池,以为楚国已经无力回天。但是,楚国毕竟是个领土大国,岂会坐以待毙?在楚国的困兽之斗面前,李信吃了败仗,阵亡了7个都尉(高级军官)。这也是秦国灭六国之中少数的败仗之一。

秦王嬴政很愤怒!本以为灭楚之战没那么复杂,结果损兵折将。

不得已,嬴政只得请王翦出山。

(骁勇善战的秦军武士)

(秦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中央王朝,对中华民族影响深远。)

秦楚决战——王翦挂帅

王翦已经告老还乡,嬴政放下君王的架子,亲自登门请王翦出山。嬴政先是承认了自己的错误——用人不当,接着是强烈要求王翦出山。王翦先是推辞了,奈何“王命难违”,最终答应出山伐楚。老将军条件的条件和上次一样:非六十万人不可。嬴政这次答应了。

以王翦为主帅的六十万秦军出征了。这是一场真正的大决战,双方都下了重注!

出征前,秦王嬴政亲自给大军送行。临别之时,王翦向嬴政请求赏赐房子田地等。嬴政回答:“将军只管远行打仗就行了,不用怕你没钱。”言下之意,只要你打胜仗,房子田地、金银财宝,本王都赏给你就是了。

王翦对嬴政说:“为大王将,有功终不得封侯,故及大王之乡臣,臣亦及时以请园池为子孙业耳。”言下之意,大王我为你出生日死,你要记得好好赏赐我啊!

嬴政听了哈哈大笑。

还没完,王翦出发了之后,又好几次派人请求秦王嬴政赏赐房子田地。王翦的部下都觉得王翦太贪心了。王翦的回答却显得高深莫测:“不然。夫秦王怚而不信人。今空秦国甲士而专委於我,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以自坚,顾令秦王坐而疑我邪?”言下之意,秦国的精锐大军掌握在自己的手上,难免不让秦王生疑,自己一直厚着脸皮要赏赐,无非是表明自己胸无大志罢了,以此让秦王安心。

这个小插曲,看出王翦和后世那些不知收敛又战功赫赫的武将相比,真是天上地下的差距。

言归正传,看看王翦怎么指挥这六十万大军。

王翦的战法可能有些让人不解:他并没有率军直扑敌军,展开决一死战,而是坚守营垒,拒不出战。不仅如此,王翦“日休士洗沐,而善饮食抚循之,亲与士卒同食”。简而言之,王翦让将士吃好喝好,好好洗澡休养,自己也和士兵们吃同样的伙食。打仗?不急!自己不主动出战,敌人来叫阵,也不出战!因为一时半会没仗可打,秦军士兵们玩起了投石的游戏,并且投石的距离越投越远。

王翦真是怕像李信那样重蹈覆辙吗?当然不是。其实王翦打的是消耗战罢了,秦国毕竟实力强大——本土实力不用说,还有灭掉的韩国、赵国、魏国等国家的人口和资源呢,耗得起!反之楚国就不行了,毕竟国力不在一个水平线上。

最终,楚军欲战不能,相持又难以为继,只得撤退。王翦手下的将士休养生息已久,士气高涨,于是秦军大举出动,一举击败楚军。上次李信被楚军追着打,这次反了过来,楚军被王翦追着打。

不同的是,秦国经历李信之败以后,还有力量反扑,而楚国经此一败,可就无力回天了。最终,曾经的“巨无霸”楚国,被秦国消灭。秦王嬴政的统一之路再没有障碍了!

(王翦是个作战经验丰富的老将,在灭楚的作战中,他发挥了关键作用。)

启示录——以史为鉴

王翦灭楚一战,堪称我国军事史上的一大经典战例,王翦也不愧为一代名将。

那么王翦胜利有哪些呢?笔者以为,有以下几点关键的原因:

1、秦国国力、军力强大。经过数百年的积累,秦国的国力已经相当强大,其他国家难以望其项背。并且,秦楚决战时,秦国还兼并了韩国、赵国、魏国、燕国的全部或者大部分地区,人口资源大大增加。相反,楚国却是一派衰弱的景象,早已积重难返。秦军大多久经战阵,且秦国尚武的传统让秦军异常剽悍,管六国军队还是少数民族军队,照打不误!

2、秦国君臣上下一心,秦王嬴政雄才大略,有了错误知道及时纠正(比起后世的袁绍不知强了多少倍),对手下的将领“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充分发挥每个将领的最大能力。此外,秦国兵多将广,名将辈出,军队也是久经战阵的精锐之师。

3、王翦本人的能力卓越。一开始王翦的战略思路就十分清晰:必须用大兵团作战,以猛虎下山之势打击敌人;分析敌人的弱点,不轻敌冒进,打消耗战,拖垮敌人再一举兼之。这一战略被后世效仿,例如,蜀汉的诸葛亮和曹魏的司马懿之间的对决。

最外,王翦也是个心思细腻的人,懂得收敛锋芒,不功高震主。相形之下,后世的韩信、年羹尧之流的武将就相形见绌了。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