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范文,分享全网优秀范文,学习好帮手!
2000字范文 > 古伯良:西汉眉山(6):手工业

古伯良:西汉眉山(6):手工业

时间:2022-04-19 01:46:59

相关推荐

古伯良:西汉眉山(6):手工业

西汉眉山(6):手工业

□ 古 伯 良

西汉之时,眉山的手工业也跟蜀地其他地方一样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制盐、制陶、纺织、编织、冶铜、冶铁等竞相兴盛。

仅编织一项,《僮约》中就有“缚帚(捆绑扫帚)”、“刻木为架(连架,或说梿枷)”、“屈竹作杷(烧弯竹竿做柴杷)”、“织履作粗(织造各种鞋子)”、“结苇躐纑(编苇作簟,绩麻织布;躐纑:lièlú)”、“结网”、“作绳索”、“皮棕(割取棕榈皮搓绳索)”、“种莞织席(种莞草编席子)”、“调治马户(拦鱼栅)”、“编蒋织箔(编菰席,织蚕箔)”等等。[1]

可见,当时的编织业,若按原料来分,就已有竹编、藤编、草编、棕编、麻编等5大类,基本涵盖了现在中国编织品的所有品类;从用途来看,这些编织品既有生活日用品(如帚、簟、履、席等),也有生产用具(如架、杷、网、箔等),可谓用途广泛。或许,我们也可从中寻觅“青神竹编”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悠远的历史源流。

《僮约》中还提到栽桑养蚕。要求奴僮“植种柘桑,窝距三丈,行距八尺”,并要求二月春分之时“落桑”,“无所为当”之时“织箔”。柘、桑的叶都可喂蚕;落桑是指修剪桑树的枯枝冗条;织箔是织蚕箔,蚕箔则是养蚕用的平底竹编器具。《蜀王本纪》曾说:“蜀之先,名蚕丛,教民蚕桑。”可见蜀地为我国最早养蚕地区之一,且在西汉得到进一步发展。汉时,百姓“环庐树桑”,以致“桑梓接连”。

蚕业的发展带动了丝织业的发展,西汉蜀地“女工之业,覆衣天下”。[2]至西汉晚期,蜀锦更是行销全国。武阳上距锦城(成都)不过百里,不仅是成都织锦业的主要原料供应地之一,成都织锦业也应带动了当时眉山纺织业的发展,使“男耕女织”成为当时最普通的劳动方式。

自秦时李冰在今仁寿县、双流县“识齐水脉,穿广都盐井”起,西汉一代,这一带应该在持续采汲卤水制盐,因为东汉末年,张道陵还在仁寿县开凿了著名的“陵井”。

冶炼业方面,除了邓通曾在洪雅境内铸钱之外,西汉时,武阳县还设置了“铁官”。[3]铁官,是管理铁器铸造和贸易的专门机构。秦时蜀地仅在成都设有铁官,西汉时,冶铁技术更加进步,蜀地冶铁工业也空前发展,因此西汉在临邛(今邛崃)、南安(今乐山)和武阳(今彭山)等地都设置了铁官。

按照常理,生产加工地应该靠近原材料基地,武阳冶铁,铁矿在哪里呢?在今仁寿、井研、荣县、威远、资中五县接界处,有一处形成于三叠纪(2.5—2亿年前)之初的隆穹地质,其核心区面积900多平方公里,人称穹窿山,现在叫威远俩母山。据《威远县志》载,在西汉时期,穹窿山就发现了蕴藏量极大的铁矿石并开始开矿冶铁,后来,穹窿山也因铁矿石遍布全山而曾得名“大铁山”。

西汉之时,俩母山是武阳与广都、南安、僰道、资中、牛鞞六县连界地。因此,任乃强先生说,“《汉书·地理志》载武阳、南安皆有铁官,南安产铁面甚广,不必在此。若武阳,则唯此处产铁。应是以犍为郡治故,收归国营最早。”[4]按任先生的说法,当时武阳炼铁的原料,唯来自东南100公里外的“大铁山”。

但窃以为,这或许仅是武阳冶铁原料来源之一。实际上,当时临邛县古石山也产铁,“有石矿,大如蒜子。火烧合之,成流支铁,甚刚。”[5]按任先生和刘琳先生考,古石山当在今蒲江县西来镇五面山一带。虽然当时临邛也设有铁官,但铁官既是官营,在资源的配置上必然进行统筹。五面山距武阳仅50余公里,且有便捷的河运,因此,武阳冶铁断不会舍近求远,只到运输不便的大铁山采掘原料。

武阳和临邛、南安的铁器,当时行销西南各地。1958年,贵州省赫章县可乐乡汉墓中出土了一件铁炉,炉内壁铸有“武阳传舍比二”六字隶书铭文,证明这件铁炉正是“武阳制造”。这件现存贵州省博物馆的铁炉,高22.2厘米,口径22厘米,炉壁与炉底有12个镂孔,可烧炭或烧煤。炉下有三足托盘,可盛灰,既不污染环境,又有隔热功能。如此设置精巧的铁器,足见武阳冶铁工艺之精。[6]

“传舍”,是官道上的官设旅店;“比二”,意指此铁炉共铸造了两个。据学者研究,今天的赫章在汉代属于犍为郡,这个铁炉应该是在武阳制成后,由郡下发到“传舍”、供“传舍”使用的炉灶。由于它跟今天的火锅炉非常相似,因此也有人称它是“火锅鼻祖”,是不可多得的国家级文物藏品。

实际上,在眉山特别是彭山区出土的文物中,也发现了大量西汉的铁斧、铁镬、铁锄、铁锸、铁铧、铁镰等铁农具,表明汉代铁农具在眉山已得到普遍使用。也正是铁农具的广泛使用,大大提高了当时的社会生产力。

参考文献

[1]王褒《僮约》

[2]《后汉书》卷四十三·列传第三·公孙述传

[3]《汉书》卷二十八(上)·志第八(上)·地理志(上)

[4]任乃强《华阳国志校补图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162页

[5]《华阳国志》卷三·蜀志

[6]梁太鹤《“武阳传舍”铭铁炉》,《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第四期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