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范文,分享全网优秀范文,学习好帮手!
2000字范文 > 李玫瑾:在该立规矩的年纪 家长要说“不”

李玫瑾:在该立规矩的年纪 家长要说“不”

时间:2020-06-16 16:51:23

相关推荐

李玫瑾:在该立规矩的年纪 家长要说“不”

题记

学堂在今年暑假开了一个幼儿阶段的新教育体验夏令营,招收了一批4-6岁的孩子,他们基本都上过传统的幼儿园,但在夏令营期间普遍表现出规则意识比较薄弱,有些甚至有明显影响其他人的行为,跟人交往时,很多时候采取情绪互动,不懂得用语言表达,从这里可以看出很多的家长,没有在家庭中给孩子建立清晰明确的规则,导致了孩子在外面出现了很多不受欢迎的行为,这不禁让我们思考到,幼儿阶段的孩子是建立规则和良好行为习惯的黄金年龄,如果一旦错过,将对孩子未来的人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为了帮助家长们更深刻的认知到规则意识和行为习惯对孩子未来的影响,我们特别引用了李谨玫老师从青少年犯罪心理学的角度,来阐述规则对孩子未来的影响,以及如何协助孩子在对的年龄阶段,建立良好的规则。

【先来看两个真实的案例】

01

不给看电视跳楼,重庆一个10岁男孩,因为跟爸爸怄气,竟然从20楼纵身而下,早早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而原因仅仅只是不让看电视。

02

今年四月份发生在上海的“跳桥”悲剧。这是典型的叛逆期意外事故。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体内荷尔蒙分泌旺盛,性格偏执、易激动,很容易和家长发生冲突,进而产生轻生念头,甚至酿成惨剧。

和这类孩子沟通,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李玫瑾说:

聪明的家长,在矛盾激发时,会给孩子台阶下;而智慧的家长,懂得在孩子进入叛逆期前,给他们心里埋下规矩的种子。

孩子6岁前管不好,以后就管不了了。

016岁前是孩子立规矩的黄金期

李玫瑾老师有个说法:6岁之前,父母的唠叨和话语都是黄金。

这个时候,孩子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价值观,父母的话语如同“圣旨”一样神圣。同时这也是孩子自我意识刚刚萌发,处于性格养成初始阶段。犯了错误施加惩罚,反而是对孩子的保护。

就像种树一样,小时候可塑性强,矫正起来就不太费劲。但是等树枝长粗变硬了,再想矫正,不仅费时费力,甚至可能折断树枝。这时候给孩子立规矩,效果最好,遇到的阻力最小。

但是12岁后,孩子有了很强的自我意识,开始想要摆脱家长和家庭的束缚。这个时候,父母的话就成了垃圾。

可惜现实当中,很多家长的教育顺序反了过来。小时候,孩子是全家重点保护对象,百依百顺,恨不得摘下星星、月亮送给他;等到了叛逆期,孩子有了升学和功课的压力,再对他横加干涉。这样亲子间很容易爆发冲突。

02不守规矩的孩子,是讨人嫌的我们不管在地铁还是在餐馆里,总是能看到很多没规矩的孩子。他们不是站在椅子上走来走去,就是在餐馆的走廊里跑来跑去;不是大喊大叫,就是吐口水,说脏话;说好听点是孩子活泼,爱闹,难听点,就是没教养,没规矩。当父母的觉得孩子都这样,他们的感受就是别人的感受,而作为旁人是真的嫌弃。嫌弃的程度莫过于,想扇他们一个耳光,再说句,你爸妈不管,我来管。

孩子是真的不懂礼貌吗?他们懂的,他们是在看爸妈的脸色行事,爸妈不管,自然他们就“为所欲为”了。

只是时间久了,等他们形成习惯后,就管不了,再被管的时候就是社会来管了。

还记得前段时间深圳一小学10岁男孩打人事件吗?全班45人,就有44人被打,明显这孩子已经暴力成性,更可气的是家长不管。不肯定地说他以后会成什么样子,但大家也多少能猜到。看过一个广告片,一个熊孩子在划车,而妈妈在一旁看着,没有责怪孩子;车主看到后,问妈妈怎么不管管孩子?妈妈说“是他划的,又不是我划的,有本事你打孩子啊”,车主很气愤,转念一想,你不管那我管呗,一脚把孩子踢上天了。这时候的妈妈傻眼了,她没想到车主真的会打小孩。

03在该立规矩的年纪,别说“他还小”有一个万金油理由,那就是“他还是小孩”。

去年遂宁16路公交车上一男孩一直用脚踢一男子的手,刚开始男子没出声,孩子就一直踢,直到男子把他摔倒在地,并踩上一脚。虽然男子下手有点过重,但是可想而知,熊孩子的行为挑战了他的心理底线。但是别忘记,当你以他小为借口,家长从小不教育,总有人会来帮你教育。所以,该立规矩的时候,一定要立规矩,不然等到出事时,就为时已晚。

04孩子六岁前,要对孩子说“不”为什么一定要对孩子说不?教授举了这样两个对比的例子:男孩三四岁跟你闹,这孩子闹吧,他能怎么跟你闹?大不了在地下打滚。但是等他十四岁了,这个孩子还会跟你闹,他会怎么跟你闹?第一,他离家出走;第二,他跳楼自杀,还有服毒自杀。我们不免产生疑惑,“这么点的孩子,他怎么会知道自杀呢?”李玫瑾教授的回答引人深思:“那是因为你(母亲)的爱,在他的眼里是没有限制的。他用你的爱来威胁你,只是他不知道死的含义。”所以,六岁之前,家长一定要给孩子相关训练。我们知道,孩子在3-5岁总喜欢以哭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我要这个东西。你不给我, 我就哭!”因此,家长要记住,一定要在孩子3-5岁的时候,做一件很重要的事——“克制任性”。比如,有天孩子在商场里看中了个汽车,家里其实已经有了类似的玩具,家长不同意买,孩子就开始哭闹了,“不行!我就要!”,还赖在商场里不走了。第一步:直接抱回家;当场不要打也不要骂,让孩子哭去。第二步:回家后抱到卧室里,一对一,不管谁,一个人管足够了,把门一关,其他人不要来劝来干涉。第三步:记住四个“不要:不打不骂不说教不走开”。

不要骂孩子,要给孩子树立良好的家庭教育观念;不要打孩子,大人打小孩,这不公平;不要说教,孩子哭闹时,你说什么在他听来都是噪音;不要离开,他就是闹给你看的,所以你就坐在旁边看着他闹。

所以,你就坐在那儿,表明你的姿态,“今儿这事说不行就是不行,你管你闹吧”。

这一次他就会知道了,闹是没有用的。你再进行疏导性教育,恩威并施,让他知道,父母爱他,但父母不迁就他。可也要注意另外一点——不能让孩子太压抑了,要满足他三分之一的要求。一定记得,主动和孩子沟通,鼓励他和我们交流,说出他的想法。让孩子明白平静沟通才是有效的。

对孩子的无理要求坚决说“不”的家庭,孩子从小就知道,他不是家中的特殊人物,他不可能对父母提什么特殊的要求,也不可能以什么极端的手段要挟父母。

他们时时能感受到父母的爱,但是,这爱是有原则的。从小生活在原则中,他们长大也会成为有原则的人。

05除了爱,还要有敬畏之心教育除了要有爱,还得让孩子有敬畏之心。家庭里,必须要有一个能治得住孩子的人。孩子如果没有任何的敬畏之心,那么父母的威严就不复存在,说出来的话在孩子心中没有分量,孩子也就不会听从。

李玫瑾老师还建议,只要条件允许,6岁以下的孩子一定要亲自带。

李玫瑾老师说,在孩子三岁之前,要成为他的依恋。3岁前是情感积淀,情感抚养的多少会决定父母未来在孩子心中的地位。

学堂七大行为规则

1、粗野、粗俗的行为不可以;

2、别人的东西不可以拿,自己的东西归自己所有,并有权利自由支配;3、从哪里拿的东西请归位到哪里;4、谁先拿到的谁先使用,后来者请等待;5、不可以打扰别人;6、学会道歉,有权利要求他人道歉;7、学会拒绝别人,并接受别人的拒绝,学会说“不”。

1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