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范文,分享全网优秀范文,学习好帮手!
2000字范文 > 止嗽散加减治疗喉源性咳嗽

止嗽散加减治疗喉源性咳嗽

时间:2022-09-09 01:41:56

相关推荐

止嗽散加减治疗喉源性咳嗽

我们近几年用止嗽散加减治疗喉源性咳嗽184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84例中男78例,女106例;年龄6~81岁,平均年龄37岁;病程最长者3年,最短者5天,平均21天。全部病例均在应用本方前用过中西药,效果欠佳。

1.2 临床表现全部病例均有近期上呼吸道感染或感冒病史,经治疗后其它症状消失,唯遗下咳嗽不愈或较前加重。其特点是喉痒则咳,或咳必喉痒,干咳无痰或少痰,受凉或闻吸刺激性气味咳嗽加重,咳声清亮,甚至呛咳连续不断以致面红耳赤,小便自遗。血常规、X线检查正常,听诊双肺呼吸音清晰或粗糙、咽部可见粘膜充血或咽后壁有淋巴滤泡增生。

2 治疗方法

方药组成:紫菀、款冬花各15g,百部12g,桔梗、橘红、白前、荆芥、薄荷(后下)、苦杏仁、紫苏叶、乌梅、枳壳、甘草各10g,生姜5g,梨1个为引。水煎服,每天1剂,饭后服,5剂为1疗程。咽痒甚者加五味子15g,僵蚕12g,蝉蜕、射干、牛蒡子各10g,咳甚者加罂粟壳、诃子各10g,咽干阴伤者加沙参、百合各10g,麦冬12g;痰黄粘稠者加瓜蒌15g,黄芩、冬瓜子、生石膏各10g;咽喉疼痛加板蓝根20g,牛蒡子、马勃、山豆根各10g;喘息加紫苏子、僵蚕各10g,地龙12g,全蝎5g。

3 治疗结果

治愈(服药1疗程后主症及兼症消失,停药后1年不再复发者)120例,好转(服药2个疗程主症及兼症消失,停药后受凉或闻吸异味偶有轻度复发者)52例,无效(服药超过2周症状没有改变或改用它法治疗者)12例。总有效率93.5%。

4 病案举例

薛某,女,45岁,教师,1997年11月20日初诊。喉痒、干咳无痰3年,加重3个月。3年前因受凉引起喉痒干咳,曾口服甘草片、咳必清、磺胺、急支糖浆等多种消炎止咳药物,咳嗽时轻时重,终未根治。3个月前因感冒引起咳嗽加重,干咳无痰,咳声清亮,遇受凉或闻及异味则咳更甚,夜间咳甚,难以入眠,咳甚则小便自遗。体检:双肺呼吸音清晰,心律整齐,咽充血,咽后壁可见多个淋巴滤泡,血常规、X线胸片无异常。诊为喉源性咳嗽,证属风邪外袭,肺气郁闭,宣降失调,治宜宣肺肃气,祛邪止咳。方拟止嗽散加减,处方:紫菀、五味子、款冬花各15g,百部12g,桔梗、橘红、白前、荆芥、苦杏仁、紫苏叶、炙甘草、僵蚕、蝉蜕、沙参、乌梅、枳壳、罂粟壳各10g,生姜5g,梨1个为引。患者服药1剂后咳嗽明显减轻,夜能入睡,服3剂后喉痒咳嗽基本消失,5剂后痊愈,随访1年余无复发。

5 体会

止嗽散出自《医学心悟》,本方宣肺肃气,透达祛邪,止咳疗效卓越,方中紫菀、款冬花、百部温润肺气,下气化痰止咳,且性温而不热,润而不燥,为本方主药;白前、苦杏仁宣肺祛痰止嗽;桔梗、甘草、橘红、梨宣肺利咽,顺气润肺化痰;紫苏叶、生姜、乌梅配伍一散一收;桔梗、枳壳配伍一宣一降;荆芥、薄荷宣达余邪,邪去正安则咳嗽可除。该方药性平和,轻宣透达,舒展气机,不仅用于寒咳,而且亦可用于热咳,正如程钟龄云:“本方温润和平,不寒不热,既无攻击过当之虞,大有启门驱邪之功”。

止嗽散加减治疗咳嗽31例临床观察

传播中医馆

-10-08

关注

止嗽散加减治疗咳嗽31例临床观察

【关键词】咳嗽

摘 要: 以止嗽散为基本方,辨证治疗咳嗽31例。 结果: 治愈17例(54.84%),好转12例(38.71%),无效2例(6.45%),取得满意疗效。

关键词: 咳嗽;止嗽散;疗效观察

咳嗽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西北地区尤为常见,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我们用止嗽散加减治疗咳嗽31例,获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31例患者均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1998年10月制定的诊断咳嗽的标准,排除了器质性疾病引起的咳嗽。其中男20例,女11例,年龄为20~65岁,病程1~6天者18例,2.0~4.5年者13例。上呼吸道感染及急性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嗽18例,慢性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嗽13例。中医辨证属于风寒袭肺者7例,风热犯肺者11例,脾虚痰湿者11例,肺阴亏虚者2例。

2 治疗方法

2.1 止嗽散组成

荆芥9g、白前9g、桔梗10g、紫菀9g、蒸百部9g、陈皮6g、甘草3g。

2.2 适应症

本方用于咳嗽、声重、气急、咽痒、咳痰稀薄色白、常伴鼻塞流清涕、头痛、四肢酸楚、恶寒发热、无汗等表证,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2.3 随证加减

若伴发热恶风、全身不适者加桑叶9g、菊花12g,以疏风清热,宣肺止咳;全身疼痛明显、无汗者加麻黄6g、桂枝9g,以宣肺散寒解表;咽喉作痒者加葛根12g、蝉蜕9g、牛蒡子6g,以疏风清热利咽;咽喉红肿疼痛者加牛蒡子12g、马勃10g,以清热利咽;咳嗽较甚者加枇杷叶15g、杏仁10g、浙贝母6g、桑白皮6g,以清热化痰降气;热重者加黄芩9g、生石膏15g,以清泻肺热;鼻塞声重者加苍耳子6g、辛夷9g,以散风开通鼻窍;若咳嗽胸闷、咳痰粘稠、难以咯出者加茯苓15g、半夏6g,以燥湿化痰;口干口渴、津伤明显者加沙参15g、麦冬9g,以养阴清热生津;伴喘息者加桑白皮12g、紫苏子10g,以清泻肺热降气化痰。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1998年10月制定的咳嗽疗效标准,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而定如下标准:治愈:咳嗽等症状、体征消失,实验室检查正常;好转:咳嗽等症状、体征减轻,实验室检查接近正常;无效:咳嗽等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无变化或加重。

3.2 结果

31例咳嗽患者中,治愈17例,占54.84%;好转12例,占38.71%;无效2例,占6.45%;总有效率为93.55%。治疗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

4 典型病例

张某,男,干部,2000年11月13日初诊。主诉咳嗽3天,加重1天。患者3天前因不慎受凉,恶寒,发热,全身不爽,第3天时诸症加重,又添咳嗽、咯痰,遂来我处就诊。证见:咳嗽声重,咳痰稀白,量不多,气急,鼻塞流涕,全身酸楚,口淡不渴,咽喉无红肿,舌淡,苔薄白,脉紧。中医辨证:咳嗽(风寒袭肺证)。治宜宣肺化痰,解表散寒。方用止嗽散加减。药用:桔梗10g、紫菀9g、蒸百部9g、麻黄3g、桂枝6g、辛夷10g、荆芥9g、白前9g、陈皮6g、甘草3g。水煎服,两剂而告愈。

5 讨论

咳嗽是临床常见多发病,多系六淫外感,或脏腑功能失调,犯及肺脏,导致肺失宣肃,肺气上逆而为咳、为嗽。外感风寒,导致咳嗽者,初起多因肺的卫外功能减退或失调,以致在天气冷热失常、气候突变的情况下,六淫外邪或从口鼻而入,或从皮毛而入。风、寒、暑、湿、燥、火六气皆令人咳,风为六淫之首,其他外邪多随风邪侵袭人体,所以外感咳嗽常以风为先导,夹杂寒、热、燥等邪,但以风寒之邪为主。治疗必须发散风寒,但又不可过于发散,不散邪不去,过散则肺气必虚,致使咳嗽缠绵难愈。

故其治宜宣肺、化痰、止咳。止嗽散方中白前、紫菀、蒸百部止咳化痰,轻宣肺气;桔梗性平,辛散苦泄,可开宣肺气,祛痰利气;陈皮理气、化痰、止咳,与桔梗伍用,一升一降,宣降肺气;荆芥辛散气香,轻扬透散,可疏风解表;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疏表宣肺、化痰止咳之功。《医学心悟》曾曰:此方“温润和平,不寒不热,既无攻击过当之虞,又有启门驱贼之势。是以客邪易散,肺气安宁。”

由于本方性较平和,寒热适中,功专宣肺止咳化痰,而散邪之力等较差,因此临证运用时,必须随证加减化裁,方能取得满意疗效。

(兰州市城关区人民医院,甘肃 兰州 730030)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