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范文,分享全网优秀范文,学习好帮手!
2000字范文 > 民族团结好故事征文——红色的青稞

民族团结好故事征文——红色的青稞

时间:2022-09-07 09:44:45

相关推荐

民族团结好故事征文——红色的青稞

民族团结好故事

(网络广播电视台——李小荣)

七八月份,是甘南草原最美的时节。几年前第一次到甘南,恰巧就是八月。

这时候地里青稞已经快成熟了。停车的路边,就生长着一大片的青稞。第一次看见这种长像与大麦相似的植物,很新奇。特别是几个记者,都跳下车,蹲在田边仔细看。很快发现有的植株比较特殊,穗和杆都是红色的。而且是那种当下很流行的“西瓜红”,很漂亮。就连当地的司机师傅都说没见过。

都知道“好奇害死猫”,但记者大约都是属“猫”的。大家好奇的嘀咕:这红色植株到底是优良品种,还是一种病变。就相互着鼓动拔一棵样品,好向后面车上的专家请教。

经不起自己的好奇和同行者的鼓动,我就在铁丝网找到了一个大点的洞,探进半个身子,在一撮红青稞中捡了一株穗子最红最大的拔了起来。没想到碰到了连根的,加之土地松软湿润,一拔之下竟然将五株青稞连根拔起,而且都是红的。

这下记者们兴奋了,拿出小剪刀,剪下了麦穗。还准备让专家看过后,给同车者一人一棵留个纪念。正在大家聊得热闹的时候,突然发现身边多了一个小伙子。皮靴藏袍,高大壮实,眼睛充满怒气。小伙子看着我们手里的青稞穗问:“你们是干什么的?怎么糟蹋我们的粮食?我们这个围栏,把牛都能挡住,难道挡不住人吗?”

我们一看小伙子生气的样子,都知道麻烦来了。就赶紧解释:“我们是记者,看见这种红的青稞很喜欢,就拔了几棵,想让专家看看是不是有问题、或者是一个新品种。”小伙子说:“不要说得好听。这些粮食你们要尽管拿去好了,不过我要收钱。”

凡是钱能解决的是都不是大事。我们放下心来,心想:大不了十块二十块的,我们理亏,到了人家的一亩三分地,当然人家说了算,赔点钱理所当然。于是问:“要收多少钱?”小伙子说:“一棵一百元。你们手里有五棵,这地上也有五棵,总共1000块。”

他所说的地上的五棵,就是刚刚剪下来的麦秆。我们都被他逗乐了:“先不说钱是多少,就说这数字都不对吧。这穗子是从那些杆子上剪下来的,总共就五棵,你不能这么算!”小伙子眼睛一翻:“你们糟蹋粮食,就应该受到惩罚。我就是这么算的,要不然你到村里说去,让大家去评评理。”

同车的还有一位合作市农牧业局的领导,是藏族干部。见我们让小伙子给僵住了,就过来打圆场。说:“我是市上农牧局的。这一大片青稞还有那边山上的青稞,都是我们免费发放的种子。这几棵已经拔下来了,就算我们采集的标本吧,拿回去研究一下。你就给个面子吧?”没想到小伙子一点都不买账:“糟蹋粮食,谁都不行。拿来1000块钱,你们走人,不拿来谁都别走。”

正在这个时候,后面的第二辆车也赶到了。第一个下车的是农牧业合作社的一位负责人。他简单了解一下情况,二话不说,直接就给小伙子屁股上踢了一脚。我们赶忙拦挡,说:“我们揪了人家粮食,给点钱是应该的。虽然要的钱多了些,但是还可以慢慢商议。你要打了人,我们就理亏大了。”这位藏族老哥笑了笑说:“别人我还不敢打,唯独他,我可以打。”后来一问,这位负责人和这小伙子是兄弟。虽然不是亲兄弟,但也至少是堂兄弟或表兄弟这样比较近的关系。

这下大家释然了,以为问题迎刃而解了。负责人也让我们不用管了,问题由他去解决。结果是这兄弟俩在旁边依然嘀咕了半天,才算有了个说法。原来是这小伙子脾气挺“轴”的,他对研究青稞表示理解,但对我们不打招呼拔粮食依然不原谅。后来两个人又捣鼓半天,总算把工作做通了,钱的事也再没提。见气氛缓和下来了,我们问小伙,刚才你不是一分不让吗,这会怎么不要钱了。小伙说:“我也不是非要要钱,就是要过路的不要再糟蹋粮食了,对糟蹋粮食的人我就要为难一下他,看他以后还敢不敢了。”

车的问题解决了之后,一行人告别了小伙子又重新启程了。为给我们“压惊”,剩余的路这位老哥和我们同车,不由得就聊起了那个倔强的小伙子。他说,他这个兄弟,文化不高,挺犟的,但心眼好。去年他加入了种植合作社以后,种子是政府送的,打下粮食又有公司包销,所以他对庄稼更上心了。这片青稞长得很好,但离公路近,过路的游客总爱在这照相留念。有时候就会难免踩了庄稼。这兄弟看见糟蹋粮食的人,就来和人家掰扯。

老哥笑着说:“其实他也知道,100元一棵青稞,不会有人真给。这种方式虽然简单粗暴些,但他文化水平低,估计也想不出别的招了。不过说起来这样效果还不错,今年的就很少有人在这里糟蹋庄稼。”老哥还说:“今天的事,我代兄弟向你们道歉。”

一听道歉的话,我们脸红了,忙说:“道歉的应该是我们,是我们手闲脚闲,拔了人家的青稞。”老哥说:“谁也不用道歉了,其实你们和我兄弟一样,都是为这片庄稼操心。你们要不是看着青稞长得有些不正常,也不会去拔的。”一听这么说,我们都笑了,心里轻松了些。回到合作市,我们做了两件事,第一是把五棵红青稞穗子交给专家。第二就是和藏族老哥说好下回再到甘南把他的兄弟喊上一起喝顿酒。

几年过去了,这顿酒也没喝成。电话换来换去的,竟然把这位老哥的电话号码给换丢了。每次到甘南,总是心存歉疚,因为我欠甘南俩兄弟一顿酒。还让我无法忘怀的是那五棵红色的青稞。正是这与众不同的青稞,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在少数民族地区,不仅要尊重当地人的生活习俗和宗教信仰,更要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