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范文,分享全网优秀范文,学习好帮手!
2000字范文 > 这本古典小说竟是穿越小说和意识流小说的鼻祖

这本古典小说竟是穿越小说和意识流小说的鼻祖

时间:2019-10-21 22:09:10

相关推荐

这本古典小说竟是穿越小说和意识流小说的鼻祖

·

·

·

//

说起穿越小说,今天的读者都不会陌生。穿越小说已然成为当今网络小说中最热门的一种类型小说。其基本的情节架构为主人公由于某种偶然原因,从其所生活的时代穿越时空,出现在了另一个时代,在这个时空展开了一系列的活动。

(现代出版的《西游补》,图片来自网络)

//

进入21世纪后,穿越小说在网络环境中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如果回顾一下穿越小说的发展,我们发现较早的一部颇有名气的穿越小说是90年代黄易的《寻秦记》,主人公由现在回到秦朝,在秦国统一中国的大背景下经历了一系列有趣的故事。更早的穿越小说可以追溯到80年代李碧华的《秦俑》。其实,在近四百多年前,我国早就出现了一部有穿越因素的小说——《西游补》。

这是一部怎样的小说呢?《西游补》是明末清初文学家董说所作的一部《西游记》的同人小说,取材于《西游记》,但是《西游补》的整个故事以及思想内涵与《西游记》完全不同。

这部小说不到五万字,一共十六回,篇幅虽小,却是我国古典小说中一部惊艳之作。《西游补》由一系列破碎的梦境组成,其中充满了作者穿越古代与未来的离奇幻想,以及晦涩高深的禅意。其超越时代的地方除了今人熟悉的穿越因素外,还有它包含了现代主义小说的意识流元素。

(《西游补》书影,图片来自网络)

《西游补》的基本情节如下。唐僧师徒离开火焰山后继续西行。途中唐僧、八戒、沙僧疲劳睡去,孙悟空外出化斋。不料被鲭鱼精所迷,撞入了一个名唤小月王的妖怪所幻造的“青青世界”。孙悟空听说秦始皇有个驱山铎子,便想用这个东西把西天路上所有潜伏着妖怪的高山搬走,于是踏上了寻找秦始皇的路程,也为了找寻师父唐僧的下落。孙悟空往返奔走,上下探索,跌到了“万镜楼台”。从这座楼台上的镜子里,看到放榜士子的众生相;后进入“古人世界”,孙悟空化为虞美人,与楚霸王卿卿我我;又进入“未来世界”,却被别人当作阎罗王,审讯秦桧,并对其多次行刑;后又拜岳飞为第三个师父。接着,他从镜子里跳出来,又到了小月王的王宫,也见到了唐僧,但唐僧等人却看不到悟空。不久唐僧被拜为西域杀青大将军;孙悟空随军出征,并在西戎遇到了担任敌酋的亲儿子(与罗刹女之子)。最后,孙悟空听到虚空主人的呼唤,终于醒来。等他从“青青世界”脱身出来,才知自己被鲭鱼精所迷,方才所历种种尽是梦幻。孙悟空重新回到唐僧师徒身边,遇到一个妖怪化身的和尚,却要拜唐僧为师,于是一棒将那妖怪打出原形,原来是条鲭鱼……

(师徒四人,钱晔彩绘,图片来自网络)

《西游补》中的人物繁多,这众多人物一个个走马观花,前面的人物和后面的故事没什么关系,后面的人物和前面的情节也没什么关系,像是一个个梦境。不过《西游补》读来并不让人沉溺其中找不到头绪,因为它有一条线索把所有的梦境串连起来,那就是孙悟空寻找秦始皇的驱山铎子,当然这个驱山铎子和秦始皇并没有出现。小月王、楚霸王、秦桧、绿竹洞主人、新古人、玉史仙人等众多人物组成了一个个错综迷离、真假难辨、时空混乱的梦境。

从上面对情节的叙述中我们能感到《西游补》的独特性,它与古典小说的不同之处很多,首先便是时空的跳转。孙悟空在青青世界、古人世界、未来世界、蒙瞳世界等不同的时空中穿梭,在这里我们仿佛看到了现代科幻小说和电影中的时空隧道;而且比当今穿越小说或电影高级的地方在于,悟空不仅能回到过去,亦能回到未来。这种奇绝夸张的时空转换在古典小说中是绝无仅有的。

《西游补》与古典小说的另一个不同之处是梦幻式的描写。我国古典传奇小说或戏剧中也不乏梦境的描写,例如《南柯梦》等,但是能描写出梦境的无逻辑性、荒诞性,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前后情节无因果关联的,只有《西游补》这一部作品。无怪乎有人认为这部小说是现代意识流小说的源头。

(部分意识流小说大师,图片来自网络)

《西游补》为什么会采用这种写法呢?恐怕与作者本人有很大关系。董说非常喜欢做梦,着有专门写梦的作品:《昭阳梦史》《梦乡志》等,他还有很多诗句直接得自梦中,如《续梦中句》的“遥天惊去客,缺月愉诗人”,便是“二语得梦中”。他还说过“人生百年无梦游,三万六千日,日日如羁囚”之类的话。有时候董说还刻意去做梦、记梦,《西游补》采用这种梦幻式的写法便不足为怪了。

第三个不同点是心理描写。大家知道,在我国古典小说中,心理描写是很少的,有心理描写的作品如《金瓶梅》等,也未能深入人物的内心。一直到《红楼梦》的出现,才有了大量的心理描写。而在《红楼梦》之前的《西游补》,包含了大量的内心独白,通过这些不同的心理独白,细致刻画了孙悟空复杂多变的性格和情感。

例如在第二回,孙悟空看到了名为“新唐”的城池时,有一段心理活动:

(孙悟空)思量起来:“我们走上西方,为何走下东方来也决是假的。不知又是什么妖精,可恶。”他又转一念道:“我闻得周天之说,天是团团转的。莫非我们把西天走尽,如今又转到东来。若是这等,也不怕他,只消再转一转,便是西天。或者是真的。”他即时转一念道:“不真,不真既是西天走过,佛祖慈悲,为何不叫我一声,况且我又见他几遍,不是无情少面之人。还是假的。”当时又转一念道:“老孙几乎自家忘了我当年在水帘洞里做妖精时节,有一兄弟唤做碧衣使者。他曾送我《昆仑别纪》一书。上有一段云‘有中国者,本非中国而慕中国之名,故冒其名也’。这个所在,决是西方冒名之国,还是真的。”顷刻间,行者又不觉失声嚷道:“假,假,假,假,假。他既是慕中国,只该竟写中国,如何却写大唐?况我师父常常说大唐皇帝是簇簇新新的天下,他却如何便晓得了?就在这里改标易帜,决不是真的。”躇踌半日,更无一定之见。

(孙悟空与罗刹女(铁扇公主),图片来自网络)

这段心理描写生动刻画了孙悟空的矛盾心态,他在陷入情魔之际,真假不分,模模糊糊。

《西游补》还有很多不同于或超过古典小说的地方,例如文体俱备,小说涉及到的文体有诗、歌、文、辞、时文、尺犊、平话、盲词、佛渴,等等。而且很多诗文的水平较高,不像《三国演义》或《西游记》中大量模式化的平庸之作。例如下面这首颇具禅意的小诗:

还我无物我,还我无我物。

虚空作主人,物我皆为客。

《西游补》还有一处颇能引人遐思的地方,便是它的结尾。孙悟空返回现实世界之后,接着要去化斋:

行者喝退土地,一心化饭。急忙跳在空中,看见那边有个桃花畔,一条烟丝从树林中隐隐透起;登时按落云头,近前观看,果然是一好人家。行者跑入里面,正要寻人化饭,忽然走到一个静舍,静舍中间坐着一个师长,聚几个学徒,在那里讲书。你道讲那一句书?正讲着一句“范围天地而不过”。

(《西游补》插图,图片来自网络)

故事到此戛然而止,留给读者一个意味深远的结尾。此一结尾有何意?对此书感兴趣的读者可以拿来一看,细细揣摩。

关于《西游补》还有很多可说的,例如它的禅宗思想,以及对晚明由情入淫的世风的批评、作为明朝遗老“反清”的思想,等等。篇幅所限,这里不再叙述,感兴趣的读者快去读读这本奇书吧。

·

·

·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