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范文,分享全网优秀范文,学习好帮手!
2000字范文 > 《老子他说》说什么8:三玄之学和各个朝代里的道家知名人物

《老子他说》说什么8:三玄之学和各个朝代里的道家知名人物

时间:2021-10-18 18:51:10

相关推荐

《老子他说》说什么8:三玄之学和各个朝代里的道家知名人物

《老子他说》说什么8:三玄之学和各个朝代里的道家知名人物

对于现在的人们来说,五千字的文章只能算是一个小意思,动辄几万字、数十万字的论文在各个大学里、在各种杂志刊物上也是如雨后春笋一般蓬勃出现。然而,《老子》这部书,恰恰就只有五千字。但从字数和文字表面的意思来看,好像这部书很容易就能够读懂。但是,如果用“综罗百代、广博精微”的眼光来看待这部五千字的书,你就会发现一个新天地,它的内容只博大精深,也是值得我们去探讨、去研究的。

有学者在研究我国古代文化和历史的时候发现了这样一个有趣的问题,在魏晋南北朝的时代,正是所谓“三玄”之学最为流行的一个时代。什么是“三玄”之学?其实就是《易经》、《老子》、《庄子》。

我们都知道,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个比较特殊的时期,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是非常混乱的,也是变动不安的,在那个时代里,正是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都最为衰败的两百多年。但是,在思想和哲学方面,由于时代的原因,魏晋南北朝的知识分子们非常善于高谈阔论,也把哲学思想的高度,提升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

鉴于这种状况,也有人说,“三玄”之学,是衰乱之书,因为每当时代处于衰落的状态时,“三玄”之学就会大行其道,特别收到人们的追捧和欢迎。当人们处于一个动乱不安的年代之时,人们就会极度缺乏安全感,精神也会失去寄托,因此对于“三玄”之学,便会格外重视,希望可以从这些书籍和思想里,找到寄托和出路。

这种说法有道理吗?其实未必是这样的。当人们站在一定的立场看问题的时候,因为立场不同,所产生的观点自然就有差异。纵观中国历史上各个朝代,从汉、唐,直到宋、元、明、清,这些朝代的每个开基立业的鼎盛时期,其实都是由“三玄”之学来用世的。而且还有一个不变的法则,在中国历史上也是非常突出和明显的,这就是,每当时代到了变乱的极点,世道已经无可救药的时候,出来拨乱反正、救世济民的人物,则都是道家的人物。

这些道家的人物秉承着道家一贯的做派: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当他们在乱世帮助被人打好天下之后,或者给予私人很大的帮助和指引,使他们得到成功之后,这些道家任务就会功成身退,退隐江湖。

让我们来看一看,我们所知道的这种道家的人物,都有哪些。首先要说的就是商汤时代的伊尹和博说,再到周朝开国时期鼎鼎有名的丞相姜子牙姜太公,春秋战国时期有帮助越王勾践的范蠡,汉朝开国的功臣有张良和陈平,三国时期的诸葛亮等等,这些都是道家的人物。

这些人其中完全做到“功成、名遂、身退”这种天之道的,当属姜太公和范蠡;张良没有完全做到,属于欲退而不能;诸葛亮虽是道家的人物,但是他奉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处世和立身,则完全是儒家的态度。

还有一些著名的人物,比如唐代的魏徵、明代的刘伯温、清朝的范文程等等,当然还有我们这里所没有提到的许多我们不能尽数、也不能够尽知的道家的人物,都是在那个时代的大潮里起到过相当的作用的。

(未完,待续)

更多精彩内容,请参看南怀瑾先生所著述的《老子他说》。南怀瑾先生是一位国学大师,也是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的著名学者。

本文为作者原创作品,欢迎个人评论和转发。欢迎对我加关注,我们一起去探寻更多好吃好看好玩的东西。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作者联系删除)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