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范文,分享全网优秀范文,学习好帮手!
2000字范文 > 《红楼梦》| 木石前盟:黛玉才是那个最无情的人

《红楼梦》| 木石前盟:黛玉才是那个最无情的人

时间:2022-08-28 07:22:16

相关推荐

《红楼梦》| 木石前盟:黛玉才是那个最无情的人

弹幕始祖脂砚斋,剧透了一个信息:在全书的最后,作者设立了一个情榜,类似于姜子牙的封神榜,给书中人物做了一个情感上的标榜,给黛玉的是“情情”,给宝玉的是“情不情”。

所谓情情,即你对我有情,我才对你有情,黛玉的情感付出是有条件的;

所谓情不情,即即使你对我无情,我也对你有情,宝玉的情感付出是无条件的。

我们现在对于婚恋,喜欢说三观契合,从这个角度来看,宝玉和黛玉的三观,相去甚远。这一点,在他们缘起之时,就已显露无遗。

那时候,宝玉还是赤瑕宫的神瑛侍者,是天庭的一名公职人员;

那时候,黛玉还是绛珠草,是长在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一株自生自灭的野草。

他们彼此本无瓜葛,只因神瑛侍者对绛珠草“日以甘露灌溉,这绛珠草始得久延岁月”。

这便是宝玉的“情不情”。

神瑛举手之劳的无意之举,不但让绛珠草活了下来,而且帮助她“脱却草胎本质 ,得换人形”。对于绛珠来说,这可是大恩大德,于是便对神瑛产生了偿恩报德之心。

这便是黛玉的“情情”,恩情的情。

为了这份无以偿报之恩情,绛珠“在五内便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我们常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本是一种正能量的激励,但到了绛珠这里,却成了折磨自己的负担。

她只想尽快偿还清楚,从此了结,再无瓜葛。如此看来,绛珠实是无情之人,她只想做一个自由自在、与任何人都无牵连的散仙。

这与传统套路故事里“无以为报、以身相许”是完全不同的,作者也在第一章回里强调这本书写的是反套路的故事:“历来野史皆蹈一辙,莫如我这不借此套者,反倒新奇别致。”

因此,找机会还情,是绛珠最想解决的问题。

当然,这一切,神瑛全然不知晓。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绛珠终于等到了机会:神瑛“凡心偶炽”,“意欲下凡造历幻缘”,爱管闲事的警幻马上建议绛珠“灌溉之情未偿,趁此倒可了结”。

绛珠是什么反应?

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的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他了。

“也偿还得过他了”,这话听来好生无情:足够还他了吧?以后两不相欠了吧?

一个是下凡享受“昌明太平朝世”,一个是尽快还报恩情,神瑛和绛珠下凡的目的不一样,也就注定了他们的人生态度不一样。

享受“昌明太平朝世”,当然以尽情玩乐为人生目标;以泪还恩,当然以快点哭完回天庭为人生目标。

一乐一哭,这是宝黛故事的基调:价值观相背离,注定阴错阳差。

对于木石因果,作者着墨不多,却向我们透露了一个极为重要的信息:作为黛玉的前身,绛珠的无情达到了冷漠的程序,她不想和任何人有关联,不愿意欠别人的情,自然也不会主动对人产生感情。

这种急于撇清关系的心态,实在是有些可怕。

对于我们凡人来说,人情味是很重要的。所谓人情味,就是因情感而产生的关联,具有烟火的味道,生活的气息。人生天地间,从有父母亲人开始,到有同学,有朋友,有同事,甚至因一个机缘与陌生人产生情感交互,这才是正常的生活。

(有人质疑:黛玉和雨村是师生关系,为何从未听黛玉提起过?这里也给出了答案。黛玉的孤僻已到了极致。)

在人情交往中,我们很难分清楚谁付出多一些,谁又欠了谁,就像宝玉那样举手之劳的事,每个人都会有。我们不会耿耿于怀,即使报恩,也会等机会来了再去报,就像刘姥姥救巧姐。而且,刘姥姥不会计较还了多少。如果按照绛珠的逻辑,刘姥姥受贾府一百多两银子,她再加点利息,“也偿还得过他了”。

但报恩的意义不应该是这样。

刘姥姥受了贾府的恩之后,就当亲戚来往了,直到听到贾府有难,倾全力救巧姐出火坑,她可曾想过“也偿还得过他了”?

还有,用一生的眼泪去还,绛珠可曾想过:这是神瑛需要的回报吗?

所谓报恩,应该是在人家急需的时候出现吧?!而不是为了摆脱人情尽快了结。

这应该才是作者设置木石因果的目的:了解黛玉的人设、性情,以及她与宝玉间的各种阴错阳差,我们就能为他们的爱情悲剧找到原因。

那些坚持宝玉黛玉的爱情是反封建礼教的人,还是早点洗洗睡吧!

特别说明:解读红楼已进行了一年多,之前是想到哪就写到哪,想写谁就写谁。这次准备重新精读,顺便按章回顺序来进行解读,梳理一下脉络。

1、《红楼梦》| 红楼一梦,作者到底想表达什么?多少读者误入歧途

2、《红楼梦》| 红楼一梦的见证者,青埂峰下那块不安分的顽石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