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范文,分享全网优秀范文,学习好帮手!
2000字范文 > 摄影在中国 | 藏在老照片里的中国摄影史和中国文化史

摄影在中国 | 藏在老照片里的中国摄影史和中国文化史

时间:2020-03-28 10:26:57

相关推荐

摄影在中国 | 藏在老照片里的中国摄影史和中国文化史

提起巫鸿,你会想到一个什么身份?著名策展人,艺术史家还是艺术评论家?

巫鸿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曾经任职于故宫博物院,20 世纪 80 年代留学美国,就读于哈佛大学,获得美术史和人类学双重博士学位。他早年在哈佛大学任教,目前在芝加哥大学任教。

巫鸿的研究领域很宽广,包括中国古代艺术史和中国当代艺术。同时,他对中国近当代摄影史也有深入研究。今天我为你推荐的,就是他的一部讲述中国摄影史的作品。

说起摄影史,相信大多数人都了解下面两个信息:一是,1826 年尼埃普斯拍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张照片,二是,1839 年达盖尔公布了银板摄影法的专利。大多数艺术类书籍中都提到了这两条与摄影历史有关的信息。不过,据我了解,大多数人对中国的摄影历史可能就没有太多了解了。这里,我先随便提几个相关问题。

第一个问题,中国领土上的第一张照片,是于什么时间,在哪儿,被拍摄的?这张照片是谁拍的?以及他为什么拍摄呢?

第二个问题,今天中国摄影的状况怎么样?过去的一些时期是如何发展的?未来又会有什么样的趋势?

第三个问题,中国有哪些作出重要贡献的摄影师?第一位中国摄影师又是谁?

这些问题,尤其是第二个问题,似乎很难有一个明确的答案。今天我要推荐的「聚焦」一书,就是一本,试图用简单精炼的语言,来解决这些好奇和问题的书。

「聚焦」讲的是中国摄影史。它通过研究不同时期的摄影师和特定历史事件的方式,讨论不同时期的中国摄影。

这本书的叙述方式也很独特,以案例研究来展开阐述,选取了鸦片战争至今,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和历史事件,通过这些具体的人和事,来讲述摄影的发展历史。看到书名,你可能会以为这是一本严肃的艺术史书籍,但往下读你会发现,它一点也不枯燥, 甚至可以称得上是一本科普摄影的故事书,读起来非常有趣。

很多人对读艺术史相关的书籍有种抗拒感,觉得太抽象,太晦涩,难以理解。但这本书阅读起来很轻松,同时没有废话,也不缺少关键的内容。书中还收录了大量的历史影像图片,这些影像在网络上难以看到,是非常珍贵的研究资料。

比如说,书中收录了很多晚清时期的官员肖像照和一些摆拍的中国人照片,如果你对那个时代的社会面貌感兴趣,一定能收获颇多,不仅如此,书里还给读者展示了鲁迅的断发照片,并且专门用一章的篇幅讲述了这张照片背后的故事。

不管你是否是一名专业摄影从业者,打开这本书,适当了解摄影历史,都会令你收益匪浅。

介绍完了这本书的基本情况和作者,接下来我就来详细说一下这本书的内容和亮点。

由于这本书是以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为线索展开叙述的,因此书中谈到了不少与重大历史事件相关的照片。它以摄影的角度切入这些照片背后的故事,几乎串联起了我们中学时期学过的那些中国近代史知识。我在一开始提到的三个问题中就有问到,中国最早的照片出现在什么年代,是由什么人,在什么地点拍摄的?第一位中国摄影师是谁?他拍摄了什么内容?

书的序言和第一章就回答了这个问题,除此之外,还谈到了当时摄影师的拍摄习惯,人像拍摄方式,以及这些方式背后的文化根源。

书的前两章里,作者介绍了几个 19 世纪,活跃在中国的西方摄影师,如弥尔顿·米勒、费利斯·比托等,通过这些摄影师,结合历史事件对早期的中国摄影进行了有针对性的介绍。

关于早期摄影,书里有一个比较好玩的情节,在说到弥尔顿·米勒在中国拍摄的人像作品时,作者比较了米勒的多副作品后,得出一个结论:不少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竟然都来源于米勒的想象,并非是真实存在的,因为人物身份总是存在些矛盾。

在米勒的照片中,同一张脸竟然以不同的身份出现在不同的图中:某个人可以在第一张照片中以普通路人的形象出现,但在另一张照片中摇身一变,穿上官服当官了,更奇妙的是,我们又能在第三张照片里找到这张脸,这次他换了另一套官服,胸前那个补子跟上一套官服不一样。补子这个东西,代表着官员的品级,就是清朝官员们胸前刺绣的图案。在这三张照片中,这个人扮演了三个完全不同的角色:路人、九品芝麻官、二品大员。这显然是不合逻辑的。通过这些「破绽」,作者引导我们推断出,这些照片是米勒基于自己对中国人的想象进行的人物摆拍。这些作品大多完成于 1860 年到 1863 年间,可能是历史上最早的照片「造假」之一吧。

在比较中欣赏这些老照片,不仅仅是为了好玩或者猎奇,同时可以更深入地跟着作者的叙述,看到背后的拍摄行为和想法,还有当时文化、习俗因素,在拍摄时起到的作用。除了米勒,这本书里还介绍了当时其他的摄影师来作比较,比如美国摄影师约翰·汤姆逊。

在这种时间与空间的纵横比较中,我们看到了当时中西方摄影师的视角差异,看到了照片背后的文化和习俗,比如说,老照片里人物的姿态和表情,用我们现在的眼光看,是很僵硬的。那些被拍摄者坐姿僵硬,眼睛直视前方,摆出的姿势多是对称的,人物脸上也不允许有阴影,拍摄的道具和摆件就是一些桌子、椅子、花瓶、茶杯什么的。显然,现在我们的摄影师可不会这么拍,如果真要这么拍可能也只是为了娱乐。

本书不仅仅在技术上和内容上,介绍和比较照片,还会把一些重要历史事件和照片联系起来讲,可以很好地与我们所了解的中国历史联结起来,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观看历史。

这类比较,书中有一处令我印象最为深刻。其中展示了摄影家金石声在房间中的自拍肖像,并把这张作品和明清时期的室内肖像进行了一个跨时间的对比。书中拿出来的对比例子一幅 18 世纪的水墨淡彩画《乾隆皇帝是一是二图》,画中乾隆端坐屋中,房间里摆放着各种书籍、文玩。金石声的自拍照场景跟这幅画差不多,只不过文玩换成了相机和各种相机说明书,还有当时的一些摄影杂志。通过这个比较,我们看到了一个摄影作品和绘画作品使用近似构图方法,表现艺术家的自我认识和追求的案例,而对比的结果,书中原话是这么说的:「艺术家跨时间和文化的思维重合」。我认为,这个例子有助于我们理解艺术发展的的关系。

说到金石声,可能大家对他不太熟悉。金石声本名叫金经昌,是上个世纪著名的教育家、城市规划师和公众人物,也是中国早期的摄影家之一,他作为摄影家发表作品和文章用的都是金石声这个名字。

为什么我在这里要单独介绍金石声?作者在书中给出了一个明确的理由,他说:「在我所知道的所有 20 世纪的中国摄影家中,金石声这批作品可以说是最系统、敏感和执着地表现了对摄影本身的兴趣。」换句话说,金石声可以被认为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摄影爱好者」之一,他对摄影的兴趣集中在摄影本身,而早期的中国摄影师多是从事商业摄影的。 1936 年,还在同济大学上学的金石声就已经在上海摄影界崭露头角。以金石声为代表的这批摄影师,代表着摄影在中国的一个转向——「从单纯记录或者商业摄影,进化到了以艺术创作和自我表达为基础的摄影」。

我认为了解金石声还有个好处。对于摄影爱好者,尤其是大学生摄影爱好者来说,金石声的经历和故事具有启发意义。从书中我们了解到,金石声出生在19,高中时由于机缘巧合获得了一台相机,开始拍摄。后来,他进入同济大学学习,大概是有记载的,中国最早的大学生摄影爱好者。虽然金石声生活在很多年前,但他对摄影的理解,对相机和技术的认识完全不亚于,甚至远远超过了现在许多的摄影爱好者。「聚焦」里引用了一些金石声有关摄影的心得笔记片段,我给大家读一段:

「摄影是很有意思的玩意。当你第一次能有个摄影机拿在手里,弄清楚了它的用法,装进第一卷胶片的时候,你会有多高兴。当你从冲晒店拿回你第一卷战绩的时候,你看到有那么多张照片清清楚楚,你会暗暗地惊叹你伟大的『杰作』,你觉得真是旗开得胜,马到成功!你会想摄影有什么难,我五分钟就学会了!」

这段话出自金石声的文章《摄影与「艺术细胞」》,巫鸿在「聚焦」里是这样总结的:「但正如他随后所说,这种『旗开得胜』的感觉很快就会过去,随之而来的是对摄影艺术无穷无尽的渴求。」

在技术方面,金石声在 1933 年就开始使用比较复杂的多重曝光方式,来实现一些特殊效果,对比之下,今天许多摄影师也未必能实现这一效果。

如果你对金石声有兴趣,想要了解更多他的摄影心得,我推荐你阅读《金经昌纪念文集》这本书。不过它如今已经绝版,目前只能在图书馆或者旧书店看到。

除了上面说到的这些照片背后的摄影知识和历史故事,本书还通过一些讨论,解决了一些很实际的摄影问题。

书里介绍了郎静山和汪芜生这两位以拍摄山水而闻名的摄影师,还介绍了 20 世纪初期到中期的中国摄影。

虽然两人活跃的时期相隔半个世纪,但他们都以山水作为拍摄的题材,作品直接或间接继承了中国传统山水画的风格。不过他们的作品创作过程和方法存在一些分歧:郎静山以暗房合成的方式制作作品,创造了「集锦摄影」的方法,「集锦摄影」法与今天 Photoshop 合成的照片是同一种模式,只不过当时技术不允许,只能通过物理方式合成。而汪芜生则恰恰相反,他反对「集锦」的方式,认为真正的摄影应该忠实于实景。现在不少摄影爱好者们对这个观点也存在一些争议,但是对于这种分歧,「聚焦」中的讨论没有像其他的摄影评论一样,讲些大而空的话,而是另辟蹊径,从中国传统美学和绘画的角度,结合中国古代山水画的历史渊源,进行了比较客观的讨论。大意就是说,其实中国古代很多山水画也不是实景,是想象和合成出来的。

关于汪芜生追求真实的态度,书中给出了一个看来很妥协的结论「…尽管他(汪芜生)抛弃了郎静山的集锦法,但并不反对郎氏对山水摄影艺术的基本看法,即作为一件艺术品,一副完成的风景摄影作品从本质上说是精心制作出来的『后图像』。 」

他们的作品让我联想到一个摄影爱好者和学生时常争论的问题,即「摄影作品到底应不应该进行后期修改」。关于这个问题,这本书里给出了一个潜在的答案。或者说,读完并且理解这些内容之后,你就会意识到,上面的问题并不是一个问题了。

「聚焦」的前半部分都在交代中国近代摄影的历史,随着时间线索的发展,后半部分就进入了对当代摄影的讨论。事实上,很多人还弄不明白到底什么是「当代」。我听过一个简单但十分形象的对于「当代」的定义,是这么说的:只要这批艺术家大多还活着,那么他们所做的就是当代艺术。当然,我更严谨地讲,当代艺术是「当下的艺术」,或者「正在发生的艺术」。

讨论当代艺术是有难度的。我能想到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艺术家们的创作正在进行中,这时也没有什么人去研究这些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也就没有文献,俗话说就是还没有「盖棺定论」。二是,这些艺术家所创作的作品还没有完全发挥影响力,还没有足够的时间与社会、文化发生反应。 所以,评价当代艺术需要很高的洞察力和预见力,也需要大量的调查和研究,这自然是评论家和策展人的看家本领。「聚焦」后半部分对中国当代摄影的讨论,主要就是以莫毅、刘铮、荣荣和缪晓春这四位中国当代摄影师展开,介绍了他们的经历和创作历程,引出了很多与他们有关的重要艺术家,比如张洹和荣荣的关系,他们共同完成的作品。在写作过程中,巫鸿多次访谈了几位艺术家,获得了很多关于他们的重要信息,因此这些故事的可信度就非常高。

作为一个读者,这些记述和讨论会引导你去观看中国的当代摄影,并且尝试解决许多人「看不懂」的问题。对普通人来说,看不懂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因为我们不像评论家一样,有时间、精力和渠道去了解艺术家的创作背景和动机,也很难有机会与他们直接对话。就拿莫毅来说,大多数人了解他的信息的渠道是搜索引擎,可是现阶段你很难通过搜索引擎找到莫毅的传记或者访谈录。所以说,我们需要像巫鸿这样的评论家和策展人,提前为我们了解到这些信息,然后告诉我们艺术家的经历是什么,他们拍的是什么,以及为什么这个作品要这么拍。

「聚焦」里详细介绍了上面提到的四位摄影师和他们的作品,包括莫毅从 20 世纪 80 年代一直到近期的作品,刘铮和他的作品《国人》,还有这些作品的拍摄背景和方法。

巫鸿对《国人》这部作品的研究方式或许会给你一些独特的启发:里面的照片被按照主题和身份进行了分类,如精神病人、少数族裔等。在这种分类之下,拍摄目的和结构线条就非常清晰地显现出来,整部作品就像一本客观记录中国边缘人士的百科全书。

前面也提到过,书里对三影堂创始人荣荣的介绍也非常有趣,通过荣荣的视角聊了很多关于20世纪 90 年代中国实验艺术的发展历程,从「当事人」的角度去观看了这段历史。非常有意思的是,作者的叙述仿佛把艺术家从神坛上拉了下来,让我们看到这些艺术家,人性且寻常的一面,读者可能会惊叹,原来艺术家也会为利益撕破脸。

当然,如果你对于「聚焦」中的内容感到意犹未尽,也可以再读泰瑞·贝内特的那套《中国摄影史》作为拓展。

「聚焦」这本书还有一个特点:书中的引用信息也可以帮你找到很多补充的阅读材料,比如我们在书中发现有个摄影师叫约翰·汤姆逊,他拍了很多晚清的人像和风景照片,但是书中没有太详细地解说,因为市面上,关于汤姆逊的内容已经有专门的书籍。如果你感兴趣,就可以通过图书馆数据库或者搜索引擎了解更多关于约翰逊的内容。但我还是要提一句,约翰逊有本影集叫《晚清碎影》,这本书收录了大量高清摄影照,包括一些晚清的黑白照片,看一看还是很震撼的。

所以,对于想要了解中国摄影史的爱好者和学者,「聚焦」还可以作为一个索引。书里的照片和文献的出处,在每一章的末尾,都有详细的引用,甚至是多个不同的来源可供查证和做拓展阅读。同时,书里每一章以一个摄影师为主线研究讨论的同时,也引入了同时期,或者是不同时期,甚至是不同媒介但风格类似的艺术作品和艺术家进行比较。虽然只是简单提到,但是这让我们注意到这些作品和艺术家,从而可以系统地进行更进一步的阅读和学习。

总体来说,这本书把中国摄影史中重要的事件、重要的人基本都介绍到了,时间线也很完整。我觉得对于两类人来说,阅读这本书是很有必读的。

一类是摄影爱好者,这本书不但可以作为拓展视野的窗口,也具有实际的参考意义;一类是历史爱好者和艺术史研究者,这本书信息丰富,不但可以作为参考资料,也可以快速满足读者的好奇心。虽然定位是专业书籍,但是这本书语言平实易读,也非常适合普通读者阅读。

这本书给我个人的感觉更像是一扇门、一部宏大的索引,对于一个勤奋的读者,它要比连篇累牍,事无巨细的叙述价值更高。有声音说,这本书对中国当代摄影的讨论缺乏批判性,简单来说,就是只说了好的一面,没有明确指出中国当代摄影的问题。这种观点我是不同意的,因为就像我前面说过的那样,评价当代艺术,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作者在书里也说了,中国过去一段时间的摄影就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所以把我们都看得到的失败拎出来批评一番,未免有点「马后炮」的感觉。毕竟这些失败和错误,最终都成为中国当代摄影发展的基础和材料。即使到今天,这种试错也依然没有停止,我们给了它一个更好听的名称——实验。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