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范文,分享全网优秀范文,学习好帮手!
2000字范文 > 曾被称为神作 十年过去 为何《三傻大闹宝莱坞》依然经典?

曾被称为神作 十年过去 为何《三傻大闹宝莱坞》依然经典?

时间:2019-07-26 01:34:15

相关推荐

曾被称为神作 十年过去 为何《三傻大闹宝莱坞》依然经典?

印度影片向来出了不少神作,最近两年口碑非常好的《调音师》、《摔跤吧!爸爸》等等都是代表作。然而在前,中国观众对于印度电影的印象,还停留在“歌舞开挂雷剧”这层印象上,尤其是看到《三傻大闹宝莱坞》这个电影的名字之后,会下意识地认为这是一部不入流的烂片。

不过翻看《三傻大闹宝莱坞》这部电影在网络上面的评分,大家却惊讶地发现,不少观众居然给出了9分之高,《三傻大闹宝莱坞》也成为了许多大家推荐的必看电影。

为何一部在上映的电影,在经历了将近的时光之后,还能够在历史上留下这么浓墨重彩的一笔呢?在我看来,《三傻大闹宝莱坞》这部电影最成功的一点就在于,它能够以深刻的笔触去批判高等应试教育的问题。

问题一:是填鸭式教育还是启发式教育?

在影片当中有一个非常经典的场面,教授在给教室里的学生们上课的时候,提出了一个关于某个概念的定义问题。在他看到男主角兰彻用好奇的眼光盯着他时,便点名让他起来回答问题。

没想到兰彻却用自己非常通俗易懂的话解释了书中的某个概念,这让教授非常的恼火。之后班上一个“好学生”站起来一字不落地背出了书中对于这个概念的定义,反而还得到了教授的表扬。

这个场面之所以让人印象深刻,最主要的是它与中国的应试教育有非常大的共同点:考试考的才是我们要学的重点,而考试不考的其他一切我们都可以略过。同样地,书上所说的才是真理,而自己以为的知识却不一定是对的。

因此在电影当中,兰彻也说出了一段非常经典的话:在过去的一分钟里,当我抛出一个问题的时候,你们感到激动和好奇吗?你们有没有为即将能够学到新知识而感到高兴呢?你们并没有,我所看到的是你们都陷入了一场疯狂的比赛,这样的学习方法有什么用,即使你拿了第一你的知识变多了吗?不,你们多的只是压力。

问题二:打压式教育还是鼓励式教育?

影片当中最触动人心的莫过于校长对于学生的教育方式。校长一直信奉的真理是打压式教育,只要学生不听他的话,想要自己去动手创作一些东西,或者是开始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他立马就会出言制止。

于是在他的这种打击式教育之下,学生乔伊经受不住压力而在寝室里上吊身亡。在他的学生自杀之前,自己的儿子也在他的打击之下选择自杀。

为了不让兰彻的三人小团队日渐壮大,校长向其中的成员之一拉加下发了最后通牒:要么就退学回家,要么就把退学通知发给兰彻的父母。在他的威逼之下,拉加也选择了跳楼来解决这个问题。

不过让人气愤的是,悲剧接二连三地发生,校长依然没有意识到这是由于他的教育问题而引发的。面对学生一个又一个的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他却变得麻木,甚至觉得这是他们自作自受。

问题三:家庭教育会影响孩子发展吗?

兰彻、拉加以及法汗三个人代表了三个不同的家庭。

兰彻的真实身份是来自于一个富人家庭当中的园丁,因为男主人发现他非常好学,于是便允诺他顶替自己的儿子去上学,但一旦帮自己的孩子获取本科学位之后,就要立即离开这个家庭。

拉加出生于一个非常贫困的家庭,父亲、母亲以及姐姐的压力全都堆在了他的身上。为了养活这一家人,他必须去找一个好的工作,而跟兰彻之间的友谊,也受到了校长的威胁,最终他只能够选择用自杀来面对这一切。

法汗的家庭则是代表了更多普通人的家庭。法汗的父母总是以“我这是为了你好”的理由来牵制孩子的发育,他们所做的人生规划其实并不符合法汗的期望,而法汗自己的兴趣爱好也被扼杀在摇篮里。与其说是教育,倒不如说是家长对于孩子的道德绑架。

在影片的最后,三个人都得到了一个非常好的结局。法汗在跟父亲沟通之后,终于成为了自己梦寐以求的摄影师;拉加在大难不死之后,也终于活出了自我。至于男主角兰彻,他本来就不是一个循规蹈矩生活的人,学位证书即使不是他的也并没有关系,他可以凭借自己的能力养活自己。最终兰彻成为了一名大富翁,并且在一处可以称之为世外桃源的地方生活,在那里他所教导出来的孩子,更多的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学习,所以也更加的快乐。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