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范文,分享全网优秀范文,学习好帮手!
2000字范文 > 肮脏 黑暗 探寻恐怖分子的内心世界

肮脏 黑暗 探寻恐怖分子的内心世界

时间:2019-12-23 15:00:59

相关推荐

肮脏 黑暗 探寻恐怖分子的内心世界

《群魔》的卷首语就已经非常震撼了,记得还有的版本将标题翻译成《群鬼》,那就更符合圣经的话了。这段引言紧紧扣住了小说的性质,并且以极高的水准概括、升华了那种群像剧的整体轮廓。十多个角色,完完全全是纯正的俄罗斯性格,时代的色彩。他们的语言总会探讨存在、未来社会形态、人们赖以生存的信仰,我喜欢这些充满严肃感的话语,我也对自己的存在、未来社会和信仰充满了疑惑。

身为大地主斯塔夫罗金将军遗孀瓦尔瓦拉·彼特罗夫娜独子的尼古拉·斯塔夫罗金,被译者南江批判成一个“心目中没有任何道德准则的、荒淫无度的贵族少爷”,“他的行为往往是病态的、野蛮的、不可理喻的恶作剧”,“他始终想摆脱精神上的空虚,然而却永远面对着这种空虚”,“是俄国社会转折时期腐朽、堕落的特权阶级的代表”。可以说完完全全是负面评价,但是我很喜欢这个角色,我在他的挣扎里看到了深深的矛盾

他故意堕落,故意毁掉自己,故意过着自己看不起、并不感兴趣的浪荡生活,娶了最低贱的可怜女子,因为他想试探自己的极限,就像高傲的他也拼命忍住了回击沙托夫那一拳一样,无时无刻不在试探自己,好像不依常人那样反应,就赢了一样。他不知道在和谁争斗,但还是在挑战争斗着。他想看自己究竟能做到什么程度,一切尝试都是他自愿的。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个形象,没有人、没有世俗规则能束缚住尼古拉·斯塔夫罗金,连他母亲也不能,连世俗礼教也不能,他反而是故意要去打破这些礼教规则,开一个惊世骇俗的玩笑

他是属于清醒的堕落者,“温温吞吞的”,他清楚一切,却不去阻止,也不参加,眼睁睁看悲剧发生。就如他在给达丽娅的信里自述的那样,“在哪儿都格格不入……也没有任何东西值得他憎恨”。这个虚无主义者,漫无目的的贵族公子,类似奥勃洛莫夫,但斯塔夫罗金比奥勃洛莫夫要好,奥勃洛莫夫从一开始就什么都不做,斯塔夫罗金却还能挣扎!他有到处尝试的勇气、能力,但他却找不到目标。他在信里说:“我曾到处试验我的力量……以便了解自己……但是运用这种力量的目的何在——这一点我可从来没有看到,而且至今也没有看到……”。

斯塔夫罗金是聪明冷静的,当所有人都被彼得·斯捷潘诺维奇操控时,只有斯塔夫罗金看穿了彼得,没有如彼得所愿成为革命精神领袖“伊凡王子”,这一点我看得非常过瘾,他并不迷恋领袖地位,这是他与彼得的根本不同,他没有迷恋之物,虚无,却又清醒,所以他既成不了五人小组的领袖,也没法像拉斯科尼科夫那样拯救索尼娅。他的无所作为又像《双城记》的卡尔登,有才华却不知施与何处,总在迷失,走下坡路,多么可惜。现实生活里这样的人又多么常见!

在我即将翻完这本书时,我被一条注释可耻地剧透了斯塔夫罗金的结局,失去了本可带给我更多震撼的机会……真是缺德的注释。但那幅阴惨惨的剧终画面,依然往心里砸了块沉重的石头。尼古拉·斯塔夫罗金选择了在他“最不喜欢住”的斯克沃列什尼基的顶楼小房间自缢。

是这么个场景:“那小房间几乎就在屋顶下”,通向那儿的是“一座又长又窄而且非常之陡的木楼梯”。这就是斯塔夫罗金最后走过的路。他完完全全地挣扎过,终究未能冲破屋顶,寻得明确的目的和满足。他结束挣扎时离天很近,就隔着一层屋顶而已。陀思妥耶夫斯基还真忍心如此黑暗地结束这部庞大的时代群像剧啊!“那群猪忽然冲下悬崖,掉进湖里淹死了!”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