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范文,分享全网优秀范文,学习好帮手!
2000字范文 > 余华凭借《活着》名声大噪 王朔却说:余华写苦难比不过阎连科

余华凭借《活着》名声大噪 王朔却说:余华写苦难比不过阎连科

时间:2020-11-12 00:39:12

相关推荐

余华凭借《活着》名声大噪 王朔却说:余华写苦难比不过阎连科

提起余华,我们想到的就是他的代表作《活着》。《活着》可以说是一个十足的悲剧,主人公福贵被骗光了家财,一家人先后离世,最后只剩他跟一头老牛相依为命。

这个故事至今读起来仍然让人忍不住落泪,而根据《活着》改编的同名电影更是获得了戛纳电影节评审团大奖。

可就是这么一部描写苦难的优秀作品,却被人批评了。余华的好友王朔曾说过这样的话:

《活着》写不过《活鬼》,余华写苦难比不过阎连科。

为何王朔说余华写苦难不如阎连科呢?

在豆瓣上,很多网友也将余华跟阎连科做比较,有的网友认为余华在写《活着》之前的风格很像卡夫卡,但是在《活着》之后开始像刘震云靠拢,写起了通俗小说。

余华像极了一个油箱小的汽车,前期作品很惊艳,后面作品就有些乏力了,有评论说余华已经江郎才尽。

反观阎连科,自从去香港养老之后,创作水平又上了一个高峰。

他不断尝试新的风格,学习了很多国际流行的小说写法,给读者眼前一亮的感觉。

而且阎连科的好几部作品都被禁封,由此可见他的文章应该比余华的更有“料”。

前几年,章子怡、郭富城演了一部关于“热病”的电影《最爱》,就是根据阎连科的禁书《丁庄梦》所改编。

近代中国文学中有很多主义,“魔幻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等等,而阎连科的厉害之处就在于他“无主义”。

他能将人性置之于绝境中进行思考。

什么是绝境?没得选不是绝境,因为那只不过是当傀儡,不自由。

绝境是踩钢丝,只有一路提心吊胆地走下去才能活,稍有不注意就会死。

阎连科喜欢把故事中的角色都放入绝境之中,然后发掘他们的人性,发掘一切有关于绝望、悲哀的事情。

这也是为什么王朔说:“余华写苦难不如阎连科”的原因,或许是余华想象力不够,或者是心不够狠,亦或是见得不多。

余华的小说中,大都是提线木偶似的“万般都是命,一点不随人”。

而阎连科则是设置了一个古罗马斗兽场,一个“生死局”,他给了人无限的选择,只为让他们在故事中决出生死,不论是用什么样的手段,只为了活下去。

正是这种残酷的文字,对苦难深入骨髓的描写,让阎连科获得了第一二届鲁迅文学奖,第三届老舍文学奖,第十二届马来西亚文学奖,的卡夫卡文学奖,日本推特文学奖。

虽然获了很多奖,也被禁了好几本书,但是阎连科最看重的却是一本叫做《我与父辈》的作品。

在这本书中,阎连科虽然描写了父母、亲情,但是在此之下的,却是他对故乡的反思,对年轻人“背井离乡”的思考。

书中有忏悔、有生存、有死亡、还有回归。

这本书在阅读时给了我很大的触动,时至而立之年的我,并不能达到像阎连科一样的领悟。

对于我的家乡、父辈一代人,我从小就有着想“逃离”的愿望。我希望我的人生不是在上一辈的轮回中重复,而是在新的地方,开启的新篇章。

然而,生长之地,即是恩赐,又是诅咒。

我在父辈那一代学到了坚韧、刻苦、勤奋,也在他们那里继承了偏执、悲情、脆弱。

在一次次的还乡探亲中,我试图去中和二者的冲突和矛盾。

但是在处理之中,失败多于成功。 在这本书中,我也仿佛看到了这种宿命感,看到了阎连科的无能为力。

如果你远离故土,回不去故乡又融入不了他乡,那么阅读《我与父辈》是一次与自己、故乡和解的机会。

现在《我与父辈》上架头条商店,仅需42元便能跟阎连科进行一场自我救赎,跟他踏上精神上的返乡之旅。

点击下方商品卡,即可购买!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