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范文,分享全网优秀范文,学习好帮手!
2000字范文 > 嵇康简介 嵇康简介广陵散

嵇康简介 嵇康简介广陵散

时间:2018-11-02 22:26:16

相关推荐

嵇康简介 嵇康简介广陵散

谢谢分享!

素年文史

嵇康,一个“冥顽不灵”的圣人

嵇康,一个“冥顽不灵”的圣人

素年文史

嵇康,一个“冥顽不灵”的圣人

竹林七贤之嵇康在文化和教育观上继承和发挥了老子,庄子的无为和弃智,弃学主张。

中国古代十大美男及其结局之迷(5.嵇康)。

中国古代十大美男除了潘安之外,还有卫玠,兰陵王,孤独信,嵇康等,个个都是令人羡的大帅哥。

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中国古代位居第五位的美男子嵇康。

魏晋时期的稀康是中国古代鲜有的美男子,嵇康是当时著名的作家和音乐家,他精通玄学和音乐更擅长文学创作,加上本人风流倜傥,着实美得超凡脱俗。有一次他去森林采药,被乔夫以为仙人下凡。

嵇康的结局也是十分悲惨,他是在狱中被折磨而死的。

关注我,持续更新中……

揭秘:竹林七贤之嵇康,被杀的真正原因(一)

魏晋名士嵇康,身姿如孤松独立,形貌似玉山将崩,自幼广习诸艺、博览群书,24岁初入洛阳便引得满城女子为之疯狂,文章传入太学,无数学子为之倾倒,但他最引人注目的不是长相,不是才华,而是遗世独立的品格。

40岁那年,嵇康以“不孝”的罪名被处死,临刑前,三千太学生前来送行,嵇康神色从容,慷慨就戮,一曲《广陵散》沦为千古绝响,诗人之死成为了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的难以忘怀的伤痕。

一、双重身份 危机暗伏

东汉末年,党锢之争愈演愈烈,朝中文人不敢轻易议论朝政,便只能转而谈论玄妙高远的哲理,清议之风由此转变为清谈,及至曹魏时期,司马氏与曹氏之间的矛盾也不断激化,致使清谈之气愈盛。

嵇康可以说是曹魏时期清谈名士中的代表人物,他的出身并不显贵,父亲嵇昭官至治书侍御史,兄长嵇喜最高只担任过宗正之职,不过嵇家教导有方,他虽早年丧父,母亲和兄长却极其注重对他的培养。

嵇康自幼聪颖好学,书画、音乐无一不通,文章更是清峻含润,诗杂仙心,他成年之后喜好老、庄之学,性格高亮任性,慨然有大量,独特的气质吸引了一大批崇拜者。

24岁那年,他来到京都洛阳,很快就因龙凤之姿,超绝才华而名声大噪,许多高门贵女倾心于他,其中包括沛穆王曹林之女长乐亭主。

不久后,嵇康与长乐亭主喜结连理,嵇康也成为了皇亲国戚,与曹氏政权形成了紧密的联系,这门婚事在之后成了他的催命符,鲁迅先生曾经在论文人相轻的现象时说过:“嵇康的送命,并非为了他是傲慢的文学,大半则是因为他是曹家的女婿。”

按照当时的皇室规矩,嵇康婚后不得不入朝为官,被授予了中散大夫的闲职。

但他生性放达,不喜拘束,而当时政治腐朽黑暗,各种势力斗争剧烈,嵇康不愿意与之同流合污,于是毅然抽身离去,投入到自然之中,与阮籍、刘伶等人在山野之间交游,写就了一系列表现通脱放达思想的作品。

后来嵇康辞去了官职,搬家和向秀、吕安等好友作伴,以锻铁为生。他虽然人不在江湖,但是他在文人之间的声名却从未消散,仅凭他临行前三千太学学子为他请命便可以看出他的影响力有多大。

魏嘉平元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诛杀曹爽兄弟及何晏等人,并灭其三族,死数千人。三年,司马懿又诛杀楚王曹彪及余党,灭三族,并暴尸三天。六年,司马师废曹芳,杀李丰、夏侯玄,立曹髦。

司马集团杀人如麻,株连之人不计其数,许多无辜之人因此殒命,这就是因为被迫纳入一个利益圈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嵇康作为曹氏集团的嫡系亲属,他不可能不被司马政权所仇视,但他的影响力又为司马氏所需要。

司马氏弑君篡位,违背了儒家正统,引起天下臣民的不满,谤声四起,虽然事后司马氏为了善后,推出成济作为替罪羊,又有王肃、杜预等人为其行为的正统性提供各种理论支持,但是依然不能平息一边倒的社会舆论。

为了扭转舆论,司马氏集团一方面大力拉拢士人,倡导名教,宣扬以孝治天下;一方面大力肃清异己。

作为竹林七贤之首,士林文人仰慕的对象,同时又是曹魏的女婿,如果能够拉拢到嵇康,让嵇康为司马氏效力,那么也就堵住了天下人之口,司马氏也就会消除弑君篡位的舆论危机,但是嵇康性烈而耿直,拒不接受司马氏的招安,不得不说,嵇康之死与其双重身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古代史#

公元263年,嵇康马上就要被砍头了,没把儿女托付给亲哥,也没托付给好友,反而是托付给了已经绝交的山涛。

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史称“竹林七贤”。

嵇康与山涛是七贤中的两个,二人也最是相投的好友。

史料记载,“嵇康身高七尺八寸(约1.87米),伟容色,美形仪”,好友山涛说他是“站时就如孤松独立;醉时就似玉山将崩”。所以说嵇康是个不折不扣的美男子。

虽然嵇康家并不是大家族,但是也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从小读了很多书,加上他自己的气质,形成了嵇康作品中那种清峻的风格。

这么有貌又有才华的男子,妻子自然也不是普通人。

嵇康的妻子是曹璺,是个长乐亭主,她是曹操的曾孙女,曹璺也是个有见识的女子,跟嵇康也算是郎才女貌。

由于是曹操的孙女婿,嵇康担任着曹魏的中散大夫,所以其政治立场倾向于曹魏。

但是在司马氏篡取曹魏大权以后,希望笼络士族中的名人为其所用,嵇康当然也在其中。

嵇康生性旷达不群,不喜欢功名利禄,气量大,性子直,却又有几分小傲娇,颇受名士的追捧。

所以嵇康并不想为他们所用,他自己跑到河东郡逃避征辟。

司马氏眼看拉拢嵇康不行,就让同是竹林七贤的山涛出来做官,因为司马昭的祖母是山涛的堂姑祖母,山涛不好拒绝,只好答应了。

山涛的妻子韩氏曾说:“你呀,才智情趣比他们(嵇康等)差远了,以你的见识与气度,和他们交朋友还差不多!”

山涛只好说实话:“他们也说过我气度比他们强。我们不但是酒友,还是诤友!”

当时山涛被封为大司徒,然后他就想把这个礼部侍郎的位置腾出来给嵇康,于是他邀请嵇康出来入仕。

嵇康思想上崇尚老庄哲学,政治立场上则支持曹魏正统,在司马氏专权之后,他一直坚定自己的政治立场,认为司马氏是乱臣贼子,所以他拒绝了山涛的邀请。

嵇康觉得好友太不了解自己了,于是他就给山涛写了一封绝交信。

在信中,他说自己从小就没有学过经典,自己的性格又很放荡,不受礼教的约束,与礼教是相违背的。以这样的性格去做官是不行的,而且自己的性格又是不能改变的。

而且为了能够达到辞官不就的目的,嵇康陈列了自己许多的不是,包括不愿洗澡不愿交际,甚至把“有尿憋着也不早起”都作为不宜为官的理由。

嵇康与山涛为挚友,如果说嵇康真的想要绝交,完全不必费如此大的力气写这样长篇的绝交书。

所以嵇康这是在为山涛脱嫌。司马昭一直视嵇康为眼中钉,山涛推荐他,虽然是为了嵇康着想,但无异于给自己带来麻烦。嵇康为了不让自己的挚友受到牵连,才写下这篇绝交书。但是字字看出真挚的友谊。

后来司马昭知道以后很是愤怒,“好你个嵇康,我叫你来你不来,你的好友举荐你你也不来,你这是不识抬举啊。”

于是司马昭对于嵇康的怨气越来越大,只是碍于嵇康皇亲国戚的身份,一直不好下手而已。

嵇康的好友吕安有一位美丽贤惠的妻子,但是他的哥哥吕巽却垂涎他的妻子已久。

有一次,他趁吕安不在家迷奸了自己的弟妹,吕安因此与哥哥反目,想要报官将自己的哥哥抓捕入狱。嵇康则劝说吕安先不要告到官府,以免家丑外传。

可是吕安的哥哥却恶人先告状,他找了个不孝的理由就把弟弟告了,吕安入狱,嵇康当然不能坐视不管,结果司马昭就等着他出头呢,于是就给他定了死罪。

嵇康得知自己时日不多,便开始安排后事。

最终他没有把自己的一双儿女托付给亲哥哥嵇喜,也没有将其托付给至交好友阮籍,而是将其托付给了已经绝交的山涛,并且对儿子嵇绍说:“山公尚在,汝不孤矣。”嵇康的眼光没有错。

他死后,山涛对待嵇绍就像对待自己的儿子一样。十八年后,嵇绍在山涛的举荐下任官。

“八王之乱”时,晋惠帝被胁迫,颠沛流离,嵇绍始终不离不弃,最终为了保护惠帝付出了生命代价,成为后世备受推崇的忠臣典范。

文天祥在《正气歌》中讴歌的“为晋侍中血”说的就是他。

从嵇康托孤山涛可以看出来,嵇康聪明睿智,眼光独到。他知道谁是最忠诚的朋友,也知道山涛的品性,值得信任。而事实证明,他的想法是正确的。

虽然嵇康与山涛“道不同不相为谋”,但是,致嵇康于死地的是司马氏集团,虽然嵇康深知山涛与自己只是政见不同,但是自己相信山涛的道德素质,山涛与自己仍然是可以“托孤”的生死朋友。

论才气,属嵇康。论义气,属山涛。绝交于江湖,相知于内心。

所以说真的朋友其实是极为难得的,一个人一辈子都未必能遇上一个,而若是能遇到的话,千万要好好珍惜,这乃是上辈子结下的善缘。

赠秀才从军〈魏晋·嵇康〉

公元262年的冬天,一个寒冷的日子里,向秀从怀县启程西行赶赴洛阳。或许是感念人事巨变,欲洒扫前尘,以安抚那颗将踏上艰难之途而不安稳的心。他突然勒马回车,转道向北渡过黄河,奔山阳县嵇康旧居而去。

马车在荒凉的城墙根停下,杳无人迹的空巷之中,已经再不见旧友轮廓。而在此时,邻家忽然传出的一阵悠扬笛声,这让向秀百感交集。故人已作尘土,笛音却似往昔,在痛楚与沉郁之中,他写下了流传千古的《思旧赋》。

自此以后,不仅“山阳闻笛”成为一个追思友朋的经典象征,那个被重复书写的画面一嵇康临刑,“顾日影弹琴”的身影一更凝缩为无数文人心中永恒的风骨剪影。

每一个在历史长河中回望魏晋风度的人,都绕不开那个经向秀之笔记叙的伟岸身姿。那么,这位被后世之人追念不止,如此傲岸慷慨之人,究竟有着怎样的风采?又是什么造就了他生命最后的绝唱?

公元2,嵇康生于一个普通官宦家庭。他少时便先后失去了父母,长期与兄长嵇喜相依为命。但是,嵇康并未因此陷入困窘,相反,家人的深切关爱与细心呵护给予了他温暖、自由的成长空间,使其“昔蒙父兄祚,少得离负荷”(《答二郭诗其二》)。也正因此,他才有足够的时间与空间闲居、读书、抚琴,尽情追求所爱,尽兴拓宽自我。

嵇康天资聪颖,“少有俊才,旷迈不群,高亮任性,不修名誉,宽简有大量。学不师授,博洽多闻”(《嵇康传》),在诗文书画、玄学音律上皆有不凡造诣。居山阳时,他与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和阮咸往来颇多,甚为投契。逢此魏晋王纲解纽之际,七人因对《庄子》超然物外、逍遥濠水之生活哲学的共同激赏与推举,常于竹林之间,高谈不止。后人追慕此间风采,遂以“竹林七贤”之名冠之。

后人爬梳历史脉络,于繁文浩典之中,发掘出了嵇康性情的两面。一面似水,是守静室读老庄、咏诗文时的淡泊娴静,也是采薇山阿、散发岩岫、长啸林间的疏阔爽朗;一面似火,是面对虚伪名教,厉言臧否的刚肠疾恶,也是无畏政治迫害,泰然临刑的勇毅高绝。正如“悠然见南山”的“静穆”与“猛志固常在”的“金刚怒目”构成了陶渊明丰富而具张力的两面,嵇康的一生,也是在水与火的交织之中,写就自己的不朽诗章。

魏晋是一个崇尚美的时代,对美的体认、发掘与张扬,是这个时代最瑰丽的面相。无论是洛阳女子为潘安“掷果盈车”,还是因观摩热情太盛导致“看杀卫玠”,时人对于美的追逐,可谓狂热。

嵇康也是这美的风景中的绚烂一抹。只是,不同于潘岳、卫玠,他们美则美矣,不免失之靡弱,嵇康则刚柔并济,挺拔而又俊朗,雄健不失飘逸。

同时代人为嵇康的风神所倾倒,广有赞誉。在“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萧萧如松下风,高而徐引”的共识之外,好友山涛更赞叹道:“叔夜为人也,岩岩如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世说新语·容止》)

可见,无论是孤松独立,还是玉山将崩,都表明他不仅有静态之“美形”,更具一种由内而外、举手投足之间从容、潇洒而又自如的非凡气质。

但如若“魏晋风度”仅止于此,恐怕难免落入王导对其子王敬豫慨叹“阿奴,恨才不称”(《世说新语·容止》)的窘境。实际上,魏晋人敏锐的审美目光,早已穿透了形貌与气质。“腹内原来草莽”的“好皮囊”不会受到推崇,“形俊于外,才蕴于内”才是魏晋人追慕的典范。而嵇康之“美”之所以能在历史长河中璀璨夺目,也正在于他的精深哲思与高才远趣。

作为“竹林七贤”的领袖,嵇康可谓全才。他是正始玄学的代表人物,其“越名教而任自然”的主张作为打破陈腐教条,解放人之真情真性的典型,不仅为当时高士所激赏,更成为中国思想史的宝贵财富;他精通音律,不仅自谱琴曲“嵇氏四弄”,更以《声无哀乐论》等论文从哲学角度探讨音乐的艺术特质,在儒家的功利说之外,开辟了一条独立的崭新道路;他文才潋滟,诗文皆是上品,陈祚明称“叔夜诗实开晋人之先,四言中饶隽语”,陈绎曾更有“嵇康人品胸次高,自然流出”的赞誉。#人物#

嵇康,与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并称“竹林七贤”。

嵇康是魏晋时期玄学的重要代表人物。

他推崇老庄,倡导“非汤武而薄周孔”,蔑视礼教和六经,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

司马氏专权后,嵇康拒不配合,山涛举荐嵇康为官,嵇康拒绝,还写了《与山巨源绝交书》。

公元262年,因钟会构陷,司马昭将嵇康押往洛阳东市场斩首。

嵇康视s如归,弹完一曲《广陵散》从容走向刑场。

日更打油诗 815天

竹林七贤之嵇康

生性豁达和乐观

拒绝皇廷做高官

向死而生震朝堂#打油诗歌# #正能量#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