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范文,分享全网优秀范文,学习好帮手!
2000字范文 > 走进西宁FIRST影展日记 看看他们是怎样“撒野”的?

走进西宁FIRST影展日记 看看他们是怎样“撒野”的?

时间:2019-02-03 17:08:16

相关推荐

走进西宁FIRST影展日记 看看他们是怎样“撒野”的?

FIRST青年电影展(FIRST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是每年7月份在青海西宁举办的具有国际性质的电影赛事。以来,FIRST持续为业界推出极具价值的新锐导演,同时作为电影文化的交流平台,也倡导青年电影文化介入当代生活,是一处电影、媒体等文化人“撒野”的地方。

而每个来FIRST影展的人,都会不自觉的沉浸在里面,享受形式多样的影片带来的各类体验,当然也会用文字记录下这种感受。

下面让我们走进海妖吖的西宁FIRST影展日记,看看他们是怎样“撒野”的?

FIRST影展日记

文:海妖

编辑排版:飘

来源:海妖电影

策划:抛开书本编辑部

装置艺术与西宁之夜

27号看了三部电影《新星》、《云阳》和《藏历一年》。

出于体力方面的考虑,我忍痛放弃了《回南天》。事实证明这样赶电影确实很累,当天晚上我睡得格外的香。影厅里有一点很可爱——用老鼠公仔来隔离座位,这对喜欢抱枕的我来说简直太舒服了。

开幕片《新星》

第一次看曹斐的电影,也是在映后才了解到她是一个艺术家,电影导演并不是她的本职工作。

整部电影的科幻感和戏剧性并不强,更像是一组当代装置艺术展,每一个场景的布景和色调都很精致,画面信息极其丰富。

剧情对于这部电影来说,更像是在为了画面和情绪服务,简单的剧情勾勒出情境,而后就是对画面的精雕细琢。从更宏观的艺术角度来说,这是一部非常成熟而又充满创新的独特电影。它重新回到电影的原点去探索画面与音响表达的可能性,利用电影的戏剧性来搭建独特的时空和世界观。

对于一个艺术家所创作的电影来说,想象力和画面把控力都是最重要的看点,而《新星》在这两方面都完成的相当出色。

纪录片《云阳》

能看得出来,导演在对于纪录片素材的取舍和组合上仍然十分生涩。《云阳》试图讲述三峡迁移大背景下一个家庭的日常与过去。

影片通过两个老人的嘴,剖露出了前三峡与后三峡时代当地居民的真实生活状况和他们对于时代变迁的感知:后辈出国留学、工作。故乡天翻地覆的变化着。从前的早餐店搬了位置。认识的同龄人都风流云散。

这些老人们的生活已经感受不到痛处,似乎只剩下等待死亡时的无所事事与无措。但问题也很突出,导演几乎是在不加取舍的堆叠日常生活化的镜头。因此,本来自然而然的“废镜头”、“留白”变成了用力过猛的艺术不自信。叙事主题上也过于跳脱,视角在不同人物之间频繁转化,很容易让观众乱了阵脚。不过在整体的表达和素材呈现上,仍然能看出一个新导演的创作欲和娴熟的基本功,也许这样的小瑕疵也是FIRST的特色吧。

露天电影《藏历一年》

全片85分钟,不到100句台词,分春夏秋冬讲述了藏区的四个故事。影片的技巧性体现在它几乎是完全运用固定镜头和人物的动作来讲述故事。

影片的叙事模糊而暧昧,不解释前因,也往往不交代后果。只是静静地呈现他们生活的某个片段。由此,影片也具有了更大的表演和摄影难度。它强迫观众凝视人物的身体和动作,感受在广袤藏区的居民们的生命形态。第一个段落中从始至终只是在转动经纶的老奶奶,与第三段落中回到家里默默做饭、弥补家人的中年男子一样,都是被摄影机和剪辑赋予了行动意义的人物。人物的重要性由此就更多的取决于摄影机的记录和观众的解读了。

影片唯一令我不满意的地方是它还是忍不住在片尾强调轮回这一藏地电影最老套的主题,仍然试图通过这个老生常谈的主题来升华自己的影片。这本身就是对自我表达能力和对影像的不信任,像极了听老师话,在作文最后强行点题的孩子。

这三部影片的共同特征是冒犯,对于传统电影形式和内容的冒犯,但冒犯显然也分难度。对于形式和表达方式的突破最简单,因为它更像是旧瓶装新酒,本质上换汤不换药,增加的只是影片的陌生感。

《藏历一年》就更注重形式上的突破,这种突破也可以看做是对利用长镜头来表现藏地生活的一次极致化尝试,把一种已有的创意推向了极端,从而获得些许不适和陌生感。

对于内容的冒犯则更难,《云阳》显然还没有做好万全的准备来完成这层突破。导演对于纪录片的拍摄仍然缺乏经验,他无法敏锐的感知到不同素材对自己所想表达的东西的重要性,那就仍然不免会落入传统结构的窠臼。

《新星》尝试了对电影意义和概念的突破,这种突破因为有曹斐的艺术家功底加持,显得并不那么笨拙,甚至常常能看到新意。对我来说,这是我更期待在电影节这样的环境下看到的好作品。

当然,除了电影,今年的西宁也有自己的突破,比如在露天广场上开音乐会。27号白天两场大闷片看下来积攒的闷气被晚上的音乐节冲散了,只想痛痛快快的蹦迪,怒吼!!

第一天的搭档是黄觉&张尕怂。黄觉打DJ,张尕怂即兴演唱。

两个人玩的不亦乐乎!台下的观众坐着听了半小时后,实在按耐不住了,都站起来就地蹦迪,有几个嗓子好的直接上台拿了话筒和张尕怂对唱了起来。作为电影节的附加活动,强调和挖掘放映场地的多种功能,探索节展与城市的关系,不失为一种非常有想法的尝试。它打破了长期以来电影节的严肃性和因久坐而缺乏的活力,给予了电影节更丰富的可能性和更多样的声音。

所以,突破总是在进行着,夹杂着追求理想的勇气和对抗现实的无奈。导演不突破就不会有新鲜感,不会有惊艳的电影处女作。电影节不突破就无法保持生命力和吸引力,无法继续支撑。但对电影和电影节来说,突破都意味着风险和不可知,我们不过是在面对风险时故作镇定地冲刺着。至于电影人的明天怎么样,不冲刺,不突破,又怎么能知道呢。

今年的FIRST黑马出现了

28号连轴转的看了三部长片,从中午12点到晚上7点一直泡在音乐厅。今日份最大的惊喜是我捡漏到了今年First的纪录片黑马《棒,少年》,现场观众对《棒,少年》的评分几近满分。两个字总结现场观众对于这部纪录片的反应:炸了!真的炸了!

借康堤老师的豆瓣短评来形容:这是一部金马最佳纪录片水准的纪录片。

影片放映结束后,我听到了今年FIRST最热烈而持久的掌声和欢呼声。从字幕出现一直到主创上台,掌声都没有停止过,大家都被感染到了。

《棒,少年》到底好在哪里?

这部纪录片并没有first其他几部展映片那么实验、那么爱玩,它更像是一部成熟的市场化和商业化的纪录片。

好就好在它的成熟,主题深刻而有趣、人物丰富且纯真、素材选取恰到好处、剪辑节奏流畅(特意留意了一下,本片剪辑指导是廖庆松),我甚至在这部纪录片里看到了许多剧情片式的剧情巧思。

因为流畅的剪辑节奏和顺叙的剪辑思路,使得看这部纪录片的时候,我几乎觉得我是在看剧情片。

这群少年怎么进爱心基地,怎么进行训练,如何在训练过程中磨合,如何在直面家庭与亲人之后启程去参加美国的棒球比赛,在比赛输了之后如何痛哭与迷惘。体育片式的紧张比赛与少年的成长这两个AB故事互相刺激着戏剧性,可以说这些剧情就像一根紧绷的弦,紧抓住观众的好奇心。

人物的选择也是影片成功的很大一部分。小双和马虎的不同性格带出来的是两个原生家庭的不同经济与生活状况。小双和家人在贫穷中忍辱负重,努力的生活着,因此他习惯妥协与顺从。马虎则由于对父母关系的不满和不解而对家庭怀恨在心,他因此用调皮和倔强来伪装自己,只敢在深夜里唱歌思念母亲。教练和基地是摆在他们和原生家庭之间的一堵防护墙。

影片的一大看点就是两个少年在棒球场的磨合与成长。而这种成长是相互成长的,马虎需要学会小双的温和与冷静,小双需要借鉴马虎的勇气和拼劲。可以说这部纪录片的看点是非常丰富的,人物与人物之间本来就有的矛盾使得整部纪录片可以有很强的可看性。

《棒少年》 很适合进入主流市场上映,它的商业化和娱乐化都很具有吸引力,也有足够的话题度,很期待更多观众看到这部电影时的反应。

下午看《花这样红》的时候,意外的在映后看到了段奕宏,不过遮的很严实。看起来好像如果不是由于观众cue他起来做评价,他大概会默默地看一下午,和之前的露天问候一样。

《花这样红》和《情诗》并不是很成熟。

《花这样红》主题老生常谈问题少女的非励志故事已经被讲了无数遍。而如果男主再显得纸片化的话,就更成了对于女性主义的消费了。池韵的表演相当精彩,她自身瘦弱的身材、拧巴的表情和自尊的情绪都给主角的人设增光添彩不少。但她编剧功底还不成熟,戏剧的紧张感烘托的不够,高潮包袱抖的也很无力,让整部电影看起来平平无奇,甚至看不出最该被表现出来的女主的抗争和痛苦。

《情诗》则是形式上的老套戏中戏结构和真实与虚假的辩证早就被很多导演玩烂了。昆汀就对这种结构爱不释手,喜欢借助电影来探讨历史和表演的真实性。《无耻混蛋》、《八恶人》与《好莱坞往事》里都有很精巧和有趣的戏中戏结构。姜文也早就通过捅刀子在《阳灿》里打破过第四堵墙。

而在这些精心设计的“花活”面前,《情诗》的戏中戏结构更像是依赖导演自我提醒的一次自说自话。

王小镇通过自己提醒妻子来间接提醒观众去思考和辨析真假,用最不需要费力气的方式硬拆第四堵墙,其结果必然是会表现出如同拆迁队施工一样的草率与粗糙。好在他有意识的对自己的作家身份作自我吐槽,这种吐槽还是很有现实意义的。他吐槽自己对身边素材的过度挖取和作为作家的创作困境,而又摆出一副我就是这样,改也改不了的姿态,也算有了些荒诞性。

也许除了在电影节,我没有什么机会可以连着一下午看三部电影了。确实会很累,坐在影院里会开始犯困,但集中性和高强度的吸收新的影像会让我更有收获。不过好像之后几天除了《艺术死了》就没什么感兴趣的电影了,大概会把节奏放慢下来。

艺术死了吗?

7月29日西宁的排片几乎都是纪录片。《告别十二岁》《世界的形状》《清明》和《光之子》,一共四部题材不同的纪录片,都选择放在同一天展映。剩下的一部电影,是伪纪录片《艺术死了》。由于之前踩好两个纪录片的雷了,所以29日我只看了一部《艺术之死》和《光之子》,余下的等口碑出来后再看复映或许会稳妥些。不过听说《告别十二岁》口碑不错,大概会试着排一下这部纪录片的复映。

今天主要说说《艺术死了》。

西宁今年有两部电影都在讨论艺术或尝试新的形式,而《艺术死了》要比《新星》更有趣,也更接地气。如果说《新星》是艺术家的顾影自怜和自我投射,那么《艺术死了》则是艺术家们的集体自黑与解构。

这部伪纪录片通过设计一个不存在的艺术家“刘刚”的死亡,来引导演员对这样一件虚构的事情做出真实的反应。

影片前半段以刘刚死后的一个荒唐的艺术展览为中心,对艺术圈的种种乱象与虚伪毫不留情的嬉笑怒骂。我更愿意把这一段看作是关于艺术圈生态和现状的一次即兴脱口秀。

故事情景是虚拟的,人物与人物的反应却是无比真实的,这种真实感反而更能戳破艺术界的虚伪。而事实上,观众意识到这种虚伪和荒唐,其实是建立在他们预先知晓或怀疑“刘刚之死”的非艺术性的前提之下的。这种先知先觉,某种程度上也只是导演暗示给观众的“偏见”或“真理”,观众又何尝不是陷在当局者迷的泥淖里呢。

影片后半段从擦画板开始,转而进入了悬疑和探案的类型风格,将刘刚遗作的价值薛定谔化,就是对之前观众以为自己看透现实的一次有力打脸。

抛开刘刚之死这样一个假设性的前提,本片最大限度的保留了真实性和记录性。其真实性最主要的是演员身份和反应的真实,玩法比较像是阿彼察邦的处女作《正午显影》,都是借助人物的真实和即兴的反应来构建故事。于是经由这种真实性,本片的虚构剧情就具有了很强的当下性,真实人物的即兴语言所折射的必然是当下时代的思想潮流与思维模式。

《艺术死了》目前在剧情片里观众评分最高,但我并不看好和希望它拿今年的最佳影片板砖。

一来是这样的电影不可复制也不值得复制,二来它并不是一部值得后来的FIRST导演过度学习和借鉴的电影。这样的电影过于独特,它本身可以成为一件很好的艺术品,但并不应该被过度复制。

晚上在露天放映场等到了来做露天问候的谢飞导演。头一次在线下见到老爷子,精气神是真的好。我印象中,近两年不管是FIRST,平遥还是北京和上海,谢老都会参加。

作为为数不多仍在活跃的第四代导演,老爷子真的是在不遗余力的用自己的影响力支撑着中国电影向前走,为一个又一个电影节背书站台。真心希望老爷子身体健康,在这个影视行业的寒冬里,我们还有多少块这样炽热滚烫的老骨头呢?

谈谈晚上露天场的《光之子》吧,同样是一部讲述少年成长的电影,这已经是今年first第三部这样的电影了。一方面,讲述儿童的生活毋庸置疑是纪录片领域无比老套的选题了,另一方面,也不得不承认FIRST这几部纪录片还是有自己的创新之处的。

《光之子》好在它拥有藏族和儿童的双重视角。父母离异的小女孩梅朵在特殊学校上学,由于摄制组的介入,她鼓起勇气去见父亲,同时又面临着家庭和学校带来的其他种种问题。影片中,网络发展、通讯便利等现代化问题在加剧藏族居民的情感隔阂。而同时,这种技术又在伴随着孩子的教育和成长。

于是,它为藏族电影老生常谈的传统与现代二元论的话题提供了一个儿童视角,引导观众从思考现代化直接赤裸的影响转而变为思考现代化对于后代的间接影响。《光之子》比《棒!少年》更真实,细节更充沛。

当然,其中一部分的原因当然是导演的介入太多,另一方面,也可以把影片视为一部藏地导演自己的藏地报道。这个报道关乎当下的教育问题,关注孩子的成长和家庭,也关注现代化对藏区的影响。总之,它离真实的藏地生活贴的很近,目前非本地导演不能拍出。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