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范文,分享全网优秀范文,学习好帮手!
2000字范文 > 中外文化交流史:两晋南北朝时期佛典里的中印语言学知识交流

中外文化交流史:两晋南北朝时期佛典里的中印语言学知识交流

时间:2020-05-16 06:39:46

相关推荐

中外文化交流史:两晋南北朝时期佛典里的中印语言学知识交流

一般来说,语言学包括的门类比较多,诸如语音学、语义学、词汇学、词典学、语法学、修辞学、文字学,等等。这里重点谈3个问题,即佛典中的语言学知识;古人对印度语言文字的认识;音韵学。通过佛典介绍到中国来的印度语音学知识很多,下面仅举几例。

西晋竺法护曾于永嘉

现在看来,这64种书体中的多数已无可考稽。其中历来受中国人重视的有三种,即“梵书”(又译作“梵天所说之书”和“梵寐书”)、“佉留书”(又译为“佉卢虱吒书”、“佉卢虱底书”等)和“支那书”。在中国古文献中,“梵书”的概念模糊有时指梵文,有时指梵文的书体,有时含义更广,指佛经或一切梵学著作。这里是指梵文的一种书体,即“婆罗谜”。

《月藏经》卷七说是驴唇仙人所造,而驴唇仙人“身体端正,唯唇似驴”,这是一种牵强附会的说法;玄应《一切经音义》卷十七说是“北方边处人书也”,指出了其使用范围在印度北部边境一带,但这一说法也不准确;其实,驴唇书是因其书体似驴唇而得名,其使用范围也超出了印度。“支那书即汉文书体,说明古代印度人已经注意到中国文字的独特体式。

《方广大庄严经》卷四提到印度人的学术知识有“鸡吒论、尼建图论、布罗那论、伊致诃娑论、韦陀论、尼卢致论、式叉论、尸伽论、毗尸伽论、阿他论、王论、阿毗梨论、诸鸟兽论、声明论、因明论”等。其中,“式叉论”即语源学;“尼建图论”,据玄应《一切经音义》卷二十三:“尼揵荼书,此即异名书也,如一物有多名等”,可知其为同义词方面的学问;“声明论”,为五明之一,据玄奘《大唐西域记》卷二:“声明,释古训字,诠目流别”,则是语法学。可见,印度古代的语言学有很细致的分科。

刘宋佛陀什、竺道生译《五分律》卷二十六曰:“有婆罗门兄弟二人,诵《阐陀鞞陀书》,后于正法出家。闻比丘诵经不正,讥呵言:‘诸大德久出家,而不知男女语、一语多语、现在过去未来语、长短音、轻重音,乃作如此诵读佛经。’比丘闻羞耻。”这里,“阐陀鞞陀”指音韵学方面的知识;“男女语”指梵语语法中的阴性和阳性“一语多语”指单数和复数,“现在过去未来语”指三种时态,“长短音”指梵语中的长元音和短元音,“轻重音”则指清辅音和浊辅音,或辅音的送气与不送气。

这是早期佛经中关于梵语语法的一点记载,记载虽然简单,却充分体现了它不同于汉语的若干特征,已足以引起中国人的重视。北凉昙无谶译《大涅槃经》卷五曰:“如长者,唯有一子,心常忆念,怜悯无已。将诣师所,欲令受学,惧不速成寻便将还。以爱念故,昼夜殷勤,教其半字,而不教诲《毗伽罗论》。何以故?以其幼稚,力未堪故。”卷八又曰:“有十四音,名为字义…是十四音,名曰字本,初短恶者,不破坏故…鲁流卢楼,吸气舌根随鼻之声,长短超声随音解义,皆因舌齿而有差别。

如是字义,能令众生口业清净…是故半字于诸经书、记论、文章而为根本”这里,“半字”是指字母而言。“十四音”是指梵语中的14个元音。“鲁流卢楼”是梵语中四个很特殊的元音,它们实际上是含有元音和辅音的复合音;文中说它们能令众生口业清净,是因为它们在僧人日常念诵的《悉谈章》中作为帮声。“毗伽罗论”的意思是语法学,现代印地语中亦是。

以上所举的例子,只是汉译佛经中有关印度语言的若干记载中的几个。但已足以说明,随着佛教的东传,印度有关语言学的知识也传入我国,同时也说明,印度人已对中国的汉语汉字有了一定的认识。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