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范文,分享全网优秀范文,学习好帮手!
2000字范文 >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摘抄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摘抄

时间:2022-10-13 11:03:26

相关推荐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摘抄

《沉默的大多数》是一本由王小波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487,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一):王老师推荐书单

1. 费孝通 《江村经济》 ;李景汉《定县调查》

2.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3. 郑也夫《代价论》

4. 海明威《老人与海》

5. 阿斯塔菲耶夫《鱼王》

6. 萧伯纳《巴巴拉少校》

7. 陈染《私人生活》;闵安琪《红牡丹》

8. 张抗抗《赤彤丹红》;尤瑟纳尔《虔诚的回忆》、《北方档案》

9. 君特格拉斯《铁皮鼓》

10. 贾平凹《废都》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二):不同境界的沉默

沉默的大多数中包含了几类不同层次,不同境界的沉默:

一种是低级趣味的沉默,换言之可谓冷漠无知。外界所有的事情与之无关,每天吃一样的饭,干一样的活,满足温饱即可。至于思想,对他们而言是很无聊的事情。

一种是中等趣味的沉默,有自己的思想,却因为外部的种种原因,对于话语的世界有某种厌恶之情。

一种是高级趣味的沉默,徘徊于沉默和走出沉默的边缘,选择了在沉默中爆发,说的不是圣贤的话语,以不同的视角引发大家去敏于思考,接受新奇,从而带来思想层面的快乐。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三):活着就是最大的奖赏

初读王小波的文章,总觉得似乎他站在另一个高地来看待周围,似乎眼里都是荒唐,那种高贵让我每天自省。孔孟的宗教式盖子,SM的近代中国,70年代的疯癫红色运动,不断重复的极端信念,二战的纳粹与日本现象,辜鸿铭的顽固、民族虚无主义等等,让我觉得整个中华文化历史笼罩着在一股厚厚的低阶气氛中。

这就不难理解他的经历,从一个沉默者变成发声者,作为今天的青年人,没有经历过他经历中的任何一段经历,无法感同身受,但如果他的书有可能让我们拥有一双明辨的眼精,帮助我们在这厚的迷雾中保持清醒和明辨的能力就很不错了!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四):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看完了今年需要读的50本书中的第一本,这书对我来说真的是很长很长,长到我在洗脚时看,上厕所时看,睡觉前也看,断断续续看了三个月才看完,全书487页,书中内容也是狗熊掰棒子,边看边忘。

颜值中下的小波叔叔,闷骚、冷幽默、时而飙车时而正经、针砭时弊、高举理性、科学、自由的大旗,更多的彩虹屁就不一一赘述了,虽然书名是沉默的大多数,但是波叔还是挺敢写的,字里行间透露着对的批判与反思,保留理性思考的能力,不要被人洗脑,透过现象即使看不透本质,也别跟风瞎比比,别人云亦云,自己动动脑子。不是为了吃苦而吃苦,要有意义有效率的做事,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脑子是个好东西,能多用就多用吧~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五):上世纪的知识分子

-10-25《沉默的大多数》妙语连珠,里面每一句话都很中我心,感觉有些不知如何吐露的话,被他写出来了。但是我现在正逐步变成以前最厌恶的那种人,成为一个爱说话,爱往掌握话语权的圈子靠的人。 21-10-16《思维的乐趣》这其实是在说“辩证性思维”的重要性。 21-11-10杂文偶尔看,就当吃零食,可以增加点趣味,但是老吃,容易“营养不良”。总是看杂文,思想七零八落的,不成体系。王的杂文基本上体现了改革开发初期,国内知识分子对国外文化的向往和传统文化的批判,这在当时来说是有意义的,现在嘛,就辩证地来看咯。可惜这个文集居然还收录了那么多篇文章,有127篇之多。一次性全部看完会消化不良的。 22-7-7个边篇章还是挺有意思的,但是大多数文章都带着上世纪80年代知识分子里常见的“外国月亮较圆”的思想,当时是事实,现在因为经济水平起来了,很多地方也发展了起来,王小波当时的恨铁不成钢心情换作现在看,有点不合时宜了。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