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范文,分享全网优秀范文,学习好帮手!
2000字范文 > 父母这三种做法 容易让孩子形成“讨好型人格” 踩雷的赶紧改

父母这三种做法 容易让孩子形成“讨好型人格” 踩雷的赶紧改

时间:2022-08-02 14:28:37

相关推荐

父母这三种做法 容易让孩子形成“讨好型人格” 踩雷的赶紧改

同事家的孩子最近被请了家长。令人意外的是请家长的原因不是因为孩子不听话,而是因为孩子太过听话了。孩子的老师是一名90后,教育态度十分负责。她说“楠楠平时很乖巧,但是我却觉得她很不快乐。孩子不懂得拒绝别人,总委屈自己的样子让人心疼也让人担忧。”

老师的话让同事很惊讶,同事平时对孩子要求严格,“你要乖乖听话”更是常被当作口头禅。老师所说的孩子身上的状态,同事完全没有想过。老师说,孩子身上存在明显的“讨好型”人格表现,同事对此不明所以也难以置信。

一、父母这三种做法,容易让孩子形成“讨好型人格”

前段时间热播的《小欢喜》为很多家庭带来了茶余饭后的话题。剧中的英子成绩很好,但是母亲却仍然不满意。英子不敢“拒绝”母亲,甚至连自己的大学志愿都没有选择的权利。

因为母亲是单亲妈妈,为自己付出了很多,所以英子为了让妈妈开心,于是便戴上了“讨好”的面具,硬着头皮吃自己不喜欢的海参,勉强自己为了母亲的目标努力。也终于在不堪压力后患上了中度抑郁。

很多父母对孩子的生活全盘掌控,只要孩子不按照自己的想法成长就会表现出不满的情绪,并且会软硬施加地希望孩子可以按照父母设计好的成长轨迹前行。“都是为你好”成了孩子们不得不妥协的理由。

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过于激进,过分严格的方式让孩子心生畏惧。孩子总也达不到父母期待的高度,这让孩子对于自身能力的认知出现了偏差。孩子以为自己不够好,所以不得不更加乖巧才能获得父母的喜爱。

父母的冷漠和疏离破坏了孩子内心的安全感,孩子担心自己不讨好取悦就会被父母变本加厉的冷暴力。父母对孩子缺少陪伴和关心,孩子表现出低自尊的姿态也明显,讨好成了孩子保护自己的方式。

二、讨好型人格对成长有什么危害?

蒋方舟年少成名,其被著名大学降分录取的新闻更是让人们对于这个青年作家高看几分。但是即便如此优秀的她,在谈到内心时,她坦言自己是一个完全不敢拒绝别人的人。即便对方的要求让自己很为难,她也会勉强答应,因为她害怕得不到大家的喜欢。讨好让她的生活变得很累。

讨好型的孩子内心总是充斥着自卑,不知不觉间就被自卑的情绪牵着走了。孩子对于自我的评价是倾向于否定和负面的。孩子不敢认可自己,总觉得对方的立场是正确的,孩子变得越来越不自信。

在社交中,讨好型的孩子总是团体中的配角,缺乏存在感这让孩子很难获得社交中真正的乐趣。孩子无法体验平等的相处,无法获得纯真的友谊。孩子被“老好人”的人设所捆绑,得不到社交该有的平等互动和愉悦。

讨好型的孩子缺乏主见,总是喜欢随大流没有自己的想法。在这个崇尚个性的时代,没有想法的孩子很容易泯然于众。孩子体会不到表达自己的乐趣,生活的热情也由此受到影响。

讨好型人格让孩子的生活本应有的色彩,孩子在隐忍和委曲求全中迷失自我。父母有必要对孩子的心理状态有所了解,让孩子更加自信一些。

三、父母怎么避免孩子形成讨好型人格呢?

孩子对于安全感的渴望在童年时期最为强烈,这时候父母的忽视或者是过于严厉会影响到孩子内心的安全感满足。孩子对于父母的爱不自信,自然无法自信勇敢地面对生活。呵护孩子的内心世界,注重安全感满足,这会让孩子更加积极自主。

父母的肯定是对孩子的正面评价,当孩子的自我评价开始建立时,父母的正面评价发挥着非常大的激励作用。父母的表扬让孩子更加相信自己的能力,更加确定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

当孩子在社交中或者是家庭生活中有更多的话语权时,孩子身上便会散发出闪耀的光亮。更多的表达机会让孩子不怯场,不羞于表达自我。父母的宽容让孩子有了不怕犯错的勇气。

讨好型人格消耗了孩子对于生活的热爱,消耗孩子对于自我的肯定,也消耗了亲子间本来该有的亲近。大家对于孩子身上的讨好型表现是如何干预的呢?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