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范文,分享全网优秀范文,学习好帮手!
2000字范文 > 长安雅士浅论文人雅士之名

长安雅士浅论文人雅士之名

时间:2019-12-14 11:23:03

相关推荐

长安雅士浅论文人雅士之名

长安雅士浅论文人雅士之名

文人雅士多隐士。凡腹有诗书,德行高洁者,或身隐,或心隐,皆可称“隐士”。古人对于“隐士”有多种称谓,每一种皆可见出世人对隐士的认知程度和接受维度。粗略算来,隐士约有处士、逸士、高士、幽人、高人、处人、逸民、遗民、隐者、隐君子等十多种称谓。“隐士”是最为流行的名称。《庄子》《论语》中皆提到许多隐士。中国古代著名的隐士有许由、伯夷和叔齐、陶渊明、林逋等。

处士

古称有德才而隐居不愿做官的人。《孟子·滕文公下》:“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后汉书·方术传论》:“李固、朱穆等以为处士纯盗虚名,无益於用,故其所以然也。”唐元稹《中书省议举县令状》:“又云见任官及处士、散试官,并请停集。”汪洋《寿静仁先生四十三初度即步原韵》:“谢公霖雨苍生望,失笑东山处士多。”后来泛指没有做过官的读书人。也指星名。即少微星。《晋书·天文志上》:“少微四星在太微西,士大夫之位也,一名处士。”

长安雅士薛佩生和终南隐士周山人,在太平峪圭峰山沐月仙子的山房品茗,围棋,赏画。

逸士

节行高逸之士,隐逸者。《后汉书·逸民传·高凤传论》:“先大夫宣侯尝以讲道余隙,寓乎逸士之篇。”唐贯休《上冯使君山水障子》:“柴棚坐逸士,露茗煮红泉。”唐白居易《秋日与张宾客舒著作同游龙门醉中狂歌》:“商岭老人自追逐,蓬丘逸士相逢迎。”宋陈宓《次仙溪陈侍郎韵寄题刘尚书二首》:“晋代风流多逸士,陶公名节号忠臣。”元丘处机《无俗念》:“悟道真仙,忘机逸士,亘古同标格。”明聂镛《前题》:“爱有高才于逸士,清秋不厌与君留。”《红楼梦》第二回:“若生于诗书清贫之族,则为逸士高人。”

高士

指志行高洁之士,亦指隐居不仕或修炼者,作超脱世俗的人时多指道家人物。

《读子随识·庚桑子》:“高士注云:吸日精炼丹而仙曰高士。”后汉书·列女传序》:“高士弘清淳之风,贞女亮明白之节。”唐韩愈《赠崔立之评事》:“高士例须怜曲糵,丈夫终莫生畦畛。”又,指僧人。唐韩愈《送灵师》:“齐民逃赋役,高士着幽禅。”

唐唐彦谦《寄蒋二十四》:“大知高士禁愁寂,试倚栏干莫断肠。”宋欧阳修《答资政邵谏议见寄》:“材薄力殚难勉强,岂同高士爱林泉。”

幽人

隐士。《易·履》:“履道坦坦,幽人贞吉。”孔颖达疏:“幽人贞吉者,既无险难,故在幽隐之人守正得吉。”《后汉书·逸民传序》:“光武侧席幽人,求之若不及。”清顾炎武《与胡处士庭访北齐碑》:“策杖向郊垧,幽人在岩户。”指幽居之士。宋苏轼《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幽人无事不出门,偶逐东风转良夜。”

高人

志行高尚的人。多指隐士、修道者。

《晋书·邵续传》:“续既为勒(石勒)所执,身灌园鬻菜,以供衣食。勒屡遣察之,叹曰:‘此真高人矣。不如是,安足贵乎。’”

唐李咸用《题刘处士居》诗:“干戈谩道因天意,渭水高人自钓鱼。”明·方孝孺《赠王时中序》:“时中之学包罗恣肆,如古方士,如近世山林高人。”

亦指超越凡俗的人。《商君书·更法》:“有高人之行者,固见负於世;有独知之虑者,必见惊於民。”蒋礼鸿锥指:“高人,过人也。”;

亦指才识超人的人。

晋葛洪《抱朴子·塞难》:“余阅见知名之高人,洽闻之硕儒,果以穷理尽性,研覈有无者多矣。”宋苏轼《净因院画记》:“世之工人,或能曲尽其形,而至於其理,非高人逸才不能办。”宋苏轼《次韵高要令刘湜峡山寺见寄》诗:高人宁铸金,下士乃服玉。

宋叶适《<黄子耕文集>序》:“豫章黄子耕,少所树立,便入高人胜士之目,不独倚先世为重也。”

终南山库峪太兴山铁庙,文人骚客趋之若鹜,辛丑年霜降日长安雅士薛佩生登临游玩,感慨万千。请问阁下“过天”了吗?

处人

居家不出之人;隐士。

《国语·鲁语下》:“我先君襄公不敢宁处,使叔孙豹悉帅敝赋,踦跂毕行,无有处人,以从军吏。”

《淮南子·主术训》:“天下多眩於名声,而寡察其实。是故处人以誉尊,而游者以辩显。”

终南隐士如心道长、周山人、长安雅士薛佩生在终南山大·峪莲花洞品茗,围棋,赏画。

逸民

指遁世隐居之人。

《论语·微子》:“逸民: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何晏集解:“逸民者,节行超逸也。”

《论语·尧曰》:“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

《汉书·律历志序》:“周衰官失,孔子陈后王之法,曰:‘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举逸民,四方之政行矣。’”颜师古注:“逸民,谓有德而隐处者。”

晋 陆机《招隐》诗:“寻山求逸民,穹谷幽且遐。”

唐权德舆《惠上人房宴别》:逸民羽客期皆至,疏竹青苔景半斜。究竟相依何处好,匡山古社足烟霞。

清孙枝蔚《寄题范眉生幽草轩》诗:“庭户如空谷,交游半逸民。”

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半夏小集》:“我希望目前的文艺家,并没有古之逸民气。”

遗民

一指隐士。唐张登《招客游寺》诗:“招取遗民赴僧社,竹堂分坐静看心。”明李介《天香阁随笔》卷二:“梁谿陈卿茂,字本符,予未识其人,曾於友人处见其诗笺一幅,玩其词意,亦今日之遗民也。”清王士禛《香祖笔记》卷八:“张遗字瑶星,金陵遗民也。居栖霞一小庵,数十年不入城市,著书十馀种。”

隐者

隐士,隐居在山林中的人。古代指不肯做官而隐居在山野之间的人。一般指贤士。

唐代贾岛《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隐君子

一指隐士。《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老子,隐君子也。”唐储光羲《寄孙山人》诗:“借问故园隐君子,时时来往住人间。”

山人

一般指山野之人或山里之人,谦称;旧时以修身,悟道,一般不与世俗人来往,选择在山水美好之地参悟自然、宇宙规律之人;还有以易经、卜卦、八卦、风水、数理、五行算命为职业的人,亦称“山人”。

山长

唐、五代时对山居讲学者的敬称。唐代刺史孙丘于阆州古台山置学舍,延尹恭初为山长;五代蒋维东隐居衡岳,受业者称蒋为山长。宋元时为官立书院置山长,讲学兼领院务;明清时改由地方聘请。清末改书院为学堂,山长之制乃废。宋范成大《代儿童立春门贴诗》:“盛族推山长,修龄号栎翁。”元张养浩《象山山长岳仲远美任》:“雅有岳山长,三年今在兹。”

亦指隐者。《宋史·雷简夫传》:“简夫始起隐者,出入乘牛,冠铁冠,自号山长。”宋陆游《遣兴》:“退归自合称山长,变化犹应侍帝晨。”

……….

长安雅士薛佩生邀终南隐士不还师傅,周山人,在终南山太乙峪冷香斋品茶,抚琴,弈棋,赏画,子清姑娘歌舞助兴。

书生

泛指读书人。古时多指儒生。《东观汉记·赵孝传》:“﹝孝﹞常白衣步担,尝从长安来过直,上邮亭,但称书生,寄止於亭门塾。”唐韩愈《与鄂州柳中丞书》:“閤下,书生也。《诗》、《书》、《礼》、《乐》是习,仁、义是修,法度是束。”宋何薳《春渚纪闻·杨文公鹤诞》:“属对用事,如老书生,而笔迹则童稚也。”明孔贞运《明兵部尚书节寰袁公墓志铭》:“后会鞫,果不得实。而书生之得免于赤诛者,皆公(袁可立)再造也。”茅盾《脱险杂记》十二:“人家说他战前还在广州教书,现在他虽然是游击队的司令官了,但一举一动,依然是书生风度。”

长安雅士与终南仙姑思过崖品茗弈棋

布衣

古代“布”指麻葛之类的织物,“帛”指丝织品。富贵人家穿绫罗绸缎与丝绵织物,平民穿麻、葛织物。后也以布衣称没有做官的读书人。

诸葛亮《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东周列国志》第一百五回:“尉缭曰:‘吾细察秦王为人,丰准长目,鹘膺豺声,中怀虎狼之心,残刻少恩,用人时轻为人屈,不用亦轻弃人。今天下未一,故不惜屈身于布衣;若得志,天下皆为鱼肉矣!’”

白衣秀士

指尚未获取功名的读书人。元·马致远《岳阳楼》第二折:“至如吕岩,当初是个白衣秀士、未遇书生,上朝求官。”

另,闺秀中之文人雅士,又称女史。

古时女史,以知书妇女充任。掌管有关王后礼仪等事。或为世妇下属,掌管书写文件等事。《周礼·天官·女史》:“女史掌王后之礼职,掌内治之贰,以诏后治内政。”《汉书·外戚传下·班倢伃》:“陈女图以镜监兮,顾女史而问《诗》。”唐刘知几《史通·史官建置》:“隋世王劭上疏,请依古法,复置女史之班,具录内仪,付於外省。”明沈德符《野获编·宫闱·女秀才》:“凡诸宫女曾受内臣教习,读书通文理者,先为女秀才。递升女史,升宫官,以至六局掌印。”

不栉进士

唐刘纳言《谐噱录·不栉进士》:“关图有妹能文,每语人曰:‘有一进士,所恨不栉耳。’

文人雅士之名,还有哪些“沧海遗珠”?欢迎诸雅士指正补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