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范文,分享全网优秀范文,学习好帮手!
2000字范文 > 周恩来劝博古交权:我们都不适合做领袖 革命需毛泽东这样的帅才

周恩来劝博古交权:我们都不适合做领袖 革命需毛泽东这样的帅才

时间:2021-11-19 14:11:27

相关推荐

周恩来劝博古交权:我们都不适合做领袖 革命需毛泽东这样的帅才

1935年,“遵义会议”,这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发展的历史上,都是令人难以忘却的历史性时刻。

通过这次会议,中共中央终于纠正了党内“左倾冒进”和“逃跑主义”等错误的领导路线,确定了毛泽东同志在党内的领导地位。

由此,凭借毛泽东同志超于常人的战略思想,优异的军事指挥才能,带领岌岌可危的中国工农红军,扭转战局,转危为安,并最终发展壮大,建立了新中国。

遵义会议

而在遵义会议之前,中国共产党的党领导的确立,以及党的革命路线,总是受到国际共产主义的不切实际的指挥。

在遵义会议之后,共产国际任命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不考虑中国的实际情况,更不是任人唯贤。

在遵义会议前后,中央的负责人王明、博古和李德,并对中国事情不了解,犯了严重的“教条主义”,一味照搬苏联的革命斗争经验,在冒进思想下做出的攻打大城市的军事决定,带给红军巨大的损失。而在碰壁之后,又履行只会“逃跑”的决策,不但尽失人心,而且把革命军队,带到了更加残酷的境遇当中。

此时,党中央的人员已经对博古的领导指挥,表达出了强烈的不满,更换指挥人员已经迫在眉睫。

毛泽东在之前的斗争中表现出的军事才能,以及已经证明是正确的在“五次反围剿”战斗中的诸多建议,让当时的党中央决策集团,王稼祥、张闻天和周恩来确定排斥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领导、贯彻执行的军事指导方针,是多么错误的决定。

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很多党中央的领导认识到了这一点。于是,一次纠错的会议迫在眉睫。

博古

1935年1月,遵义会议,终于举行。在会议上,决定由张闻天(洛浦)取代博古,作为党中央书记。军事的最高指挥权,交由周恩来、朱德负责,在周恩来、王稼祥和张闻天的推荐下,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参与军事指挥。而此时,在军事行动上,周恩来已经几乎听从了毛泽东的建议。说明,基本已经在事实上,确定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

不过,交出指挥权的“博古”,心里并没有认同这次会议的决议,而且,张闻天对党中央书记的职务也一直推脱不受,博古依然掌握着中央的印章和中央的文件。

此时,为维护党内领导人员的团结,保障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周恩来,再次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最终,他谈过交心的谈话,让博古心甘情愿地让权,实现了“博洛交权”的顺利进行。

左一周恩来,右一博古

形势紧张,团结刻不容缓

共和国的开国元勋,新中国的首任总理,周恩来,一直深受中国人民的爱戴。他“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誓言,激励了无数爱国人士。他一生无私奉献,为共和国的建立和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将会永载史册。

而,大家不能忘记,周恩来,更是中国解放军的主要创建人之一。

1931年,他在党内的地位,已经很高了,具有极其重要的话语权。而在遵义会议前后,他不恋权势,大公无私,力挺毛泽东正确的主张,对实际确定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中央的确立,起到了居功至伟的作用。

遵义会议后,战事依旧紧张,虽然恢复了毛主席的正确的军事路线,但是党中央和工农红军,依旧陷入蒋介石召集的“追剿”军的包围之中,险象环生。于前一年成立的中共中央分局的斗争,也陷入了困境。

其实在1934年年底,党中央在给中央分局的训令中,便已经明确指出,要避免与敌人进行正面战场决斗,而是要积极开展游击战斗。但项英却并未采纳,而是依然打正规战、阵地战,造成了极大的困境。

1935年,中央分局的行动请示致电,并一次又一次地到达中央,党中央下一步的指示,至关重要。

旧址

在这种危难的时刻,由周恩来主导的扎西系列会议中的“鸡鸣三省”会议,紧急召开。所谓“鸡鸣三省”的命名,是因为此地位于云贵川三省交界处,此地有“鸡鸣”,三省都能听见。当时,党中央就被围困在此地。

这次会议,要解决的问题,有党中央的突围路线,中央分局的军事行动的指示,全国的军事方针部署,党中央的常委的分工问题……

遵义会议虽然形成了比较一致的意见,由张闻天代替博古担任党中央书记,但是其本人推辞,而且,博古依然没有彻底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拒绝交出党中央的印章和文件,所以,会议上对这个问题,并没有做出最终的决定。

而遵义会议上,大多数人已经对自己不信任,严厉地批评了自己,是博古完全没有想到的。他更想不通的是,大多数人又对毛泽东如此认同,推举他进入了中央的核心领导层。这种情况下,党中央需要尽快处理掉遵义会议的遗留问题,团结一致,共同对外。

解决遗留问题,最关键的,是要做通博古的“思想”工作。

博古

周恩来,与博古的长谈

1935年2月5日,午饭过后,周恩来主动找到了博古,与他进行了一次长谈。具体的谈话内容详情,大家不得而知。但在三十多年后的谈话中,周恩来的回忆,却依旧清晰。

周恩来对博古的谈话,没有批评的意思,而是现身说法,推心置腹,讲明利害。他明确告诉博古,虽然博古是留学俄国过来,自己是留学日法归来,但是,他们对中国的国情都不了解,没有资格领导中国的革命。

毛泽东对中国现状和农村革命有着深刻的理解,是更具有战略眼光和军事才华的领袖。

周恩来讲明,博古本身虽然有才华,有学识,但是没有军事经验,不懂军事,领兵打仗,是外行。而就算是自己,长期从事军事工作,但是自己却有自知之明,在中国农村革命方面,毛泽东才是更好的领袖人选。

周恩来的确是有着高尚人格的人。他能更加清楚他人的长处,并能够不恋权势,主动让出位置,给到最适合的人。他谦虚道“自己就是做具体业务的人,不合适做领袖”。

的确,毛泽东经过井冈山等战斗后,经过深刻的思考,结合中国实际国情和中国共产党的现实处境,总结出的游击战和运动战的经验,是最适合当前的战斗需求的。“毛泽东是一位很有智慧的帅才”。

周恩来

周恩来更是坦率地承认,从长征开始,他就一直在想办法让毛泽东重新回到军事领导岗位。并且郑重地告诉博古:“我深信,以他的才能,一定能够率领红军走出困境。”

周恩来也直接告诉博古,他在遵义会议上的讲话没有检讨自己的军事错误,遭到了很多人的不满,大家对他是有很多话要说的,只是憋在肚子里。但是已经不会再认同他了。

的确,当时博古已经完全不能服众了。所有人都迫切需要一位有才能的领导支持大局。而毛主席在前四次胜利的“反围剿”战斗中所表现出来的领导力和军事才能,已经让大家信服。大家本来是要选择毛泽东直接领导,但是毛泽东自己不肯接受,而是推举让当时更有资历的张闻天(洛浦)当中共中央总书记。

毛主席

经过周恩来一番详谈,博古终于想通了,打开了心里的结,认同了周恩来的话,“从大局着想,抛弃前嫌,同心同德,才能够打败蒋介石,取得革命的胜利。”

第二天,博古就交出了中共中央的印章和中央文件。在“鸡鸣三省”的会议上,顺利完成了“博洛交权”,正式确定了张闻天为党中央的总书记。而在后来的一系列党内重大问题的斗争中,比如粉碎张国焘的分裂活动,博古依然坚决地站在了党中央的一边。

周恩来,为顺利完成权利交接,维护党内团结,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左一博古,右一周恩来

扭转战局,“扶大厦于将倾”

虽然,毛泽东此时没有成为党内的第一领导人,但其实,在“鸡鸣三省”会议上,正式确定了毛泽东为周恩来在军事上的帮助者。从组织流程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建立。

“鸡鸣三省”会议后,中共中央紧急给中央分局做出坚决贯彻执行游击战争的指示,帮助中央分局走出困境。并率领中央红军二渡赤水,重占遵义,取得了中央红军长征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

当时,谁做“书记”并不重要,谁能够执掌军权,能够领导军队打胜仗,才是最重要的。而正如周恩来所说,“在战争中带领军队不断取得胜利,得到军队拥护的人,才能真正成为党的领袖”。毛主席,做到了。也正是因为这样,我们可以说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

而周恩来与博古的这一次谈话,是周恩来光明磊落的侧写,也是党的发展史上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一次谈话。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