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范文,分享全网优秀范文,学习好帮手!
2000字范文 > 老子借用“江海”与“百浴” 剖析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大智慧

老子借用“江海”与“百浴” 剖析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大智慧

时间:2023-04-05 16:17:24

相关推荐

老子借用“江海”与“百浴” 剖析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大智慧

《郭店楚简·老子(甲本)》第二章解读

一、原文

江□所以為百浴王,以亓能為百浴下,是以能為百浴王。

聖人之才民前也,以身□之;亓才民上也,以言下之。亓才民上也,民弗□也;亓才民前也,民弗□也:天下樂進而弗詀。以丌不靜也,古天下莫能□之靜。

(与本章相似内容,在通行本《道德经》第六十六章)

二、本章主要内容与结构

从一个普通人的角度来看,在第一章中,接触到了一种非常适合生活、工作实际情况的,能提升自己理性思维能力与专注力的方法,应该说,这种方法是有一定吸引力的,而且在这种方法后面还有更为吸引人的“心智系统转换”方法。

但是,以往的经验会告诉我们,如果不是心灵鸡汤,真正能提升理性思维能力、专注力的练习,都是很费脑子的事情,哪样也不是轻松的事,相信“心智系统转换”也会是一种更费脑子的事情。

相信读者的心里会有一种疑问:练习“心智系统转换”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好处呢?在现实环境中,到处充满着你争我夺的事情,随处都会遇到算计你、使阴招的聪明人,即使自己练习了“心智系统转换”,这种生存环境却是依然存在的,不会因为你学了“心智系统转换”而消失的,对于这样表面文明、实质野蛮的现实,看起来高、大、上的“心智系统转换”能管用吗?

老子在函谷关写《老子》的时候,好像已经洞察到了这样的心思,于是在第二章里,老子就回答了这个问题。

本章的结构分为两部分:

在第一部分中老子提出了一种在大自然中的“竞争”关系的模型。

在第二部分中分析了练习“心智系统转换”的练习者与普通人,在充满“竞争”关系的生存环境中的制胜之道。

三、“江、海”与“百、浴”的甲骨文字义

老子在本章首句“江□所以為百浴王”中,讲了一个拟人化的寓言故事,这则寓言故事对于我们重新认识人类社会中的“竞争关系”,有着非常大的启迪作用。

我们先来解读一下“江□所以為百浴王”中的这个楚简“□”字。

这个楚简“□”字从楚简上来看,左边是个甲骨文“水”字,右边是个类似金文“母”字的字符,结合本文的含义,这个楚简“□”字应该是“海”字。

请看下图甲骨文“海”字。

甲骨文“海”字的字义非常直白,就是“河流之母”的意思。

下图是“江海所以為百浴王”的“江”字甲骨文字形。

甲骨文“江”字,右边是个“水”字,是水流的图示,左边是个字形很窄、很细长的类似“工”字的图示,解读“江”字的趣味在对“工”字的理解。

这个类似“工”字图示上面“一横”表示“显性世界中天空”的意思,下面“一横”表示“显性世界中大地”的意思,中间的“一竖”比喻天、地之间的距离,天、地之间没有可测量的实际距离,可以理解为无限的远,结合右边的“水”字。所以,甲骨文“江”字表示“一条看不到尽头的流水”的意思。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造字者当时可能站在一座高山上看着一条河流,这条河流在他眼里就是“天地一水”,河水流向看不到尽头的天边……

这个“江”字,有趣的地方在于,为什么甲骨文“江”字中的“水”字,不在左边,而是被放到了右边了呢?

这是因为在甲骨文中,“水”字被用来表示“显性世界与隐性世界交界”的意思,所以,“水”字在什么位置,决定了“江”在什么世界的具体位置。而所有的“江”都存在于显性世界中,而在甲骨文的左、右结构中,左边表示显性世界,右边表示隐性世界,根据这个原理,甲骨文“江”字的“水”字就必定在“江”字的右边。

“江海所以為百浴王”的“百浴”,我们先来解读这个“浴”字。

在楚简中,“浴”字是上“谷”、下“水”的结构,表示“有山溪流水的山谷”的意思。

甲骨文造字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工程,造字造得非常细致。甲骨文“谷”字并不表示实体的山谷,而是表示山谷中“纯空间”概念,在这个“纯空间”中,不带有任何显性世界中的物质,甚至用来显现“纯空间”的线条都不存在,就是一个“纯空间”。

为什么甲骨文“谷”字是这个意思?“谷”字在《老子》中实在太重要,而且造这个字的构思又实在太精妙,所以,我们要在“谷”字正式出场的章节中再为大家详细解读,这里先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我们没有直接找到甲骨文“浴”字,但是,金文“浴”字的造字元素都是甲骨文字。“浴”字表示的内涵与甲骨文“谷”字相比较来看,在甲骨文中存在“浴”字的可能性很大。

甲骨文“谷”字表示“山谷中纯空间的空谷”的意思,而甲骨文“浴”字则表示“实体的山谷,而且在山谷中有流水”的意思,也就是我们所理解的那种山谷。

上图,是“浴”字的金文字形。

讲完“浴”字,我们就可以来解读“百浴”的“百”字了。

上图,是“江海所以為百浴王”的“百”字楚简字形。

这个字很明显,不是“百”字,而是楚简“自”字的特殊字形。

我们没有找到对应这个特殊字形“自”字的甲骨文,但是,组成这个“自”字的字符都源自甲骨文,所以,我们可以用甲骨文字义进行解读。

这个特殊字形的楚简“自”字的造字,采用的是上、下结构。

这个楚简“自”字的上半部分是上短、下长的“二”字,表示“在重叠结构世界中,偏向显性世界”的意思。

这个楚简“自”字的下半部分是个金文“自”字,金文“自”字源自于甲骨文“自”字,甲骨文“自”字是一个人的“鼻子”的图示,表示“系统自动力”的意思。

这个特殊字形的楚简“自”字表示的意思是:第一、二层意识在显性世界中的认识,按照通俗说法,带有“自以为是”的意思。

楚简“自”字在《郭店楚简·老子(甲本)》中是最为重要的一个字,为什么是上述这个意思,我们将在解读《郭店楚简·老子(甲本)》第六章末句“萬勿之自肰”时进行详细解读。

这个特殊字形的楚简“自”字,《郭店楚简·老子(甲本)》第一章也出现过,“绝智弃□、民利百伓”中的“百”字也是这个楚简“自”字。

“江海”、“自浴”在这里被拟人化的比喻成现实社会中处在“竞争”关系中的两类人,“江海”比喻为练习“心智系统转换”的人,而“自浴”比喻为“笨人”的意思,只看到自己眼前一点小利益,而看不到大局关系中的大利益,只会用蛮力与人竞争。

所以,我们往下读的时候,要把“江海”、“自浴”理解成这样两个人。

四、“所”、“以”、“为”、“王”、“亓”、“能”、“是”的甲骨文字义

“江海所以□自浴王”这句话中的“所”、“以”、“为”、“王”四个字都是甲骨文字义,因此,我们不要用常规古汉语的语义去理解,需要重新认识。

上图,是“江海所以□自浴王”的“所”字金文字形。

金文“所”字的造字,采用左、右结构。

金文“所”字的左半部分是个表示“门”的图示。

金文“所”字的右半部分是个表示“挖门洞工具”的图示。

从图形的本意来看,金文“所”字表示的是“用工具开门洞”的意思。

甲骨文并不是为了配合当时中国人的沟通语言而造的字,而是为了向后世传递“重叠结构世界”原理与“心智系统转换”方法而创造的图示,所以,源头甲骨文的本意与当时中国人的实际生活并没有直接关系。

可是“用工具开门洞”这种情景,非常明显就是生活情景,为什么要造这样的字呢?

其实,“用工具开门洞”只是一种比喻,用来说明一种情景,我们就拿“所”字在这句中的作用来演示这种情景。

为了便于理解这种情景,请读者先在自己的意识空间里,建构一幅“一堵墙”的意识影像:在这堵墙的这一边,有两个人,一个叫“江海”,还有一个叫“自浴”。这时,“江海”与“自浴”两人同处在一种相互使用蛮力直接竞争的状态中。隐含意思是“江海”这时还没有练习“心智系统转换”,还是一个普通的聪明人。

而墙的另一边也表示一种隐喻,隐喻一种能在“竞争”关系中,不用蛮力,就能获得竞争优势的地方,这个地方需要练习过“心智系统转换”以后才能到达。

现在“江海”找到了一种工具,在墙上开了一个门洞,穿过这个门洞,就来到了“墙”的另一边。“所”字表示的就是“江海穿过门洞来到现在的位置”的意思。

那么,“江海”能达到现在位置的原因是什么呢?在“所”字后面的“以”字就是用来带出这个原因。

上图,是“江海所以□自浴王”的“以”字甲骨文字形。

甲骨文“以”字是一个婴儿刚出生,连接母体的脐带还没有断开时的图形。“以”字跟在“所”字后面表示“所”字处在那个位置的原因。

那么,这个原因是什么呢?就是“为……王”。

在《郭店楚简·老子(甲本)》中,这个楚简“为”字,并不是我们所熟悉的古汉字“為”字。具体对应哪个后世古汉字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这个字应该标记为“□”字。

与这个字相关联的字形,在《郭店楚简·老子(甲本)》中就有4个之多。

我们先来认识一下,我们熟悉的“為”字的甲骨文字形。

上图,是甲骨文“为”字,这个“为”字是我们熟悉的“为”字的源头。是一个人在驯化一头大象的图示。在陆上动物中,大象的个头是最大的,要驯化大象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所以用来表示“做一件很困难的事情”的意思。

上图,是“江海所以□自浴王”的“□”字楚简字形。

这个楚简“□”字的造字,采用的是左、右结构。

这个楚简“□”字左半部分的主体是个“口”字,表示“感知的主体”的意思,在“口”字的里面、上面分别加了“一横”,里面“一横”表示“认知”的意思,上面“一横”表示“外在的”的意思。

在楚简的造字中,会在一些字符的上面加“一横”或者“一撇”来表示同一个字符的“外在的”概念,比如,后面出现的“萬勿”的“勿”,就有加“一撇”与不加“一撇”的两种字形,加“一撇”的字表示“外在的”的概念。

这个楚简“□”字左半部分的字符就表示“外在认知”的意思,也就是第一、二层意识的认知。

这个楚简“□”字右半部分的上面是“一撇”的图示,表示“左边外在认识的认识来源”的意思。下面是个“又”字,是“动态显性人体”的图示,字面表示“显性人体”的意思,真正的意思是:重叠结构人体中第一、二层意识对世界的认识。

所以,这个楚简“□”字表示的意思是:因由第一、二层意识对世界进行认识,而获得的认知。

因此,我们可以很明确这个楚简“□”字并不是后世古汉字“為”字,也沒有“為”字的字义。

那么,这里的“□”字所认知的是什么呢?这就是“王”字表示的内涵。

甲骨文“王”字与常规古汉语中的“王”字,在内涵上有些微妙的不同。

上图,是“江海所以□自浴王”的“王”字甲骨文字形。

甲骨文“王”字的造字,采用的是上、下结构。

甲骨文“王”字下半部分是“一横”,这“一横”表示“显性世界”的意思,在“江海所以□自浴王”这句中,我们可以把这“一横”看作是“自浴”所处的位置。

甲骨文“王”字上半部分是个“大”字,“大”字是一个人正面的图形,这个“大”字表示“向隐性世界回归的人”的意思,所以,这个“大”字与表示显性世界的“大”字有所不同,“王”字中的“大”字的两臂是平的,表示“向上突破”的意思,而表示显性世界的“大”字,两臂是呈四十五度向下的。

所以,甲骨文“王”字表示“向隐性世界回归、在上”的意思。

楚简“王”字,与后世古汉字“王”字的字形结构一样,但是,在内涵上与甲骨文“王”字表示的意思是:一致的。楚简“王”字中间的“十”字重心位置,与“王”字最上面“一横”靠得非常的近,表示“向隐性世界回归”的意思。在楚简文字中,“十”字图示用来表示“向隐性世界回归的深度与广度”的意思。

但是,在这里这个楚简“王”字表示“在上”的意思,表示在竞争中获得的优势位置。

“江海所以□自浴王”这句句子表达的意思是:“江海”突破了自己原来与“自浴”一样的心智系统状态,比“自浴”的心智系统状态有了极大的提升,认识到了在与“自浴”的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

……

“亓能□百浴下”的“亓”字,有后世古汉字“其”字的字义,但是,“亓”字有更为具体的内涵。

“江海”、“自浴”在这里都被老子比喻成了现实中的人。而在重叠结构世界中,“完整的人”既有显性世界中的人体,也有隐性世界中的人体,甲骨文“亓”字就表示“江海”的隐性人体。请看下图:

上图左边是甲骨文“元”字,右边是甲骨文“亓”字。

这两个字分别用来表示在重叠结构世界中的两个人体。甲骨文“元”字表示“显性世界中的人体”的意思,甲骨文“亓”字表示“隐性世界中的人体”的意思,但是,在实际的运用中,“亓”字包含完整的人体在隐性世界中的所有组成部分,所以,真正的内涵要比隐性人体更大。

这里岔开一下,与读者分享我们对“亓”字的认识。

不要小看这个“亓”字,这个“亓”字解决了一个在儒、释、道、耶学习中都会遇到的关键问题。不解决这个关键问题,不管在哪一家都很难真正入门。

《华严经》中说“成就慧身,不由他悟”;《中庸》里说的“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庄子》中说的“吾丧我”;《圣经》中说的“因信称义”。这四句话在各自领域都是登堂入室的钥匙,但是,对于学习者来说都是令人费解的话,隐隐约约好像明白其中的意思,可是却又讲不清楚究竟是什么内涵。

这个关键问题,甲骨文“亓”字给回答了。

“亓”就是“慧身”,真正要明白佛经的内涵,关键是要明白这个“亓”字所表示的完整的人体在隐性世界中的组成部分,学习佛经最终是要在隐性人体中的第三层意识“自悟”,而不是显性人体的“悟”,显性人体的“悟”属于“他悟”。

“亓”就是“吾”,“元”就是“我”,“我”只是“吾”的载体,所以要真正明白庄子的道家学说,要让“亓:吾”起主导作用,而不能让“元:我”起作用,所以是“吾丧我”。

同样,要做到“宽柔以教,不报无道”的也是在隐性人体中的第三层意识,显性人体能做到的是“衽金革,死而不厌”。

而“因信称义”,也是指第三层意识的“信”,而不是跟着显性人体意识的“信”。

言归正传,“江海”之所以能在竞争关系中轻松战胜“百浴”,关键是“江海”的隐性人体部分在“修为”,也就是练习“心智系统转换”,从“第一套心智系统”转换到了“第二套心智系统”。

除了隐性人体部分在努力,“江海”还需要投入很大的精力、专注力。“能为”的“能”字,不是常规古汉语的“能”字,也是甲骨文的字义。

上图,是“亓能□百浴下”的“能”字甲骨文字形。

甲骨文“能”字就是一只“处在进攻状态中的大熊”的图形,在进攻中的大熊是非常凶猛的,在这里,被用来表示对于“□”的投入与专注。

“亓能□百浴下”的“□”字,表示的意思是:因由第一、二层意识对世界进行认识,而获得的认知。

这里要重点解释一下“亓能□百浴下”的“下”字在这里所包含的意思。

这句话中的楚简“下”字的意思不是甲骨文字义,甲骨文“下”字就表示“在显性世界中”的意思。这个楚简“下”字在这句话中,看起来表示的是“地势高、低中处于下方的位置”的意思,其实,这个楚简“下”字在这里被老子赋予了特定的含义。

我们在上一章中说过,用现代知识背景来看《老子》,老子所说的“道”就是“系统”与“系统自动力”,所以,认识这个楚简“下”字,我们也需要引入“系统”的概念。

这个楚简“下”字表示的是“在系统的循环中,处在下一个环节中”的意思。

“江海”的心智系统转换以后,TA在显性世界中的人体与“百浴”的竞争关系依然存在,这个楚简“下”字表示的意思是:“江海”在第二套心智系统中,认识到的,要轻松战胜、控制“自浴”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在与“自浴”共同的系统循环中,让自己处在“自浴”的下一个环节中,那样“自浴”中的水,自然就会流到“江海”这里。

“以亓能□自浴下”这句进一步解释了前句“江海所以□自浴王”的内涵,意思是:“江海”经过“心智系统转换”的练习以后,能够认清自己与“自浴”所处的系统的循环特点,让自己不再与“自浴”处在系统中的同一位置,而是认识到“自浴”在系统循环中的下一个环节,于是,不用费力,“自浴”自己就把水流了下来。

……

“是以能□自浴王”这句中,有个我们在解读中容易忽视的字:“是”字。

这个“是”字在这里也是甲骨文字义。

上图,是“是以能□自浴王”的“是”字金文字形。

我们没有找到“是”字的甲骨文字形,但是,金文“是”字的造字元素都是甲骨文字,所以,不妨碍我们用甲骨文字进行分析。

金文“是”字的造字,采用的是上、下结构。

金文“是”字的上半部分是个甲骨文“日”字,是表示“太阳”的图形。

金文“是”字的下半部分是甲骨文“手”与“脚”的字符。金文“是”字从字形上看是“夏至正午的太阳,从头顶照射一个人,这个人在地上一点阴影都没有”的图示。

这个图示所表示的意思,是后世古汉字中“正”字的意思,完整、不偏不倚。

这个楚简“是”字在这里表示的意思是:“江海”在与“自浴”竞争过程中,采取的正确方式。表示“江海”走的是“正道”。“是”字后面的“以”字带出了“江海”能走正道的原因。

“是以能□自浴王”的“□”字,表示的意思是:因由第一、二层意识对世界进行认识,而获得的认知。

“是以能□自浴王”这句句子表达的意思是:在竞争关系中,要认清所在系统的循环关系,主动转移到系统循环的下一个环节,这是轻松赢得竞争关系的正道,要能做到这点,就必须比对手在心智系统转换上下功夫,提升自己的心智系统水平,从而获得洞察系统的能力。

老子在第二章一开始说的这个寓言故事非常重要,大家把这个故事理解了,本章后半段的内容就很容易读懂。

五、“聖”、“之”、“才”、“前”、“也”、“後”、“民”、“言”、“弗”、“厚”、“害”、“進”的甲骨文字义

在解字之前,我们需要调整一下“聖人之才民前也,以身□之”这句的句读,因为在楚简中“也”字并不是语气助词,而是有实在含义的字,所以,句读调整后,这句句子是这样的——“聖人之才民前,也以身□之”。

“聖人之才民前,也以身□之”这句中的“聖人”,就是上面那个寓言故事中的“江海”。

“聖人”在老子这里并没有被神圣化,在练习“心智系统转换”的过程中,“聖人”表示“使用第二套心智系统的人”的意思,是练习“心智系统转换”的最高等级。

上图,是“聖人之才民前,也以身□之”的“聖”字甲骨文字形。

甲骨文“聖”字的造字,采用的是上、下结构。

甲骨文“聖”字的上半部分是个“耳朵”的图示。

甲骨文“聖”字的下半部分是个“人”字。

从甲骨文“聖”字图示的意思上来看,“聖”字表示“一个听力特别好的人”的意思。

“听力特别好的人”是什么含义呢?

这里我们要给大家介绍在专业音乐训练领域的一个知识:“内在听力”。

“内在听力”是音乐训练的说法,“内在听力”更为准确的说法叫做“内在感知”。用“内在听力”感受音乐的时候,音乐就不仅仅是单一的“听觉”,而是一种意识内的通感,有画面、色彩、亮度、温度,音乐有了生命感,甚至还有意识中的味觉、嗅觉,“内在听力”的实质是“内在感知”。

普通人特别容易从听觉中进入“内在感知”的状态。比如,孔子听了一次韶乐就三月不知肉味,就是因为在韶乐中进入了“内在感知”的状态,人在“内在感知”的状态中对外在的感觉就会降弱;孔子说的“六十耳顺”就是指能够自主进入“内在感知”的状态。包括观世音菩萨的名号,也是因为能够在“内在感知”中“看”到了世间声音的画面,所以称为“观世音”。

一个人的心智系统转换成功以后,在第二套心智系统中,就是一种“内在感知”的状态,所以,甲骨文“聖”字就表示“心智系统转换以后内在感知特别强”的意思,“聖人”就是心智系统转换以后的人,所以,在老子这里,“聖人”并没有什么神化的意思,只要心智系统转换了,人人都能成为“聖人”。

紧跟在“聖人”后面的“之”字,也是甲骨文字义。

上图,是甲骨文“之”字。

甲骨文“之”字的造字,采用的是上、下结构。

甲骨文“之”字的上半部分是一只“向上的脚”的图示,这个图示与甲骨文“足”字下半部分是同一个图示。

甲骨文“之”的下半部分是“一横”的图示,表示“显性世界”的意思。

所以,从图示的含义来看,“之”字表示“在显性世界中行走”的意思,引申含义就是“行为”的意思。

“聖人之”的“之”字表示的意思是:“聖人”与“民”处在一种“竞争”的关系中,所发生的行为,而这种行为就是第一段“江海”在与“自浴”竞争中,所采取的行为——江海所以□百浴王,以亓能□百浴下。

上图,是“聖人之才民前,也以身□之”的“才”字甲骨文字形。

甲骨文“才”字,是一根木桩的图示,在这里用来表示“聖人在竞争关系中所处位置”的意思。

“聖人之才民前,也以身□之”的“民”字我们之前已经解读过了,表示的意思是:使用第一套心智系统,认知能力低下的人,也就是开头那则寓言故事中“自浴”的一部分,“自浴”的概念中包含了两种“民”的概念,还有一个“民”字即将出场,过会儿就解读了。

关键是要解读一下这个“前”字。

上图,是“聖人之才民前,也以身□之”的“前”字甲骨文字形。

甲骨文“前”字的造字,采用的是上、下结构。

甲骨文“前”字的上半部分还是那只“向上的脚”的图示,在这里表示“修为”的意思。

甲骨文“前”字的下半部分是一个“方框”的图示,这种“方框”的图示在甲骨文中表示“显性世界”的意思。

所以,甲骨文“前”字表示“离开了显性世界,向着隐性世界返回”的意思。

“聖人之才民前”这句句子表达的意思是:聖人与民处在竞争关系中,但是,聖人处理与民竞争的认知主体却在隐性世界中。

那么,问题来了,聖人的认知主体在隐性世界中,如何具体执行与民的竞争事宜呢?

这就是“聖人之才民前”后面这句“也以身□之”所要表达的意思。

上图,是“聖人之才民前,也以身□之”句中“也”字楚简字形。

严格的说,以我们现在所辨识的甲骨文“也”字来看,这个字,并不是“也”字,只是与甲骨文“也”字在字形上有些相似,但是,这个字在《郭店楚简·老子(甲本)》中是一个很常用,又很重要的字,如果直接标记为“□”字,解读起来很不方便,所以,我们就暂且把这个字当做是“也”字来标记,以方便我们的解读。

楚简“也”字的造字,采用的是上、下结构。

楚简“也”字的上半部分是个“口”的图示,表示“感知的主体”的意思。

楚简“也”字下半部分是个“巳”字,表示“第三层意识”的意思。

楚简的“也”字表示“第三层意识觉醒以后,直接掌控‘感知的主体’”的意思。换种说法,楚简“也”字就是指,聖人在第二套系统中的认知主体。

上图,是“聖人之才民前,也以身□之”句中“身”字楚简字形。

楚简“身”字与甲骨文“身”字的意思有点不同。

甲骨文“身”字与“亓”字一样都表示“隐性人体”的意思,但是,在字义上有些差别。我们在之前的章节中已经分析过,“完整的人”有三层人体、三层意识,甲骨文“身”字只表示第二层人体。

借助虚拟现实电子游戏的概念来看,“身”就是一个操控显性人体的操控装备。元神本体穿上第二层隐性人体以后,第一、二层人体的感知、行为就同步了。

而“亓”字所包含的内涵更全面,穿在第二层隐性人体内的元神本体,都包含在“亓”字的概念中。

那么,这个楚简“身”字,表示什么意思呢?让我们从这个楚简“身”字的造字结构来认识这个字。

楚简“身”字的造字,采用的叠合结构。

楚简“身”字是在一个甲骨文“人”字上,叠加了一个甲骨文“巳”字。所以,这个楚简“身”字延续了前一个“也”字的内涵,表示“第三层意识觉醒以后,掌控了重叠结构人体”的意思,也就是一个人在第二套心智系统中以后,显性人体的行为状态。

“聖人之才民前,也以身□之”句中“□”字是个“後”字。

上图,是“聖人之才民前,也以身後之”句中“後”字甲骨文字形。

甲骨文“後”字的造字,采用的是上、下结构。

甲骨文“後”字上半部分是个“玄”字,“玄”字本意表示“从显性世界观察隐性世界的临界面”的意思,在这里,这个“玄”字被当做“水”字用,表示“显性世界与隐性世界交界”的意思,所以,在这个“玄”字的上面,表示“隐性世界”的意思,在这个“玄”字的下面,表示“显性世界”的意思。

甲骨文“後”字下半部分是只“向下的脚”的图示。

甲骨文“後”字表示“从隐性世界到显性世界”的意思。

这个“後”字就是用来强调,聖人的认知主体(也)虽然在隐性世界中,却能通过控制“身”来处理与民在显性世界中的竞争,最后的那个“之”就是指这种竞争的进行。

“也以身□之”这句句子表达的意思是:元神本体觉醒以后,运用第二套心智系统,感知在显性世界中的竞争关系,并通过操控重叠结构人体应对与民的竞争。

(这种感觉与玩虚拟现实电子游戏有什么区别呢?)

……

“亓才民上也,以言下之”的句读,也应该调整为“亓才民上,也以言下”,这句与后面两句都是对前句“聖人之才民前,也以身後之”的进一步展开解释,老子为了打消人们对练习“心智系统转换”的顾虑,解释得非常透彻。

“亓才民上,也以言下之”句中的“亓”字是指,聖人所用的“第二套心智系统”。

“亓才民上,也以言下之”句中的“才”字,本意表示“位置”的意思,这个“才”字在这里表示“心智系统层次”的意思,也就是聖人的第二套心智系统的位置。

上图,是“亓才民上,也以言下之”的“民”字楚简字形。

在《郭店楚简·老子(甲本)》中,有两个“民”字,在本章中同时出现了,请看下图:

上图,左边是“亓才民上,也以言下之”的楚简“民”字,右边是“聖人之才民前,也以身□之”的楚简“民”字。

这两个楚简“民”字在字义上是不同的,我们先来说右边的那个楚简“民”字,那个楚简“民”字包含了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大概念,所有使用“第一套心智系统”的人都属于那个楚简“民”字的概念。第二层含义是个小概念,在使用“第一套心智系统”的人中比较笨,也没有悟性的人,也用那个楚简“民”字表示。

左边这个楚简“民”字与右边那个楚简“民”字相比,头上一笔出头了,所以,这个楚简“民”字是指,在使用“第一套心智系统”的人中比较聪明、有悟性的人。

“聖人之才民前,也以身□之”这句是从大概念上,讲聖人与使用“第一套心智系统”的普通人之间的竞争关系,而到了“亓才民上,也以言下之”这句,就开始讲聖人与具体的人,也就是普通人中间聪明、有悟性的人的竞争关系。

“亓才民上,也以言下之”句中的楚简“上”字的本意表示“隐性世界”的意思,但是,在这里,这个“上”字是指,聖人用“第二套心智系统”观察显性世界中事物的视角。在“第二套心智系统”中观察显性世界中的事物,并不是直接观察显性世界中的事物本身,而是观察事物在隐性世界中的部分,因为事物的本质都存在于其隐性世界的部分中。

“亓才民上,也以言下之”句中的“也”字,表示“聖人的第三层意识直接掌控的‘感知的主体’”的意思。

“亓才民上,也以言下之”句中的“以”字,起“连接”的作用,连接在聖人的第三层意识掌控了“感知的主体”以后,具体做的事情。

上图,是“亓才民上,也以言下之”句中的“言”字楚简字形。

这个字看着像“言”字,但并不是“言”字,具体对应后世哪个古汉字,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这个字在《郭店楚简·老子(甲本)》中是个常用字,所以,为了便于解读,我们依旧把这个字标记为“言”字。

这个楚简“言”字,在《郭店楚简·老子(甲本)》第一章的“三言以为□不足”句中,就已经出现过,这个“言”字,我们在这里详解。

这个楚简“言”字的造字,采用的是上、下结构。

楚简“言”字上半部分的主体,是上、下两横一样长的“二”字,这个“二”字表示“重叠结构世界”的意思。在“二”字最上面的“一短横”,表示“感知后所获得的认识”的意思。在“二”字中间的“V”形图示,表示“由第三层意识掌控着‘感知的主体’,在隐性世界中,感知显性世界中事物的路径”的意思。

请注意这个“路径”,这个“路径”并不在显性世界中,而是在隐性世界中。聖人感知发生在显性世界中的事物,并不是感知事物的显性世界部分,而是直接感知事物的隐性世界部分。

楚简“言”字下半部分是个“口”字,本意表示“感知的主体”的意思,在这里,表示“感知的事物发生在显性世界中”的意思。

楚简“言”字表示的意思是:第三层意识掌控着“感知的主体”,在隐性世界中感知着“显性世界中事物”的隐性世界部分,因为“显性世界中事物”的本质部分存在于它的隐性世界部分中。

“亓才民上,也以言下之”句中的“下”字,我们在前面已经解读过,表示“在系统的循环中,下一个环节”的意思,在这里表示“与民的竞争关系中,赢得胜利的战略要害”的意思。

“亓才民上,也以言下之”句中的“之”字,本意是“行为”的意思,在这里表示“执行战略要害” 的意思。

“亓才民上,也以言下之”这句句子表达的意思是:聖人在与民的竞争中,都是与那些聪明的、有悟性的人竞争,但是聖人所观察的是存在于隐性世界中竞争关系的本质,这样的观察,能够从系统的角度发现赢得竞争胜利的战略要害,并且能够执行这种赢得胜利的战略。

……

与前句的原因相同,这句“亓才民上也,民弗□也”的句读也需要调整一下,而且“民弗□也”句中末尾的“也”字,是下一句的首字,所以,调整后的句子是这样的——“亓才民上,也民弗□”。

“亓才民上,也民弗□”中的“亓才民上”与前句“亓才民上,也以言下之”中的“亓才民上”,在楚简字形、字义、句子内容上完全相同,这里就不重复解读了。

“亓才民上,也民弗□”的“也”字,在这里表示“聖人的感知过程”的意思。

“亓才民上,也民弗□”的第二个“民”字,依然是这个表示“聪明、有悟性的人”的意思。

上图,是“亓才民上,也民弗□”的“弗”字甲骨文字形。

“弗”字的字形是“一根绳子缠绕在两根并排竖立的长棍上”的图形。为了便于对甲骨文“弗”字的理解,我们要把“弗”字的图形在意识空间中还原成一幅意识影像:这一根绳子表示一种“柔性”,那两根并排竖立的长棍表示一种“刚性”。

然后,我们要让这幅意识影像动起来,表示刚性的两根棍子,在做横向的“一张一合”的运动,表示柔性的绳子,随着刚性的张合,在做相应的“一松一紧”的运动,始终保持着对刚性的缠绕,我们从刚性的角度去感受,对于刚性来说会有种使不出劲,总是被柔性缠绕的感觉。

甲骨文“弗”字表示的就是这么一种刚性与柔性之间的“弹性”关系。到了后世古汉字,这个“弗”字就变成了“否定”的意思。

这个楚简“弗”字中的“刚性”表示“第一套心智系统使用者的认识模式”的意思,“柔性”表示“第二套心智系统使用者的认识模式”的意思,所以,这个楚简“弗”字,包含有“以柔克刚”的意思,在表示“柔性”的曲线上,特意加了“一点”。

上图,是“亓才民上,也民弗□”的“□”字楚简字形。

这个字以往被解读成了“厚”字,其实这个字并不是“厚”字,具体对应哪个后世古汉字,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这个楚简“□”字的造字,采用的是上、下结构。

这个楚简“□”字的上半部分采用的也是上、下结构,上面是个上、下两横一样长的“二”字,这个“二”字表示“重叠结构世界”的意思,在这个“二”字左边是个笔画从上往下的“一竖”,这个“一竖”在这里表示“从隐性世界到显性世界中去感知的路径”的意思,在这个“二”字的下面是个“口”字,这个“口”字是指到显性世界中去感知的“感知的主体”。

这个楚简“□”字的下半部分的主体,是“一竖”向下穿透“二”字的图示,这个图示表示“从隐性世界到显性世界”的意思,所以,在最下面又特意加了“一短横”,也有的写法是把这“一短横”写成“一点”的,用来特指“显性世界”的意思。

这个楚简“□”字的下半部分字符,是用来帮助说明上半部分字符的含义。

这个楚简“□”字表示的意思是:“感知的主体”从隐性世界到显性世界,去认识事物的显性世界部分。这种认识模式是使用第一套心智系统的人所使用的认识模式。这个楚简“□”字与前句的楚简“言”字是相对应的,请看下面的对比图:

上图,左边是这个楚简“□”字,表示“第一套心智系统的认识模式”的意思。右边是前句“亓才民上,也以言下之”的楚简“言”字,表示“第二套心智系统的认识模式”的意思。

二者“感知的主体”的认识范围、路径是完全不同的。

“亓才民上,也民弗□”这句句子表达的意思是:聖人的心智系统层次比普通人高很多,所以,即使是普通人中最聪明、最有悟性的人,也无法在显性世界中认识到聖人的思想活动。

所以,“亓才民上,也民弗□”这句进行更细致的断句,应该是——“亓才民上,也,民弗□”。

……

“亓才民前,也民弗□也”的句读,也需要调整一下,前句末尾的“也”字,是这句的首字,而这句的末尾“也”字,是下一句“天下樂進而弗詀”的首字,所以,调整以后这句句子应该是这样的——“也亓才民前,也民弗□”。

“也亓才民前,也民弗□”的“也”字,在这里,表示“聖人对竞争关系的洞察、认识”的意思。这个“也”字是对前句“亓才民上,也民弗□”中的“也”字更进一步的阐述。

“也亓才民前,也民弗□”的“亓”字,在这里表示“也”字具体洞察、认识的内容,因为这些内容都是存在于隐性世界中的,所以用了“亓”字。

“也亓才民前,也民弗□”的“才”字,在这里表示“聖人所认识的洞察、认识的内容所在的位置”的意思。

“也亓才民前,也民弗□”的“民”字,依然是这个表示聪明的、有悟性的“民”字,在这里,这个“民”字包含有“聪明人对与聖人竞争关系的认识”的意思。

“也亓才民前,也民弗□”的“前”字,本章已经解读过,表示“脱离显性世界”的意思。

“也亓才民前”这句句子表达的意思是:聖人对竞争关系的洞察、认识都在隐性世界的层面,而普通人中再聪明的人,TA们对竞争关系的认识也只局限在显性世界中。

“也亓才民前,也民弗□”的后一个“也”字,在这里,表示“聖人在隐性世界中所认识到的竞争关系与致胜战略”的意思。

“也亓才民前,也民弗□”的后一个“民”字,在这里就表示“聪明人”的意思。

“也亓才民前,也民弗□”的“弗”字,在这里表示“想某种接触,却无法接触到”的意思。

“也亓才民前,也民弗□”的“□”字,与前句“也民弗□”的“□”字是相对应的。前句的“弗□”表示“无法在显性世界中感知到……”的意思,这句“□”字表示的意思是:用第一套心智系统从显性世界认识隐性世界,“弗□”就是“无法从显性世界看到……”

“也亓才民前,也民弗□”这句的句读,如果要更加完美,应该是这样的——“也亓才民前,也,民弗□”。

“也亓才民前,也,民弗□”这句句子表达的意思是:聖人对竞争关系的洞察、认识都在隐性世界的层面,而普通人中再聪明的人,TA们对竞争关系的认识也只局限在显性世界中,聖人对竞争关系的洞察、认识,再聪明的人也无法用第一套心智系统从显性世界认识到。

……

“天下樂進而弗詀”的句读应该是“也,天下樂進而弗詀”。把前句末尾字“也”字调整到这句的首字位置,在这个“也”字后面,也需要用句读断开。

“也,天下樂進而弗詀”的“也”字,在这里,表示“聖人表达出来的思想”的意思。

这一篇中,出现了好多个“也”字,每个“也”字所表示的含义,都有所不同。

“也,天下樂進而弗詀”的“天”字楚简字形,与甲骨文“天”字表示的意思有些不同,楚简“天”字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字,我们会在后面在楚简“天”字正式出场时,再做详细解读,在这里,大家只需知道“天下”是“民”的集合,是更多“民”的意思。

“也,天下樂進而弗詀”的“樂”字甲骨文字形,就是“一把琴”的图示,在这里用的是引申的含义,表示“乐意、乐于”的意思。

上图,是“也,天下樂進而弗詀”的“進”字甲骨文字形。

甲骨文“進”字的上半部分是个“向上飞的鸟”的图示。

甲骨文“進”字的下半部分是个追随这只飞鸟的“脚”的图示,表示一种“向上追随”的意思。

甲骨文“進”字在这里表示“天下民众追随聖人”的意思。

“也,天下樂進而弗詀”的“而”字,是楚简“而”字的特殊字形,楚简“而”字在后面的章节中,是个很重要的字,表示“感应道、并顺应系统自动力”的意思,我们会在“而”字正式登场的章节中解读。

这里大家先知道一下这个特殊字形“而”字的字义,这个“而”字比正式的“而”字的头上少了“一短横”,在这里表示“思想顺应”的意思。

“也,天下樂進而弗詀”的“詀”字,从楚简字形来看,左边是楚简的“言”字,表示“感知、思考”的意思,右边的上半部分是“占卜”的图示,下半部分是“口”的图示,意思是用占卜来解释。

这个“詀”字表示的意思是:在臣服聖人,追随聖人的时候,民众会感知聖人的话,并用占卜去研究聖人的思想。

“弗詀”的意思是:这样的认识与研究,终究很难真正理解聖人的思想。

“也,天下樂進而弗詀”这句句子表达的意思是:民众会信仰、追随聖人的思想,进而用TA们的思维方式去认识、研究,但是,这样的认识与研究终究是很难真正认识聖人的思想。

六、“丌”、“静”的甲骨文字义

本章最后一段“以丌不靜也,古天下莫能□之靜”的句读也需要调整一下,调整后句子是这样的——“以丌不、靜也,古天下莫能□之靜”。

“以丌不、靜也,古天下莫能□之靜”的“以”字,表示“连接”的意思。这句是全文的总结,“以”字所连接的,就是对所有全文的总结。

“以丌不、靜也,古天下莫能□之靜”的“丌”字楚简字形,是个特殊的字形。

楚简“丌”字是楚简“亓”字发展出来的,楚简“亓”字表示“隐性人体部分”的意思,而“丌”字则把上面表示隐性世界的“一短横”取消了,只留下表示显性世界的“一长横”,所以,楚简“丌”字表示“显性人体”的意思。

在这里,楚简“丌”字表示“聖人显性人体”的意思。

楚简“丌”字应该不是甲骨文,也不是金文,而是在后世的应用中,从甲骨文“亓”字演变出来的。如果严格按照甲骨文字义,楚简“丌”字应该用甲骨文“元”字最为准确,甲骨文“元”字就表示“显性人体”的意思。

老子在之前的论述,视角都在隐性世界中,所以,用的都是“亓”字,而到了这里,老子的论述视角转到了显性世界,从聖人在显性人体的角度来论述,所以,就用了“丌”字。

上图,是“以丌不、靜也,古天下莫能□之靜”的“不”字楚简字形。

这个楚简“不”字是个楚简“不”字的特殊字形。请看下图:

上图,左边是这句中的楚简“不”字,右边楚简“不”字与甲骨文“不”字相同。

右边这个与甲骨文“不”字相同的楚简“不”字,表示“从显性世界返回到隐性世界”的意思。而左边这个楚简“不”字表示的意思正好相反,是“在显性世界中”的意思,所以,这个楚简“不”字上面的“一短横”取消了,在下面的“一竖”上,特意加粗了一个“黑点”。

上图,是“以丌不、靜也,古天下莫能□之靜”的“静”字金文字形。

金文“静”字的造字结构,其实是上、中、下结构。

金文“静”字的核心是中间部分这个“方框”,这种“方框”在甲骨文造字中都表示“显性世界”的意思,“方框”中的一点,表示产生竞争的某种东西。在“方框”上面的“生”字,表示在竞争关系中“聖人”的一方,而在“方框”下面的“争”字,表示在竞争关系中“民”的一方。

为了表示竞争的关系,下面的“争”字被画得很夸张,画了一个大弧度,绕过“方框”直接指向了“生”字,有种“想与‘生’面对面直接干,却又够不着”的趣味。

金文“静”字表示“聖人与民”之间竞争的关系。

“以丌不、靜也,古天下莫能□之靜”的“也”字,在这里,表示“聖人在与民的竞争关系中,主导竞争的意识主体”的意思。

“丌不、静也”这句句子表达的意思是:聖人的显性人体虽然处在竞争的显性世界中,但是,主导竞争并能轻松获胜的意识主体,是内在的第三层意识。

“以丌不、靜也,古天下莫能□之靜”的“古”字,在楚简字中,这个“古”字相当于后世古汉字“言”字,楚简“古”字表示“表达有高度、广度”的意思。在这里,可以解释为“所以说”的意思。

“以丌不、靜也,古天下莫能□之靜”的“天下”就是指所有使用第一套心智系统的人。

“以丌不、靜也,古天下莫能□之靜”的“莫能”就是“没有能力”的意思。

在甲骨文中“不”、“弗”、“亡”都不是用来表示“否定”的意思,只有这个“莫”字才表示否定的意思,甲骨文“莫”字是太阳下山落入丛林的图示,请看下图甲骨文“莫”字。

“以丌不、靜也,古天下莫能□之靜”的“□”字的楚简字形,就表示“两个人在显性世界中直接争斗”的意思,请看下图:

“以丌不、靜也,古天下莫能□之靜”的“之”字,在这里表示“发生一种行为”的意思。

“以丌不、靜也,古天下莫能□之靜”的“静”字,就表示前面“之”字所发生的行为。

“以丌不、靜也,古天下莫能□之靜”这句句子表达的意思是:因为聖人的显性人体虽然处在竞争的显性世界中,但是,主导竞争并能轻松获胜的认知主体,是内在的第三层意识,所以说,所有使用“第一套心智系统”的人都没法用“静”这种竞争模式,与使用“第二套心智系统”的人竞争。

七、跟着老子学“心智系统转换”(白话文翻译)

对于从来没有接触过“心智系统转换”的人来说,在正式学习“心智系统转换”之前总会有一些顾虑。因为现实的生存环境是很恶劣的,充满了相互算计、相互争斗的生存竞争,这种竞争关系,不会因为学习了“心智系统转换”而消失,反而会因为学习了“心智系统转换”以后,面临更高层次、更加严峻的竞争。

于是,问题就来了,花很大的精力去学习“心智系统转换”,这对在现实社会中赢得竞争有什么直接的帮助吗?

对于这样的疑问,我们举个例子来看。

假如,在现实社会中,有一场“争水”的竞争,“争水”的双方,一个叫“江海”,还有一个人叫“自浴”,这两个人一开始都在同一个地方,面对面地直接争那点水……

“自浴”之所以叫“自浴”,因为这个人是个死脑筋,只会看着自己山谷里的那点水,总想着把水留住,不让“江海”拿走。

而“江海”是个很有悟性的人,练习了“心智系统转换”,心智系统转换到了“第二套心智系统”中……

“江海”在“第二套心智系统”中看清了“水”所在系统的循环过程,发现了在系统循环中“自浴”的下一个循环环节,于是,“江海”就退出了与“自浴”的直接竞争,主动占据了所有“自浴”的下一个循环环节,结果,所有“自浴”中的水都自己流到了“江海”这里。“江海”退出了与一个“自浴”的面对面直接竞争,却获得了所有“自浴”里的水,成为了真正的江海。

“江海”之所以能够毫不费力的从“自浴”那里获得水,是因为“江海”的心智系统层次比“自浴”的心智系统有了本质的提升,“江海”用的是“第二套心智系统”,而“自浴”用的是“第一套心智系统”,“自浴”看到的仅仅是自己山谷里的水,而“江海”看到了水系统的整个循环过程,于是,根据自己的条件,占据了系统中的适合自己的位置,“自浴”只能自觉地把水流下来。

“自浴”也想着从“江海”那里再把水弄回来,可是,“自浴”面对“江海”这种竞争模式,有劲使不上,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水”流给“江海”。(对应原文:江海所以为自浴王,以亓能□自浴下,是以能□自浴王)。

运用“第二套心智系统”的人与运用“第一套心智系统”的人,在发生竞争的时候,运用“第二套心智系统”的人的认知主体在隐性世界中,是从隐性世界中认识竞争所在系统的全貌,以及系统自动力运行的规律与本质,这等于是获得了“上帝视角”的认知能力。

而运用“第一套心智系统”的人的认知主体在显性世界中,对竞争的认识全部局限在显性世界中,这样的认识既看不到系统的全貌,更不可能认识系统自动力运行的本质与规律,只能看到眼前的一点具象的东西,比如“自浴”只看到自己山谷中的水,也不明白水从哪里来的,为什么自己的山谷里会有水,也不明白水为什么会流走,一门心思想的只是如何不让别人把自己的水抢走。

所以运用“第二套心智系统”的人有了这样“上帝视角”的认知能力,再操控自己的重叠结构人体,去应对与运用“第一套心智系统”的人的竞争,这样,在竞争中怎么可能会输呢?(对应原文:聖人之才民前,也以身後之)。

从根本上来说,运用“第二套心智系统”的人能够轻轻松松获得竞争的胜利,核心关键在于TA的认知层面在包含事物本质的隐性世界中,这就是一种“上帝视角”的认知层面,这是运用“第一套心智系统”的人所无法想象的,TA在“上帝视角”中自然能发现在整个系统中,有利于自己的位置,并到那个位置上获得成功(对应原文:亓才民上,也以言下之)。

运用“第二套心智系统”的人,TA的认知主体在隐性世界中,所认识的内容也在隐性世界中,所以,TA的想法,对于运用“第一套心智系统”的人来说,是不可能认识到的。(对应原文:亓才民上,也,民弗□)。

运用“第二套心智系统”的人,TA的认知主体在隐性世界中,所认识的内容也在隐性世界中,所以,TA的想法,对于运用“第一套心智系统”的人来说,想从显性世界的角度去理解,也是不可能理解的。(对应原文:也亓才民前,也,民弗□)。

最终,使用“第二套心智系统”的人所表达出来的思想,会受到所有使用“第一套心智系统”的人的信仰、崇拜、追随,崇拜者并且会用占卜之类的迷信去认识、解释自己的信仰,去神化自己所追随的人(对应原文:也,天下樂進而弗詀)。

之所以,最终会有这样的结果,因为使用“第二套心智系统”的人,TA的显性人体虽然在显性世界中,但是,真正主导竞争的意识主体,却是在隐性世界中的第三层意识,由第三层意识主导的竞争,不会是在显性世界中使用蛮力的、面对面的争斗,而是让竞争对手“使不上劲,乖乖服输”的格局竞争。

所以,对于所有使用“第一套心智系统”的人来说,只会使用面对面两败俱伤的争斗,根本对付不了使用“第二套心智系统”的人所用的格局竞争(对应原文:以丌不、靜也,古天下莫能□之靜)。

八、解读心得分享

有读者问,假如,“江海”处在“自浴”的位置上,而TA的条件又让TA无法转移到江海的位置,只能处在“自浴”的位置,那么,TA如何做一个有洞察力的“浴”呢?

这个其实很简单,如果“浴”也有了“上帝视角”的认知能力以后,就会发现,山谷里的水流向了江湖大海,而江湖大海中的水,又在太阳的作用下,升到了天空中,而天空中的水,又在大气运动的作用下,吹到了山谷的头上,之后,会变成“雨”重新下到了山谷里。

而大气中的水,之所以会吹到山谷头上,是因为这些山谷有着丰富的植被,有了这些植被,山谷的山体就能蓄留住大量的水,而这些水的蒸发又能把山谷头顶上的空气形成良好的大气环境,有了这样的大气环境,海上大气中的“水”就会自然流动过来,变成“雨”再降下来。

火焰山中很少有降水,就是因为火焰山缺乏植被……

“浴”如果看明白“水系统”的这种循环过程,就会明白,如果自己注定只能是个“浴”,那么,就要成为一个植物种类丰富、植被茂密、郁郁葱葱的“绿浴”。

不要小看这样的“绿浴”,这样的“绿浴”决定着整个水循环系统的质量,从“绿浴”中流出的,不是水土流失严重的泥浆水,而是清泉,有了这样的清泉汇入,江海的水源质量就很高,有了高质量的水源补给,江海的水质也会很好,生态环境的质量也会提高,整个大气环境的质量也会提高,如此,就又有高质量的水汽,变成雨下到“绿浴”中,“绿浴”实际上成为了形成整个水系统良性循环的重要源头。

所以,我们是不是发现,“浴”的位置是很重要的?其实在一个系统中,不存在不重要的位置,好比在精密的机械手表中,拿走一个小齿轮,再看看这手表会怎么样?

理解老子在本章讲的这个寓言,关键不在于“江海”与“自浴”的区别,关键在于练习“心智系统转换”,让自己在无法避免的竞争中,获得“上帝视角”的认知能力,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在一个系统中,任何位置都是很重要的。

……

这章,老子主要是用来打消人们的顾虑——练习“心智系统转换”是一项非常大的人生工程,花这么多的功夫去练,对于充满竞争的现实生活、工作是否具有现实的帮助?

老子做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从“认知主体”转换的角度,分析了获得竞争优势的原理。一个人学会使用“第二套心智系统”以后,等于获得了认识世界的“上帝视角”,能够洞悉竞争中的全部态势,这对于只会运用“第一套心智系统”的人来说,就拥有了绝对的竞争优势。

老子的这个寓言故事以及后面的分析都非常精彩,展现的情景令人向往。但是,读者们依然会有更大的疑问,老子所说的是“心智系统转换”的终极状况,是一个人会运用“第二套心智系统”的结果,那么,在漫长的练习过程中,练习者的心智系统还没有转换成功的时候,会对练习者现在的生活、工作有什么帮助吗?

当然有很大帮助!

就从我们的体验来看,学会“心智系统转换”的道路很漫长,但是,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练习者却能持续获得各种良性反馈,这些良性反馈对于练习者的现实生活、工作都有很大帮助。

我们就拿《郭店楚简·老子(甲本)》第一章的“绝X弃X、视索保朴、少厶□□”来说,一旦按照老子的这个方法开始练习,即使还没有开始真正练习“心智系统转换”,练习者已经能获得不少“良性反馈”。

良性反馈一:学会用“意识影像”的思考

我们熟悉的“逻辑思维”在应用上是基于语言的思维,一般人平时也习惯于用语言进行思维,但是,要明白一个道理,用语言进行的思维是一种低层次的思维,高质量思维是在“意识影像”中进行的思维。

按照《郭店楚简·老子(甲本)》第一种中的“绝X弃X”的方式去练习,就能在“看关系”的过程中,学会用“意识影像”思维。

一旦学会用“意识影像”思维,练习者的整个思考模式就会发生天翻地覆的改变。我们在前一章中提到的“系统思维”、“批判思维”、“策略思维”、“概念思维”、“关系思维”都会在应用中发生本质的变化,所谓的思考不再是让脑仁生疼的在语言中的冥思苦想,而是在意识中“看意识影像”,练习者会真正体验到思考的乐趣。

具有洞察力的思考基本上都是用“意识影像”的思维。爱因斯坦说他在发现《相对论》的思考中用的是“Imagination”,从字面意思来看,“Imagination”就是“意识影像”的意思,但是,被汉语翻译成了“想象力”,“Imagination”与我们所理解的“想象力”并不是一回事,在汉语的语境中,“想象力”是一种天马行空的思维,而爱因斯坦对“Imagination”的认识是:“Imagination”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

良性反馈二:拥有真正的理性

学会用“意识影像”思维能让人走向真正的理性,因为一旦学会用“意识影像”认识事物的时候,会有一种全新体验——“真正的真实”并不存在于显性世界中,而是存在于“意识影像”中,经过第三层意识审视以后的“意识影像”,才是“真正的真实”。

王阳明一定有过这种体验,所以,他说“心外无物”。

“心外无物”从字面意思上来说,这话说得太唯心了,但是,我们如果学会用“意识影像”思维,就能进入王阳明的思想中,体验他说“心外无物”的心理体验。真正完整而又真实的“物”,只在“意识影像”中才能“看”到,在现实世界中,我们只能看到“物”在某一特定时间与环境下的表象而已。

德国哲学家胡塞尔一定也有过类似体验,胡塞尔《现象学》的本质就是“看意识影像”,真正的真实存在于“意识影像”中。在胡塞尔《现象学》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存在主义》,也是源于这个原因。

我们所认识的一般意义上的理性,其实,并不是真正的理性,而是建立在权威、社会共同认知基础上的,基于自身价值判断的假理性。

只有用“意识影像”对各种“关系”进行审视以后的认识,才是真正的理性。这就是练习“绝X弃X”带来的良性反馈。

良性反馈三:学会控制情绪与冷静

在“绝X弃X”的基础上,再进行“视索保朴、少厶□□”的练习,练习者能非常明显体验到,对自身情绪的控制强化了,而且人也会变得冷静。

一个人学会用 “意识影像”思考,拥有了真正的理性,那么,这个人在生活、工作中的自信就产生了,遇到问题时,有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自信,这样,人就不容易产生焦虑而被情绪控制,人自然就变得从容、冷静。

良性反馈四:学会专注

体验到情控制绪以及心态变得冷静以后,练习者会发现自己的另一个显著变化,就是学会“专注”了。

在竞争异常激烈的现代社会中,比思考能力更为重要的,是一个人的“专注”能力。

我们现在生存环境中,能引起焦虑不安的相互攀比,能分散注意力的媒体、游戏,时时干扰着我们。踏入社会开始工作以后,一面生存在生活、工作的焦虑中,一面又在浪费着自己的专注力,很少有人能专注于自己的事业。

而想要在竞争激烈的现实环境中获得成就,保持高度的“专注”是基础,没有“专注”什么梦想都只是梦。

我们练习“绝X弃X、视索保朴、少厶□□”以后,很容易体验到“专注”。

以上四点,是“心智系统转换”练习者,在开始阶段就能获得的良性反馈。我们相信,仅凭着四点良性反馈,就已经能使大家在职场中获得非常强的竞争优势。

从孔子的“十五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这句话来看,学习“心智系统转换”是个终生学习工程,其路途有点漫长,但是,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会持续收获各种良性反馈。

收获良性反馈的感觉非常令人欣喜、非常奇妙,就好比去攀登一座看不到顶的高山,一路上也许很孤独,但是沿途的风光却无比美丽、令人心旷神怡,而且路途中不断能体验到自己的生命在成长。

所以,“心智系统转换”是值得每一个人去攀登的生命巅峰,练习“心智系统转换”也许就是我们之所以成为人的意义所在。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