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范文,分享全网优秀范文,学习好帮手!
2000字范文 > 米芾文学在宋代的地位和影响(第一期)

米芾文学在宋代的地位和影响(第一期)

时间:2019-09-24 19:34:02

相关推荐

米芾文学在宋代的地位和影响(第一期)

米芾旧有《山林集》一百卷, 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在当时颇有影响。

最早给予米芾文学以较高评判的是苏轼, 米芾也喜欢把自己的诗文寄给苏轼看。但苏轼对米芾的文学也有逐渐深入了解的过程, 他开始并没有给予多的赞誉。现存苏轼给米芾写的尺牍共二十八篇,早期的几篇或与文学无关, 或仅是出于礼貌而泛泛称赞其文学作品, 如他在翰林时的《与米元章尺牍 (二) 》说:“示及数诗, 皆超然奇逸, 笔迹称是, 置之怀袖, 不能释手。异日为宝, 今未尔者, 特以公在尔!”其中虽有一句赞米芾诗“皆超然奇逸”, 但真正令苏轼爱不释手的是“笔迹称是”, 即书法好, 此信后面还有句“临古帖尤奇, 获之甚幸” 。

他开玩笑地说:这些诗将来应是宝物, 现在之所以没人看重, 是因为你还在人间呵!这也说明当时米芾还没有文名。米芾到京后, 苏轼又与其第四篇尺牍, 称:“二小诗甚奇妙, 稍闲, 当和谢。”篇后还是说了句“三本皆妙迹”, 主要仍是在赞米芾的书法妙。第六篇提到了米芾的铭文:“惠示殿堂二铭, 词翰皆妙, 叹玩不已。新著不惜频借示。” 此篇只赞其文学, 不再连带赞其书法, 说明苏轼已开始注意到了米芾诗文的价值, 但他还想进一步了解, 要米芾有新文章就送给他读, 意在鼓励米芾继续创作更多更好的文学作品。

此后米芾寄给苏轼的诗文逐渐多起来。苏轼第八篇尺牍说“太师雄篇已领”, 所指应是米芾的《太师行寄王太史彦舟》, 此诗所写有关古画鉴别。第九篇是苏轼请求外任时写的, 说:“重辱新诗为送, 词韵高雅, 行色增光, 感服不可言也。”第十一篇是为感谢米芾送行写的, 说:“佳篇辱贶, 以不作诗故, 无由攀和。”第十五篇是赴定州时写的, 说“新诗文寄示, 幸甚” 。第十六篇说“又蒙惠诗, 欲和答, 竟无顷刻暇, 愧负可量。”第十九篇说:“并惠新诗, 足为衰朽光荣, 感慰之极。”这段时间, 苏轼读了不少米芾的文学作品, 了解渐深。

相隔近十年, 当苏轼晚年北归时, 米芾文学造诣渐深, 苏轼对米芾文学的认识有了质的变化。第二十一篇说:

两日来, 疾有增无减, 虽迁闸外, 风气稍清, 但虚乏不能食, 口殆不能言也。儿子于何处得《宝月观赋》, 琅然诵之, 老夫卧听之未半, 蹶然而起。恨二十年相从, 知元章不尽。若此赋, 当过故人, 不论今世也。天下岂常如我辈愦愦耶?公不久当有大名, 不劳我辈说也。愿欲与公谈, 则实未能, 想当更后数日耶?

苏轼平生对文人才士特别爱赏, 至老不衰。他说近二十年与米芾交往, 对他还知之不尽, 盖因长期对米芾书画才能更重视, 忽略了他的文学才能, 当听到了米芾的《宝月观赋》后, 觉得写得太好了, 虽卧病在床, 却跃然而起, 想立即与他促膝长谈。欣喜之状, 溢于言表。该信中提到的《宝月观赋》, 又称《宝月赋》、《宝月庵赋》, 现已遗佚, 明董其昌云:“子瞻称其《宝月赋》, 以为知元章不尽, 乃曾无一本传世, 何也?” (《画禅室随笔》)

在重病中, 苏轼仍关注米芾的文学创作, 在与米芾的第二十四篇说:“示及古文, 幸甚!”而此后的第二十五篇则对米芾其人、其字、其文学都作了最后的总结和评价:

岭海八年, 亲友旷绝, 亦未尝关念。独念吾元章 (米芾) 迈往凌云之气, 清雄绝俗之文, 超妙入神之字, 何时见之, 以洗我积年瘴毒耶?今真见之矣, 余无足言, 不一一。

此时苏轼已经病重, 数日后米芾入京上计, 前来告辞, 苏轼强起送行, 相别闸屋之下。几天后苏轼病逝, 此次分别, 竟成永诀。米芾虽小苏轼十五岁, 但从来不以弟子相称, 既是因为米芾不愿卷入党争, 又是因为苏轼视米芾为书法的开宗派者, 所以二人始终平辈交往, 结下深情厚谊。苏轼在生命最后一息和米芾作了诀别交心之谈, 而米芾在苏轼死后, 当即挥泪写下了《东坡挽诗五首》。这组诗在米芾集中绝无仅有, 他全然没有在意写这些挽诗的风险, 毅然决然地给苏轼写下了最后一篇交心文字, 为二人的知心之交画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