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范文,分享全网优秀范文,学习好帮手!
2000字范文 > 赖辉东《论语史鉴》:“春秋三杰”之介子推!

赖辉东《论语史鉴》:“春秋三杰”之介子推!

时间:2022-07-02 07:24:04

相关推荐

赖辉东《论语史鉴》:“春秋三杰”之介子推!

第2章

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

从:会意字。最早见于甲骨文,像二人相从之形。金文左边加“彳”,下部加“止”。

繁体字“从”。强调相随于路途之上,故从“辵”。

简体字的“从”,又回到了古文字。其本义是“随行”、“相随”、“跟随”,如《诗经-齐风》:并驱从两肩兮。

引申为“顺从”、“听从”,又可以引申为“追赶”。

从也有“自”的意思,如《晋书·明帝纪》:不闻人从日边来。

从也指侍从,如《书·囧命》:其侍御仆从。

从也指从容、舒缓貌。如《书·君陈》:从容以和。《礼·中庸》:从容中道。《礼·学记》:待其从容,然後尽其声。

从也可以作介词、副词等。加在否定前,表示“从来”的意思。

从也表示时间,如“从前”,以前的意思。

从也指次要的,如“从犯”。从还是中国的罕见姓氏之一。

陈、蔡:春秋时的国名。孔子曾在陈、蔡之间遭受困厄。

孔子在卫国一直得不到重用,所以,孔子本想去晋国,到了黄河边,听到贤大夫窦鸣犊、舜华被杀的消息。

孔子感慨说:“一个地方剖腹取胎杀害幼兽,麒麟就不到它的郊野,排干了池塘水抓鱼,那么龙就不调合阴阳来兴雨了,倾覆鸟巢毁坏鸟卵,凤凰就不愿来这里飞翔。

君子忌讳伤害他的同类。“鸟兽恶伤其类,况人乎”?那些鸟兽对于不义的行为尚且知道避开,何况是人呢!"

孔子从黄河边上折回后,去了宋国,遭到权臣司马桓魋的追杀,不得不又去了陈国。第二年又迁居到了蔡国,在蔡国的第三年,吴国攻打陈国。楚国救援陈国,军队驻扎在城父。

听说孔子住在陈国和蔡国的边境上,楚国便派人去聘请孔子。孔子正要前往拜见接受聘礼,陈 国、蔡国的大夫商议说:"孔子是位有才德的贤人,他所指责讽刺的都切中诸侯的弊病。

如今的楚国,是个大国,却来聘请孔子。如果孔子在楚国被重用,那么我们陈蔡两国掌权的大夫们就危险了。"

于是他们双方就派了些服劳役的人把孔子围困在野外。孔子和他的弟子无法行动,粮食也断绝了。跟从的弟子饿病了,孔子却毫不畏惧,还在不停的给大家讲学、诵诗、歌唱和弹琴。

子路很生气, 问:"君子也有困窘的时候吗?"孔子说:"君子在困窘面前能坚持节操不动摇,而小人遇到困窘就会不加节制,什么坏事都做得出来。"

后来孔子派子贡到楚国去,说动了楚昭王调动军队来迎接孔子,才消除了这场灾祸。

不及门:指不在门,即不在孔子身边。

全文理解为:

孔子说:“跟随我在陈国、蔡国之间遭受困厄的弟子们,都不在我身边了。”

本文记载了孔子追思往昔之艰难,情不自禁,感慨万千,而此时这些弟子都不在身边,有的出师当官去了,有的回到家乡开班授徒去了,有的去世了。孔子由此发出了深深的叹息。

这里也流露出孔子和弟子们的深厚感情。常言道:患难见真情。人在最困难、最低谷的时候交往的人往往是感情最真挚的。

人一定不要忘了和自己一起吃苦、一起努力、一起奋斗的人。正如古人所说:“糟糠之妻不下堂,贫贱之交不可亡。”

颜回、子贡和子路等,都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他们都曾跟随孔子周游列国,受困于陈蔡,以至绝粮,他们和孔子的感情也是最深的。

春秋三杰之介子推

春秋时期晋国有个叫解张(今山西省运城市临猗县人)的人,为解姓及今天山西、河北、河南之张氏的先祖。解张曾在残疾元帅卻克(晋国正卿,卻缺之子,跛脚)下手效力,在对齐战争中立过大功。

解张是个很讲义气的人,有一次他为了替一个邻居鸣不平,写了一封书信挂在城门,内容是:“龙欲上天,五蛇为辅。龙已升云,四蛇各入其宇,一蛇独怨,终不见处所”。

信中的龙指的是晋文公重耳,蛇指跟随重耳一起流亡国外长达的随从们,其中的“一蛇独怨”指的就是他的邻居介子推(和伍子胥、屈原合称春秋三杰,介姓先祖)。

介子推为何而“怨”?其实他无怨,是解张为他感到“怨”。

重耳回国当上晋文公后,介子推没有像壶叔(一名陶叔狐)那样,主动请赏。他说,晋文公返国,实为天意,他认为忠君的行为发乎自然,没必要得到奖赏,并以接受奖赏为耻辱。

介子推认为晋献公生子九人,当时只有公子在世。惠公、怀公被国人抛弃,公子执掌晋国这是上天的安排。而那几个受封赏的臣子却认为是他们的功劳,这难道不可笑吗?

狐偃等“以为己力”,无异于“窃人之财”的盗贼,故“难于处矣”。介子推认为狐偃等人的邀功简直像是强盗,对这些追逐荣华富贵的人十分鄙夷。

后来的事实证明,晋国正是因为这些受到封赏公卿势力的壮大,才导致后来六氏争权,三家分晋。这不能不说介子推有先见之明。

晋文公虽然忘记了为他封赏,但他丝毫没有对晋文公的怨恨,他没有对功名利禄的艳羡。

有些并未跟随晋文公逃亡的人如竖头须,为了贪小便宜通过说些刺激性的话来请赏,介子推因此很气愤,进而隐居绵山,成了一名不食君禄的隐士。

重耳看书信后,心中不安,为了感谢解张的提醒,封他为大夫,然后寻介子推去了,然介子推已经背着自己的老母亲隐于绵山去了。

晋文公为了纪念这个和自己一起流亡吃苦、高风亮节的介子推,把绵山改名为介山,故事就这样结束了。

可是后人感觉这样不过瘾,为了加强其传奇色彩,为其加了很多“料”,甚至说“寒食节”的来历和他们有关系。

《庄子·杂篇·盗跖》中说“介子推至忠也,自割其股以食文公”,还说介子推是“抱木而燔死”。

意思就是介子推跟随重耳流亡期间,曾把自己大腿的肉割下来给重耳吃。后来晋文公重耳为了找到介子推曾放火烧山,介子推抱着一颗树被烧死。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分析,把大腿肉割下来是做不到的,一是巨痛,常人根本无法忍受,二是一旦割到动脉,那是必死无疑的。所以介子推“割其股以食文公”的说法不可信。

另外,《九章·惜往日》里有一句“介子忠而立枯兮,文君寤而追求。封介山而为之禁兮,报大德之优游”,就是说介子推耿直却在山上被烧死了,文公去找寻他没有找到,于是将那片山禁止樵采,来报答他当年跟随周游的恩德。

王逸(东汉文学家,今湖北襄阳宜城县人)注解说“文公因烧其山,子推抱树烧而死,故言立枯也”。

《吕氏春秋》里还说有人在山上见到了介子推,他当时还背着一口锅,拿着一长柄斗笠,那人还问介子推住哪里,介子推回答说他躲起来我怎么会知道呢?

受《庄子》、《离骚》、《吕氏春秋》等文学作品的影响,大家都以为介子推是被晋文公烧死的,所以就决定“禁火”纪念。

“禁火”的日期有不同说法,东汉蔡邕的《琴操》记载“介子缓....抱木而烧死,文公令民五月五日不得发火。”这里说的是端午节这天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民间不得生火。

晋朝陆翔的《邺中记》里有记载“并州俗以介子推五月五日烧死,世人为其忌,故不举饷食。”这里也是把五月五日作为介子推的忌日,民间在这天有不生火做饭的习俗。

现在的端午节,不同地区祭祀的人不同,但基本上离不开“春秋三杰”。

此处的并州是指今内蒙古、山西大部及河北之一部,即包括河北保定、正定,山西太原、大同等地。

“禁火”期间,只吃醴酪(杏仁麦粥),即煮粳米还有麦子做成酪,捣烂杏仁做成粥。

东汉中期的并州刺史周举认为太原旧俗禁火一月太长了,这样让老人小孩身体吃不消,于是周举就到介子推庙里祭祀,并规定禁火寒食一个月改成了三天。

《太平御览》引西汉刘向的《别录》就有记载“寒食踏蹴”,由此可见,西汉时期就有人纪念介子推了。

三国时期,曹操听闻太原、上党、西河、雁门等地的人民,在冬至之后一百零五天都开始不生火,吃寒食。

于是他下了一个《明罚令》:每家每户都不准寒食,否则这家的家长就有半年刑法,主管的官吏就有百日刑法,县官要扣掉一个月的俸禄。

现在大部分地区的寒食节与清明节时间相接,所以这天自然有祭祖的风俗了,另外还有秋千、蹴球、踏青等一系列的活动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