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范文,分享全网优秀范文,学习好帮手!
2000字范文 > 非洲猪瘟疫情背景下 请不要神话中兽药

非洲猪瘟疫情背景下 请不要神话中兽药

时间:2022-08-07 12:43:18

相关推荐

非洲猪瘟疫情背景下 请不要神话中兽药

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中医药经典著作各领千秋,中医药名家群星璀璨。《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等流传至今;张仲景、李时珍、朱丹溪、刘完素等为人传颂,这些都是我国先民及中医药学家在长期与疾病斗争过程中所积累的宝贵财富,值得我们去深入挖掘和传承。特别是在非瘟泛滥的当下,当人们对这愈演愈烈的疫情束手无策时,人们都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中药,这种信心来源于传统中医药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对瘟疫战斗所取得的巨大贡献。

于是,仿佛当年非典时期,市场上纷纷出现了一些号称能够有效抵御非瘟侵袭,甚至治疗非瘟的“神奇中兽药”,中兽药是否像某些人说的那样神奇?在此,动保瞭望者特别采集了来自一家专业专注中药产业链五十年,对于中兽药有着深厚造诣和底蕴的企业——江西中成药业的看法,来看看他们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瘟疫背景下,中兽药的行业现状

在日益重视食品健康的今天,再加上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对抗生素在动物中使用的限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中兽医药已经越来越受到众多养殖企业的重视。大量的实践证明,中兽药具有防治效果显著,对畜禽毒副作用相对较小,在动物性食品中无残留或残留少以及不易产生耐药性的优点,尤其是在某些疾病的辩证施治上具有独到之处。随着人们养殖观念和生产模式的转变,中兽药越来越显示出其独特的价值,焕发出勃勃生机。因此,中兽药成为当下动保企业转型发展的热门方向之一。

在此行业背景下,非洲猪瘟到来了。从辽宁开始,疫情一路扩散,直至现在,非洲猪瘟已然实现了“中国化”。从最开始奉行的“清小保大”、“严格扑杀”到后来提出的“拔牙式清除”,随着对它的认识越来越鲜活、具体,无论是对抗它的态度还是采用的方法都在进行不断地转变。在这个时候,其中,中兽药以其对疾病独特的认识,重视整体,强调平和,提倡治未病,正好契合了非洲猪瘟的防控理念——即防范于未然,将疾病拒之门外的观念,被许多养殖企业所看重和采用。

于是,在市场利益的诱惑下,在养殖户对疫情的焦虑中,各种“防非神药”开始出现,甚至有人打着中兽药的旗号,声称其可以治疗非瘟。这种行为,其实对正确认识中兽药是极为不利的!

瘟疫背景下,应该如何认识中兽药?

中兽药在防治动物疾病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比如,在规模化和现代化集中度比较高的蛋鸡养殖中,中兽药的使用比例就很高。特别是在面对病因复杂、病原繁多的病害时,相比于使用抗生素或者化药,中兽药的防治效果更为显著。但是,面对非洲猪瘟,我们必须冷静地分析任何产品都不是万能的,中兽药讲究辨证施治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如果不切实际盲目使用或夸大使用效果,扩大使用范围,甚至神话中兽药“抗非、防非、治非”,这实际上对中兽药的健康发展是一种伤害。

从目前来看,中兽药虽有丰富的“治未病”的理论和经验,在提高免疫力方面对猪场有着很大的帮助,但非洲猪瘟是一种新的传染病,目前临床防控的方法还在摸索中。目前对于防控非瘟的思路主要着眼于清热解毒或补气益中,提升猪只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增强抗病能力。传统的中兽医药讲究辨证论治,针对不同猪群,不同的气候条件,不同的养殖环境,针对猪只的易感程度不同进行针对性预防。如果用药不当,反而对抵抗非瘟起到了负作用。此外,除了防治非洲猪瘟,其他季节性疾病也需要注意防治,比如夏天易感的猪群咳喘,如果防治不及时,将成为猪场疾病开启的“钥匙”。

实事求是,才是认识中兽药的正道!

中国有独有的中草药资源和中医药文化,有西医所不可代替的价值。但非瘟防控是一个整体的、多因素的系统工程,每一个环节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其中,中兽药只是在保护易感动物这一环节起到了它该有的作用。在疫病泛滥的情况下,作为传承了中医药文化的中兽药企业,更应该坚守中医药文化中的风骨,不过分渲染,不虚假吹捧,尊重事实,用客观的态度来正确宣传中兽药。非瘟给了养殖行业一次全面认识中兽药的机会,但中兽药在此时更要坚守自身,做好品质,切实为养殖行业防控疫病做出贡献,这样对于中兽药的健康发展才是有利的,才是长久之道!

来源:动保瞭望者

延伸阅读

发展中兽药是大势所趋,但做好中兽药并不容易

01

发展中兽药是大势所趋

近年来。为提高食品安全水平、减少环境污染,我国畜牧业提出“科学利用、逐步减用、严禁滥用抗生素”口号,对兽药的管理不断加强。在此背景之下,替抗药物的研发应用成为行业大势所趋。

中兽药是指在传统中兽医药理论指导下使用的药用物质及其制剂,我国使用中兽医药诊治动物疫病的历史有数千年之久,因具有增强免疫、促进增长、抗菌抑菌、防治疾病等功效以及天然、副作用小、无残留等特点,中兽药成为当下兽药行业转型发展的热门方向之一。

“近几年,我国蛋鸡养殖中中兽药使用比例就很高。”中国兽医分会秘书长、河北农业大学中兽医学院教授史万玉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比如,在诊治鸡气管堵塞以及以腺胃炎为代表的病因复杂、病原繁多的病害时,相比于使用抗生素或者化药,中兽药效果更为显著。

正因为中兽药具有种种优点,而近几年,中兽药在行业内得到广泛关注,发展极为迅猛。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我国有近2000家兽药厂,除了100多家疫苗生产企业,其他的兽药企业几乎都涉及了中兽药的生产。

然而,之前,专门从事中兽药研发生产的企业还寥寥无几。

“毫不夸张地说,在之前,中兽药是叫好不叫座。河北某兽药公司研发部经理李定刚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业内虽认可中兽药的功效,也看好中兽药发展前景,但是,很长一段时间内,鲜有企业真正从事中兽药的研发生产。

不过,由于政策风向标的导向和市场的倾倒,中兽药近几年成为行业热词,吸引企业纷纷涉足,呈现一片热闹景象。

02

两种理论体系的“纠结”

中兽药热闹起来,李定刚认为是一件好事。“确实有一些企业在踏实地做事,取得了 一些进步;此外,大家一起来做,行业的影响和呼声也会大不同。”

不过,对中兽药的热闹,他又有隐隐的担忧。一时间大家纷纷涌入发展相对弱势的中兽药领域,在他看来不免有浮躁和急功近利的心态作祟。

“其实,做好中兽药并不容易。”李定刚向记者强调。

在他看来,中兽药其他药物的一大核心区别在于有没有传统中兽医理论的指导,“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也是一门实践科学”,这决定了中兽药有不同的研制和使用思路。

史万玉也向记者强调了中兽药在思路上的不同,从中医的角度,一般认为药物主要依靠组合效应,相当于“团体作战”,每一味药材、每一种成分相互协同、拮抗,共同起效。比如,有些成分或许对具体疾病治疗没有起作用,但是却能发挥减少毒副作用的效果。

“用药是有效的、安全的,质量也是可控的,从中医理论来看,是可以解释清楚的。”史万玉说,“但是,可能从现在医学的角度来看,就认为无法解释清楚是什么成分在起效。”

业内人士在采访中向记者反映,在目前中兽药管理中,尽管强调了中兽药在“传统中兽医理论指导下”的原则,但在具体的标准制定上,依然沿用了现代医学的评价标准。

以目前农业农村部发布的《中兽药、天然药物分类及注册资料要求(征求意见稿)》为例,其中一类兽药“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从植物、动物、矿物等物质中提取的有效成份及其制剂”就要求“从”植物、动物、矿物等物质中提取得到的未经过化学修饰的单一成分及其制剂,其单一成分的含量应当占总提取物的90%以上。”

“我建议不要以成分来对中兽药进行区分。”史万玉表示,过于强调成分,有时适得其反。

以双黄连为例,按照成分要求,检测的主要是绿原酸、黄芩苷和连翘苷。史万玉告诉记者,市场上曾出现过这样的双黄连产品,成分检测全部合格,但是使用效果不佳。

“这些成分现在都可以化学合成,价格十分便宜,但是没有效果。所以,所谓的有效成分不一定是真正有效成分。”史万玉说,由于标准是检测某几个成分合格不合格,很多不法企业就在其中“钻空子”。

同时,在生产上大规模使用中药的某一提纯成分不太实际,投入高而得率低;因而从成本考虑,合成药价格比较低廉,然而一旦合成,史万玉表示,“实际上还是走的化药的路子”。

03

夯实中兽药发展基础

“中兽药要想真正在时间中发挥作用,管理上不能太死。”史万玉认为,按照目前的标准,一些中兽药难以满足要求。比如,有的中兽药复方制剂由十多味药组合而成,效果显著,但如果按照明确成分要求,只能不断将处方“瘦身”,“最后成分清楚了,申报成功了,药效也没了”

李定刚也表示,现代医学理论和传统中兽医理论是两个不同的理论体系,“目前依靠科学手段还很难阐释中兽药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因而,建议“应分开管理”,针对中兽药特点建立制定一套评判标准和管理体系,在政策上更加开放包容,为中兽药发展“松开手脚”。

在中国农科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副所长李建喜研究员看来,现在业内不少中兽药的研发实际上也存在为药而药的“跑偏”现象。

他表示,中医先认识病,再根据病的情况配方制药;现在药厂则是先制出药,再投入实践应用。“不排除这样会研制出好的药物,但是相对来说,会走很多弯路,将中兽医理论和现代技术结合起来研发中兽药,可能效果更好。”

李建喜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目前中兽医对疾病的认识和诊断方法,还未适应现代规模化养殖模式的转变,没有跟上发展的步伐,是限制中兽药在实践中发挥作用的关键因素。

“从传统来说,中兽药的正确使用或者发挥作用都有中兽医理论作为指导,但是现在整个养殖方式发生了改变,变成规模化养殖,疾病发生呈现群体性特征。

怎么用中兽医去诊断,以及拿出辨证、实证的方法或者是科学可行的方案,还需要我们开展大量的基础研究工作。”李建喜说。

人才缺乏也严重制约中兽药产业的发展。据了解,上世纪90年代,全国取消了中兽医本科教育,目前来看,中兽医人才方面存在断层现象,中兽药产业发展人才紧缺问题比较突出。

在采访中,业内人士均呼吁进一步夯实人才基础。据悉,目前河北农业大学、西南大学等高校开设了中兽医方向,以加强后背人才的培养。

此外,在李建喜看来,中药材资源也是制约中兽药进一步发展的因素。受制于中药材资源的有限性,以及随之而来的成本问题,养殖企业使用中兽药受限,制约产业进一步发展。

因而,李建喜建议,应该进一步加强中草药资源的挖掘与利用,以及对经典复方二次开发。

李建喜建议,兽药企业和科研单位紧密合作,加强对中兽药生产加工技术工艺及装备研究,“通过理论和技术的紧密合作,加强对中兽药生产加工技术工艺及装备研究,“通过理论和技术的紧密结合,达到中兽药防病抗病节本增效的目的。”

另外,他还指出,加强中兽医防病技术人员培训,也是解决中兽药产业高效应用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举措。

“目前,无论是研究基础还是人才基础,仍然比较薄弱。”李定刚说,正因为基础仍然薄弱,所以希望对目前热闹的中兽药产业少一些“过度关注”“过分炒作”,“中兽药的发展很有前景,但需要大家踏踏实实地作出自己的贡献”。

免责申明:本微信订阅号所发资料信息来自互联网收集,主要用于供给大家学习、交流。我们尊重原创作者和单位,支持正版。若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直接留言或电话联系我们,立刻删除!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