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范文,分享全网优秀范文,学习好帮手!
2000字范文 > 【公文怎么写】怎样才能写一篇好的公文呢

【公文怎么写】怎样才能写一篇好的公文呢

时间:2019-12-25 11:42:55

相关推荐

【公文怎么写】怎样才能写一篇好的公文呢

问题补充:

怎样才能写一篇好的公文呢 语文

答案:

【答案】 1、多看多记.看报纸,掌握大政方针、舆论导向,丰富公文写作词汇量.看范文:选定一个文章全面、质量高、更新及时的公文网站如大秘书网,按自己所在部门或按文章类型多看多琢磨,记住各类公文结构、措辞等,尤其是一些套话,掌握各种文体开头与结尾处的不同等.对于初写公文者,最简单的方式就是照着原来的文件来,他怎样你就怎样.

2、多抄多写.公文语言讲求严谨、简洁,多写多练习会进步很快. 真正的写作天才并不多见,所谓天下文章一大抄!抄其实不难,但是要会抄就不那么容易了.我的经验是:先根据写作主旨拟出一个公文提纲,再根据每部分的需要,抄一些内容来充实.借鉴与整合的过程就是很好的学习过程,相信你的写作水平会快速提高!

怎样写好公文 如何写好公文

公文是党政机关常用文体,公文写作是机关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备的基本功.公文好写,写好也难.只有热爱公文,掌握了技巧,肯下功夫的人才能写出高质量的公文.也就是说,想要提高自己的公文写作水平,必须念好“爱、巧、功”公文写作的“三字经”.

一、爱

常言道,干一行,爱一行.没有敬业精神,对工作缺乏热情的人,是成就不了任何事情的.公文写作也不例外,要想写好公文,首先要热爱公文写作,钟情公文写作,要真正了解公文写作的魅力,体会公文写作对一个人素质提高、事业成功的作用和意义.

从事公文写作,有利于增强干部学习的自觉性.当今社会,信息时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时代发展对每个人的知识构成和素质提高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形势迫使领导干部必须养成自觉学习、终身学习的习惯.如果离开学习,今日的饱学之士可能会成为明日的落伍之人.然而,天下成事者,一半是因兴趣所使、名利所趋,一半出于形势所逼、责任所迫.公文写作的任务和压力,往往要求从事公文写作的人不断学习新经验,树立新观念,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这一工作压力的长期存在,会使人逐渐实现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由阶段性学习到经常性学习的转变,久而久之,便会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使学习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内容.

从事公文写作,有利于增强干部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人们常知其利,不知其弊.世上任何事情,如果只是旁观议论,永远是只知其表不知其里,不得真谛不得要领.只有躬身人局,亲自实践,才会乐在其中,精于其道.机关公文种类繁杂,涉及机关工作方方面面,这既增加了公文写作的难度,但也创造并提供了公文写作者熟悉情况、了解问题的条件和机会,锻炼了“爬格子”人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长期从事公文写作,使人更加善于观察、勤于思考,这是不经意间养成的习惯,也是长期从事公文写作的必然结果.

从事公文写作,有利于增强干部的全局观念和把握形势的能力.与文学写作不同的是,公文写作决不是个人观点、私人情绪的自然流露和倾吐,而是众人智慧和领导意图的科学反映.从某种意义上讲,公文的写作过程实质上就是对一件事情、一项工作的决策过程.公文的特点,决定了公文写作者必须站在全局的高度,看问题、理思路,必须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吸取大家的意见和智慧;公文的特殊性,也决定了公文写作者必须站在领导者的角度,定措施、作决策,很好地体现领导集体的看法和思想.如是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必定会提高公文写作者的全局意识和决策能力,提高其领导水平和管理素质.

从事公文写作,有利于增强干部的事业心、责任感,成为催人进步的不竭动力.毋庸讳言,在机关从事公文写作,会有机会接触更多的博学之士和事业有成之人,受到不断的启迪与启发,积累更多的知识和经验;也会有机会见识更多的事,了解更多的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受到更多的激励和鼓舞,从而鞭策自己不断进取,努力奋进,实现由一个台阶向另一个台阶的跨越,争取事业一步一步走向成功.

二、巧

仔细琢磨,干部写公文,虽与园丁植树育花工作性质不同,但却有异曲同工之妙.要想精通公文写作之法,就得很好地借鉴园丁植树育花之道.

1.确立主干

园丁植树首要的是选苗、择地、栽好幼苗.如果不能科学选苗、因地定植,树苗将难以长好,甚至难以成活;如果最初未能栽直,以后就会歪斜.写公文首要的是“立意”,“立意”不准,文不对题,尽管你费尽心机,作出了很大努力,也往往会事倍功半,甚至前功尽弃.文章“立意”要准,必须掌握好以下几点:

首先要确定好文章的种类.公文种类很多,往往因用途不同、目的不同而不同.常用的公文有领导讲话稿、工作总结、决定、决议、通知、经验材料等等.不同类型文章要求不同,写法各异,一定要准确把握.比如说领导讲话稿的起草,相对来讲,可适当地活脱一些,文字更口语化一些;但决定、决议、通知必须严谨,语言也要用书面语言.又如工作总结与经验材料性质相似,但前者要细,后者要精;前者可长,后者可简,等等.

其次要准确地判断形势,把握好领导、组织和会议的目的和意图.公文是为党务和政务服务的,所以公文的起草不得不考虑国内外、所辖区域内外以及行业内外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发展变化的形势和趋向,不能有悖于或落后于形势.公文也是领导与组织体现、表达、宣传其决策、执政、行政意图的重要工具,公文写作者的观念一定要符合领导和组织的观念,公文写作者的思维一定要跟上领导和组织的思维.会议材料要紧扣会议主题,领导讲话稿要充分体现领导的讲话风格.

第三要正确分析听众、读者的身份、阅历、文化及知识构成,要因受众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写作方式和写作风格.高层次的公文面向的受众一般文化水平较高,理解能力较强,文章要求严谨,内涵丰富,有一定的理性分析.基层的公文面对广大群众,文章要生动简洁、观点明确、文字活泼、好懂易记.

第四是文风及文章的特点要因场所、时机的不同而不同,不能硬搬教条,死守一理.比如同一主题,小会上的讲话要有别于大会上的讲话,现场会上的发言不同于室内会议的发言.文章的长短要因场合的不同和发言者身份、职位的不同甚至天气条件、听众兴趣、情绪的不同而科学取舍,该长则长,该短一定要短.文章要适应环境,若不顾环境,一味地根据个人喜好来强行“灌输”,往往会事与愿违.

2.设计定型

有特色的东西才会有新意,有新意的事物往往令人记忆犹新.为了使自己管理的园林富有特色和新意,园丁们往往把树冠修剪成球形、纺锤形、圆柱形、伞盖形或拟人拟物的各种造型,这些整形后的树木,有了艺术性、充满了活力,不仅当时令游人赏心悦目,过后也难以忘怀.

要使公文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文章的整体结构和段落层次就必须严谨、清晰、富有特色.大的段落之间犹如树木的多个主枝结构,要利用时间先后、空间顺序、因果条件、重要程度等逻辑关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各段落内的各个小点,就像是树木主枝上的分枝,也得相互关联、层次分明,形成一个有机的单元结构.同样的树林,不修剪,就会疯长;同样的素材不整理就是“一团乱麻”.所以,要想写好公文,就必须熟悉材料,认真设计“造型”,理顺文章结构.

3.加叶添绿

好的树木,枝繁叶茂.多数公文也是如此.公文的枝就是结构和观点,公文的叶就是用来说明观点的事例和数据.公文既要有“骨头”,也得有“肉”,好的公文一般是既有“骨头”又有“肉”.用来说明观点的事例和数据不在多而在精.无论是历史上的事例和数据,还是现今的事例和数据;无论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无论是正面的还是反面的,都要能充分地说明观点.同类型的事例和数据不要全用,要选择最典型、最具代表性、最有说服力的为我所用.好的公文不在长,而在于能在有限的篇幅内,容纳足够多的观点和信息.

4.锦上添花

万木皆有绿,好树花不同.好的文章必须“锦上添花”.文章的花,就是在文章的关键之处,在最能体现观点的地方,点缀上具有韵律、富有哲理、精彩易记的句子.写作者可以引用前人名言,可以引用有关领导的精确论述,也可以引用群众的鲜活语言,还可以自己独创发明.文章有了“花”,便会进一步加深读者、听众对文章的接受程度.

三、功

熟知公文写作之巧,不等于就能把公文写好.正如懂得驾车理论,不等于你就能开车上路.“要想有收成,需要下功夫”.要想写好公文,除需掌握公文写作要领外,还要从平时做起,从基础做起,养成“勤读、多集、善思、调研、常练”的良好习惯.

1.勤读

勤读的基本要求首先是养成经常读书、看报、看电视、听新闻的良好习惯.要会利用时间,懂得“人之差距关键在于业余时间”的道理,学习并发扬雷锋挤时间的“钉子精神”.要注意培养学习兴趣.人的兴趣爱好源于后天培养,并非与生俱来.科学研究表明,人们往往会对熟知的或者与己相关的事物感兴趣.可见掌握的知识越多,知识面越广,学习的兴趣会越浓,学习也才能更持久.

勤读还要会读,就是要掌握读书看报的方法.信息时代,每天有大量的信息和知识呈现给读者和观众,所以我们要勤读,更要有选择地读.要拣重要的内容读,要选好的文章读.什么内容重要?这会因人而异.若从工作的需要出发,那么,与你工作有关的就重要,也就是说,你关心的东西对你来讲就是最重要的东西.一般来讲,全国性、全省性的报刊、杂志和会议材料,其文章质量普遍较高,内容观点丰富,写文章的人,一定要作为阅读的首选.会读不仅体现在对内容的选择上,也体现在方法的选择上.重要的、有代表性的文章要精读、反复读,可以一个“意群”一个“意群”地读,或者隔行读,或者跳跃着一段一段地读.不太重要的文章,可以只看标题,瞧一瞧每段的开头,大概了解文章内容即可.

勤读必须有目的地读,就是要明确读后掌握些什么.首先是看文章的观点,这是读书看报的主要目的;其次了解情况,记住数据,掌握事态的发展动向;第三是研究文章的结构与写法.对那些与自己工作有关的、重要的、好的文章,看见标题后,应先闭书静思,设想如果让自己来写,如何构思取材,如何布局安排,然后再打开来读,这样便能更好地体会“美文”的妙处,更有利于促进自己写作水平的提高.

2.多集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素材、不了解情况就写不出有深度的文章.掌握素材除了平时坚持勤读外,还有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多集.资料积累有三种方法:一是文件袋积累.就是把自己认为重要,有保存价值的资料按自己的意图分类装袋集中保管.与装订的方法相比,利用文件袋积累便于随时按需要重新分类,有利于定期、不定期地对收集的资料进行筛选淘汰,也便于写作时拿取参阅,或复印使用.二是利用电脑收集.就是将有用的资料通过扫描等办法输入电脑,按类分目,建档保存.三是笔记本记录.主要用来记录有关数据、事例和精美语句,便于用时查找翻阅.

3.善思

好文章是想出来的.好写必先善思,只有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才能不断提高公文写作水平.思考分三种情形:

一是平时要熟思.就是结合学习和工作对一些重大问题反复思考,形成初步的看法和观点,为写作奠定基础.好的、有价值的思想观点,并不是临时在稿纸上“憋”出来的,而是在平时反复思考,床上初醒、闲庭信步时偶然迸发出来的.据有关资料报道,人们在似醒非醒或完全放松的情况之下,是脑思维最活跃的时候,也是最容易出思想的时候.所以,要着意培养“早醒赖床不起,梦中胡思乱想”和“偷闲花前散步,思想信马由缰”的习惯.

二是动笔前要深思.写公文最忌讳的就是一领到任务,拿起笔就写.这是初学者常犯的错误,本想尽快完成,但往往适得其反,枉费时间和功夫.所以动笔前首先要查阅相关资料,在查阅过程中将重要观点、事例、数据和语句标划出来或者摘录下来,然后在认真分析这些资料的基础上,按具体要求列出写作提纲,分出段落层次,选出事例、数据,作出全文和每段的字数安排,待胸有成竹后再动笔分段完成.这一过程,犹如艺术家作画,先勾画出人之轮廓,然后再按照头、胸、腹、腿、脚一步步画下去,如此,既不会走样、跑题,也有利于集中精力分段完成,既减轻了写作压力,又增加了写作的信心.值得提醒的是,动笔前深思的过程是消化吸收和完善创新的过程,是在总结别人的观点、经验的基础上,按要求重新创作的过程,是“搅乱揉匀,独立塑形”的过程,不能采取拿来主义,看见别人的文章什么都好,东抄一段,西抄一段,形不成自己的思维体系,表现不出自己的语言风格,使文章不伦不类,没有特色,一看就是假冒伪劣之作.

三是成文后要反思.对公文写作者来讲,文章付印并非工作的结束,要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还得关注人们对文章的评价、反映,吸取经验教训,不断地改进、完善写作方法.许多公文,都要提供给同一会议或同一本杂志印发,这是同类型文章相互比较、相互借鉴的极好机会.只有取长补短、虚心学习、不断反思,才会积累更多的写作经验.

4.调研

“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不深入调查研究公文的写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调查研究是公文写作者的基本功.只有不断地深入实际开展调查研究,才能掌握第一手资料,了解真实情况,发现实际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措施.要善于利用各种可能的机会开展调研,即使是随机的访谈、交流也是一种有效的调研方式,不能轻易错过.调研要讲究方法,要用心去做,善于从复杂的事件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调研时要做好记录,对典型的事例、数据,要搞清来龙去脉;对鲜活的语言要随听随记,以便于今后写作时准确列举使用.

5.常练

公文写作非一日之功,不可一蹴而就,必须常写常练,方有提高之可能.首先是端正态度.不把任务当压力,不把写作时的付出当“吃亏”,而要把写作的过程作为提高的过程,作为一种学习的机遇,这样心态放平了,才能进入“静、定、思、虑、得”的状态,才能以愉悦的心情圆满地完成写作任务.其次是要勤于动手.不仅在有写作任务时按时完成任务,没有任务时,也要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把感兴趣的话题随时整理成文,或整理成集,或送出发表,既培养了作文兴趣,又锻炼了写作能力.第三是不忘动口.在强调动手的同时,平时还要注重锻炼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这不仅有利于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也有利于丰富语言词汇,提高自己的写作速度和工作效率.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