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范文,分享全网优秀范文,学习好帮手!
2000字范文 > (36分)阅读图文材料 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西藏波密至墨脱的公路被称为墨脱公路

(36分)阅读图文材料 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西藏波密至墨脱的公路被称为墨脱公路

时间:2019-08-05 15:10:25

相关推荐

(36分)阅读图文材料 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西藏波密至墨脱的公路被称为墨脱公路

问题补充:

(36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西藏波密至墨脱的公路被称为墨脱公路,该公路全长约117千米,穿越了嘎隆拉雪山和六条江河。该工程已于12月竣工,至此,全国所有的县均实现了公路通达。

(1)分析该地区自然带的主要特征及成因。(10分)

(2)说明墨脱县境内河流的水文特征,并分析该县水能开发程度较低的原因。(12分)

(3)简述墨脱公路在施工中遇到的自然困难。(8分)

(4)甲河流域附近是印度最大的茶叶产地,分析其有利的自然条件。(6分)特征:自然带垂直变化明显;垂直带谱较完整;基带为常绿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或热带雨林带)。(6分)原因:墨脱县位于喜马拉雅山南坡,海拔高,相对高度大;山麓所处的纬度较低。(4分)

答案:

(答案→)特征:自然带垂直变化明显;垂直带谱较完整;基带为常绿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或热带雨林带)。(6分)原因:墨脱县位于喜马拉雅山南坡,海拔高,相对高度大;山麓所处的纬度较低。(4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自然带的差异性,也即地域分异规律包括从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从赤道向两极的分异规律和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从沿海向内陆分异规律主导因素是降水,表现是由森林到荒漠的递变。而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主导因素是热量,体现在热量带的变化上。图中看出墨脱县高差很大,主要特点是自然带垂直变化明显。山地所处的纬度愈低,山地海拔高度愈高,山地垂直自然带愈复杂;山地垂直自然带是在山地所处的水平地带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例如乞力马扎罗山位于赤道带,水热条件湿热,所以山麓自然带即基带,属于赤道雨林带(即热带雨林带);长白山处于温带湿润地带,所以基带是温带针叶与落叶阔叶混交林带。山地地形情况很复杂,例如喜马拉雅山南坡相对高度很大,又处于热带边缘,所以垂直带非常复杂而相当完整;北坡相对高度不大,北坡坡麓就是青藏高原的一部分,所以垂直自然带比较简单。根据墨脱县的地理位置,模仿上面分析可以总结出答案。

(2)河流的水文特征主要从下面分析

①流量:大小、季节变化、有无断流(取决于降水特征、雨水补给、河流面积大小)

②含沙量:取决于流域的植被状况

③结冰期:有无、长短

④水位:高低、变化特征(取决于河流补给类型、水利工程、湖泊调蓄作用)

根据以上分析模式,我们联系材料进行分析(见下图):

根据年降水量和地形判断,墨脱县水能资源丰富。但是,墨脱县水能开发程度较低,说明其开发面临很多困难。墨脱县面积3.4万平方公里,人口仅仅1万余人,说明用电量很小。由该县是全国最后通公路的县可以看出,墨脱经济落后缺乏开发水电的资金。而处于板块交界处,地质条件复杂,更是增加了开发水电的难度。

(3)交通线建设的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有:地形、地质、气候、社会经济、科技等。墨脱县周围高山环绕,修建铁路会面临地形崎岖、山高谷深、跨越大江大河(图文中信息)的困难。有的山脉海拔很高,需要穿越雪山。该地区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施工期间会受到影响。喜马拉雅山位于板块交界处,地质条件不稳定,多滑坡、泥石流、地震等灾害。

(4)茶树的生长习性:

①光照是茶树生存的首要条件,不能太强也不能太弱,对紫外线有特殊嗜好,因而高山出好茶。

②温度:一年中茶树的生长期是由温度条件支配的,最适宜茶树生长的温度是20—30~C,气温下降到一10~C以下时,就会受到严重的冻害。

③水分:年降雨量在1 500毫米左右时最适宜茶树生长,一般在茶树生长期中,平均每月降雨量有100毫米亦可。

④土壤:土壤是茶树赖以生存的基础,茶树为深根植物,要求土壤的土层深厚、土质松疏、排水和通气较好。适宜茶树生长的土壤为pH值在4.5~6.5之间的酸性土壤。

⑤地形:茶园地形条件主要有海拔、坡地、坡向等。在一定高度的山区,雨量充沛,云雾多,空气湿度大,漫射光强,对茶树的生育有利,但也不是越高越好,在1000米以上,会有冻害。既然试题要求甲河流域种植茶树的有利自然条件,那么我们就根据茶树生长的以上要求进行简要叙述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中国区域地理、农业区位因素。

(36分)阅读图文材料 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西藏波密至墨脱的公路被称为墨脱公路 该公路全长约117千米 穿越了嘎隆拉雪山和六条江河。该工程已于12月竣工 至此 全国所有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