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范文,分享全网优秀范文,学习好帮手!
2000字范文 > 劳动教育实验心得体会实用 劳动教育实验心得体会实用版(5篇)

劳动教育实验心得体会实用 劳动教育实验心得体会实用版(5篇)

时间:2019-12-19 11:09:12

相关推荐

劳动教育实验心得体会实用 劳动教育实验心得体会实用版(5篇)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描写劳动教育实验心得体会实用一

1、从小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及其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

2、通过研究,提出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方案和不良习惯的矫正方案,做到良好习惯的培养和不良习惯的矫正相结合,促进学生的健康市场周刊理论研究成长。

3、教师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探讨小学阶段学生劳动意识的形成、范围及培养途径。

蔡元培:“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

高尔基:“在重视劳动和尊重劳动者的基础上,我们有可能来创造自己的新的道德。——劳动和科学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两种力量。”

陶铸:“劳动是一切知识的源泉。”

强化理论:习惯的形成有赖于同种刺激的反复出现。当外部和内部的条件刺激,依一定的顺序不变,进行多次后,大脑皮质的兴奋和抑制过程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关系就固定下来,而且越来越精确,越来越熟练,最后达到自动化的程度。任何优良的习惯都是需要而且可能有意识地来加以培养的。我们知道,“在大脑的两半球的兴奋,最优越的区域内新的条件反射容易被形成,而且分化也能被有效地养成”。因此,一个人只有经过有意识的训练或培养,才可能迅速地和精确地形成各种优良的习惯。

1.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是本研究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课题组结合我校教育教学工作与学生实际制定本课题研究方案,纳入学校德育工作计划,将培养学生劳动意识及其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之中。

2.个案研究法:主要用于学生不良习惯矫正的研究、家庭教育对劳动意识及其行为习惯养成的影响的研究。

3.调查法和观察法:调查法用于了解教师、家长对学生劳动培养的看法以及学生劳动水平的前测。教师运用观察法,了解学生有关劳动的行为习惯的表现。

4.经验总结法:我们要认真总结这方面的经验和规律,在此基础上提高、创新,进一步开展本课题的研究。

5.研究对象:澉浦小学全体学生。

1.主体性原则

在培养学生劳动意识及其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中,学生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的主体,教师只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学生才会在主动参与教育活动中提高认识,把这项教育变为自身的需要,从而增强劳动行为的自觉性,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阶段性原则

个体道德的发展是分阶段的连续的过程。所以,在劳动教育过程中,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

3.示范性原则

在劳动教育过程中,要注重成人行为的示范性。在个体的成长环境中,父母和教师是儿童最早的模仿对象,他们的行为和劳动程度影响着儿童劳动行为的发生和发展。

4.实践性原则

在劳动教育过程中,要让孩子直面真实性的道德冲突。只有当个体直接面临与个人利益密切相关矛盾和冲突,并切实解决了这些矛盾和冲突时,个体的劳动意识才能得到真实性成长。

5.结果与过程并重原则

在劳动教育过程中,既要关注孩子行为的结果,又要关注孩子行为过程的合理性和正当性。教育者应当采用进步健康的价值取向,在评价孩子道德行为的过程中既要关注行为结果,又要关注行为过程的合理性和正当性。

1、积极准备

从20xx年x月起在全校学生当中,要求每个学生人手一本《小学生行为规范》、《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劳动手册》并订阅《家庭教育导报》进行指导,使学生和父母共同努力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组织课题组学习培训

查阅文献,利用互联网广泛收集信息,通过国内知名网站了解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状况及发展趋势,把握时代特点,寻求更具时代特色的青少年优良的行为习惯。并在研究小组内更加细仔划分研究任务,根据各自的工作特点开展工作,并定期展开课题汇报会,及时交流情况,解决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3、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向调查对象发放调查问卷,力求从整体上反映习惯养成的现状。“习惯养成”调查问卷,分学生行为习惯调查问卷和学习习惯调查问卷两部分。由课题组成员完成问卷设计。

1、讲解说教,形成热爱劳动导向。

利用班队会,开展以热爱劳动为主题的班队会,展开讨论,深入理解什么叫“劳动”?怎样做才算是热爱劳动。教师可以给学生讲古代名人爱劳动的故事,还可以讲近代名人的劳动故事,再是选择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关爱劳动、良好行为习惯等内涵的古诗文。在学生中开展诵读古诗文活动,利用古诗文好读、易记,诗文典故容易理解的特点,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使学生从小在朗朗的诵读中受到我国传统美德熏陶,体会自己的行为,增强诚信意识。

2、榜样激励,引导热爱劳动理念。

小学生具有模仿榜样的特点。其一教师的言行举止、思想品质,是学生学习、模仿的榜样,教师的言行对学生起着不可估量的潜移默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化的作用。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应以身立教,以德育德,以行导行,用爱和诚感染学生,用言和行引导学生,用自身的劳动行为来为人师表;其二我们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有关热爱劳动的典型案例、典型人物、先进人物,通过报告会、座谈会,上门参观、走访等形式,感受劳动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

3、家校配合,共造劳动环境

(1)创设校园热爱劳动的环境氛围。

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可以让学生在社会化、人性化和科学化的校园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劳动教育。例如在校园环境建设中注意营造劳动教育氛围,精心设计“劳动教育”长廊,让每一个地方,每一面墙壁,每一处角落都能说话,使校园形成潜移默化和具有导向性的学习教育场所。在学校校门的宣传栏、教学大楼每层走廊墙壁上可以悬挂有关劳动的名人名言。如苏霍姆林斯基:“既然思想存在于劳动之中,人就要靠劳动而生存。”又如高尔基:“我们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都是由劳动、由人的聪明的手创造出来的。”以及宋庆龄:“知识是从刻苦劳动中得来的,任何成就都是刻苦劳动的结果。”等。校内广播、黑板报、校园网等也可以充分地利用,大力地宣传,使全体师生了解劳动教育的基本内容、要求和重要意义,形成“人人知劳动”的良好氛围,为“人人爱劳动”打下舆论基础。另外在举行校园文化艺术节和运动会等集中性校园文化系列活动时,也要注意与劳动教育活动有机结合。如可以在学生的小品节目上表演、美术和手抄报作品的展示以及故事演讲中,进一步加强校园劳动教育的渗透性。

(2)创设班级热爱劳动的环境氛围。

热爱劳动是我国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重点内容,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因此除学校创设热爱劳动的环境氛围外,在班级也可以创设热爱劳动的环境氛围。如班级的布置上,班级黑板报、班训、专栏、条幅等都可以围绕热爱劳动的内容。班里可开展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一些有关劳动的活动,如开展“每天一分钟家务”,“我们也参加养蚕”,“抢收小麦”,“雨中野炊”,“粉刷教室”,“整理小房间”,“养出最美的花”、“每人一个口袋,随时弯弯腰”、“爸、妈做我们的裁判”,“我不甘落后”等活动。种种实践活动,会使我们的“小皇帝”,“小公主”们再也不娇气了,个个成了爱父母,爱班级,爱学校,爱劳动的好儿童。同时班上还可以开展以“劳动”为主题的中队会;开展“学习身边人,评点身边事”的演讲;开展“我家爱劳动小故事”创编和讲故事比赛;评选“班级劳动之星”;举办“劳动主题手抄报”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教育,使“热爱劳动、劳动光荣”思想意识扎根学生心里。

(3)创设家庭劳动环境

人不是孤立存在于世上的,是社会中人,因此他总要在一定的环境中生存。学生,尤其是小学生,生活的主要环境是家和学校,除了在学校接受教育外,家庭教育也很重要,有道是: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也是如此,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因此我们可利用家长会建议家长在家做到:

a、给孩子机会,让他们尝试劳动。当孩子对某件事感兴趣时,家长要及时引导,大胆放手,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会劳动。

b、给孩子一段时间,学会劳动。家长要有足够的耐心,等待孩子学会劳动。开始会出现帮倒忙的现象,家长要接纳孩子从不会到会的渐进过程。

c、给孩子良好的物质空间,自主劳动。从小培养孩子爱劳动很重要,所以家长要为孩子创造适合他们劳动的空间。比如低矮的家具放置孩子的物品,让孩子自己取放收拾,充分发挥自主劳动的积极性。

d、给孩子良好的心里空间,享受劳动。要让孩子感受劳动的快乐,以鼓励为主。

e、给孩子一个方法。学会劳动。家长开始要教给孩子劳动的技巧,使孩子能胜任劳动。可以用游戏的口吻引导孩子进入角色。

f、给孩子一个要求,贯彻到底。提出要求和任务,成员要形成统一战线,坚持贯彻到底g、给孩子一个规则,体味劳动。制定一个劳动奖罚规则,让孩子看到自己劳动带来的荣誉,也能体验懒惰带来的后果,促使孩子最终爱劳动,自觉劳动。

4.强化措施,规范劳动行为。

在学生对劳动有一定理解的基础上,教师不但要做出榜样,还要及时地规范学生的劳动行为。一是要加强预防,防微杜渐,及时纠正不良行为。二是要及时鼓励表扬。三是要循序渐进。根据低、中、高年级学生不同年龄及心理特点,在学校教育、教学各个环节中按照本课题研究内容的指标体系,分层次、有梯度地对学生进行良好习惯的行为训练。每学期的行为规范训练有重点、有要求、有落实、有检查、有总结。为了使学生形成稳定的习惯,行为训练要反复进行,持之以恒,训练内容滚动进行。在训练中,注意采取学生自我管理(红领巾文明卫生岗值日制度)、自我评估(学校、家庭评比表)等方法,进行自我教育,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评估时间:每天自评,每周互评,每月班主任小结,期末总结表彰,达到及时反思、不断强化的目的,促进良好习惯的形成。第一学期,本年级学生应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认真做好值日生”、“捡起身边的一张纸”为主;第二学期,以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为入手,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抓好文热爱劳动教育,调整行为偏差,矫正不良习惯,将养成的良好习惯由自觉状态走向自主、自动,把外显的动力逐步内化为个性品质,使习惯稳固化。

描写劳动教育实验心得体会实用二

踏着晨曦去劳动,不管睡眼惺忪,不管挥汗如雨;忍着酸痛去劳动,每天早上八点到十点下午一点半到三点半,足足四个小时的时间,不管灰尘弥漫,不管气喘吁吁。从楼梯扫到走廊,从墙壁擦到玻璃,一周的劳动课,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苦中有乐,酸中有甜,留下不尽思索,同时让我们体会到劳动者的艰辛。

劳动创造了美,它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完美结合。在我们的汗水浇灌下,一栋教学楼里里外外焕然一新——从垃圾散乱到窗明几净,这凝聚了我们的无尽心血。

劳动培养了我们吃苦耐劳的精神。以前的我,是一个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太阳”。在家懒懒散散,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初上劳动课,感到新鲜。上完一天,腰酸背疼。第二天清晨,迟迟不愿起床,结果误了时间,造成恶性循环。经过几天的磨练,我已有所改变了,变得不怕脏,不怕累,俨然一个劳动者了。

劳动使我们认识到“团结就是力量,众人拾柴火焰高”。这次劳动课,我和七个男生负责打扫4号公寓的清洁卫生,可谓人少任务重。我们统筹兼顾、各负其责、配合默契、互帮互助,逐渐缩短劳动时 间,提高劳动效率,提高劳动质量。

劳动启示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持之以恒,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劳动如此,学习如此,工作也如此只有认定目标,脚踏实地,才能“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我会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发扬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正视一切挫折,不屈不挠,勇往直前。

劳动培养了我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它使我认识到:课本知识是不够的,应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经风雨,见世面,丰富人生阅历,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

劳动还培养了我们的责任心,使我们树立了要回报社会,回报人民的人生观。它使我们认识到: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我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尽职尽责,鞠躬尽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努力做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新人。

七天时间眨眼过去了,记得当初劳动周还没到的时候我们就开始抱怨为什么我们班的劳动周在五一劳动节,别人回家和家人见面我们却留校打扫卫生而且还没有时间出去玩。但是 现在这些想法我都觉得太可笑了,劳动周给我带来了很多以前生活中所没有的体会,使我真正感受到父母艰辛劳作的辛苦,让我从睡梦中醒悟并逐渐长大。指导阿姨的谆谆教导,同学们之间的互帮互助,让我感触很深

七天的劳动如白驹过隙,但它使我的思想发生了质的飞跃,它促使我早日摒弃那些“小太阳”的思想,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我将会在漫漫人生路上勇挑重担,锐意进取,不畏艰险,奋发有为!

描写劳动教育实验心得体会实用三

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广大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方式。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贵州省委办公厅贵州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方案的通知》《中共遵义市委办公室遵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遵义市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和《中共绥阳委绥阳县人民政府印发绥阳县全面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劳动教育是中小学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总体素质的基本途径。劳动教育具有培养学生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同时还具有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益美和以劳创新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功能。为推动教育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落实落地,我县劳动教育工作将以课堂教学、劳动实践为突破口,坚持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活动,积极探索劳动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培养学生的生活、生存技能,在动手动脑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劳动教育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的培养要求,全面提高学生劳动素养。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精神、劳动习惯和品质。本年度具体执行目标如下:

1.通过劳动精神教育,增强学生职业荣誉感,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培育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通过劳动实践教育,培养学生具备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形成良好劳动习惯。创新劳动教育模式,“五育”并举,“五育”融合,知行合一,逐步建立我县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建立新颖高效的劳动教育体系。

2.在,完成申报“县级劳动教育示范校”评估验收,推荐符合条件学校参加“市级劳动教育示范校”评估验收。实现中小学劳动教育常态化,形成学校、社会、家庭普遍重视劳动教育良好氛围。统筹区域多样化劳动教育资源,推动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丰富的教育资源、多样化的方式方法、健全有效的教育机制,形成立体、开放的中小学、职业学校劳动教育体系。

3.在春季学期,组织全县中小学劳动教育分管负责人和劳动教育专干开展专项培训,指导学校规范劳动教育,确保校内劳动教育、校外劳动教育有效开展。对《绥阳县全面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绥委〔〕22号)《绥阳县度公办学校推动服务高质量发展绩效考核(劳动教育)》《绥阳县劳动教育示范校评选》考核细则解读,指导完成相关印证资料。

县教育体育局成立以局长为组长的劳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并进行责任分工,定期研究和检查学校劳动教育工作,加强劳动教育管理,健全劳动教育保障制度,做到“四落实”、“三到位”,即:县级劳动教育工作组织落实、劳动教育工作制度落实、劳动教育保证措施落实及劳动教育责任落实;宣传到位、工作安排到位、督查指导到位。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教体局业务股,由唐健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覃堂洪体负责全县中小学校劳动教育开展,指导完善劳动教育等相关工作。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学生劳动素养,坚持育人为本,把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融入劳动教育全过程,将劳动实践教育有效融入到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我县劳动教育工作应根据各学校特点、学段特点、学生特点,与学生全面发展有机结合,选择恰当的劳动项目和内容,安排适度的劳动时间和强度,把握劳动教育的价值取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科学建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将劳动教育纳入中小学人才培养全过程,根据培养目标,结合学校特点,以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为主要内容开展劳动教育,形成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创新性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1.中小学每周设置1节劳动教育课,职业学校以实训课为主要载体开展劳动教育,其中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专题教育每学年不少于16学时。明确专兼职劳动教育任课教师,开齐开足劳动教育课程,不得挤占、挪用劳动教育课,同时每学年设立一次劳动教育周活动,组织实施好劳动周。各学校根据实际情况自主安排,并撰写在学校劳动教育计划中,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校外劳动实践基地劳动,同时走向社会、企业、社区参加校外劳动锻炼。要求中小学总课表、分课表劳动课程名称一律写成“劳动教育”,于3月20日前将总课表电子档和打印纸质加盖公章上交一份到业务股。

2.中等职业学校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自行编写劳动教育指导手册,明确教学目标、活动设计、工具使用、考核评价、安全保护等劳动教育要求。结合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鼓励学校与企业合作或自主开发劳动教育校本课程,结合学校、社区、社会资源,开发家政、烹饪、手工、园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社区劳动实践课程。开发校外劳动实践教育课程。职业学校要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及其他战略新兴产业,结合专业设置,基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开发企业劳动实践课程。中等职业学校劳动教育指导书册于3月30日前将“劳动教育指导手册”电子档和打印纸质加盖公章上交一份到业务股备案。

(二)有效组织多种形式的学校劳动教育实践

1.发挥学校在劳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切实承担劳动教育主体责任,将劳动课程纳入学校课程管理,明确劳动教育目标,根据中小学生特点设计学生劳动技能培养目标,将学校、社会、家庭劳动实践有机结合,有序开展,统筹组织好学校劳动实践。结合学生常规管理、“双减”课后服务,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为学生创设参与校园卫生保洁、绿化美化、食堂劳作、教室环境美化、各类功能室清扫以及劳动实践岗位等,形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劳动服务理念。

2.中等职业学校产教融合的企业劳动实践。充分利用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及生产性实训基地,鼓励学生用技能参加劳动,通过劳动促进各专业交流,引导学生注重规范和标准,积累职业经验;将劳动教育和创新创业相结合,鼓励创新型劳动,激发学生劳动的内在需求和动力。

(三)积极开展力所能及的家庭劳动

充分发挥家长职责。各学校、各班级要通过各种信息渠道和沟通形式,广泛宣传加强劳动教育的意义和措施,使广大家长深刻领会劳动实践在学生学习、生活和未来长远发展中的积极意义和作用,引领家长自觉成为孩子家庭劳动的指导者和协助者,形成育人合力;合理安排劳动作业。针对中小学生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明确家庭劳动内容,布置力所能及的家庭劳动作业,以一定形式保持与家长的交流反馈,并表彰鼓励积极参加家庭劳动的学生。

(四)大力推进校外劳动实践教育

1.明确校外劳动实践教育实施要求。将校外劳动实践纳入社会实践范畴。加强组织管理,合理安排一定时间的校外劳动实践。推行学校集体组织与学生自主选择相结合的方式,保障学生劳动实践活动数量和质量。

2.各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要做好各类培训提升教师指导能力,躬亲示范,以身作则,结合各类基地特点组织劳动实践活动,指导学生循序渐进参加劳动,逐步提升学生劳动实践能力。加强对教师劳动教育参与度、劳动教育能力、实践指导能力等劳动教育考核。

3.抓好公益劳动实践教育,联合社区、街道及各类公益场所,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充分发挥校团组织的作用,做好学生志愿服务的具体组织实施,教育引导学生在志愿服务中加强劳动,培育良好的社会公德。

4.充分利用社会各方面资源,为劳动教育提供必要保障。各学校要积极协调和引导,企业、工厂、种养殖场等组织履行社会责任,开放实践场所,组织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参与新型服务性劳动,使学生与普通劳动者一起经历劳动过程。组织动员相关力量、搭建活动平台,共同支持学生深入城乡社区、福利院和公共场所等参加志愿服务,开展公益劳动,参与社区治理。建设部分校内劳动教育实践基地。

5.中等职业学校要抓好校内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力争挂牌省级校内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率先建成一个规模适度、课程完备、管理规范、运营良好的校内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职业体验中心),并向所在地区中小学生开放。鼓励学校因地制宜栽植多种类的花草、树木,开辟专门区域种植农作物,开展适宜的养殖活动,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承担养护、种植和养殖等劳动任务,学习相关劳动技能和动植物知识。打造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统筹各类社会优质资源,因地制宜,面向行业、企业建设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形成示范性产教融合型劳动教育实训基地。鼓励高新企业为学生体验现代科技条件下新形态、新方式劳动实践提供支持。

(五)创设劳动文化传承主阵地

积极营造“劳动光荣”的校园文化,多渠道表彰宣传劳动实践优秀典型,在学生中牢固树立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同等重要的理念。结合学校特色挖掘劳动教育素材,广泛开展以劳动实践为主题班会、劳模报告会、工匠进校园、手工作品制作、劳动技能表演等活动。发展与劳动实践有关的学生社团、兴趣小组、志愿者组织,结合植树节、五一劳动节等时间节点,开展丰富多彩的劳动主题教育活动。将劳动实践教育活动与艰苦奋斗、团结协作、精益求精等相关劳动文化相结合,与“二十四节气”“中国农民丰收节”等中国传统劳动所包含的人生智慧相结合,农村学校可结合地域特点和新农村建设,提升劳动实践教育的文化内涵。教育学生热爱家庭,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帮着做,弘扬优良家风,积极践行孝亲、敬老、爱幼等方面的劳动。

(六)建立科学的劳动教育素养测评

将学生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规范评价内容,制定评价标准,建立激励机制。结合学生在学校、家庭、社会劳动实践中的表现,将具体劳动内容、过程和相关事实材料全面客观地记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加强实际劳动技能和价值体认情况的考核,并作为升学、评优、毕业的重要参考。建立公示、审核制度,确保记录真实可靠。

1.《绥阳县中小学劳动素养测评标准(试行)》是严格依据《绥阳县劳动教育指导手册(试行)》为按照“评价目的”“评价理念”“评价内容”“评价程序”“评价结果使用”等要求分为:小学低年级、中年级、高年级、初中、高中等5个学段,同时紧扣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素养3个模块编写测评标准。

2.《绥阳县中小学劳动素养测评标准(试行)》每个年段测评标准由“基本要求、评价举例”两部分构成,其中“评价举例”每个年段、每个模块不等,最少也有一项、多则几项举例。各学校应结合《指导手册》选定的劳动教育项目,详细编辑测评标准。

(一)强化督导,建立健全学校组织机构

1.强化督导功能,做好劳动教育工作落地。由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牵头,明确专兼职责任督学职责,将劳动教育纳入督导体系,将学校劳动教育组织实施情况纳入督导内容,适时组织开展对各地劳动教育组织和实践基地建设情况的专项督导。

2.加强组织领导,做好劳动教育总规划。一是劳动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切实履行职责,将劳动教育纳入学校三年或者五年发展规划、学校年度工作计划以及教学教研工作计划等;二是成立以乡镇(街道)政府(办事处)分管教育领导为组长,各中小学校长为副组长,相关部门、相关处室、村级小学校长为成员的劳动教育领导小组,各中小学根据要求对应成立相应的学校劳动教育、劳动教研、劳动教育任课教师团队等领导小组;三是制定每学年学校劳动教育方案、学年度工作推进计划、总结,建立“劳动周”和劳动实践月计划和月报制度;四是制定完善劳动教育管理人员、专干、任课及辅导教师岗位职责;五是制定完善劳动器材、管理员和辅导员管理、活动项目管理、档案管理、劳动教育经费管理、劳动教育后勤保障管理、劳动安全管理等规章制度;六是建立完善领导定期调研或巡查、校外劳动教育基地报备、校内外劳动实践基地意外事件应急、班级劳动教育展示考核等制度。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保障课程落实

一是加强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配备必要的专职教师,绩效考核、职称评聘、评优树先、培养培训等方面与其他学科专业教师同等对待,保持劳动教育教师队伍的稳定与发展;二是积极探索建立专兼职结合的劳动实践教育教师队伍,通过调配、换岗等方式,聘请能工巧匠、专业技术人员、劳动模范、有一技之长的社会人士或学生家长等担任劳动教育兼职教师,满足学校劳动教育需求;三是开展中小学劳动教育专兼职教师县级培训或选派人员参加上级举办骨干教师培训,开展分管负责人、劳动教育专干县级培训和各学校举办劳动教育行政干部、校长、教师、辅导员二级培训;四是建立劳动教育名师工作室,支持中小学与中等职业学校建立教师交流机制,充分发挥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专业优势,承担普通学校劳动教育任务;五是根据师资组建情况,建立相应的劳动教育教师花名册。

(三)合理配备经费,保障活动顺利开展

建立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共同承担的多元化经费筹措机制。一是积极争取县级财政购买服务、社会捐赠、公益性活动方式提供劳动教育服务,支持开展校外劳动实践活动;二是使用好县级财政补助经费购买的劳动器材、师资培训、奖补政策;三是各学校必须按照生均公用经费预算足额的8%,并用于购买劳动教育专用设备、工具、耗材、师资培训、教育科研、校外指导等;四是各学校要完善劳动教育专项经费使用申请报告(含领导批复意见),经费使用清单、发票复印件等相关印证资料。

(四)强化安全措施,保障师生劳动安全

一是各学校要认真贯彻落实《贵州省学校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条例》,建立劳动教育“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预案”,加强对师生的劳动安全教育,强化劳动风险意识,建立健全安全教育与管理并重的劳动安全保障体系;二是要完善劳动教育安全管控机制,强化“劳动实践活动方案”和“风险防控应急预案”,依法处理学生人身伤害事故纠纷;三是各学校要制定劳动教育实践工作规程,校内外劳动实践教育均要强化安全措施,落实安全责任;四是在场所设施选择、材料选用、工具设备和防护用品使用、活动流程等方面制定安全、科学的操作规范;五是学校开展校外劳动实践活动,要与家长签订协议书,明确学校、家长、学生的责任和权利。

(五)做好劳动教育档案建设,确保工作印证有力。

1.建立健全劳动教育教学教研工作。从起,每年举行一次全县中小学劳动教育教学技能比赛,教师辅导学生劳动教育成果赛,学生独立成果展示赛等,具体以后起下发文件为准。

2.抓实抓细抓好劳动教育示范校创建工作。一是根据绥阳县委《绥阳县全面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要求,县教体局印发《绥阳县教育体育局关于开展中小学劳动教育示范学校评估工作的通知》,各学校要认真组织学习,做好复评和申报创建“示范校”的准备工作,特别提醒的是复查未通过的,要取消“劳动教育示范学校”称号;二是从起规划,创建10所“县级劳动教育示范学校”、3所“市级劳动教育示范学校”、1所“省级劳动教育试点学校”,创建10所“县级劳动教育示范学校”、3所“市级劳动教育示范学校”、1所“省级劳动教育试点学校”,2024年创建10所“县级劳动教育示范学校”、4所“市级劳动教育示范学校”、2所“省级劳动教育试点学校”,2025年创建10所“”县级劳动教育示范学校、1所“市级劳动教育示范学校”、2所“省级劳动教育试点学校”,具体以当年下发文件为准;三是4月迎接市教育体育局对绥阳县育红小学“市级劳动教育示范校”进行复评,学校要严格按照复评细则做好复评的准备工作;四是县级、市级、省级劳动教育示范校”复评工作,原则上是三年开展一次,为此县教育体育局将在对创建10所“县级劳动教育示范学校”学年进行复查;具体要求以当年下发文件为准。

3.收齐完善各类机构、职责、制度,保障工作畅通。

一是各学校要收齐并完善劳动教育方案、总结、计划和纳入学校发展规划等资料;二是收齐并完善政府、学校各类组织机构和调整后的组织机构;三是收齐并完善劳动教育管理人员、专干、任课级辅导教师岗位职责;四是收齐并完善劳动器材管理、管理员和辅导员管理、活动项目管理、档案管理、劳动教育经费管理、劳动教育后勤保障管理、劳动安全管理等规章制度、班级劳动教育展示考核等制度;五是结合学校实际组织人员反复修改职责、制度完善成册。

4.规范编辑图片文字,确保宣传到位。

一是各学校要对开展“劳动教育教研、劳动教育评价、阵地建设、校内劳动、校外劳动、家庭劳动、公益活动、特色工作”等教育文稿编写工作和图片收集;二是各学校收集图片和文稿编辑应根据活动内容板块落实,中小学每月保证有2期以上简报或发表在公众号或新闻报道等;三是简报图片和文稿发布,中学以校为单位、小学以中心学校为单位,每月上交2期,其中1期撰写校内外劳动教育图片和文字,1期撰写学生家庭劳动教育图片和文字,按规定时间内上交电子档到县教体局业务股备存;四是中小学简报编写要求,中学每月的“校内外劳动教育”“家庭劳动教育”可以各占1期,并必须覆盖所有班级;中心学校每月的“校内外劳动教育”“家庭劳动教育”可以各占1期,并必须覆盖所在地的中心学校和辖区内村级完小;五是中小学简报撰写格式,内容包括“xx学校xx劳动教育简报,其中‘简报’在第二行”“第几期”“劳动教育标题”“活动总写”“分校或分班级活动一则,二则……”“最后总结”;六是活动图片收集,所有图片下载原图保存,保留规范格式,不能任意拉长或拉扁变形,中小学每月上交经典原图片两张,不用word编辑图片,只在图片命名用详细文字说明;七是注重劳动教育宣传报道,各校利用县媒体中心,教育公众号,家长微信群或家长qq群,省、市、县日报及网络报道,大力宣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典型人物和事迹,弘扬技能宝贵、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

5.熟研劳动教育考核评选细则,做到有的放矢。

各学校要认真研读绥委〔〕22号《绥阳县全面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绥阳县度公办学校推动服务高质量发展绩效考核(劳动教育)》《绥阳县劳动教育示范校评选》考核细则和《绥阳县中小学劳动素养测评标准》,确保劳动教育考核、学生评价顺利实施。

⑴劳动教育档案建设分类统一,不走弯路、不浪费人力、物力资源,具体规划有以下13类(供参考):

a类:组织保障管理、方案、总结、计划、规划、目标

b类:劳动教育课程、课时及队伍建设

c类:劳动教研

d类:劳动教育考核评价

e类:阵地建设

f类:校内劳动

g类:校外劳动

h类:家庭劳动

i类:保障工作(经费、安全)

j类:公益活动

k类:融合发展及特色工作

l类:督导检查和创建示范

m类:宣传引导

⑵整合几类考核,将几类资料收集,建立完整一套资料,以《绥阳县劳动教育示范校评选细则》为例,一是从档案目录上分类,完善横向目录包括(序号、内容、适用范围‘县级示范评选’‘高质绩效序号’‘市级示范评选’、资料使用时间、页码、备注);二是根据建设资料内容和适用的范围在对应方框内打“√”或者填写“是”。

六,其他工作要求

(一)各学校严格按照前期要求,做好每月劳动教育月报工作,并在每月第一周星期二以前连同两张劳动教育经典图片,并用详细的文字说明报县教体局业务股。

(二)各中学、乡镇中心学校、中等职业学校、特殊学校课程总课表、劳动教育指导书册于3月30日前将电子档和打印的纸质加盖公章上交一份到县教体局业务股备案。

(三)各乡镇(街道)中心学校于3月30日前上交以乡镇(街道)政府分管教育领导为组长,中小学校长为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相关处室负责人、村级小学校长为成员劳动教育领导小组。

(四)各乡镇(街道)中心学校、中学,县直各学校,各民办学校,必须保证每月上交2期全校完整的校内外劳动教育、家庭劳动教育工作简报电子档。

描写劳动教育实验心得体会实用四

踏着晨曦去劳动,不管睡眼惺忪,不管挥汗如雨;忍着酸痛去劳动,不管灰尘弥漫,不管气喘吁吁。从楼梯扫到走廊,从墙壁擦到玻璃,一周的劳动课,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苦中有乐,酸中有甜,留下不尽思索。

劳动创造了美,它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完美结合。在我们的汗水浇灌下,一栋教学楼里里外外焕然一新——从垃圾散乱到窗明几净,这凝聚了我们的无尽心血。

劳动培养了我们吃苦耐劳的精神。以前的我,是一个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太阳”。在家懒懒散散,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初上劳动课,感到新鲜。上完一天,腰酸背疼。第二天清晨,迟迟不愿起床,结果误了时间,造成恶性循环。经过几天的磨练,我已有所改变了,变得不怕脏,不怕累,俨然一个劳动者了。

劳动使我们认识到“团结就是力量,众人拾柴火焰高”。这次劳动课,我和三个女生负责打扫教学区的清洁卫生,可谓人少任务重。我们统筹兼顾、各负其责、配合默契、互帮互助,逐渐缩短劳动时 间,提高劳动效率,提高劳动质量。

劳动启示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持之以恒,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劳动如此,学习如此,工作也如此只有认定目标,脚踏实地,才能“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我会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发扬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正视一切挫折,不屈不挠,勇往直前。

劳动培养了我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它使我认识到:课本知识是不够的,应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经风雨,见世面,丰富人生阅历,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

劳动还培养了我们的责任心,使我们树立了要回报社会,回报人民的人生观。它使我们认识到: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我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尽职尽责,鞠躬尽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努力做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新人。

一周的劳动如白驹过隙,但它使我的思想发生了质的飞跃,它促使我早日摒弃那些“小太阳”的思想,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我将会在漫漫人生路上勇挑重担,锐意进取,不畏艰险,奋发有为!

描写劳动教育实验心得体会实用五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木加工技术变化和发展的过程,理解技术革新的意义。

2、认识、了解常见的木工工具,学习、掌握一些简单的木工工具的使用方法。

3、学会基本的木料截取与连接的方法。

二、教学准备

教师:木工工具若干,有关木工技术的录像,图片或资料。

学生:小钢锯、钉锤、起子、钢笔、直尺、大头针、乳胶、砂纸、木边料等,有关木工技术的信息资料。

三、活动过程

1、出示、交流活动前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查找到的一些关于木工技术的资料。

如:鲁班的故事。

教师介绍一些木工工具的使用与注意点。

①小钢锯的调整使用。

②钉锤的使用。

③起子的使用。

2、介绍木材的特点和用途。

①楠木

②泡桐

③水曲柳

④水杉

⑤香樟。

3、解读、明确更各种劳动工具的操作规则与使用注意点,练习使用各种劳动工具。

注意点介绍:

①工具使用。

②纪律。

③工具摆放。

④空间。

4、组织学生进行对边角料的截取和连接。

学生操作。

教师从旁指导。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