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范文,分享全网优秀范文,学习好帮手!
2000字范文 > ​纪晓岚说道家是“综罗百代 广博精微”

​纪晓岚说道家是“综罗百代 广博精微”

时间:2022-01-31 20:09:11

相关推荐

​纪晓岚说道家是“综罗百代  广博精微”

▼更多精彩推荐,请关注道德经里有智慧▼

探究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你会发现一个秘密。每一个朝代,在其鼎盛时期,在政事的治理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秘诀,简言之,就是“内用黄老,外示儒术”。自汉、唐开始,接下来宋、元、明、清的创建时期,都是如此。内在真正实际的领导思想,是黄(黄帝)、老(老子)之学,既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家思想。而外在所标榜的,宣传教育上所展示的,则是孔孟的儒家文化。所谓“黄老之学”,它的内容又如何?当然,最能代表道家思想的是《老子》(到了唐玄宗时代,又尊称为《道德经》)一书。而诠释老子思想最清晰,发扬道家思想最透彻的则是庄子。庄周所着《庄子》一书,唐玄宗时代又尊称它为《南华经》。其中所论辩的道理,在政治、军事、教育、经济等方面都可致用。

老子被誉为“太上老君”,道家的宗师,道教的教主。是从唐代唐太宗李世民开始,由唐玄宗帝王的提倡,因此,更被重视而流行,而风行,而盛行。并成为李唐王朝的“国教”。道家也就成为中国主流文化之一。《老子》一书,原着不过五千言,可以说,几乎是一字就涵盖一个观念,一句就涵盖有三玄三要的妙义。它告诉我们许多法则。几千年来,大家都在研究老子,而流传下来的古今名家着作,有数十家之多。如果搜罗广泛一点,可达百家以上。近代以来。许多外国人如日本、韩国,远如欧美,乃至于大洋洲的人也喜欢研究老子,提起老子他们就翘起大拇指说:“中国的《老子》很好”。其实早在十九世纪上半叶就有老子的译本。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在世界文化名着中,译成外国文字发行量最大的是基督教的《圣经》其次就是老的《道德经》值得我们自豪、欣喜的;同时也值得反省的,那些一味崇洋媚外,排斥自己文化的人,应该为之赧颜的。人们每提及道家,必说老子,最多并称“老庄”。其实,道家的“巨擘”,不止这一二人,还有壶子、列子、庄子、孙子。到了唐朝变成为国教,而《老子》一书,也成了道教的三经之首。道教三经,是指道教的三部经典,包括:《老子》改称的《道德经》、《庄子》改称的《南华经》、与《列子》改称的《冲虚经》。

孙子,是春秋齐国人孙武,他的军事哲学思想也是由道家的哲学而来,曾经帮助吴王阖闾,击破强楚,而称霸诸侯,展示了道家思想伟大之处;孙子所着十三篇中的军事哲学思想,可以说超越了时空直到几千年后的现代,人类已登上月球,武器发展到太空,到生化战、电子战,仍离不开他的军事哲学范围。现代人对道家的观念,是汉唐以后的人所持的观念。在秦汉以前,由儒、墨、道三家,笼罩了中国全部的文化思想。到唐、宋以后,换了一家,成了儒、释、道三家,这三家又笼罩着中国文化思想,一直到中华民国立国之初。其实所谓“道家”与孔孟之学的所谓“儒字”,原本就没有分开过,统统是一个“道”字,而这一个“道”字,代表了中国的宗教观,也代表了中国的哲学——包括人生哲学、政治哲学、军事哲学、经济哲学,乃至一切种种哲学,都涵在此一“道”字中。清代乾隆时期,主编《四库全书》的着名学者纪晓岚曾经说过:“世间的道理与事情,都在古人的书中说尽,现在如再着述,仍超不过古人的范围,又何必再多着述。”这话的确是一则名言。所以纪晓岚一生中,不着书,只编书,整理前人的典籍,将中国文化系统分类,供后来学者们学习,他自己的着作只有《阅微草堂笔记》一册而已。纪晓岚一生博览群书,知识非常广泛,而且善于思考,他对道家的学术,就下了八个字的评语:“综罗百代,广博精微”。就是说,道家文化思想,包括了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整个文化。“广博”是说包罗万象,“精微”是说精细到极点,微妙到不可思议的境界。

然而,道家的学术流弊也很大,画符念咒,吞刀吐火,炼丹求生,穿墙过壁,上刀山,过火海,都变成了道家文化,更如阴阳、风水、看相,算命、医药、武功等等,几乎无所不包括在内,都属于道家的学术,所以纪晓岚对道家学术称之为“综罗百代,广博精微”。《老子》这本书不过五千字,从文字上看来,读懂它并不难,如果也用“综罗百代,广博精微”的眼光去读,那就够我们去探讨、研究、阐述的了。提起道家思想文化,在魏晋南此朝这一时期,正是《易经》、《老子》、《庄子》“三玄”之学最流行兴盛的时代。但是,这个时代的历史背景,是一个变动不安、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衰败的两百多年。可是在哲学思想方面由于知识分子的高谈阔论,也提升到极点,于是有人说,“三玄”之学,是衰乱之书,每当社会动乱之时,“三玄”之学就特别受人欢迎。因人们的精神失去寄托,便希望从这里面找到一条出路。

其实不然,凡是对任何一种东西,立场不同,观点就两样,自己所站的角度不同,看到的印象就各异。我们看中国历史,汉、唐、宋、元、明、清开基立业的鼎盛时期,都是由“三玄”之学出来用世。而且在中国历史文化上,有一个不易的法则,每当时代变乱到极点,无可救药时,出来“拨乱反正”的人物都是道家人物。不过。他们有一个一一贯之的作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帮助人家打好天下,成功了,或在私人事业上,帮助别人发财,当上了老板,然后自己飘然而去。如商汤时的伊尹、傅说,周朝开国时的姜太公,春秋战国时期的范蠡,汉朝开国时的张良、陈平、三国时的诸葛亮,都是道家人物。姜太公与范蠡,完全做到了“功成、名遂、身退”的“天之道”。次如唐代的魏徵,元代丘处机,明代刘伯温,清朝的范文程等等。再看近代历史,清兵入关,统治拥有四亿人口的中华民族,成立大清帝国。所用的方略,就是《老子》的哲学思想,他们所用的兵法不是《孙子》就干脆研究《三国演义》。研究《老子》的学术,用之于政治、经济、教育、军事、社会等方面,与开国创业的关系,就要把汉、唐以来历朝历代研究清楚你就知道老庄哲学的运用了。

现代人对《老子》一书,名之为《道德经》或《老子道德经》,因为这部书,前面部分论“道”,后半部分谈“德”,所以又有此别名,而且远自汉、唐,就有此分法。据唐中宗景龙二年(公元七零八年)易州龙兴观建立的《道德经碑》,内部即是《老子》这部书,碑的正面刻的是《道经》三十七章,背面刻的《德经》四十四章。另外在《弘明集》所载牟子《理惑论》中,有“所理正于三十七条,兼法老氏道经三十七篇”的话,牟子为汉代人。据此可知,远在汉代就有人将《老子》一书分作道、德二经了。不过以《道德经》三字统称《老子》一书,是从唐代开始的。至于老子这位哲人的生世,至今仍是一个难解之谜,连两千年前的历史学家,司马迁也不大清楚,司马迁在《史记》的《老子列传》中说:老子者,楚苦县历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伯阳,谥月聃;周守藏室之吏也。至于老子的出生年代,经考证一般人认为是在春秋之时,即楚灭陈以后的时期较为可信。又《史记·老子传》曾记载,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除了《史记》之外,《孔子世家》、《礼记·会子问》以及《庄子·天道篇》《知北游》等均记载有老子与孔子两位哲人的对答,可证明老子是年长于孔子的人,也是孔子所师承的长辈。《史记》又说:老子见到周朝衰落,就辞官离开王都。如此推断,老子可能是周平王东迁建立东周之时的人物。再者老子出生地,史书均记载宋国柏邑,后来楚灭宋更名为楚国苦县。然而苦县竟为何地?多年以来却颇费学界的周折。一说是涡水以南的鹿鸣(即河南鹿邑县),一说是涡水以北的雉水(今安徽涡阳的天静宫,亦名中太清宫)。据马炳文先生的考证,认为安徽省涡阳县的“中太清宫”,应为老子的出生地,而河南省鹿邑县的太清宫则是老子宣讲道家学说的地方。至于老子殁于何处无从考证,史书上只说经函谷关出西域西渡流沙不知所终。一部《道德经》仅五千余言,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佳作。它包罗时空万象,阐释天人义理,给炎黄子孙留下了一笔十分珍贵的哲理财富。

《甘露福欣道德经里有智慧》

关注《道德经里有智慧》节目公众号

更多节目精彩

一手掌握

来都来了,点个在看再走吧~~~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