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范文,分享全网优秀范文,学习好帮手!
2000字范文 > 著名山水画家魏镇作品欣赏

著名山水画家魏镇作品欣赏

时间:2020-06-14 18:59:48

相关推荐

著名山水画家魏镇作品欣赏

魏镇,着名国画家魏紫熙之子。1946年5月出生于河南省镇平县。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江苏省国画院专职山水画家,文化部华夏文化遗产中国画院顾问。自幼酷爱绘画,在其父的指导下坚持基本功训练,精研传统笔墨技法,从“四王”入手,临摹了南宋马远、夏圭和清代石涛等诸家的大量作品,以及其父亲的作品。1981年3月入江苏省国画院从事山水画创作。此后一直跟随父亲作画,经父亲几十年耳提面命、言传身教,加之自身一丝不苟地研习传统,和父亲一起跋涉于大江南北山川胜地,使他形成了重观察、勤写生,注重对自然生活的体察、感悟和表现的习惯,通过多年积累,终成大器。“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终于,笔墨、生活、情性三者交相融会,化合为日见精进的艺术创作。自上世纪80年代起,在国内外举办过数十次个人画展或联展,诸多作品在国内外各种展览会展出并获奖。其中部分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南海、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人民大会堂、天安门城楼管理局等机构收藏,亦有多家报刊杂志刊登其作品并收藏。参与出版了《魏紫熙山水画技法解析》《魏紫熙山水画技法录像》(DVD)《魏紫熙纪念文集》《大家鉴赏丛书——魏紫熙》《魏镇山水画集》《故乡情——魏镇山水画集》《魏镇山水画小品集》《江苏省国画院名家系列——魏镇卷》《大道朴心——魏镇画集》等。出蓝敢谓胜前人——再论魏镇山水画风□黄戈几年来我一直关注新金陵画派在当今环境下的传承与新变,曾经在文章中谈道:新金陵画派中对魏紫熙先生的研究尚未全面而深入地展开,并且我个人认为把“魏家山水”做独立而细致的考察显得尤为必要。特别是我近来发现“魏家山水”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影响过江苏众多不同类型的画家,但长久以来这种现象往往被研究者忽略或淡化。作为“魏家山水”的嫡传正脉,魏镇先生近年来在山水画的个性语言上一直奋勇精进,试图以其父魏紫熙先生的画风为基础再进一步,拓展“魏家山水”的题材和形式,形成既有家学渊源,又有时代面貌的一种风格蜕变。众所周知,魏镇先生的家学渊源和学脉传承奠定了他艺术上的基因和格局。一方面,作为山水画巨擘魏紫熙先生的后人,他所承袭的是最为纯正的魏紫熙山水语言体系,其“魏家山水”面貌最典型、最鲜明;另一方面,魏镇长期生活在南京,长期工作在江苏省国画院,陶染于“新金陵画派”的学脉之中,他秉持“魏家山水”有固然之理。所谓“魏家山水”,我认为这是由魏紫熙先生开创的独特的中国画面貌,是已然被社会认可、历史沉淀下来的具有文化价值和民族特质的山水画风格,是影响深远、传播广泛并自成体系的艺术语言。之所以这样评价,我是参照画史上以姓氏命名风格的条件做依据的。譬如“李郭画派”中的李成、郭熙,“马一角”“夏半边”中的马远、夏圭等等,无不是由开派人物所创图式被后人以姓氏所命名,而“魏家山水”则是魏紫熙先生所创的一种由内至外都包孕传统文化精神的山水画风格。同时,“魏家山水”又不仅仅是魏紫熙个人的画风或者图式。魏紫熙先生开创了一个能够得到公认、受人喜爱且影响广泛的风格,很多受到魏紫熙影响的画家却能由此走入中国画传统的大道,进而形成具有鲜明“新金陵画派”整体特色的个人风格,我认为这是“魏家山水”风靡一时的原因之一。能够从某一家风格汲取营养而不囿于某一家的形式束缚,对于所要模学的对象有着严苛的要求:足够值得学习的表现技巧和坚深功力,足够值得研究的传统底蕴和文化价值,足够值得发掘和运用的变通性和创造性,等等。一种风格的持久传播和自觉发展,一定在于此种风格的学术高度、艺术深度及影响广度,一定是经典性与开放性兼备并存的艺术样式,而“魏家山水”具备了这样一种特质和内涵。魏镇作为“魏家山水”的传人,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继承其父魏紫熙绘画的诀要和精髓,但他也承担如何把“魏家山水”持久传播并发扬光大的重任。因为魏镇清醒地认识到,仅仅把魏紫熙的笔墨技巧和创作方式完全继承下来是远远不够的。就其本人来说,在这个时代沿着其父的路子重走一遍并确立自我风格绝无可能,也很难走通。如何与时俱进?如何因势利导?如何化古为新?是魏镇近年一直认真思考并不断探索的课题。在这方面,魏镇紧紧抓住光与色为突破口,借助摄影图片给绘画带来的新感受、新视角、新元素服务于传统笔墨语言的表达。这种创作方式在当代画家中已经普遍使用,但在魏镇笔下因为有“魏家山水”的积淀与格局,自然显露出坚实、厚重、大气、磊落的审美意趣。这种笔墨气质实际上应该是魏紫熙先生奠定的“魏家山水”最本质的艺术基因,并且形成了富有传统内涵的自我范式。无论从精神层面的艺术取向,还是技术环节的笔墨技巧,“魏家山水”都有自己独立的表现方法,甚至形成完备的风格程式,具有高辨识度的同时也带来后学者难以攀援的“规范”与“法度”。相信魏镇秉承家学的同时,必然也要面对这种近乎完备的“家法”。但一种画法的生成与发展,甚至要推动其有所变化、有所突破,必然要在某一方面打破常规,或者填补前人未有的空白,才能有所建树。魏镇在此方面除了紧紧抓住光与色之外,在章法的开张、虚实、揖让等等方面也颇下功夫,努力拉开与古人、前人乃至其父的距离,让画面更有自然气息、生活气息乃至时代气息。从审美意趣来讲,魏镇的山水已经摆脱文人画传统的高蹈超迈、避世绝尘的范畴,也不同于“新金陵画派”洋溢着讴歌颂扬的艺术功用,更多的是表达自我对世间万物的内在感悟和崭新理解,更加纯粹的展露一种对生命的“美”的情绪和诉求。我们在他近期山水画中高饱和度的色彩和更加充满律动感的线条中能见端倪。而这些自我艺术的修炼探索和大胆尝试带来魏镇山水较之父辈更有浓郁的主观色彩和对绘画语言本体价值的彰显,部分地抛开了传统笔墨束缚以及突破“新金陵画派”图式上、气息上的边际,同时又离先贤不远,并能一脉相承,开创一派“魏家山水”的新局面。10月有幸在徐州又见魏镇先生的山水画展,欣喜之余又有所感叹:徐州风物历来雄厚强悍、气度泱泱,正好与“魏家山水”内在风骨不谋而合,魏镇先生在此地办展既有老骥伏枥的凌云气概,又能得天时、地利、人和之情势,必然赢得知音无数!(本文作者为江苏省国画院傅抱石纪念馆馆长、艺术学博士后)作品欣赏

夔门雄姿(68×200厘米,)

桑梓有余辉(68×100厘米,)

伟人故居革命摇篮(90×97厘米,)

雨后麦积山石窟(68×135厘米,)

炳灵寺风光(68×135厘米,)

秋之情愫(68×135厘米,)

古村月夜(68×135厘米,)

丽日初悬时隐约(68×135厘米,)

大山的呼唤(68×135厘米,)

北岳恒山第一景(68×138厘米,)

天地浑融一气(68×135厘米,)

太行山中农家乐(68×94厘米,)

人家尽枕河(124×245厘米,)

太行雄姿(145×365厘米,)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