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范文,分享全网优秀范文,学习好帮手!
2000字范文 > 【青春语文·孙秋备课内整合教学研究37】在《世说新语》神童圈里学写人---《<世说新语

【青春语文·孙秋备课内整合教学研究37】在《世说新语》神童圈里学写人---《<世说新语

时间:2022-05-01 16:56:51

相关推荐

【青春语文·孙秋备课内整合教学研究37】在《世说新语》神童圈里学写人---《<世说新语

【设计思路】

学生进入初中遇见的第一篇文言文就是《世说新语》二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预习提示中写道:“《世说新语》中记录了东汉、魏晋时期一些儿童的智慧故事,本课所选的就是其中较为着名的两则。”对于七年级的孩子来说,“神童”故事和话题是很能激发兴趣的。本节课我聚焦写人技法,整合阅读课内的两则小故事,并带领学生“连滚带爬”地读更多神童故事,习练写人技法,激发学生阅读《世说新语》整本书的兴趣和欲求。

课堂由聊“神童”与学生互动,顺势导入《世说新语》的介绍,聚焦本节课学习重点:学习写人技法。然后从四个环节展开教学:一、初读课文,讲神童故事。这个环节重在学“言”,在读准字音、读清节奏的基础上,教给学生积累文言词汇的两种方法,为以后的文言学习奠定基础。二、比较神童之“神”。弄懂故事大意后,比较两位神童的异同点,引导学生深入研读文本。三、品析写法之“神”。这个环节运用填补空白法、删改比较法等,开展三个课堂活动,引领学生品悟两篇短文中高超的写人技法。四、学用写人之法。阅读《世说新语》中更多神童故事,在猜读、补写中习练写人技法。最后,介绍《世说新语》的写作特点和文学地位,为学生的整书阅读打开一扇窗,铺出一条路。

【课堂实录】

一、课前互动,聊神童

师:同学们有没有做过成为“神童”的梦?我就做过,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我经常会产生这样的幻想:要是一觉醒来,我成了神童,不用怎么努力就成绩优异,那该多好啊。(生笑)后来,有了孩子,我又开始幻想,要是我的孩子是个神童,那有多好啊。现实是,我们都不是神童,而是平凡庸常之人。(生笑)但是,阅读《世说新语》后,我发现书中有很多“神童”。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世说新语》,在《世说新语》的神童圈里学习如何写人。

二、初读课文,讲故事

师:好,我们开始上课。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

(屏显,共读)

1.积累文言词汇,读懂文章大意。

2.比较学习两文塑造人物的方法。

3.略读《世说新语》中相关“神童”故事,学用写人技法。

师:《世说新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什么是“志人”呢?就是写人、记人。这节课我们先来看看《<世说新语>二则》写了什么人,是怎样写人的。大家先来读课文。女生同学读《咏雪》,男生同学读《陈太丘与友期行》,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男女生分别读课文)

师:好,大家读得准确流利,注意几个长句的节奏。

(屏显)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撒盐空中/差可拟

未若/柳絮因风起

师:节奏读清楚了,句子的意思就明白了。请大家再读这几个句子。

(生读句子)

师:学习文言文的第一步,要弄懂文章的大意,积累重要的文言词汇,为以后更多的文言文阅读奠定基础。学习文言词汇,老师教给大家两个方法:

(屏显)

比较法:古今对比

不同:儿女 因 期

相同:雪骤 何所似 差可拟 未若

勾连法:课内外勾连

同字:舍去、相委而去

同形:顾---回头看

顶、项、颅、领、颈、颊、颜、额、颗

师:第一个方法是比较法。可以把文言词义和现代词义做对比,通过对比记忆,印象就更深刻了。比如,“儿女”这个词,看课下注释,古义是什么?

生齐: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师:这个词现在的常用义是儿子女儿。有一些词语,古今意义是相同的,比如骤、似、拟、未若等。

师:第二种方法是勾连法。大家学习文言词汇的时候,要学会课内前后勾连,看看文中相同的字的意思是不是相同,还要把这一课学的词和以前学过的词联系起来,课内外勾连。比如,“顾”,是“回头看”的意思,这个字与“头”有关。联系学过的字词,会发现很多“页”旁的字都和“头”有关。这样,我们识记字词义就能举一反三了。

师:了解了这两种方法,下面请同学们结合课下注释,自主说译课文,有说不通的地方,可以和同桌交流。

(学生说译课文)

师:我来检测一下同学们自主学习的效果。请同学们根据词语提示,任选一则,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屏显)

第一组词语:

寒雪日 儿女 内集

雪骤 何所似

差可拟 因风起

大笑乐

第二组词语:

与友期行 舍去

门外戏 相委而去

无信 无礼

入门不顾

(几个学生分别讲述故事,其他同学补充、纠正)

三、比较神童之“神”

师:同学们,弄明白了故事内容,我们发现,两则故事中都有一个神童。这两个神童很不一般呐。大家觉得他们“神”在哪里?

生:谢道韫“神”在把飘扬的雪花比作柳絮乘风而起。

师:你觉得谢道韫“神”在语言还是文学才华?

生:文学才华。她很有想象力,比喻传神,把雪花的轻盈之美表现出来了。

师:一个小孩子,脱口而出的就是诗一般的语言,真神!

生:我觉得陈元方很神。第一,他懂得“礼”的重要;第二,他懂得“信”的重要;第三,他辩驳有理有据,落落大方;第四,他用自己的言行,维护了父亲的尊严。

师:哇,你的思维太敏捷了,一下子说出了四个方面,还非常有条理。你能不能就一个方面再具体说说?

生:他很善于辩驳,指责友人“无信”“无礼”,有理有据,义正词严。

师:这两个神童,一个是文学才华横溢,一个是知书达理,善于应对。那我们再来横向的比较一下,他们共同的“神”奇之处是什么?

生:他们两个都很明智。

师:你的意思是他们都很聪明智慧,对吧?

生:他们两个都很机智。

生:他们两个都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师:有底蕴有积淀,所以才成为神童。请你说。

生:他们不仅机智聪明,他们还很有教养。

师:良好的家庭教养是产生神童的基础。

生:他们面对长辈询问或质问的时候,反应很快,对答如流。

师:不惊慌,不害怕,思维敏捷。你读书很细致。

师:好,同学们,我们比较全面地认识了两位神童,但是神童并没有站在我们面前呀,咱们是通过什么认识神童的?

生齐:作者的文章。

师:对,通过文字、通过作者巧妙的写法,两个神童的形象深入人心,经久流传。那么,作者是运用了哪些刻画人物的神奇方法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作者写人技法之“神”。

四、品析写法之“神”

师:我们先来做第一个小活动,察言语。

(屏显)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____柳絮因风起。”

师:横线上填的是哪个词语?

生齐:未若。

师:品味一下填进去的这个词包含一种什么语气。咱们来演读,我读胡儿的语言,同学们读谢道韫的语言。揣摩一下她的语言特点。

(师生演读,教师语调缓慢,有迟疑不定的语气)

师:大家读得肯定果断。你从“未若”中读出谢道韫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生:对自己的说法很肯定。

生:语言很有礼貌。

生:谢道韫很自信,落落大方。

生:谢道韫很机智,应对敏捷。

师:好,再来看。

(屏显)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答曰:“_________________。”

师:按照正常的逻辑,(问一生)孩子,我问你父亲在不在,你会怎么回答?

生:不在。

生:走了。

师:而元方是怎么回答的呢?大家齐读。

生齐:待君久不至,已去。

生:元方的回答有尊称,很有礼貌。

师:“待君久不至”,跟我们刚才说的“不在”“走了”,有什么区别?

生:多了为什么走了,元方说出了父亲走的原因。

师:父亲为什么走了?

生:因为友人没有按照约定的时间来。

师:把这个原因放在前面说,大家听出元方的什么态度?

生齐:对友人失信的不满、批评。

师:同学们,通过这两组语言的比较,我们发现,要刻画神童的形象,表现神童异于常人的特点,要刻画神童的什么?

生齐:语言。

师:对了,言为心声,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一个人的语言最能体现他的素养和禀赋。所以,要写好人物,首先要抓住典型的语言,细致描摹特色语言。

师:我们再来做第二个小活动—观神色。文言的语言精练简省,有些细微之处常常蕴含着深意。大家看这几个句子,注意加粗的标点符号。尽管文言文的标点是后人加上去的,但也会给我们一些写作的启示。

(屏显)

兄女_____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友人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_____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师:同学们根据标点符号,想一想,两个神童说话时的神态和语气会是怎么样的呢?用一个词或短语,填空。

生:兄女坚定地说:“未若柳絮因风起。”

生:兄女自信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师:请个女孩子说,谢道韫会有什么表情或神态?

生:兄女莞尔一笑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师:说的多好,这“莞尔一笑”就把谢道韫的自信、才华、从容自若写了出来。再来看看元方。面对大怒的友人,元方会有什么的神情和语气?谁来说说。

生:元方平静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生:元方淡定曰……

生:元方反驳曰……

生:元方风趣曰……

生:元方愤怒曰……

师:他也愤怒了?(众生笑)他要是愤怒了,后面会不会用句号?

生齐:不会。

师:给你一个修正自己的机会。你也可以用一个短语来说。

生:元方一字一顿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掌声)

师:说得多好,下面的老师们都为你鼓掌了。能迅速修正自己,你也是个神童。

师:同学们已经发现,这些标点符号中藏着人物的表情和语气。写文章的时候,如果加进去神态和语气,人物形象就更立体而鲜活了。所以,写人要……。

生齐:巧绘神态(屏显)。

师:我们再来进行第三个小活动—删减比读。

(屏显)

如果没有这些句子……

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友人惭,下车引之。

师:大家看课本,把这些句子去掉再读课文,想一想如果没有这些句子,会是什么感觉?同桌可以讨论一下。

(生小声读课文,讨论)

生:第一句是谢太傅对谢道韫的赞美。

生:如果没有第二句,就表现不出友人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师:谁让友人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生:元方。

师:元方的辩驳很有力度啊,让友人立刻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那如果没有这个句子会怎样?

生:就表现不出元方的 “神”。

师:这个思路很好,这些句子并不是写神童的,那写这些话对表现神童有什么作用?谁来总结一下?

生:这些话都表现了神童对他们的影响。如果没有这些句子,就不能表现神童的影响力、神奇之处。

师:通过别人的表现来表现神童之“神”的写法,属于什么写法?

生齐:侧面描写。

师:好了,我们跟着《世说新语》二则学了这些写人的技法,我把这些技法总结成四句话,请大家共读:

(屏显)

写言写行抓特征

加上神情更生动

对比描写能突显

侧面衬托添奇功

(生齐读)

五、学用写人之法

师:写人要抓住特征写言行、写神情,还可以对比着来写。像这两则故事中,胡儿和谢道韫构成了对比,友人的态度和元方的态度形成了对比,通过对比,人物特征就更突出了。另外,还可以适当运用侧面描写来写人。学了就要用,用了才是真正学到了。下面咱们走进《世说新语》,走近更多的神童,用你学到的写人技法来补写故事。先来看第一则故事。

(屏显)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儿)为(孔君平)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答曰:“________________。”

师:大家来读这则小故事。

(生齐读)

师:请大家补上一句语言,表现神童之神。请你说。

生:不觉孔雀是君子家禽。

生:未闻孔雀是君子家禽。

师:没有听说过孔雀是您姓孔人家的鸟儿啊。这个小孩子可真机敏。还是这个故事,我们如果再加上神情或者语气,杨氏之子的聪慧超常表现得会更充分。

(屏显)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儿)为(孔君平)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_____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师:请举手的同学保持姿势,一个一个来说。

生:儿平静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生:儿天真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生:儿反问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生:儿从容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生:儿镇定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生:儿淡笑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师:真好,同学们给杨氏之子加上了神情,这个孩子就像站在我们面前了一样。原文写的是儿应声答曰。谁能说说好在哪里?

生:“应声”说明他反应快,马上就应对出来了。

师:机敏,这就是神童。我觉得大家写的和原文不相上下,一样精彩。再来看一个神童故事。这个神童叫王戎。请一位同学读故事,大家静听,思考,横线上应该写一句什么?

(屏显)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压弯了树枝),诸儿竞走(跑)取之,________。人问之(王戎),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生:我觉得应该填“独王戎不取”。

师:不错,用了文言的形式写句子,有意思。

生:唯王戎不取。

师:换用“唯”字,文言的味道更浓厚了。

生:唯王戎站立不动。

师:真好真好,你注意到了“诸儿竞走”的“走”,你用“不动”,把王戎的行动和众小孩儿的举动做对比,这样王戎这个神童的奇特就表现了出来。再来读一个小故事,这是七步诗的故事。大家共同来读一读,括号里的内容不读。

(屏显)

文帝(曹丕)尝令东阿王(曹植)七步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lù,shū)以为汁。萁(qí)在釜(fǔ)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_________________。

(生共读)

师:曹植七步作诗,作出一首千古传诵的诗句。那么,横线上加上什么内容能让曹植的神童形象更鲜明呢?

生:文帝就此放了他。

师:哦,文帝被打动了,放了他。

生:文帝心服口服。

生:文帝悔恨地低下了头。

生:文帝大为感动。

生:文帝有所感触。

师:已经很不错了,同学们都在用文帝的表现来衬托曹植写成七步诗的影响,曹植的神童形象通过侧面描写更突出了。原文是(生共读)“帝深有惭色”。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通过《世说新语》中的神童故事,学习了写人的技法,也练习了写人的技法。《世说新语》这本书中不仅有神童,还有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隐士僧侣等大量的人物形象,其写人技法堪称典范,鲁迅先生称赞为“记言则玄远冷隽,记行则高简瑰奇”(屏显)。《世说新语》中的许多故事,有的成了典故,有的演变出耳熟能详的成语,有的成为后世文学家的创作素材。后世的许多笔记体文学都仿效它的风格和写法呢。同学们,让我们走进《世说新语》,读更多的故事,认识更多的奇人名士吧。好,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作者简介:孙秋备,王君青春语文名师工作室成员,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在语文的田野默默耕耘,为秋的收获努力储备。

【青春语文·孙秋备课内整合教学研究37】在《世说新语》神童圈里学写人---《&lt;世说新语&gt;二则》整合教学实录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