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范文,分享全网优秀范文,学习好帮手!
2000字范文 > 浅析农村学校学困生的成因及对策

浅析农村学校学困生的成因及对策

时间:2022-10-04 15:48:30

相关推荐

浅析农村学校学困生的成因及对策

钟若愚① 张文和② 吕奕喆③

(西工大附中分校 初中届 ①A7班 ②B1班 ③A6班)

由于社会、家庭、个人因素的影响,在农村中小学生中产生了这样一些特殊的群体——学困生。他们更需要社会的关注、家庭的重视、学校老师和同学们的关心、爱护与帮助,帮助他们尽快走出学困,成长为身心健康、充满自信的学生。如何使学困生走出学困?有哪些具体的策略呢?

一、农村学校学困生的成因

1、家庭因素对学困生形成的影响

(1) 父母的期望过高而无法实现

父母对子女在学校学习寄以厚望,对孩子的要求有点过高,超过学生的承受能力,一旦学生达不到家长的目标,家长就对其进行言语的讽刺,还有就是关心的下降,让学生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失去了进取的信心。

(2) 父母教育方式简单粗暴

现在的初中生,学生的身心发展变化大,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还是停留在打骂基础上的话,就容易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对家长处理的事件有自己的观点,冲突时学生就会反驳,而家长这时会认为孩子不听话,给孩子罗织了各种“罪名”,使学生很反感,与父母的关系也就越来越疏远,学生心里一旦有什么不愉快的事情也不会再告诉父母,而是通过网络聊天,把心中的苦闷讲给QQ好友听,从而使学生慢慢地对网络产生了依赖,对学习失去兴趣。

(3) 父母放羊式的教育方式在农村普遍存在

在农村,很多父母在小孩还很小的时候就外出打工,把孩子留在了老家让老人看管,这些孩子就是留守儿童。而大多数老人,只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而忽视心理健康成长;因此在物质方面,有求必应,生活方面小心呵护,而对孩子的不良的行为和习惯,都是一味的迁就。很多家长在孩子低年级没有狠抓,使得孩子在生活和学习上养成坏习惯。很多低年级的孩子,因为父母的不重视,没有及时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从而在课堂上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坐不住、喜欢打岔、不爱抬头、不懂得听课等表现,从而这种不自信一旦形成,将很难更正。来到初中学习,学习科目的增多,学习难度的提高,更容易使他们对学习失去兴趣。

2、社会因素对学困生形成的影响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各地工厂如雨后春笋,纷纷破土而出,各行各业迅猛发展,招工、招聘广告随处可见。读书不再是跳出“农门”的唯一途径。“拼命”读书的不如开出租车的;大学毕业,找不到工作的随处可见;而一些低学历的人,现在却成为大老板,生活过得春风得意……所有这些现象,都让学生产生新的读书无用论。光有知识还是不行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已经提前影响了学校的学生。这些都使学生对学习失去了信心,失去了进取心,意志消沉,在学校抱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来对待一切,学习目标不明确,对学习失去了兴趣。不少学生挡不住网络游戏不断诱惑,经常偷偷上网玩游戏、看黄片等,造成视力严重下降,上课时看不见黑板上老师写的字,感觉越学越难,慢慢地放弃学习,成了学困生。

3、学校因素对学困生形成的影响

(1)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公

教师的评价不科学、不全面,极易造成学困生的产生。每一个人的智力并不简单的只表现为某一学科的要求,如语文学科的理解与记忆、表达与想象,或者数学学科的逻辑与思维,而是在诸多方面表现出智力的特点。但在现实的教育中,教师却因为学生在某一学科的表现过早地下结论,极容易造成学生心理上的自我否定,对学习失去了兴趣。

(2) 课业负担重,学习压力大,学习方法不当

虽然提出素质教育好多年了,但是应试教育还是造成学生学习负担加重,再加上学科增多,整天应付作业,没有时间消化,从而影响学科的学习,就容易形成学困生。

4、学生自身因素对学困生形成的影响

(1)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缺失

学生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前后联系密切,环环相扣,一旦一环中断连接不上,多处中断便不能形成系统,前后失去联系。又没有得到及时的弥补,造成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欠缺。直接影响后续的学习,形成恶性循环,逐渐成为学困生。

(2) 非智力因素发展不良

具体表现在:对学习无兴趣或兴趣的持久性差;学习动机不强烈,抱着无所谓的态度;缺乏坚强的意志,不愿动脑学习,遇到一点困难就动摇、退缩;缺乏学习自信心,常因成绩上不去而产生自卑心理,没有向上的学习动力。课堂上缺乏自制能力,对非学习行为缺乏有效的制约。久而久之,他们不能掌握每节课应要掌握的内容,逐步成为学困生。

(3) 不正确的自我归因

这些学生往往把自己在学习中的失败、挫折归为自己内在的稳定因素,如能力和天资等。这将产生一系列的消极影响,比如消极地评价自己,自我感觉不良,低人一等,甚至一蹶不振;认为天赋不行,自己不是学习的料,因而放弃希望,安于失败。

(4) 学习方法不当,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到了高年级还是不知道怎么学习,差异不大的个人智商,成绩判然有别,这其中学习方法就显得分外重要,学习主要是在课堂,“向40分钟要效益”几乎已成师生共识。但个别学生却逆其道而行之,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注重学习方法,结果事倍功半。

二、转变农村学困生的一些策略

1、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社会上的各种现象,消除读书无用论的错觉

在社会上,学历不高,但也能大富大贵的人确实存在,但终究是少之又少。这些人大多是家庭有雄厚经济基础,父辈们已经为他们铺好了致富之路。大学毕业短时间内没找到工作的,也是存在的。这并不代表社会上不要文化高的人才。要看到一时没找到工作的大学毕业生,往往是因他们对工作比较挑剔,有的是太高估自己的能力与价值,不愿脚踏实地,从事普通工作,想一步登天找到那些工作又轻松,待遇又高的工作。因而找不着工作的。在任何时候,有文化高学历的人群,比普通的人的生活要好得多。更不用说是国家领导人、科学家、公务员了,哪个不是大学毕业的?可以说有文化的人永远是社会的主宰者、是社会潮流的引导者。

2、建立互助友爱的班集体,让学困生感受“家”的温暖

老师要充当好学困生的第二任父母,积极建立互助有爱的班集体,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通过互助友爱的班集体去感化学困生的心,弥补学困生在家庭中缺失的爱;点燃他们心中自尊和进取的火花,引导他们一步步上进。在教育转化工作中,老师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坚持正面诱导,以理服人,切忌简单粗暴,以势压人。让学困生体验到老师对自己的一片爱心和殷切期望。同时在学生中建立一对一的帮扶活动,让学困生感受学校的温暖,同学的友爱,学有所依,学有目标,学习有动力,有信心。

3、关注每一位学生,特别是学困生,实施情感教学

(1) 积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古人云:“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只有消除师生之间的情感障碍,达到心理相容,学生那紧闭的心扉才可能向教师敞开。互敬互爱,团结协作的师生关系是教学取得成效的最基本条件。教师只有得到了学生的认可与信服,才有说服力,才能让学生努力去学,不断改变自己,克服自我,提高认识。既增强了学困生学习的动力和信心,也更好地激励学困生学好知识。

(2) 用真诚去感化学困生

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教师要真正做到爱护学生,想学生所想,苦学生所苦,并根据不同学困生的情况给予个性化的辅导与帮助,关心学困生的每一个成长,每一次进步,及时给予肯定与表扬;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再差的学生都有闪光的一面。对学困生要注入满腔热情,尽心尽责,用自己的真情去感化学生,假以学生学习的动力。激发学生努力学习,为社会学,为父母师长学,更为自己而学。

(3) 对学生要充满信心,相信学生能学好

学困生学困原因虽各有不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对自己能学好没有信心,而教师一定要对学生充满信心,相信学生能学好。只有教师首先肯定学生能学好,才会对学生充满热情,充满信心,并把这一信念宣染给学生,学生才会得到感染且对自己充满信心,才有了学习的动力,教学才能得以更顺利地开展。教师要有“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这一信念,这就意味着教师要不断地改进教学,探索成功的教学法。

4、努力改进教学法

(1) 创设学生乐学的情境,吸引学困生参与学习

学困生学习差,学习注意力也差,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更差。要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积极创设学生乐学的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吸引学困生不自觉地参与到学习中去。例如:引入无理数时,采用讲故事的方式,讲述古希腊科学家希伯斯因发现边长为1的正方形对角线是一个奇怪的数,并且证明出它不能用整数或分数表示,但这打破了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信条,于是毕达哥拉斯命令他不许外传,但希伯斯却将这一秘密透露了出去,毕达哥拉斯因此大怒,便将他处死。希伯斯发现的这类数是什么数呢?通过故事提问的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2) 善用肢体语言协助教育教学

学困生不但学习差,自制能力也较差。善用肢体语言批评、暗示,很多时候比直接用语言训斥要好的多。比如用眼睛看着他眨眨眼,笑一笑,或者边讲课边走到其桌前轻敲两下,或者拍拍他们的头、背,效果都很好,学生乐意接受,很快改正,且不影响教学。有时,教师也可用肢体语言与学困生做好上课认真听课的协约。通过协约来管理学生,既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又能保持师生的和谐关系,这对管理学困生的学习和纪律,帮助学困生尽快走出学困,效果不错。

(3) 加强对学困生的学习辅导

学困生除了基础差,一搬接受能力也较差。所以要加强学习的辅导,但在辅导方法上不能完全等同于其他的学生,应有所差异,可以采取以下的辅导措施:

1)适当降低能力要求,重抓基础知识

对学困生的辅导重抓基础知识,降低对能力的要求,从最简单、最基础的知识进行引导,适当放慢语速,尽可能让学困生都听得懂,记得住,学得好。学生只有学得好了,学习兴趣才会慢慢地提高,自信心也增强了。在学生提高自信心的情况下,再慢慢深入,要注意保持让学生学有所得。

2)注意每次的辅导量,化整为零

根据学困生接受能力慢,接受能力有限的特点,适当调整每次辅导的容量,宁少忽多,但力求所学内容学生都能懂。以少讲多练的形式进行辅导,要使学困生每次都有新的收获,有成功快乐的良好心境。这样学困生才会对学习保持有信心,有兴趣。

3)课堂教学“因材施教”,学困生的辅导也因人而异

要力求做到显浅易懂,习题训练要做到先易后难,要不断提高学困生学习的自信心。为此,对学困生要加强课堂训练督导,课后及时辅导。多给学生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一点成功的体验。发扬学生的优秀个性,推动学习的进步。

农村学校的学困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更需要精心的呵护与帮助。教师要想法帮助他们走出学困,树立信心,找出最适合于农村学困生走出学困的方法,使他们尽快转化成为身心健康、充满自信的阳光学生。

原创作品欢迎关注、留言、但如果您的公众号想要转载文章,烦请遵循以下几点:

1、请联系公众号授权许可;

2、转载时请标明本公众号为来源,并请不要改动文章标题、作者姓名、正文内容。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