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范文,分享全网优秀范文,学习好帮手!
2000字范文 > 地埋式垃圾桶 流动收运车…广州这些街道垃圾分类出新招!

地埋式垃圾桶 流动收运车…广州这些街道垃圾分类出新招!

时间:2021-01-20 18:57:22

相关推荐

地埋式垃圾桶 流动收运车…广州这些街道垃圾分类出新招!

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日前通报称,

从7月起,

广州全面启动整体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工作。

底前,

广州中心七个城区小区将逐步实现撤出楼道垃圾桶。

这让居民们实实在在地感受到

广州市已进入最严垃圾分类时代。

记者日前走访时了解到,在按规范撤走城市小区楼道垃圾桶、设置定时定点投放处等规定动作的基础上,广州市多条街道纷纷推出新举措。

☛黄埔区鱼珠街:在提高可回收垃圾精准投放率方面,推出了智能垃圾回收设备与流动收运车相结合的模式。

黄埔区萝岗街、长洲街:为提高终端收运效率、减少垃圾投放二次污染,将推出地埋式垃圾桶。

荔湾区海龙街:引入一套餐厨垃圾处理系统,实现垃圾变废为宝。

黄埔区萝岗街引入地埋式垃圾桶,今后生活垃圾将分类“埋”在地底下

垃圾桶(站)占地、有异味等问题,最常被人诟病。

记者了解到,为破解垃圾收运有异味、垃圾收运二次污染等难题,黄埔区萝岗街今后将启用一批地埋式分类垃圾桶。

这些新型垃圾桶分别铺设在原荔红路垃圾收运点和萝岗社区卫生服务站对出垃圾收运点处。前者共有10个地埋桶(2绿、8灰),后者有5个地埋桶(1绿、4灰)。垃圾桶地下约2米深,单桶容积为5立方米。

绿色的桶,投放厨余湿垃圾;

灰色的桶,投放其他干垃圾。

萝岗街萝岗社区环卫队长钟达文演示地埋式垃圾桶使用方式。信息时报记者 崔小远 摄

地埋式分类垃圾桶有何特别?

(1)地面异味明显减少

“一般而言,垃圾桶、垃圾站周边多多少少会有异味。垃圾丢到地下垃圾桶后,地面的异味会明显减少,吊装收运时也不会产生二次污染的情况。”黄埔区萝岗街萝岗社区环卫队长钟达文介绍。

(2)垃圾收运方式更灵活、更轻便

与传统定时集中收运垃圾的方式不同,地埋式垃圾桶的垃圾收运方式也更灵活、更轻便。

每一个桶内投满后,收运车会将垃圾桶吊装压缩运走,不需要环卫工人人工搬运垃圾桶。这不仅将降低环卫工人垃圾收集劳动强度,还能提高收运效率。

(3)配套安装太阳能光伏板设备,垃圾桶装满或其他异常情况会发出警报

值得一提的是,地埋式垃圾桶的盖子还藏有奥秘。记者看到,这种新型垃圾桶的地面部分,有大小两个盖

地埋式垃圾桶有大小两个盖子。图中所打开的为方便居民投放垃圾的小盖子。信息时报记者 崔小远 摄

其中,大盖子直径约2米,方便环卫工人集中投放大量垃圾、或吊装收运垃圾。

大盖子上嵌入的小盖子直径约80厘米,方便居民投放生活垃圾。

正式投用后,小盖子平时会打开,居民们可随手按分类要求投放垃圾。为安全起见,大盖子一般只在环卫工人集中收运吊装时打开。

据了解,未投放垃圾或垃圾不满桶的情况下,地埋式垃圾桶桶内为空心状态。为避免有人好奇或无意踩踏垃圾盖,发生安全事故,萝岗街在每个垃圾桶四周均围起了警示栏杆。

“在垃圾桶一旁,还配套安装了联网的太阳能光伏板设备。垃圾桶装满或出现有人踩空掉进桶内的异常情况,光伏板会向后台发出提醒警报。”钟达文介绍说,一旦收到系统警报,工作人员会及时到场处理,实现全天候垃圾收运。

萝岗街一处新配置的地埋式垃圾桶,垃圾桶一旁树立的即为太阳能光伏板。信息时报记者 崔小远 摄

据了解,待配套吊装等设备完备后,这些地埋式垃圾桶近期将正式投入使用。

除萝岗街外,黄埔区长洲街目前也正在积极推进的地埋式垃圾桶直收直运方式。据悉,长洲街暂定地埋式垃圾桶选址约20处,共约70个地埋式垃圾桶,有干垃圾桶和湿垃圾桶,预计最快8月份动工。

黄埔区鱼珠街引入流动收运车每周定时定点回收可回收物

在广州市内,固定式的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箱并不罕见,但流动垃圾收运车,你见过吗?

鱼珠街流动收运车驾驶员刘柱莲。信息时报记者 崔小远 摄

记者了解到,针对辖内坑头、和贵、东福新村、鹤林苑等暂无条件安装固定式智能分类回收箱的生活区,鱼珠街推出了流动收运垃圾的妙招。

每周内,垃圾分类指导员驾驶流动收运呐吉车,轮流到未安装智能分类设备的生活区,定时定点进社区分类回收可回收物。

同样,通过收运车分类投放垃圾,也可以称重计价,兑换积分当钱花。

记者了解到,鱼珠街是黄埔区首条引入流动收运车辆的街道。

“玻璃、纸箱、泡沫、铁皮等都可以分类好,拿给我们投放换钱。居民投放垃圾前,我们先把垃圾分类放在电子称上自动称重,按照重量和回收的单价就能够计算积分……你看,我们车上有几个分类垃圾桶。在这里收到的垃圾,我们同样会按垃圾的类别,投放到指定的桶内。”鱼珠街流动收运车驾驶员刘柱莲一边向记者演示流动收运车收运垃圾的操作方式,一边介绍道。

鱼珠街流动收运车驾驶员刘柱莲向记者展示收运车的称重方式。信息时报记者 崔小远 摄

“小时候,有废品了,我们会经常找收废品的人卖掉换钱。生活条件好了,废品垃圾都是随手一丢,很少会在专门找收废品的卖掉。现在有了收运车,每周都能把攒起来塑料瓶、纸箱分类好卖掉换积分。这样的垃圾分类收运车,很实用。”东福新村居民李女士告诉记者,她目前已在指定商城兑换了多件生活用品。

鱼珠街流动收运车车厢内,装载的可回收物。信息时报记者 崔小远 摄

荔湾区海龙街厨余垃圾生成有机肥,免费派发给当地农户和居民使用

在2月,荔湾区海龙街环卫站引入了一套厨余垃圾处理系统,其中包含1台粉碎机和3台生化处理机。这些机器能对厨余垃圾进行压缩和发酵处理后,直接产出肥料,回馈附近居民,实现了大部分垃圾不再“出街”。

荔湾区海龙街环卫站引进的生化处理机。信息时报记者梁启明 摄

“我们平均每天收运、分拣的厨余垃圾大概有15桶,每个桶有240升的容量。”工作人员小詹表示,这些厨余垃圾原料主要来源于海龙街辖内的菜市场、生活小区、集团单位和餐饮单位。“如果纯是菜叶子就大概在80到100斤左右,但是像专门做餐饮的单位,他们的厨余垃圾只是一桶都有400到500斤。”

由于每次投入的原料不同,产出的肥料也有差异。小詹介绍,比如餐饮单位的厨余垃圾发酵而来的肥料质量很不错,但有盐分,而市场里的菜叶子虽然不含盐、油,但是做出来的肥料所含元素相对较少。“分拣的过程中,我们就会把它们混搭在一起,再统一用机器进行处理。”

据悉,海龙街内已有部分地方落实垃圾分类。居民自行分类后,环卫工人会将厨余垃圾运往处理点,通过环卫工人再次精确分拣,随后通过粉碎机进行粉碎,粉碎后的原料将投入生化处理机进行发酵处理。“这些机器是24小时工作的。”据工作人员介绍,全天候工作的机器,每台每天最多可产肥料2吨。刚产出的肥料会被堆放在一边,经过2到3天氧化,质量更好。

经机器处理后生成的有机肥。信息时报记者梁启明摄

“由于海龙街有很多花农,这些产出的肥料不愁没有去处。”小詹说。本着“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原则,平时,海龙街环卫站都会把这些肥料不定时免费派发给居委或当地花农,由居民亲自到居委处免费领取,偶尔也会通过小区开展活动的形式作为赠品派发给业主,由于大多数居民都有在自家种植花草的习惯,因此这些肥料很受小区业主青睐。“这也是垃圾分类的宣传品。”小詹说。

你所在的街道还有什么垃圾回收妙招吗?

欢迎留言~

信息时报记者崔小远梁启明

编辑:Raven

长按关注>>>盘它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