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范文,分享全网优秀范文,学习好帮手!
2000字范文 > 幼师最常用的5种教学方法!

幼师最常用的5种教学方法!

时间:2020-07-12 06:43:43

相关推荐

幼师最常用的5种教学方法!

戳上面的蓝字关注我们哦!

幼儿的教学方法选用得当与否,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优劣和教学任务的完成。下面就幼儿园常用的五种教学方法进行一些分析和探讨。

01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据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最大限度地调动幼儿的思维和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式。要注重调动幼儿的心智活动,提供给幼儿一种自我探索、自我思考、自我表现的机会。同时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幼儿愉快地参与到活动之中。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实现师生双方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配合、相互促进。

注意要点:

1.启发式教学要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以及教师指导下幼儿进行积极思考探索的学习过程;2.启发式教学应与操作法结合进行;3.教师的提问要能起到引导幼儿思路、引导探索方向的作用;4.在教师的启发下,鼓励幼儿独立思考问题,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5.当幼儿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教师要及时予以开导、鼓励,并给予帮助。

02情景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幼儿创设一个具体、生动、形象的学习情景,并通过合适的方式把幼儿完全带入这个情境之中,让幼儿在具体情境的连续不断的启发下有效地进行学习。

注意要点:

1.要让幼儿身临其境,在情境中观察、感知、操作、体验,在具体情境的感染下产生欢乐或苦恼、爱或恨、喜悦或愤怒等情感。2.创设的模拟情境在形式上要新颖,新奇的刺激容易引起幼儿的注意,容易唤起幼儿的求知欲;在内容上要有实用性,创设的情境要能有效地达到目标,不搞花架子。3.在运用情境教学法时,教师要根据需要作启发讲解、点拨总结,以帮助幼儿将获得的感性经验进行概括、提取。要在情境中给予幼儿充分表达、表现的机会和交往的机会,使他们成为活动的主体。

03暗示教学法

暗示教学法是运用心理学、生理学、精神病治疗学有关知识和规律,精心设计教学环境,通过暗示、联想与想象、智力活动、体力活动、练习、音乐等方式的综合运用,巧妙地利用无意识的心理活动,激发个人的心理潜力,使儿童在轻松愉快的情况下学习的方法。

注意要点:

1.运用暗示教学法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选择恰当的暗示手段。2.把握好暗示的时机,使幼儿的无意识心理活动有利于向有意识心理活动转化。3.创设好暗示的环境,使幼儿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展开无需强记的无意识活动。4.重视教学中教师行为、观念、态度、教学方法和教学环境对幼儿可能发生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发挥积极影响。

04发现法

发现法是指教师在引导幼儿学习概念和原理时,只给他们一些事实和问题,让幼儿积极思考,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

注意要点:

1.老师需要给出“发现”的明确任务和目标,强调幼儿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重视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独立思考的能力。2.当幼儿已经发现了某个规律时,则可以进一步启发幼儿思考,将发现的结论与事实材料结合,以此获得的知识应用于实际加深理解。3.此教学方法要求非教学目标进行逐步分解,已达到让幼儿发现、总结学习规律。

05操作法

幼儿的思维是具体形象的,他们通过借助于事物在头脑中的形象来思维。单纯地向幼儿传授讲解,既不能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又不利于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所以一些新颖的、有情节的、变化的、让他们动手的活动,能够引起他们的注意和兴趣。引导幼儿在操作物质材料(这种材料多数是幼儿身边常见的自然物品、玩具等)的活动中充分动手、动脑、动口,从而获得经验的方法。让每个幼儿都有足够的材料,使他们都有操作的机会,独立进行学习活动,这种活动能够充分地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兴趣。

注意要点:

1.为幼儿操作活动创造必要的条件;2.在幼儿动手操作之前要对幼儿讲清楚操作的目的和具体操作方法;3.给幼儿充分的时间操作、观察、思考和探索;4.操作过程中要观察幼儿的操作情况并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进行思索;5.进行结果讨论,帮助幼儿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整理归纳,明确概念,向内部思维活动转化。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