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范文,分享全网优秀范文,学习好帮手!
2000字范文 > 暑期社会实践 | 电信学院赴陕西凤县实践团:践扶贫调研 展青春风采

暑期社会实践 | 电信学院赴陕西凤县实践团:践扶贫调研 展青春风采

时间:2019-10-19 08:33:54

相关推荐

暑期社会实践 | 电信学院赴陕西凤县实践团:践扶贫调研 展青春风采

往期回顾

聚七彩凤县,寻先辈足迹

践扶贫调研 展青春风采

雨后的天空显得比平时更晴朗,一碧无际的天幕给人带来爽快的心境。7月15日早上,我校电子信息学院赴陕西凤县实践团指导老师刘风萍、学生领队方承新等人与凤县团委书记王婷再次进行具体行程对接。期间,书记王婷介绍到,凤县的乡村振兴政策主要是积极发展旅游业、特色产业及现代农业,当前产业扶贫对贫困户的带动成效明显。

扶智扶技

红花铺镇高山菌部落扶贫产业

实践队乘车前往凤县红花铺镇,参观红花铺镇魏家湾村高山菌部落扶贫产业,了解“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凤县特色经济发展现状。

(采访高山珍菌产业园工作人员)

产业负责人对灵芝种植、菌棒生产流水线、生产技术培训以及企业贫困户的带动做了讲解。同时,队员们还了解到菌棒的原材料是当地的苹果树木,将村民们丢弃的苹果树木进行循环利用去生产菌棒,而高温灭菌是必不可少的阶段。

在询问产业是否改善村里贫困户的经济条件时,王先生讲解到高山珍菌产业是由县政府招商引资引进的扶贫企业,拟带动镇上400多户贫困户,教他们技术,为他们提供菌棒,让贫困户自己经营管理,最后有了收益后逐年收回成本。王先生特别讲到他们没有产品销售的问题,由其总公司负责开拓市场,他们主要负责订单生产,一定程度上收益稳定。此外,大家还参观了当地培养种植的灵芝,知晓了灵芝的用途、生产过程、价值及销售情况,同时队员们也现场聆听了山菌部落邀请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为贫困户开展现场技术培训,据王先生介绍他们定期邀请相关专家针对贫困户从思想、技术等方面开展全方位的扶志扶智扶技。

致力树立新风

养生第一村永生村

永生村位于凤县红花铺镇东北部,四周环山,细水长流,村内绿意盎然,环境干净整洁。据友人介绍,村内地下水水质呈弱碱性并含有多种有益矿物质,单是村中80岁以上长寿老人就比较多,是名副其实的养生福地,被誉为秦岭以南有名的养生第一村。

(永生村长桥水街)

早上,实践队员们满怀激动地乘车前往永生村,迫不及待地想品尝那寿井里的长寿水。在那里,队员们采访了本村的脱贫致富带头人和最美家庭,了解到村里的贫困户从24户减至9户,并且都是老人户。当地村委会说,政府每年会向贫困家庭提供各种生活补贴,也不断因地制宜规划,完善基础设施,人居环境整治,以休闲娱乐的农家乐产业及旅游产业带动本村的经济状况。村里也修建了村史馆,记录了本村的历史变迁和家风家训。

(永生村合照)

在21世纪这个全新的时代,电商平台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村委会的负责人讲到:“咱们村养鸡,种植香菇、中药材等农副产品基本上是线下销售,村民们自给自足。而在农业电商方面,是村民自发进行的,并没有规范的体系。”队员们意识到,在乡村振兴的实践工作中,必须要与时俱进、具有创新意识、因地制宜、准施策。根据每一个村庄的情况发展特色经济,为贫困户提供发展产业的基础条件,严守“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帮扶政策,使扶贫工作良性发展。

(听永生村村主任介绍村里先进个人)

万亩扶贫地 最美凤椒

双石铺镇十里店村百亩花椒示范基地

中午稍作休息后,大家前往双石铺镇十里店村百亩花椒示范基地,实地调研凤县花椒产业发展情况,积极搜集为凤县花椒做宣传的素材。基地简爷爷介绍道:“花椒树害怕霜冻,虽然种植花椒的成本可期,但是风险也比较大,倘若遇到了霜冻,所有的树木便都作废了。”针对这种情况,政府为村民引进天水的除霜仪,并积极为村民宣传。由于凤县的地理位置和气候适合种植花椒,所以生产的花椒品质好,销售渠道广,供不应求。村民之间也联合建立合作社,为贫困户提供材料和技术,帮助他们脱贫致富,形成一家帮几家的良好氛围。

目前全国各地纷纷开始花椒种植,以现代农业生产的形式倍出,农户如何从中突围,占得一席之地是需要花功夫琢磨的事。对此,队员们结合所知,与工作人员进行了交流,也提出了一些建议。

(在小花椒生产基地合影留言)

与时代同步 驱动创新创业

嘉陵绿谷田园综合体项目地

下午,实践队员们走进凤州桑园嘉陵绿谷田园综合体项目地,调研现代农业龙头企业助力乡村振兴情况。产业负责人为大家介绍物流、农业、旅游等园区基地建设情况。企业会定期开展农特产品展销会,收购老百姓卖不出的农特产品,经过深加工包装后外出销售,并计划筹建民宿、人造温泉酒店等休闲场所。

(在桑园合影留言)

助力乡村振兴,组织、基础、文化等建设一个都不能落下,凤县各村镇也正勠力同心朝这个方向。经过今天的实践,实践队员们也深刻认识到扶贫是一项必须打赢打好的攻坚战。帮扶贫困户应因地制宜、完善策略、为他们提供发展材料、提供技术、让他们在既有的劳动基础上,懂得抓住机遇、融入社会,努力实现有序脱贫。

相信经过今天的扎实实践,会培养实践队员们吃苦耐劳、俯下身子干实事及敢于开拓进取的精神,这也是社会实践这本无字之书给实践队的最有价值的财富。

茫茫烟雨,欲洒还休。又是一场雨落下,随着前几天实践工作的顺利开展,队员们的热情越来越高涨。7月16日早上,实践队员们冒雨乘车开始今天的征程。

发展产业 带贫益贫

安河寺村

到了安河寺村,实践队很荣幸的得到了驻村第一书记的热情接待,书记为大家详细介绍了村里的整体情况。他讲到安河寺村是由三个村合并而来,村里经济来源主要涉及花椒、蔬菜、林麝养殖、柴胡种植及中蜂养殖几大方面。

(安河寺合影)

(帮助安河寺村村主任打扫会议室)

找准致富路,摸着石头过河

刘家村林麝养殖基地

林麝,麝属中体型最小的一种。成年林麝体重小于5千克,体长小于60厘米,肩高47厘米。体重不过10公斤左右。林麝的外形特征是雌、雄麝都不长角,雄麝的上犬齿发达,长而尖,露出口外,呈獠牙状。雄性林麝分泌的麝香不仅有较高的药用价值,而且还是一种名贵的天然高级香料,是中国传统的出口创汇商品,有“软黄金”之称。由于其价格昂贵,人为猎杀取麝致使野生资源枯竭,造成传统中医药许多名贵验方因无麝香原料而名存实亡。

上午十点,实践队员们到平木镇刘家庄村了解凤县特色产业林麝扶贫基地的运行情况,近距离感受“中国林麝之乡”的魅力,详细了解凤县林麝人工养殖产业的发展情况、养殖技术、资金投入和产业效益等问题。

经过村委会主任的介绍,实践队员们了解到刘家村是凤县的贫困村,新建的林麝养殖基地以扶贫为主要目的,主要是带动贫困户发展。主任讲到:“这个基地建设项目主要由政府提供资金建造,计划是与企业合作并让贫困户投资入股参与分红,同时建造完成的养殖基地也能为贫困户提供大量就业机会,实现大规模的家门口就业。林麝养殖的发展空间很大,所以以后村民将不断完善养殖生态化、规模化、集约化、智能化。”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通过林麝养殖,更加能体现如今科技已经渗透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科技指导是很难走远的。这一次林麝基地之行也坚定了实践队员们努力学习的信念,掌握科学知识,乐于钻研,力争把学习所获实践到祖国大地上。

企业落地助力贫困户增收致富

平木镇寺河村蔬菜基地

下午,走进平木镇寺河村了解高山蔬菜发展情况与产业基地嵌入贫困户利益带动的做法。虽然细雨蒙蒙,但是也给实践队员们带来新的体验。

期间,村委会杨支书为实践队员们介绍了寺河村“3+1”产业扶贫新发展模式。“3”是三种形式带动农户增收。一是流转闲置土地增收,二是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增收,三是农户订单种植,企业回收增收。“1”是一种形式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在这样的模式下,贫困户们增收渠道多,且没有风险,受到村民们的认可。杨支书也希望队员们明年再去他们那里看看,他们的蔬菜基地规模将会不断扩大。看到那一片片菜地,队员们脑中不禁想象着村民们挥汗如雨的场面,也真正理解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的含义,更令队员们懂得节约,懂得珍惜,对辛勤劳作有了更深的理解。

发展始终是第一要务,必须时刻紧抓不放。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心动更要行动,在发展这一要务上,只有落实、落实再落实。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只有掌握科技,才能在发展迅速的今天顺应时代的潮流。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就到了17号,今天弥漫着些许离别里悲伤的情怀。实践队员们带着不舍的情绪踏上了本次社会实践最后的征途。

7月17日早上,实践队乘车前往留凤关镇。留凤关镇由温江寺乡、三岔镇、南星镇,合并设立。该村总面积约7.6平方公里,现有耕地580亩(其中退耕还林240亩),现有4个村民小组,118户,410人,其中劳动力252人。

(在留凤关村实践基地合影留念)

打造乡村文明建设模范示范点

留凤关村

据留凤关镇张团干介绍,留凤关村近年来建立了实践站、实践所、活动广场、服务中心等基层阵地。有了农村实践场地,一场场贴近群众需求、实用性强的活动相继开展。通过宣、讲、传、唱、议等形式,把乡村振兴战略内容送到农民的心坎,达到乡村美、产业强、百姓富的目的。

从 开始,留凤关村一年一个样,五年大变样。一幢幢新房拔地而起,平坦的街道上看不见垃圾,路旁绿树成荫、花草繁茂。为弘扬时代新风,推进乡村振兴,村内积极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村,使村民居住集中,形成良好的沟通交流氛围。政府也邀请专业人员开展扶贫技能培训班。除此之外,村内民间艺人、脱贫典型等群众身边的“明星”也登台传习,群众可以自编自演节目,极大地提高了积极性。看到村内的文化建设,实践队员们不禁感叹该村新时代乡风建设取得的成效显着。

因地制宜,积极开拓经济来源

酒铺村

在负责人的带领下,实践队员们来到了留凤关镇酒铺村。该村历史悠久,民风淳朴,自秦以来就遗留有历史遗迹和神话传说,酒铺村坚持把历史遗迹和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建设并重。近年来,酒铺村深入发掘其文化内涵,打造“连云栈道”为主题的宜居、宜游的文化特色村;围绕“污水集中处理、垃圾分类管理、百步小景打造、户户评比示范”四个方面,开展环境整治,改善人居环境,建设“屋外美丽、屋里干净”的清洁家园,打造最美宜居示范村。

来到村子,村委的支书带领实践队员们走进酒铺村,了解酒铺村的乡村文化建设。村内经济来源十分丰富,主要包括矿区、餐饮、中药材、林麝、花椒、核桃、旅游等方面。村子修建了“槐抱松”广场,为古树“月亮树”砌石围圈,既保护了古树木,也为广大村民提供了休闲娱乐场所;恢复重建了村里古庙宇,改善了村民宗教活动场所;新建了“桃花岭”农民公园和桃园基地,并对其进行了绿化美化,栽植各种树木花草20余万株;硬化了上山车道,建起了有286个台阶的步行上山道路。对山上的历史遗迹“唐明皇驻陛处、王震将军谈判处、桃花姑娘传说”等进行了很好的保护,以期通过打造特色旅游业为村民增收致富拓宽路子。

芋椒共生带动经济发展

沙河寺村

随后,实践队员们来到了留凤关镇沙河寺村,路上环山而行,路两边群山起伏,林海莽莽,在绿色的林海中间还点缀着一簇簇小黄花。远处,奇山兀立,群山连亘,苍翠峭拔,云遮雾绕。随着山路而上,实践队员们看到了路边成片的高山魔芋,村委的支书向实践队员们介绍道:“咱们村现在总共种植有魔芋三百多亩、花椒三百多亩、柴胡三百多亩和猪苓三百多亩,其中魔芋有两百多亩是各家各户分开种植的,还有三十多亩是通过土地流转集中起来准备作为魔芋基地的。”

同时支书也告诉实践队员们,魔芋种植很早之前就有专家开始研究,现在他们已经拥有了科学的种植方法。并且,政府对于贫困户的帮扶力度很大,只要愿意去发展产业,无论是种魔芋、花椒、柴胡还是养猪、养鸡,都有一定额度的补贴。

大力推进旅游扶贫

走访凤县文旅局

中午经过短暂的休息,实践队员们前往凤县文旅局。在赵局长的讲解下,大家了解到凤县地处秦岭腹地、嘉陵江源头,位于陕甘交界之处,风景秀丽,景色宜人。依托秦岭山水生态优势,凤县从凤羌文化、红色革命历史等方面着手,大力发展全域旅游,聚力打造出“ 七彩凤县 水韵江南”的特色与品牌。此外,凤县还充分挖掘优越的生态资源,按照高标准开发旅游资源,形成了以“六大公园、七大景区”为核心的景区体系。景区周边的凤县人民们紧紧围绕着旅游业寻找商机,开拓致富路。

在询问到旅游对扶贫方面的问题时,赵局长说:“如今凤县把文化旅游产业作为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助力脱贫攻坚的重要路径,大力实施“135”旅游扶贫工程,由“点”到“面”统筹推进,从“内”到“外”同时发力,努力让农业产业强起来、农村经济活起来、农民群众富起来,取得了显着成效。强推改革,拓展工作理念,盘活农村各种资源要素,融入全县旅游发展大局,着力把农村变成景区、把贫困户变成三产行业经营者、把农特产品变成旅游商品,让农民通过电商,线上线下结合实现脱贫,让贫困村的耕地、房屋、田园风光成为可经营的资产,让贫困户从事三产旅游行业实现稳定增收。”

最后,实践队员们参观了文旅局的文化馆,了解了凤县的音乐舞蹈、摄影、书法等多方面文化名人,他们用自己的血汗与智慧谱写了一首光彩的篇章,凤县的形象,凤县人的形象,因他们而更加生动鲜明。

(在旅游局合影留念)

时光荏苒,转眼社会实践已接近了尾声,整个活动中,实践队员们始终站在同一阵线,团结的力量让大家相互包容,给大家勇气直面困境。在这个团结的队伍中,在队员的相互协调和帮助下,最终克服了重重困难,顺利的完成了这次“三下乡”实践活动。那些艰难的过往让实践队员们知道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想和做有着本质的差别,同时也让队员们见证了并肩作战的巨大力量,意识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暑期社会实践专栏已开通

点击【西工程大青年】公众号

下方菜单→青年之声→社会实践

即可查看往期精彩实践内容

我们持续更新中......

预祝各队实践活动圆满完成

收获满满!

来源 | 电子信息学院

编辑 | 电子信息学院 尚慧慧

审核 | 周舟

校团委·西工程大青年出品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