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范文,分享全网优秀范文,学习好帮手!
2000字范文 > 高考地理试卷中的二十四节气——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高考地理试卷中的二十四节气——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时间:2020-03-07 21:24:10

相关推荐

高考地理试卷中的二十四节气——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人民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以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天象、气温、降水和物候的时序变化规律为基准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自秦汉至今影响着我国传统农业生产、日常生活和文化观念。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大小寒。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来六甘一,下半年是八甘三。

现行的“二十四节气”采用的是“定气法”划分,即每一个节气分别相应于地球在黄道上每运行15°所到达的位置;“定气法”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15°为一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周而复始。具体节气有专家测算,以紫金山天文台颁发的《天文年历》为准。“二十四节气”表达了人与自然宇宙之间独特的时间观念,蕴含着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对地球产生的影响,属阳历范畴。现在使用的农历吸收了干支历的节气成分作为历法补充,并通过“置闰法”调整使其符合回归年,形成阴阳合历。

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之所以二十四节气只在中国流行,未能如四大发明被世界广泛应用,是因为我国的气候独具特色。我国季风气候特别显着,原因是背靠最大最宽的亚欧大陆,大陆性特征强于同纬度的其它大陆东部,夏季气温更高,所以我国的玉米带(以吉林省为中心)比美国的玉米带纬度更高;冬季气温更低,所以我国的亚热带北界与同纬度的其它洲比,更向低纬度偏移(一般规律:纬度30度- 40度的大陆东部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大陆西部则是地中海气候,而我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是以秦岭-淮河、约北纬35度为界)。我国的霜期也长于同纬度的国家,降水的时空分配也更不均衡。

高考地理是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高考题常涉及到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的含义

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雨水:雨量渐增,结束了冬天少雨的现象。

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

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自然界出现一片清秀明朗的景象。北方草木发芽返青,

南方大地已披上绿装。我国农谚说:“清明前后,种瓜种豆”。

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立夏:夏季的开始。

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太阳光直射北回归线,昼最长、影最短。

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

大署: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立秋:表示炎热的夏季将过,天高气爽的秋天开始。

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

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秋分:昼夜平分。

寒露:露水以寒,将要结冰。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立冬:冬季的开始。

小雪:开始下雪。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

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最短。冬至以后北半球白渐长,气温持续下降,并进入年气温最低的“三九”。

小寒:气候开始寒冷。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二十四节气的分类

(1)表示寒来暑往变化的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

(2)象征气温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

(3)反映降水的有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

(4)关于物候的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

更为神奇的是

把24节气的名称按次序列下,分为四组,每组又分为前后两半:

,雨水,惊蛰,分,清明,谷雨;,小满,芒种,至,小暑,大暑;,处暑,白露,分,寒露,霜降;,小雪,大雪。至,小寒,大寒。

原因是二十四节气和现在通用的阳历一样,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为根据划分的,因此节气的日期在阳历中是相对固定的(见24节气时间表)。从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可以看出,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则反映了春、夏、秋、冬四季的开始

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从天文角度来划分的,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

春分:春季的中间,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

夏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白天最长,夜间最短。

秋分:秋季的中间,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

冬至: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天进九,白天最短,夜间最长。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具有非常明显的季风性和大陆性气候,各地天气气候差异巨大,因此不同地区的四季变化也有很大差异。

精选习题: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它能反映季节变化。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进行划分的。读图,回答1-2题。

1. 下列对上图中信息表述正确的是( )。

A.立春-我国各地正午的日影朝北

B.立夏-北半球各地日出方向为东南

C.立秋-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

D.立冬-南极大陆仍有部分地区处于极夜

2. 从秋分到冬至期间( )。

A.地球公转速度渐慢 B.亚马孙河流量渐小

C.非洲草原逐渐枯萎 D.亚洲高压逐渐增大

3.二十四节气反映了我国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雨水前后,江淮地区出现连续性降水,称为梅雨B.处暑前后,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一年中最热时期C.霜降前后,冷空气活动逐渐增多,北方降温明显

D.大雪前后,云贵高原多发生寒潮,降雪量达最大

中国早在秦汉年间就创立了“二十四节气”。它是先民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至今,“二十四节气”对生产生活仍然在发挥基础指导作用。读下图完成4-6题。

4.考虑“二十四节气”的节气含义,可概括为三类,其中不包括

A.反映季节时令类B.反映月相变化类

C.反映气候特征类D.反映动植物表象类

5.在黄河中下游地区至今还流传着“清明早小满迟,谷雨种花正当时”的农事谚语,其中“种花”是指

A.种花生B.种向日葵

C.种棉花D.种油菜花

6.中国的民间习俗从冬至起开始“数九”,每九天算一个“九”。第一个九天叫做“一九”,第二个九天叫做“二九”……以此类推。最后一个“九”即九九,大致在每年

A.立春前两三天进入

B.雨水前两三天进入

C.惊蛰前两三天进入

D.春分前两三天进入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主要以黄河流域这一带的物候为依据建立起来的。从黄经0°起,太阳沿黄经每运行15°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见下图)。每月的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共12个;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共12个。“节气”和“中气”交替出现,统称二十四节气。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7.霜降大致对应的黄经度数是()

A. 60°B. 240° C. 150°D.210°

8.关于二十四节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日北至,日长至,日影短至”,故曰“冬至”

B.二十四节气对我国南北方地区农业生产具有一样重要的指导意义

C.“大暑不热”的年份,登陆我国的夏季风较强

D.二分、二至分别表示我国四季的开始

关注润物地理 获取更多信息

答案:1. A2. D3.C 4.B 5.C 6.C7.D 8.C

解析:

1.立春不是春分,其他节气同理。A项,立春时节,太阳直射南半球,我国全境都位于直射点北方,日影朝北。故A项正确。B项,立夏时节,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地日出方向为东北。故B项错误。C项,立秋时节,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地仍然昼长夜短。故C项错误。D项,立冬时节,太阳直射南半球,南极大陆不会出现极夜。故D项错误。

2.D项,北半球开始逐渐受到亚洲高压控制。故D项正确。A项,秋分至冬至期间,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故A项错误。B项,南半球开始进入夏季,河流流量逐渐增大。故B项错误。C项,非洲草原地跨南北半球,并不是全部都逐渐枯萎。故C项错误。

3.江淮地区的梅雨,出现在6月份;大暑前后,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一年中最热时期;霜降前后,冷空气活动逐渐增多,北方降温明显;大寒前后,云贵高原多发生寒潮,降雪量达最大。

4.“二十四节气”是先民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总结出来的,反映的是周年四季变化,能够反映季节时令、气候特征、动植物表象等。因为与月相没有关系,不能反映月相变化类。选择B。

5.古代黄河中下游地区大面积种植棉花,棉花的播种季节在清明和谷雨之间,种花生在谷雨之后,种向日葵在清明之前,黄河中下游地区一般不适宜种油菜花,选择C。

6.九九八十一天,从冬至以后算七十二天进入,八十一天结束,是惊蛰前两三天进入,选择C。

7.由材料可知,霜降是秋分后的第二个节气,位于秋分后30°,对应的黄经度数为210°,D正确。

8.“日北至,日长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由材料“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主要以黄河流域这一带的物候为依据建立起来的”可知,二十四节气对我国北方地区农业生产具有指导意义,对南方地区指导意义不大;“大暑不热”的年份,登陆我国的夏季风较强,C正确;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表示我国四季的开始。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