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范文,分享全网优秀范文,学习好帮手!
2000字范文 > “妈妈 我要是机器就好了” 听话的危害 比你想象中还大

“妈妈 我要是机器就好了” 听话的危害 比你想象中还大

时间:2021-03-15 21:01:00

相关推荐

“妈妈 我要是机器就好了” 听话的危害 比你想象中还大

育儿团有偿征稿,

详情请在后台回复“投稿”

文 |粟言

本文由|超级育儿师(supernanny-ipcn)

授权发布

“早饭必须吃好,否则影响学习。”看到7岁的儿子不好好吃早饭,我急得把食物一股脑推到他面前,盯着他吃。可他还是心不在焉,说不想吃。

我粗鲁的嚷道:“快吃,必须吃。”

儿子很慌乱,突然抽搐起来:“我要是机器多好?你想让我吃什么,吃多少,按个按钮就行了”。

我瞬间怔住了,不知所措。“你要是个机器就好了。”这是我曾经说的话呀!

前几天,陪儿子写作业,他一直磨蹭。刚写了两行,就摆弄橡皮玩。我连哄带嚷,他终于放下了橡皮,可写了没两行,又上厕所,还拿了本漫画书。我在外面急得跺脚,他在里面稳如泰山。

我强压怒火,讥讽他:“你要是个机器多好,按下按钮就行了,省的我这样费劲。”当时说话一时爽,没想到孩子竟然记住了。

细思,其实很多父母都在把孩子当机器养。父母以“为你好”为由,关注孩子的每件小事,掌控每个细节,随时随地保护和纠正。甚至,把孩子的人生程序化,给他们一份童年任务清单,千方百计地让他们照做,确保他们万无一失的“完美”人生。

1

成绩,真的是衡量孩子的唯一标准吗

为了孩子美好的未来,父母对“好成绩,好大学”按下循环播放键。热播剧《少年派》中的王胜男,代表了大部分父母的样态:

王胜男对女儿的人生设定是,考好大学,找好工作。女儿学习一般,她托人把她弄进了重点学校的重点班。

开学第一天,就开始了高考倒计时;女儿参加广播站,她反对,女儿坐公交回家,她反对,怕耽误时间;未经女儿同意,租房、陪读,全面管控。女儿只要有一次考试失败,她就大呼小叫,恶语中伤。女儿成绩提高,她就心肝宝贝。在“王胜男式家长”的眼中,成绩和分数成为评价孩子人生价值的唯一标准。

父母确保孩子安全、健康,吃好、喝好,引导他们进入好学校、好班。孩子不仅要取得好成绩、拿高分,还要获得奖项和荣誉。为了拥有父母认为的美好未来,大部分孩子只能拥有一个清单式童年,在大学录取的军备竞赛中努力和挣扎。

出于爱和恐惧,父母从很早就带孩子参加辅导班、特长班,帮孩子累积丰富的资本和经验。应对小学、初中、高中的择校,和各个阶段的考试,在他们脑中植入“好大学”的目标。

为此,父母不惜花费心思来督促、哄骗、帮助、唠叨,甚至讨价还价,确保孩子们不要毁了自己的前程。前斯坦福新生学院院长朱莉·利斯柯特-海姆斯,在TED演讲中说:“我们就像训狗员一样表扬他们,哄他们跳的再高一点,再远一点,日复一日。”

父母并不关心孩子对什么感兴趣,看不到孩子因分数而焦虑、心理脆弱、筋疲力尽,只在乎怎样才能考入好大学。父母给孩子一份童年任务清单,在每一个关键节点,及时按下按钮,就为了成就孩子“不犯错”的人生。

别剥夺了孩子经历和成长的机会

当成绩说话时,学习以外的一切事情都被父母按下了暂停键。

1、别对孩子自理能力按下暂停键

同事的孩子去外地读高中,每月回家一次。每次返校时,同事会精心准备30个苹果,洗干净,用保鲜袋装好,让孩子每天吃一个。另一个同事则每月给孩子带30条内裤,每天换一条,等月末带回来她再一起洗。

同事说孩子学习要紧,从小就没让孩子做过家务。很多父母觉得做家务是浪费时间,想让孩子把时间花在能为他们带来成功的事情上。

然而,因为缺少家务锻炼,孩子的脑前额叶(Prefrontal Lobe)发育越来越迟,而脑前额叶支配着人类的情绪控制、自我意识、理性思考、判断与决策能力、长期规划和延迟满足。

肯特大学教授Frank Furedi指出,如今社会和家庭正将年轻一代“幼儿化”,导致越来越多青少年心理上迟迟不肯成熟,有人年近30岁还无法脱离家庭独立生活。

没有自理能力,就像“神童”魏永康一样,再高的分数终究会被淘汰。

2、别对孩子的选择权按下暂停键

中国的听话教育毁了很多孩子。

最近,朋友的心理工作室接待了一位北大女孩,她因无法适应学校生活,刚读完大一,就被诊断为中度抑郁,被迫休学。

朋友发现,这个女孩的病因是,太听妈妈的话。很小时,妈妈就给她制定了清晰的目标。女孩一直乖乖的按照妈妈给的清单过人生,对自己的人生没有话语权,甚至屏蔽自己的感受。

朋友做了一个实验,她把一杯温水分给妈妈和女儿喝,问她俩水是温是凉,朋友示意妈妈回答凉,女儿明明感觉到水是热的,也跟着说是凉的,因为妈妈的话在潜意识的影响她。

女孩一直处于妈妈的保护和指导下,一旦离开妈妈,她变得不知所措,无所适从。武志红说,一直被要求听话的孩子,他的精神生命正逐渐被扼杀。

“好好听话”不仅抹杀了孩子的思想和个性,更剥夺了孩子选择能力和应对生活的能力。

3、别对孩子的成长机会按下暂停键

孩子享受到少的可怜的自由,很少有玩的时间,父母过分担忧孩子的自尊,不允许孩子犯错。父母的过度保护和指导,使孩子在自我认知上付出长期的代价,剥夺了他们建立自我能效的机会。

自我能效是人类心智的重要准则,孩子要建立自我效能,就需要他们为自己的人生做更多的思考、决定、行动、试验、犯错、梦想以及体验。

心理学家温迪·莫格尔在《放下孩子》中谈到,孩子可以从尝试和犯错中学到重要的人生功课。清单式的成长过程,恰恰剥夺了孩子宝贵的经历和体验机会。

如何成就孩子的彩色人生

孩子的人生不应只有一种颜色,而应是五彩斑斓的。给孩子经历和体验的机会,其中成就的不只是孩子,更有父母自己。

1、给孩子做家务的机会

一位贫民窟的华裔妈妈培养了两个亿万富翁,靠的竟然是“让他们多做家务”。儿子们说,是妈妈的“家务教育法”,让他们学会了如何创办和管理公司。

哈佛大学的一项实验表明:想要让孩子成功的重点之一,就是要让他们做家务活,并且越早开始越好。调查结果显示:爱干家务的孩子和不爱干家务的孩子,成年之后的就业率是15:1,犯罪率是1:10。

爱干家务的孩子平均收入要高出20%左右,并且他们的夫妻离异率和心理疾病患病率也比较低。让孩子做家务,它的价值,远远大于你的想象。

2、给孩子试错的机会

父母最怕孩子走弯路,急于把自己的生活经验强加给孩子,这似乎是捷径,却剥夺了孩子通过试错学习的机会。

富兰克林说:光说给我听,我会忘,让我自己参与尝试才是真的学习。

有时候,需要让孩子犯自己的错误,在不断试错的过程中,建立对这个世界的常识和判断力。错误是学习的大好时机,如何对待错误比犯错更重要。

3、给孩子体验的机会

前不久,9岁的Hailey Ford的善意感动了千万网友。

Hailey Ford 五岁时,便开始了善意之举,她把家里的院子改造成菜地,为那些无家可归的人提供食物,又去尝试盖房子,想要为每一个露宿街头的流浪汉提供住处……。

她长大后的理想,估计会令无数父母抓狂,她想成为流浪汉小屋的管理者。

孩子拥有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的权利,哪怕在大众的眼中,并不光鲜。人生有多种可能,让孩子有不同的经历,他们才会知道什么适合自己,才有选择和管理自己生活的能力。

而西班牙动画短片《Alike》,值得父母深思:起初,儿子对世界充满好奇,在他眼中,世界是五彩的。但爸爸一直试图教儿子用“正确”的方式学习、生活……。

儿子眼中的颜色逐渐变成了灰色,像一个“折翼的天使”,老老实实接受爸爸的安排,变成了一个“学习的机器”。

孩子不是机器,不要用“为你好”绑架了孩子的童年,又束缚了孩子的人生。鼓励孩子去尝试和体验,教会孩子思考,积极的面对挫折和困境。只有学会做自己人生的主人,才会有生命的绽放。

育儿团

|yuertuan123|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吧


来源:超级育儿师(supernanny-ipcn)全球声誉最高亲子真人秀超级育儿师,为中国亿万年轻父母以寓教于乐的方式打造实用、权威的育儿宝典。原文标题《“妈妈,我要是机器就好了”:孩子一句话暴露扎心真相……》转载已获授权。

编辑:白杨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