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范文,分享全网优秀范文,学习好帮手!
2000字范文 > 《地缘看世界》亚历山大篇 总第十九回 东地中海至南印度地缘分析

《地缘看世界》亚历山大篇 总第十九回 东地中海至南印度地缘分析

时间:2024-04-23 21:47:37

相关推荐

《地缘看世界》亚历山大篇 总第十九回 东地中海至南印度地缘分析

(-04-29)

第十九回 东地中海至南印度地缘分析

第二十八节高加米拉战役

大流士三世为终极决战所选定的战场,在尼尼微城东北约三十公里,一个叫做“高加米拉”村的地方。大多数后世解读者,认为选择高加米拉,是因为波斯军队吸取伊苏斯战役的教训,特别找了一片足够开阔的平原作为战场。从技术上看,波斯军队的确需要一块开阔地,以让他们优势的兵力,能够包抄马其顿军队的两翼甚至背后。问题在于,如果只是想找块体量足够大的平地,大流士和他的军队大可不必远离尼尼微城。在洪水的冲积下,大河两岸才是地势最平整的地区。在城下摆定战场的话,还可以在战事不利时退入城中据守。真正让大流士把战场偏移至高加米拉的原因,在于高加米拉的地形和地理位置。相比底比斯河畔的尼尼微城,高加米拉的位置更加靠近伊朗高原。属于平原向山地的过渡地带,丘陵与平原相杂是这一区域的地形特点。对于军事家来说,背靠高地布阵,有利于居高临下观察对手的阵型。而对于大流士来说,这样做还有一个不便说出的原因,那就是在战场失利的情况下,能够迅速逃入山地,沿已有的道路退入伊朗高原。

最终在高加米拉战役失败后,大流士也的确这样做了。观察地缘位置我们会发现,与尼尼微、高加米拉相邻的板块,就是当年联合巴比伦,击败亚述的米底王国故地。今天我们在谷歌地图上,也很容易在相应位置上,找到从摩苏尔出发,东北方向穿越东南托罗斯山脉,以及伊拉克——伊朗边境的公路(伊朗边境城市为“皮兰沙赫尔”,伊拉克为“赖万杜兹”)。

附:亚述鼎盛时期的疆域示意图

经过如此之多的失败,大流士三世为自己“做最坏打算”想法也是无可厚非的。相比战败之后,被亚历山大围困在尼尼微,或者一路尾随追击至巴比伦的后果,选择利用山地掩护,退至自己地根基之地预备方案,战略、战术层面上都没有问题。只是比起亚历山大那种一往无前的做派,大流士始终在气势上弱了一头。实际上,直到亚历山大从埃及出发后,波斯人依然没有放弃那个看似非常合理的领土分割方案。然而之前亚历山大还没有完全拿到腓尼基和埃及时,都没有答应。现在这些土地已经属于亚历山大了,他当然更没有理由答应了。

既然对手咄咄逼人,以一场决战决定帝国的命运,就成了大流士三世唯一的选择。胜了,亚历山大的军队就算不是全军覆灭,那些在他身后观望的城邦、总督们,也势必会开始考虑重新选择阵营;败了的话,曾经无比强大的波斯帝国将只能寄希望于,亚历山大不对他们在高原的土地感兴趣了。

虽然波斯军队具体的参战数字依然有N种推测,但波斯军队的特点还是很清晰的。一直以来,波斯军队都认为希腊人在步兵战术上更为强势,而自己的优势则在骑兵上。当年跟随小居鲁士入境参与争位战的那一万三千名希腊雇佣军的战力和纪律性,就曾经让帝国为之惊叹。在小居鲁士失败被杀后,这支攻入巴比伦尼亚的希腊雇佣军最终仍有半数退回到了希腊地区。从这个角度来说,亚历山大东征式的奇迹,倒也算不得空前了。事实上,亚历山大之所以敢于远征波斯,很大程度也的确是从那次希腊万人军远征中获得了信心。

虽然在亚历山大东征的过程中,波斯阵营中一直有希腊人的存在。不过在伊苏斯战役失利后,剩余的八千希腊雇佣军,已经被当时的波斯海军,接入了爱琴海地区(后来为斯巴达人所用)。也就是说,在高加米拉战役中,波斯军队的步兵质量被进一步的削弱。不过“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相比伊苏斯之战,波斯军队的机动力量却得到了增强,有三万来自中亚地区的游牧骑兵被部署到了战场(伊苏斯之战就征召了,只是时间紧迫没赶上)。

来自中亚的骑兵,并不是波斯军队唯一所补充的力量。庞大的波斯帝国为了准备这场终极决战,据说征召了来自二十四个地区的部队,其中甚至还有来自印度的战象。只是看过当年薛西斯远征希腊的战例,我们实在无法对这样一支万国军队抱以太大的希望。就像那些游牧骑兵一样,他们的机动性固然是一大优势,但苗头不对的话,这些游牧民族跑起来也绝对比别人快。

大流士三世真正能够依靠的,还是来自本民族的嫡系部队,就数量上而言,他们并不会比马其顿人更多。当然,在战场形势未见分晓之前,庞大的军队数量依然对亚历山大有很大压力的。比较靠谱的数字,是高加米拉战役中,波斯军队的数量有25万左右。这样的数量,以及足够的战场纵深,似乎让亚历山大的军队,不可避免的会陷入到包围圈中了。

尽管我们的重点,在于分析双方力量的战略背景,但在亚历山大东征这件事上,他个人不世出的军事才能,的确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也值得军事爱好者去花时间研究。为此,我们也可以花点时间,解读一下此战中,亚历山大的战术特点。一般情况下,马其顿军团是依靠整体性、杀伤力极强的方阵,硬顶住对手,然后两翼以善于冲阵的重骑兵,绕至对手的侧后方发起攻击。这就是所谓“铁锤——铁砧”战术(方阵为砧,骑兵为锤)。

经过先前的博弈,波斯人对马其顿军团的特点其实也已经很清楚了。他们准备用来冲破马其顿方阵的,是一种中国人也曾经以为主力的兵种——战车。波斯人的战车又叫“刀轮战车”,其技术特点就是在两侧轮轴上装上弯刀。想象一下,这样的战车在冲入步兵方阵时,会对两侧的步兵造成多么大的伤害。很有可能发生的情况就是,战车还没冲到阵前,对手的步兵就因恐惧自乱阵脚,四散奔逃了。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战车的冲击力都是步兵所最为恐惧的。在今天的陆军战场中,坦克也依然在延续这一传统优势。如果一定要冲破严密的马其顿方阵,全幅武装的战车看起来也是最好的选择了。然而这些被波斯人寄予厚望的战车,在战场上却没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因为亚历山大并没有让他的方阵去硬顶这些战车,而是在方阵内部预留足够的空间,然后在战车冲阵之时,故意让开了一条通道,将它们放入阵中(有选择的话,马一定不会往长矛上硬顶)。接下来的事情,估计大家也能想到了,那些整齐划一的长矛,将从战车的侧后方,终结它们的使命。

当波斯战车无法发挥预定作用时,马其顿方阵也就依然能够发挥其“铁砧”的作用,在波斯军阵的正面吸住对手了。问题是,波斯人也明白真正能够让自己崩溃的,是那些从侧后冲击自己的马其顿骑兵。为此,大流士在战前也针锋相对的布置了自己的骑兵,监视对手的去向。换句话说,波斯人这次绝对不允许,亚历山大的骑兵充当“铁锤”的角色了。

然而在战役开始时,亚历山大的骑兵部队却并没有主动发起攻击,而是与步兵方阵分离,向一侧平移(步兵方阵倒是主动进攻了)。在无法判断对手下一步意图的情况下,负责与之对阵的波斯骑兵,也只能与之同向、同速平移,以观察对手下一步的举动。在这种情况下,之前布阵严密的波斯军阵,步、骑兵之间就不自觉的拉开了距离,而这也正是亚历山大的意图所在。在波斯阵线出现缺口之后,早有准备的马其顿骑兵迅速调围马头,斜插入对手阵中。“铁锤”又一次出现在了他们该出现的位置上。

任何精确设计的战术,都需要有足够质量的人员去执行。从这一点来说,亚历山大的能够常胜,还是在于他拥有当时西方世界,最强大的步兵方阵和重骑兵部队。说到这里,我们要解释一下所谓的“重骑兵”概念。在西方军事史中,重骑兵并不是专指中世纪那种穿的跟铁罐头式的骑士,而是指执行冲锋博斗任务的骑兵部队。当然,因为要近身相博,甲胄保护肯定是少不了的。只是在马镫出现之前,穿成变态式的罐头肯定是不现实的(这种可被分类为“重装骑兵”)。

波斯军队的劣势在于,真正能够倚重的步兵,无论从质量还是数量上,都要低于亚历山大;而重骑兵的数量,也不会比亚历山大多多少(质量上不会更高)。至于那些被寄予厚望的游牧骑兵,却是以“骑射”为主要攻击手段的“轻骑兵”。对于中国人来说,这些游牧轻骑兵所造成的恐惧感,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不过从技术上来说,让中央之国备感压力的根源,在于他们往来如风的机动性,以及需要防范的战线过长。面对有重甲和盾牌保护的步兵方阵,以及同样在快速移动的重骑兵,这些更多依靠个人能力的游牧骑兵,并不能发挥太大作用。

亚历山大在军事上面的创新,喜欢军事的朋友还可以自行去研究。比如他用了什么办法、什么军种来打乱波斯骑兵的阵脚;在攻城战中,又制作了什么武器。至于我们,还是把注意力放在高加米拉战役之后,欧亚大陆的地缘政治格局上为好。

高加米拉战役失败后,大流士三世依照他之前就想好的逃亡路线,逃入了帝国在米底的都城——“埃克巴坦那”了(今伊朗哈马丹)。很显然,再也没有力量,能够阻止亚历山大沿波斯御道南下,入主波斯帝国的地缘政治中心——巴比伦了(今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之南约90公里,幼发拉底河畔)。至此,亚历山大已经将整个地中海周边地区中,最为富庶的两大板块:埃及和巴比伦尼亚变成了马其顿王国的领土。一定要再进一步的话,也就是继续往东到波斯湾北,进占与巴比伦尼亚相连“埃兰”了。

当包括亚述、巴比伦尼亚的“美索不达米亚地区”,以及伊朗高原之南,最后一块低地“埃兰”,都成为了亚历山大的战利品后。亚历山大和他的希腊将士们,看起来终于可以停下扩张的脚步,并建立起名符其实的“亚历山大帝国”了。如果说离开地中海,向美索不达米亚扩张,还有巨大的利益驱动(毕竟巴比伦太富了,罗马人后来也这样做了),再去和波斯人争夺那些高地,就很可能得不偿失了。

将整个新月沃地交给亚历山大,以保有波斯帝国在高地上的领地,应该是大流士在高加米拉战役之前,就想好的预案了。正因为如此,他才直接放弃帝国在低地上的两大首都:巴比伦和苏撒,退入波斯在米底的都城——埃克巴坦那。而对于亚历山大手下的希腊人来说,做到这一步也完全够了。以希腊人之地理观来看,巴比伦就是富庶和东方的代名词,就像后来的欧洲人看待中国一样。也就是说,亚历山大和大流士,以新的地缘平衡线分割波斯帝国的机会,再一次到来了。然而问题是——亚历山大仍然不接受。

第二十九节 亚历山大病逝之后帝国崩裂

亚历山大随后所做的事情,相信大家都已经在历史课中学习过了。在沿着波斯人的足迹,丈量完了伊朗高原、吐火罗盆地、兴都库什山脉,乃至整个印度河平原后,亚历山大终于得偿所愿的成为了独一无二的王者。鉴于在汉朝部分,我们已经对上述地缘板块有过详细解读,而当下的焦点又在欧洲,所以亚历山大接下来的征程,就不再做详解了。

附:亚历山大帝国的疆域示意图

很多人对亚历山大执着的继续东征感到不可理解,毕竟希腊已知世界里,最富庶的土地都已在手了。不过设身处地的想想,如果你仅仅花了三年时间,就摧枯拉朽式的打垮了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并且当时的年龄仅仅只有25岁。你有没有办法,抑制住荷尔蒙引发的冲动,去征服另半个波斯帝国?

对于希腊人来说,巴比伦已是地缘想象的边缘,但对于以爱琴海、印度河、锡尔河、尼罗河为四方边界的波斯帝国来说,巴比伦则是一个地缘中心。如果亚历山大只是想做个希腊人的话,那么他完全有理由为今天的成就,感到满足的。问题是,在见识了东方文明的繁华之后,亚历山大已经不满足于仅仅做个希腊人了,虽然他的祖先包括他的父亲,一直在为这个目标而努力。

为了做希腊人,马其顿人一直在模仿希腊人的生活方式,甚至把自己的血统上溯到希腊神话中的人物。现在,这种嵌入式的做法,也被运用到了对波斯帝国的融合上。这次,马其顿人采取了更为世俗的做法——联姻。在亚历山大的带领下,近百马其顿将领和三千名士兵,在苏撒完成了和波斯帝国的联姻(亚历山大本人娶的是大流士三世的女儿)。除此之外,亚历山大还用波斯人的仪式,加冕成为了“亚洲之王”。

亚历山大所做的这一切,身处中央之国的我们应该并不陌生。历史上那些边缘民族入主中原后,绝大多数都或主动,或被动的接受、融入了华夏体系。亚历山大的这种做法,看起来和当年的鲜卑人如出一辙。不过,相比从森林草原而来的鲜卑人,亚历山大和他之前所代表的希腊文明,在文明的层级上并不比波斯文明要低(希腊人认为自己是最文明的)。所以亚历山大的这种融合,并非是单向而是双向的。比如在享受波斯文明的同时,也有很多波斯人被鼓励学习希腊人的文字、马其顿的军事技能,乃至直接加入亚历山大的军队。

然而亚历山大的征服在过程固然是史诗性的,但从政治结果上来说,并不能算成功。公元前3,从印度回到巴比伦后不久,年仅33岁的亚历山大就因病去世了,他所倾力打造的“亚历山大帝国”,也随之陷入了分裂状态。这样一个地缘结构复杂,跨度如此之广的帝国陷入分裂,几乎是一种必然,亚历山大的早逝,只是加速了这一进程。在他身后,那些手握重兵的马其顿——希腊裔将领,为了争夺帝国遗产,陷入了长期战争状态,这场战争也因此被称之为“继业者战争”。可以想见,会有多少人希望从亚历山大帝国的遗产中分一杯羹。能够让亚历山大引以为傲是的,这些参与者基本都是系出他所建立政、军体系。也就是说,在很长一段时间,“世界”地缘政治的舞台是属于“希腊人”的。

对于一次征服是否成功,一直以来多是以政治标准来看待。问题是,从大历史和地缘角度来看,政治上的征服都是短暂的,征服者如果没有为被征服地区,带入自己独特的、优势的文明,并且以之融合被征服地区的民族,那么这场征服其实就是失败的。至于亚历山大的征服,倒可以说的上是成功的。因为希腊文明已经相当成熟,有着让希腊人引以为傲的元素,这使得那些远赴异乡的希腊人愿意保留自己的生活方式。

这一点在技术上也体现在希腊人的殖民方式上。在马其顿人崛起之前,希腊人在地中海沿岸地区,已经建立了很多希腊式的城城市。现在随着亚历山大对亚、非大陆的远征,这一殖民模式也得以在大陆腹地复制。这其中,就包括数十个遍布各地缘板块,以“亚历山大”命名的城市。来自希腊的统治者以及移民,不仅可以在这些城市中完整的保留希腊式的生活方式,并以之为政治、军事中心统治周边地区。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嵌入故波斯帝国各板块中的希腊殖民地,彼此之间组成了一张完善的,由希腊人控制贸易网。

不管上层政治格局如何变化,这张贸易网都能够保证希腊文明,持续向亚洲地区渗透,并最终成就一个“希腊化时代”。从时间的跨度上看,这一始于亚历山大东征,结束于公元前1世纪初的时代,前后持续了200多年。这也使得遥远的中央之国,尽管没有将丝绸之路直接延伸至欧洲,却依然能够间接与远在欧洲的希腊文明间接对话。比如中国的佛教造像艺术,最初就是来源于经历过希腊化过程的犍陀罗地区(巴基斯坦白沙瓦一带)

虽然从地缘本质上来说,研究后亚历山大时代的“希腊化时代”,意义会更为重大。但就当时的情况来说,这一结果只能算是地缘政治博弈的副产品了。当然,源出亚历山大的政治体系,能够一直主导这场地缘政治博弈,对于希腊化时代的形成,也有着保障的作用。在经历过长达50年的战争后,继业者们终于大致按照欧、亚、非大陆的地理划分,形成了三大王朝:亚洲方面,是以安条克平原为政治中心的“塞琉西王朝”;非洲方面,是立足埃及的“托勒密王朝”;至于希腊本土,则看起来是被来自马其顿的“安提柯王朝”所控制。

当然,真实的情况要远比这种简单的划分复杂的多。一方面,还有很多包括希腊殖民地在内的独立地区,分布于上述三个王朝的势力范围内;另一方面三大王朝的边境,也是在动态变化的。比如托勒密王朝就一直在与塞琉西王朝重点争夺西亚裂谷带(焦点为贝卡谷地),甚至一度控制包括奇里乞亚在内的小亚细亚沿海地区。这使得托勒密王朝,曾经有机会成就一个“东地中海王国”;又比如塞琉西王朝,对于伊朗高原及更遥远的中亚、南亚地区,更多只是一种间接控制状态;至于城邦文化浓厚的希腊地区,安提柯王朝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不敢说自己真正控制了希腊全境。

不管怎么说,无论从政治还是文化层面,亚历山大东征的确让欧亚非大陆文明区,进入了一个畅通的双向交流阶段(除了遥远孤立的东方文明),并且在这一过程中,让希腊人在政治和文明上占据了主导地位。然而任何时代终究会有终结的时候,在东亚的从秦帝国时代,变迁为汉帝国时代时,欧洲也将完成它的世代交替。罗马将取代希腊,成为地中海地缘政治博弈的主角。

附:亚历山大东征路线示意图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