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范文,分享全网优秀范文,学习好帮手!
2000字范文 > 重现清末民国时期澄海乡村做戏盛况

重现清末民国时期澄海乡村做戏盛况

时间:2021-06-05 08:52:09

相关推荐

重现清末民国时期澄海乡村做戏盛况

(澄海苏北中学 许旭绵)

正月初四神落天之后,开启了潮汕各地乡村游神的序幕。澄海“闹热”的乡村一个接着一个。除了游神本身是“闹热”的重头戏之外,在清末民国时期,通宵达旦的看戏,也是一年之中难得的享受。

从清末到1943年潮汕大饥荒前这几十年,是澄海潮剧戏班大发展的黄金时期。清乾隆时期,澄海只有四顺班、六顺班、八顺班等几个潮州戏班,到了清同治三年(1864年),澄海华埔人陈杰正创建了老正兴、中正兴、正华兴三个潮剧戏班;清末外砂李厝人王立秀创办老正顺、新正顺二个戏班;外砂凤窖人陈家泽创办中正顺、三正顺二个戏班;外砂李厝人王卷买进老源正兴戏班,这些都是澄海比较著名的戏班。另外,各乡村基本都有业余剧社,还有多到不可胜数的纸影班,纸影班其实是潮剧戏班的“学前班”,也是培养潮剧演员的主要基地,培养了著名潮剧表演艺术家洪妙先生等先辈。据《澄海县志》记载,清末时期,一个小小的澄海县就有专业和业余潮剧戏班(不含纸影班)二百多个。

这些潮剧戏班,以广场演出为主,基本上都是活跃在农村酬神斗戏,庙会堂会的阵地上,成为那个时代娱乐形式单一,文化生活贫乏的澄海人主要的精神享受。

踮脚戏。 潮剧广场戏又称踮脚戏、出街戏,澄海百姓称为“尖脚戏”。广泛流行于潮汕农村,深受澄海民间百姓的欢迎。“凤城二月好春光,社鼓逢逢报赛忙”;“打起锣鼓一百三,戏班送戏到门脚”;“望到项长长,落雨竹笠当,棚脚炒乌豆,脚腿企到酸”——这些潮汕谣谚所描绘的便是潮剧广场戏源于民间、行于民间又为民间所喜闻乐见的动人情景,而这也正是潮剧广场戏的最显著的特点。

请押。踮脚戏顾名思义,是没有座位的,为了不被前面的人挡住视线,必须踮起脚尖。旧社会,有钱人家的夫人阿奶小姐,既想看戏,又不想跟着一群村民去踮起脚尖,况且她们大多緾足,三寸金莲根本无法站久。于是澄海民间就发明了专供有钱人家女眷看戏的“登椅”,这种登椅和现在电工用的登椅差不多,不同的是上面有一平台可供三四个人坐在上面看戏。但戏棚下总有一群二流子,专门瞄准这些登椅,一起用力挨挤,往往就能把登椅的脚挨折,上面的夫人阿奶小姐就会掉下来,出尽洋相。为了避免发生这种事,有钱人家就会事先“请押”,即到警察局交钱(在我东陇,一般交龙银二元),就能请来两名警察,站在登椅下,全程陪护女眷看戏。其实就是旧社会的乌脚警察,沦为有钱人使唤的保镖。

戏中。即戏班中介,旧社会,每年春节期间,就会有一名打扮体面,穿长衫马褂,戴枣仔帽,手执油纸伞的中老年男人,活跃在澄海各个乡村,找各村的族长,保长,乡里佬大,商谈本村游神日请戏班的事,这个人就是戏中。现在有一个很高大上的名称:经纪人。

斗戏。也叫“双棚窗”,“多棚窗”。解放前澄海农村做戏,很少只请一个戏班的,都是两个以上甚至多个。解放前我东陇村,每逢正月廿八游神,起码有五棚戏班同时上演:香园、应菜田、下社宫埕、所厅埕、上社宫埕各有一班戏。有些乡村就让两台戏在同一地点演出,为了争取观众,戏班都会使出看家本领,这就是斗戏,也称“唱对台戏”。村童小孩最喜欢斗戏的场面,孩童看不懂文戏,鲁迅在《社戏》一文中写“孩子们最怕那个老旦坐下来唱个没完没了”的感觉,笔者童年也是这种心理。所以戏班大多以武戏吸引孩童和青年观众,演出有神仙、老虎、鬼怪等内容的戏堵(堵字读潮州音第6声,也称“折子戏”),故而澄海民间有“做菜专靠渲粉水,做戏专靠扮神仙老虎鬼”的俗语。

扮塗戏。“扮”字在这里读“叛”。这也是一种以戏为名的演出。但因为不用开口唱戏,所以一般村民就可打扮穿上戏服,装扮成各种潮剧戏中人物,随着游神队伍出游,增添节目内容和欢乐气氛。

浪屎戏。这是一句澄海民间口语,形容小孩子窝囊不争气。但这句口语其实就是来源于旧社会对水平很低的戏班的评价。文革时期,东里公社工交办公室也组建了一个潮剧戏班,名为“工交香”,1977年笔者也曾在东里戏院看过工交香演出潮剧《十五贯》。因为演出水平一般,于是,有东里谜人以“工交香”为谜面,打一民间口头语,谜底就是“浪屎戏”。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