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范文,分享全网优秀范文,学习好帮手!
2000字范文 > 致各位父母:该“买房养老”还是“养儿防老”?经济学家一语点明

致各位父母:该“买房养老”还是“养儿防老”?经济学家一语点明

时间:2019-10-18 02:21:59

相关推荐

致各位父母:该“买房养老”还是“养儿防老”?经济学家一语点明

最近看到一则消息,后,深圳老人数量将翻番,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深圳实际管理老年人达114万人,其中户籍老年人口不足三成,未来可能会设立独生子女护理假。

要知道,深圳可以算是全国最年轻的城市了,来这里打拼的年轻人源源不断,比起京沪广三个城市,养老压力显然要小的多。

连深圳的人口形势都如此严峻,其他二三四线城市,甚至五六线城市,它们所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

社科院在今年初发布了一份报告,末,人口出生率为10.94‰,是近70年以来的新低,更令人担忧的是,之后,60岁以上的老年人将增至3.4亿人,相当于每两个人工作,就要赡养一个老人。

问题就出现在这,不可否认,房产依然是大部分人保值增值的首要选择,有经济学家测算,目前居民财富的60%都与房产相关。

但是,我们又看到,结婚率已经跌至新低。

这样的情况下,再过十年,应该“买房养老”还是“养儿防老”?

笔者认为,答案应该是后者,我们不妨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分析。

第一,楼市需求出现“断层”。

劳动力需求,永远是楼市最核心的驱动力,只有为了婚房努力的年轻人,为了孩子学区操心、为了一家老小改善置换的中年人,才有动力换房子,对年近花甲的人来说,房子有多大没有任何意义。

有两个指标可以参考,劳动力人口,城镇每千人房地产新开工面积。

在,我国劳动力人口达到了巅峰的10.06亿水平,同年,城镇千人新开工面积也达到了顶峰,随后,两个指标逐年回落。

换言之,如果不是因为起棚改货币化的推动,房地产早已开始走下坡路。

更重要的是,根据经济学家的测算,未来十年当中,劳动力人口将以年均200万的速度减少,之后,房地产需求自然会萎缩,“买房养老”已经不起推敲。

第二,房产保值属性退化。

很多人寄希望“买房”养老,是因为房产能够提供其他资产所不具备的保值属性,资金沉淀到房子里,随时都能出手变现。

然而,随着居民杠杆率日益提升,房子能够吸纳的资金终归是有限的,一旦接盘群体不足、调控加码,保值也就无从谈起。

以公认最稀缺的京沪二手房价为例,近两年在严厉的调控政策下,持续走出下行趋势,数据显示,3月18日至3月14日,自北京楼市调控以来,成交套数为50643套,调控前两年比调控后两年减少48.53%,存量房却增加了近两万套,从累计数据看,京沪两市二手房跌幅在15%左右,部分区域房源价格接近20%。

在这种局面下,不少房产持有者也面临财富蒸发的困局,有网友发布的某二手房平台房源显示,北京三环附近临地铁某楼盘,同样一套房子,5月份挂牌价高达1014.5万,底挂牌价缩水至738万,相当于一年半的时间,亏损高达276万,如今依然在这个价格水平徘徊。

更有甚者,北京朝阳区某楼盘3月份挂牌价达1330万,年底就变成了970万,一年不到的时间,足足蒸发了360万,至今,挂牌价也依然没有大的起色。

北上广尚且如此,其他的新一线、二三线城市可以想象。

第三,生育率走低,“孩子”是最大财富。

经济学家任泽平之前在报告中提到,育龄妇女规模已见顶下滑,2030年20-35岁主力育龄妇女规模将比减少29%,其中25-30岁生育高峰期妇女将减少41%;出生人口即将大幅下滑,预计2030年将降至1100多万、较减少26%。

因此,任泽平认为,十年之后,新生儿会下降到1100多万的水平,对比的1523万人,足足下降了423万人。

新生儿减少,老年人口增加,此起彼伏的形势下,越来越多的家庭会陷入房子多、老人多、孩子少的困境中。

这样的情况下,“养儿防老”虽然是老生常谈的论调,却并没有因为时代的发展而过时,相反,守着一堆房子,膝下没有子女,日常起居都无人关照,又有几个人能鼓起勇气走进敬老院?

针对这个问题,有经济学家一语中的,点明了未来的趋势。

中泰证券经济学家李迅雷近日发文指出,持有房产本身就是个“零和游戏”。

一个本身价值100元的商品,甲如果能够以150元的价格卖给乙,那甲就相当于赚了乙50块钱;如果乙再以210块钱卖给丙,那么乙相当于赚了丙60块钱。

如果这个时候商品的价格又回到了100元,那么丙相当于就损失了110元,而甲和乙赚的钱的总和恰好也是110元。

专家用“零和游戏”这四个字,说透了未来楼市的格局,也给每位购房者提了个醒,买房子只是年轻时的刚性需求,养孩子才是给自己的后半生装上了“安全阀”。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