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范文,分享全网优秀范文,学习好帮手!
2000字范文 > 从艺71年的国宝级艺术家 去世前留下的人生忠告 让人深思

从艺71年的国宝级艺术家 去世前留下的人生忠告 让人深思

时间:2022-08-01 18:52:26

相关推荐

从艺71年的国宝级艺术家 去世前留下的人生忠告 让人深思

文丨淡淡翠

1952年的一天,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舞台上,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一场话剧彩排。

有个瘦瘦高高的男青年,在剧中扮演一名群众,台词只有一句:“报告工程师,桥出事了!”

就这么一句简单的台词,他却站那儿憋得脸红脖子粗:“报告、告、告......”后面的“工”字却是无论如何也说不出来了。

周围的人都在笑。

他既觉得丢人,又生自己气,在心里打起了退堂鼓:“我就不该做演员,何必呢?实在是受罪!”

导演却觉得他很有表演天赋,如果不做演员,那就太可惜了。

那时人们都没想到,后来的男青年会成为影视圈中,一个教科书级般的存在。

他不仅成功克服了口吃,还出演了很多话剧、电视剧。即使在《末代皇帝》中,跟陈道明同演溥仪,也毫不逊色。

李雪健称他是“大哥”;宋丹丹、蒋雯丽、黄磊、濮存晰、姜武等,则亲切喊他“老爷子”。

冯远征更是盛赞他:“不管做人还是演戏,他在人艺大家庭里都是很值得我们尊敬的人。”

他的一生看似波澜不惊,却充满了“慢”的智慧。

这个人就是北京人艺的老艺术家——朱旭。

1

其实从一开始,朱旭踏入表演领域就充满了戏剧性。

1949年5月,朱旭考进华北大学戏剧专业,毕业后被阴差阳错分配到了华大文工二团,做了一名电工。

可巧,1950年抗美援朝,剧团排演《吃惊病》,缺一个高个子演员来演美国大兵。

正在剧团急得团团转时,导演发现了做灯光师的朱旭:个子高、鼻梁高、眼睛大,化上妆不就活脱脱一个外国人吗?

朱旭就这样稀里糊涂上了舞台,又稀里糊涂地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成立后,被调到了演员组,开始了自己的演艺生涯。

原本当了演员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可演了几次,朱旭却遇到了天大的难题:他一上台念台词就结巴。

台词可是一个演员的基本功啊,要想做演员就必须要解决掉这个问题。

朱旭的心里既着急,又产生了强烈的自我怀疑。

“我真的适合当演员吗?”

“你说长得丑也就罢了,怎么念台词还结巴呢?”

当时的剧院总导演焦菊隐,十分重视演员的思想建设。他认为演员最重要的,就是要扬长补短,扎实练好基本功。

所以,那时候的剧院,随处可见站在角落里纠正自己缺点的演员:有练发声的、有练呼吸的、有练吐字的,还有唱京韵大鼓的......

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下,朱旭渐渐放松下来。

他开始明白:真正的好演技,都是从日复一日的基本功训练中夯实的,并非一朝一夕之功。

他不再焦虑,也不再自我怀疑,而是沉下心来,去寻找自己结巴的根源。

朱旭细心观察了一下发现,凡是自己死记硬背过的,心里就会紧张,一上台准出错。

但是自己平时随口就来的话,因为没有心理负担,就从来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他一拍大腿,找到了自己记台词的方法:既然不能死记硬背,那把台词变成自己的话不就得了?

他找来小本子,把要排练的台词记在左边,反复琢磨里面隐藏的“潜台词”。

同时,他还研究与自己演对手戏的演员的台词,“不知道对方跟你说话的意思,又怎么知道应该回答对方的是什么呢?”

然后,再把台词转换成更适合自己的语言记在本子右边,随身携带,反复记忆。

这么一改变,心里就松弛了,他也惊喜地发现:结巴的问题没了!

朱旭把这个记台词的习惯,一直保持到了晚年。

有多少集剧本,他就能记多少集台词,以至于后来到了七八十岁时,还能对他在《哗变》中三四页台词,张口就来。

而他那抑扬顿挫、松弛自然又独具韵味的台词风格,也得到了观众和专家的一致认可,被称赞是“活的语言”。

2

关于演戏,话剧大师洪深有一句名言:“会演戏的演人,不会演戏的演戏。”

朱旭把这句话,当成了自己的座右铭。

每接到一个人物角色,不管是主角,还是连一句台词都没有的群众演员,他都要反复去琢磨、解读人物的性格特点。

在演话剧《哗变》中的魁格时,为了把这个人物演活,朱旭还请来了一个北大心理系教授来指导他。

但是了解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后,朱旭又犯了愁:该怎么样讲这段连续八分钟的台词,才能把人物的内心世界呈现出来呢?

美国导演赫斯顿告诉他:“魁格永远是正确的,永远是理直气壮的,没有乞求人家理解的时候,说这段台词的态度应该是——难道你连这个都不懂吗?”

这大大启发了朱旭,最终他把魁格这个人物表演得入木三分、无人超越。

但是,光记好台词,演好人物就行了吗?

喜欢钻研的朱旭,又自个儿琢磨出了一套方法:争取“一人千面”,避免“千人一面”。“不能演了一次茄子,以后是个紫的就找你。”

为此,朱旭从未停止过提升自己的文学艺术修养。

他始终认为:“一个演员要演好戏,讲究的是戏外功夫。演员的道德修养,综合文化素质,艺术造诣的高低,对其饰演角色的成功与否是至关重要的。”

也正是因为朱旭的精益求精,才让他年逾半百进入影视圈后,塑造了一系列经典角色。

在电视剧《末代皇帝》里,他和陈道明都演溥仪。

有陈道明演的青年溥仪珠玉在前,朱旭的老年溥仪也毫不逊色。

每天晚上,他都要跟导演研究当天拍的戏哪个地方好,哪个地方还需要改进。

最终,他用自己对人物内心的精准把握,将被关押在监狱的老年溥仪演得真实动人。只刚出场时的一个背影,就让人看到了人物身上的无限沧桑。

在电影《变脸》中,他饰演了一个无儿无女的江湖艺人变脸王。

为了演好变脸绝技,朱旭专门利用业余时间去跟川剧“变脸大师”彭登怀学习,最终呈现出来的效果,让所有人都拍手叫好。

而朱旭更是凭借这部影片,以66岁高龄,获得了第9届东京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

中国戏剧史研究专家田本相,曾这么评价朱旭:

“他的表演有一种书卷气,但绝不是书呆子,他不是说演什么角色都像书生,而是一种由内而外的修养,一种内蕴深厚的气质。”

3

很多看过朱旭表演的人都说,看他演戏,就像看人物在舞台上生活。

朱旭自己也在一次采访中说过:“我就是喜欢玩,把表演也变得有趣,我拿到任何一个角色,就是想找到这个角色身上的幽默感,就会被观众记住和喜欢。”

究其根源,朱旭这种松弛幽默的表演特点,与他遇事淡定,不疾不徐的生活态度有着极大关系。

那时候的演艺人员,没有现在的条件那么好。

有次,朱旭跟着文工团一起去淮河演出,住在老乡家的牛棚里,刚下完雨,把铺盖旺往地上一铺,“咕叽咕叽”直冒水。

这还不是最差的,最差的是跳蚤多。三个年轻人被跳蚤咬得受不了了,干脆不睡觉,起来逮跳蚤。

这要是搁在现在的年轻人身上,有几个人能受得了?但是朱旭却总能从艰苦的环境中,找到乐趣。

“发现了跳蚤就用手蘸着唾沫把跳蚤粘起来。这时不能看,用两指轻捻,跳蚤就被团了起来,相当于把它的腿系上扣了,打开就蹬跳不开了。

​再用针将跳蚤扎上,用蜡烛一烤,它小肚子就‘呜’的鼓了起来,接着‘啪’的一声脆响,死了,真是爽快。”

而在文革期间,因为朱旭不肯像其他人一样,不分青红皂白地就去打倒一切“当权派”,被扣上了“狗特务”的大帽子,被批斗、关小黑屋,还被禁止参加任何活动。

不久,一家四口又被迫从独居小楼,搬进了史家胡同的大院里。

无戏可拍,前途未卜,换成旁人估计早就焦虑得不行。

但朱旭是个“另类”。既然未来的事谁也说不准,为什么不过好当下呢?

他彻底加入了“逍遥派”,在家过起了莳花弄草的生活。

屋子太小放不下床,他就开动脑筋设计出了木板折叠床;每天陪儿子玩,还用大瓦盆在窗前养了好多小金鱼;天气晴好时,他用竹条自己动手做风筝;买来小鸭子,与俩儿子一起养......

妻子宋凤仪曾在书里这样写道:

“他从来不发牢骚,不怨天尤人,总是乐观地说,‘人哪有一辈子不碰见点灾难的,这也是生活的积累啊,我相信用不了多久困难就会过去的’。”

4

英国哲学家罗素曾说:“一个人感兴趣的事越多,快乐的机会也越多,受命运摆布的可能性便越少。”

生活中的朱旭,特别擅长自娱自乐,享受慢生活。即使再忙,他也会抽出时间来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

他不止一次说:“生活要有张有弛,会休息才会工作”。

除了演戏外,喝酒、书法、拉胡琴、京剧、下棋、钓鱼等等,都是朱旭的心头好。

朱旭喝酒是从一岁多开始的。那时候他的家乡经历了“九·一八”事变,全家都要跟着军队一起离开沈阳。

家里孩子多,母亲一个人照料不过来,就把朱旭交给一个老伙夫带。

偏偏这个老伙夫是个爱玩的,天天晚上吃完饭就想去打牌。为了不让一岁多的朱旭哭闹,老伙夫就每天吃晚饭的时候,给他灌上一盅酒,好让他安安静静地睡觉。

时间长了,朱旭就上瘾了,而且这一上瘾就是一辈子。

但是朱旭喝酒有自己原则,那就是上台演戏之前绝对不喝,因为怕喝醉了误事儿,坏了酒的名声。

喝完酒,朱旭就溜达着去北京人艺宿舍的胡同口,看人家下棋,或者坐在一边拉胡琴。

因为喜欢胡琴,他还曾专门向梅兰芳的琴师姜凤山学过拉胡琴的技法。

没想到,这原本只图自娱自乐的技能,在他演话剧、影视剧时,都派上了用场,技惊四座。

年纪渐大时,朱旭又喜欢上了下围棋。只要俱乐部有活动,他都会跑去参加,风雨无阻。

朱旭心态好,不管下棋是输是赢,都乐呵呵的,一点架子也没有。时间久了,大家就都爱上了跟他下棋、聊天。

玩儿的时候尽情玩,工作的时候就专注的工作。

这些看似“不务正业”的爱好,都在无形之中给了他丰富的生活积累,拓宽了他的知识,让他在塑造人物角色时,更加的游刃有余。

5

有人曾问朱旭:你演戏的秘诀是什么?

朱旭只是淡淡一笑:

“看一个演员,最终要落在其个人的文学艺术修养上。一个演员要演好戏,讲究的是戏外功夫。”

作为老一辈艺术家,朱旭踏实认真了一辈子,豁达从容了一辈子。

他热爱学习,不管多大年纪,只要接到人物角色,就会认真琢磨,走进人物内心,挖掘人物的性格特点。并且坚持读书,来不断提升个人素养。

他热爱生活,不管是文革期间的无戏可拍,还是工作忙碌到脚不沾地,他都能从平凡的日子里找到乐趣,从未放弃自己的个人爱好。

他热爱舞台,曾先后三次说这是最后一次上台表演,但都因为心中割舍不下的热爱食言。甚至在弥留之际,他唯一没有完成的心愿是,还想上台演戏。

很多人以为朱旭是生活顺利,所以天性乐观、豁达。

实际上,他19岁登上话剧舞台,54岁进入影视圈,直到79岁才拿下国际电影节影帝。儿子先天性耳聋、母亲煤气中毒身亡、晚年痛失爱妻......

命运从未格外优待他,但他从不怨天尤人。不管命运如何波折诡谲,他都不慌不忙地行走着,像一个真正的智者。

编剧叶广苓曾这么评价朱旭:“与他交谈如同一篇意境深远的美文。”

与他多年同台演出的演员杨立新则说:“他在舞台上是个有情趣的人。”

演员吴刚更是一语道破“天机”:“朱旭老师怀揣一颗童心,对待生活,对待自己的创作,一辈子都活得精彩。”

而朱旭面对工作不急不躁,扎实稳健的态度,和从容淡定、张弛有度的生活方式,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发和思考。

人这一辈子,到底要怎么过,才不虚度此生?

是工作忙忙碌碌,却忙到没时间让自己成长;还是生活风风火火,却把自己活成了上紧弦的发条?

都不是。

林清玄曾写过这样一段话:“万事万物都有其自然的法则,依循这自然的发展,常常回头看看自己的脚跟,才是生命成长正常的态度。”

朱旭也给自己的朋友写过一句:“看破放下,般若发光,自在平常,法身清凉。”

很多时候,与其用力去追求一个结果,不如踏踏实实做好手中的每件事,认认真真过好生命中的每一天,其他的,就交给时间来证明。

当你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变得越来越焦虑浮躁时,不妨看看朱旭。

也许,从他的故事里,你会发现:原来真的“慢慢来”,才“比较快”。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