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范文,分享全网优秀范文,学习好帮手!
2000字范文 > 日本陆军现役丰田“疾风”高机动车 作者:宋楠

日本陆军现役丰田“疾风”高机动车 作者:宋楠

时间:2018-10-17 04:55:15

相关推荐

日本陆军现役丰田“疾风”高机动车 作者:宋楠

[导读]本文是笔者对日军现役轮式装备研判分析系列稿之三。详解日军现役装备-丰田“疾风”高机动车技战术以及对我人民解放军登陆与装甲部队的威胁指数。

红色警报 全面剖析日军96式8轮装甲车

解读日本陆军三菱帕杰罗73轻卡车

话说列装我军的1.5吨级东风猛士越野车

本系列稿件,旨在探讨高性能军用车技术和可靠性并希望这些信息能开阔大家眼界,给国内车厂以参考。

1980年代,东西方阵营对峙越来越尖锐,第三次世界大战大有一触即发的可能。美军的坦克装甲车辆更新加速,M1系列主战坦克、M3系列履带式战车大量进入美军装甲部队序列中。这其中悍马1.5吨级轮式越野车成为最耀眼的一款美军典型装备。从入侵格林纳达、东西德对峙、苏联解体后发生的数次海湾战争,以及中东战争都有美军悍马及其改款车的身影。作为美军在亚洲的坚定盟友的日本军队,从二战时期就渴望大规模装备类似于威利斯吉普那样的轻型四驱越野车。奈何直到二战结束都,日军的履带/轮式装备都严重落后于盟军(日本三菱助攻卡车、日产奇骏前身的小型指挥车只有少量装备日军)。在1950年代,日本三菱开始仿制威利斯吉普,然后在1970年代开始生产73式轻卡车。1980年代晚期,看到美军装备的悍马系列越野车的出色表现,日本国防部决定由丰田汽车研发一款具有相似性能的通用指挥车。最终在1992年,丰田完成了一款名为“疾风”高机动车的通用军车,并由日野汽车大规模生产。1993年率先装备日本陆军富士教导学校。

1、研发背景:

在战后一直图谋军事崛起摆脱战败国身份的日本,虽然将其军队命名为自卫队,但是作为美军在亚洲最坚定的盟友,日军(这支武装部队装备的武器几乎已经脱离原先的防卫性质,全部具有极强的进攻性!)为了在步调上跟随美军,在73式轻卡车服役将近后,开始了以悍马为蓝本的仿制。以丰田汽车为首的项目组对悍马进行了测试,并开始了具有日军特色的二次开发。1988年开始立项至1991年底,联合丰田、三菱与日野的几家军工企业的优势力量后,从九州岛至北海道完成了在日本本土全温带的路测。最终,定装车由具备丰富军用越野车研发和生产经验的日野生产(从1960年代末期,日军的中型、重型轮式越野卡车均为日野提供)。

丰田“疾风”高机动车按照年代分类,应该算是日军第三代通用军车。在研发时就确定了,要为日军海陆空部队研发一款近乎悍马似的通用军车。可以满足日本陆军在本土反击苏军装甲洪流的军事需要;成为空军的地勤用车;拥有日本海军陆战队对我国台湾以及钓鱼岛甚至对朝鲜半岛遂行登陆作战的能力。根据目前公开的资料表明,日军装备了大约4700余台丰田“疾风”高机动车,日海陆空以及陆战队和部分后勤单位都装备了其基型车与改型车。

丰田“疾风”高机动车的原型车悍马是冷战时期的产物,是替代美军M系列吉普车并行拥有更大载荷和更具备改装潜力的通用平台。而丰田“疾风”高机动车虽然是在悍马的平台上二次开发,但却是一款符合21世纪日军作战新思维的的多功能进攻性载具。在满足日本列岛本土作战的基础,可空运空投、搭载日本海军日向号航空母舰进行抢滩登陆作战的能力。其作战目标直指我人民解放军。

聪明的日本人在看到悍马的优缺点后,将“疾风”设计的充满日系车特征。上图深色是丰田“疾风”高机动车轮廓;浅色是美军通用悍马载具的轮廓。由此可见,“疾风”较悍马高26mm,长33mm,轴距短35mm。这就意味着疾风拥有比悍马更出色的承载空间。而2.55吨的自重让“疾风”在狭小的日本本土进行3栖(陆运、空运、海运)机动时更具灵活性。经过拥有多年设计和生产民用越野车的丰田二次开发后,“疾风”高机动车在某些技战术参数上较原型车有着不少的提升。

2、技战术参数:

日本丰田“疾风”高机动车长宽高分别为:4910/2150/2350mm。自重2.55吨,有效载荷1.5吨,成员包括正副驾驶员2人、战斗班组8人,共10人。基型车分为战斗指挥型(5门设定,4人班排级指挥团队),运兵车(3门设定、搭载2+8人战斗班组)。如上图所示为日军装备的丰田“疾风”高机动车运兵型。

无论是指挥型还是运兵型车身结构不变,长宽高和轴距等参数不变,唯独车门数量变化。丰田“疾风”高机动车采用帆布軟蓬覆盖车身并具备快速拆卸功能。

上图是日军丰田“疾风”高机动车4向图。通过以上几幅丰田“疾风”高机动车图片可研判,在整体造型和设计风格上与美军悍马有着极大的相似程度。圆弧形的前发动机舱盖,前后驱动轴占据车辆四个角,并通过增加减震行程提升通过性。

日军丰田“疾风”高机动车的前部灯具囊括:前照灯(含远近光灯)、雾灯、转向灯、侧转向灯(位于前发动机罩两侧)、防空灯(3具,2大1小),全部灯具均可单独更换。

如上图所示,上左为防空灯,左2前照灯和右1转向灯被防护格栅保护,左下为雾灯。

由于前发动机罩与翼子板融为一体,所有灯具(包括侧转向灯)都集成在前发动机罩上。

丰田“疾风”高机动车的发动机盖与悍马采用相同开启方式(由后向前开启),这样的设定便于发动机舱盖开启更大角度便于整体吊装更换动力总成。固定发动机舱盖的锁机构位于两侧的固定销。上图是日军丰田“疾风”高机动车发动机盖左固定销特写。

为了尽快达到发动机舱内热平衡,在发动机罩两侧靠近防火墙根部加装了鲨鱼腮似散热格栅。从上图目测可见,发动机罩与车身前风窗框架以及车门焊接构件有着明显色差。在这里要更正一下,之前有网络媒体说丰田“疾风”高机动车的外观件由近乎于玻璃纤维材质构成,这么说确实没有问题,不过这是早期的版本。根据日军的部分资料来看在1997年后,几乎所有日军装备的现役丰田“疾风”高机动车的覆盖件都改为钢材质。在日军各部队使用后反应这种轻量化的纤维材质覆盖件,会在使用中发生碰撞后不容易维修,只能通过更换总成备件来解决。此种问题也出现在我军一代勇士军车上。

与前部车灯相对应的丰田“疾风”高机动车的后部灯具,全部安装在后尾门两侧的翼子板上。包括单独设定的圆形防空灯和行车灯、转向灯倒车灯集成在后组合灯灯总成。

从丰田官方给出的资料来看,“疾风”高机动拥有两个标准38L燃油箱。与此同时随车标配两个10L的便携燃油箱,布置在两后侧围靠近后轮处并通过帆布扎带固定。

上图是“疾风”高机动车钢制车门特写,可以看到两侧车门冲压出的加强筋。车门外拉手采用与车身同材质制造,以可靠耐用为主。

日军丰田“疾风”高机动车与日本民用车辆采用相同的右舵驾驶设定,指挥型与运兵型的车门都采用两段式结构。车门分上下两部分,可在空运空投时进行拆卸减少占用空间。部分装备指定部队的“疾风”高机动车也有采用一体化结构的车门。

上图是处于开启状态的丰田“疾风”高机动车右前门特写。可见车门的框架结构加钢制蒙皮焊接而成,车门框架采用镂空处理,即可降低重量又可保持预定强度。这里要特别指出丰田“疾风”高机动车人性化细节上做的出色,车门内粘贴了黑白识别标示,可通过这种反光标识对车辆所属作战单位进行目测识别。

由于日军丰田“疾风”高机动车高为2250mm后尾门距地面800mm,为此丰田特地在“疾风”高机动车的后尾门加装了便于上下车的可折叠踏板。

上图是“疾风”高机动车后尾门踏板弹出的特写,两段式结构便于“腿儿”短的“皇军”跳上跳下。全系“疾风”高机动车都标配了这套可折叠收放的踏板。

日本是一个跨温带的岛国,北至寒带的北海道,南至亚热带的九州岛。为了满足适应不同气候环境作战需要并平衡后勤供应。丰田为“疾风”高机动车搭配了1套全路况越野轮胎。由普利司通提供的37×12.50R17.5-8PR LT轮胎。

上图是“疾风”高机动车钢制轮毂特写,可靠耐用的钢轮毂加装了轮毂盖,为的是保护搭载了轮胎中央充放气高压管路。轮胎气压调节可以在车内仪表台上进行操控。

上图为丰田“疾风”高机动车主驾驶座椅特写。座椅总成采用简陋但轻量化的钢制骨架制成,手动调节座椅靠背(头枕与靠背成为一体)。目测来看,坐垫与靠垫为针织材质厚度不超过12cm,长途驾驶舒适度一般。

上图是少有的日军丰田“疾风”高机动车运兵型左舵版的驾驶舱特写。有意思的是在原本空置的中控台处加装了额外的座椅。通过人性化更佳的正副驾驶座椅研判,这台左舵“疾风”高机动车是2000年后生产的改型产品。

上图是日军丰田“疾风”高机动车运兵型的后尾门关闭特写。作为一款具备空运空投能力的日军通用军车,“疾风”为了提升越野通过性又要避免过高的车身姿态,就将车身上半部设置为可拆卸的软蓬。无论是5车门的指挥型,还是3车门的运兵型都是如此。车门上半部也是可拆卸的软蓬架构。

开启后尾门的“疾风”高机动车内特写。可以看到运兵型的“疾风”高机动车后货箱对向设定了2排4副座椅。包括正副驾驶员和战斗班组共可搭载10人。

上图是1997年之前生产的丰田“疾风”高机动车仪表台特写。全钢制结构,所有功能按钮与空调面板和扬声器都采用螺栓固定。

早期型日军丰田“疾风”高机动车驾驶员位置的特写。其中一体冲压的车门内衬是亮点,深色硬质门内衬采用螺栓固定在车门内侧。位于中控台上配置了4前速自动变速器换挡杆以及手动分动器换挡杆。

无气囊3幅面方向盘并印有明显的丰田“牛头”LOGO。自动变速器换挡系统与民用车几乎没有太多差异,但变速器本体则是爱信经过强化以后的版本。

丰田“疾风”高机动车的组合仪表采用故障警告灯与指针式仪表混搭构成。仪表被中央从上至下的自动变速器档位指示灯分割成2大部分。左侧区域又分为3个小部分,由故障灯显示区域和转向灯显示区域和燃油、水温表构成。右侧区域由车速表和总里程表以及单次行驶里程表构成。在位于组合仪表最左侧小显示屏是用来指示车辆4驱状态,由于日军丰田“疾风”高机动车拥有前中后3把锁,因此在这个仪表上也会相应显示前后驱动桥的闭锁状态。方向盘后布置了左侧雨刷开关和右侧转向灯开关。

上图从左至右分别是:应急警告灯开关、前后驱动桥差速锁旋转按钮开关、中央差速锁开关、以及轮胎中央充放气开关(4档位)、最下端则是手动空调控制面板(只有暖风而没有空调)。

由于丰田“疾风”高机动车搭载了一台由爱信提供的4前速自动变速器,因此只有制动踏板和加速踏板。如上图所示,制动踏板为钢制且带有防滑凸起设定,加速踏板固定在车身地板焊接上,表面覆盖橡胶防滑层。2个踏板距离较远且处于不同水平面上,最大化的减少误操作几率。

上图是丰田“疾风”高机动车点火开关特写,位于方向盘右侧采用钥匙启动。

位于仪表台副驾驶1侧的拉杆扶手,在颠簸的路况会让搭乘“疾风”高机动车的日军身姿控制在座椅上。

上图是日军“疾风”高机动车位于B柱上的步枪固定支架,采用弹簧助力闭锁,只需轻轻向外翻转就可解锁。

上图是拆去帆布软篷后的丰田“疾风”高机动车运兵型的后货箱特写。可以看到固定在车身后侧围的C柱(软蓬撑杆)与后尾门框架都是通过螺栓固定。后尾门对向开启或关闭,后排座椅对向而设,每个座椅可承载2名“小日本子” 。

在丰田“疾风”高机动车后地板上设定7条横向加强筋,为的是在负载多用途扩展模块时进行固定和承载。通过研判可知,“疾风”高机动车的大部分车身焊接件都有大幅突出或凹陷的加强筋结构,这样的设定在制造过程中增加了成本,却可在使用中通过结构上的增强来换取整车重量上的降低,当然这都是保证车身承载能力不变的前提下。可以这样认为日军丰田“疾风”高机动车在用科技手段换取技术性能。

通过研判不同年份进入日军服役的丰田“疾风”高机动车搭载的武器来看分析,通勤型的“疾风”更多的是在车顶搭载一套7.62mm口径的FN机枪,并且还有部分硬顶车型加装了40mm口径的榴弹器发射器。这与日军96轮式装甲车搭载的武器系统通用且可以互换。

上图是一个标准“疾风”高机动车战斗班组的人员配备,包括驾驶员1名,车长(班长)1名,武器操作手1名,士兵7名,随车配备了40mm口径榴弹发射器。

从1993年至期间进入日本军队服役的丰田“疾风”高机动车排气管中段的软连接是采用套扣的形式,长期使用过后容易出现套扣内的石棉垫受热腐蚀,尾气渗漏的故障并产生额外的噪音。如上图所示,在后期装备的“疾风”高机动车在这个软连接的固定方式上进行了升级,采用卡箍的形式进行连接。软连接将排气管中段和尾段进行关联,更好隔绝来自发动机的震动增加排气管的寿命,并对于曾经出现的排气渗漏的问题进行了修复。

从其官方资料来看,日军装备的丰田“疾风”高机动车采用前后双A臂带有稳定杆的悬架结构,但是很少有人能注意到这款车的前减震系统为扭杆弹簧式的可调节高度设定。上图是从“疾风”高机动车右前轮向其悬架拍摄的特写,可以清晰看到上A臂后的扭杆弹簧贯穿于A臂。

这是从“疾风”高机动车车头向车尾方向拍摄的底盘特写。右前轮的下A臂其实是由前拉臂和后拉臂固定在转向节上组合而成,而前减震器则固定在前拉臂上,这样的结构与美军悍马的整体铸造似的A臂有着本质不同。为了降低车身质量不惜降低悬架的强度来换取,当然这样“够用”的标准是经过了严格计算,对可能遇到的恶劣路况、工作强度和加装不同武器基站带来的额外负载都进行了周密计算。

作为一款高仿自悍马的军用车,在底盘的设定和传动系统上都是几乎与悍马相近。尤其是特色的轴间制动系统与门式驱动桥。为了提升整车的通过性,丰田“疾风”高机动车将传动半轴进行了强化,尤其是橡胶衬套的材质上全部由日本传动大厂捷泰林格供应。理论上在高速行驶中(80km/h)的工况下可以有效防止石子等异物击穿。门式驱动桥的同心齿和反转齿,由于要承受正反向高速摩擦此备件则由NGK提供。丰田在引进悍马进行仿制的时候加入了很多符合日军在国内使用的设置。最有特色的是为“疾风”高机动车加装了4轮转向的能力,当然这不意味着“疾风”的后驱动桥也有转向拉杆,而是具有类似法国雪铁龙的后轮随动转向技术。是通过后桥双A臂与后副车架存在一个位置差以及可变性胶套,当车辆进行转向发生重心偏移时,后桥的上下A臂发生形变,引导后驱动轮产生一个最大12度的转向角度,以提升“疾风”的机动灵活性。此种设计其实在民用车上尤其是法国雪铁龙ZX系列上得以应用。

上图是丰田“疾风”高机动车左后侧车身焊接下部特写,通过钣金胶对车身焊接进行过二次修复处理但是被海水腐蚀的痕迹仍然没有消退。通过这些细节的研判,这台前生产的丰田“疾风”高机动车,归属驻守广岛海田市的日军第13旅团。

上图是丰田“疾风”高机动车发动机、变速器以及前驱动桥特写。发动机和变速器都采用铁质油底壳。目测与缸体连接处以及放油螺栓都没有任何油污痕迹,这说明相关备件的密封级别很高车辆保养状态优良。

上图是丰田“疾风”高机动车后差速器和后驱动桥的轴间制动盘特写。通风制动盘表受到盐分腐蚀较为严重,后差速器壳体进行过拆卸作业,手工涂抹的红色密封胶截面均匀。

与民用越野车一样,日军装备的丰田“疾风”高机动车,每行驶5万公里就要对驱动桥内的润滑油进行更换,甚至有必要通过拆卸差速器壳体来清理内部的油泥。在拆卸壳体后就要重新涂抹一层特殊粘合胶,这种胶在冷却后会形成大约0.2mm厚度的密封层,隔绝外界的异物侵扰。从上图可以看到“疾风”高机动车后差速器壳体由10颗螺栓固定,外壳涂抹红色密封胶,放油螺栓加装红色铅封示意后桥油已经更换。

日军装备的丰田“疾风”高机动车的引擎型号为15B-FTE的直列4缸3.9L排量的增压柴油机,最大马力155hp/3200rpm(后期这款发动机最大马力调整到170hp其他参数不变),最大扭矩390Nm/1800rpm。

这款发动机现在看来技术和燃油消耗等参数并不算出众甚至是有些落后,但在1990年代,这个系列的增压发动机装配到丰田海狮、科斯达等中型客运车辆上以可靠耐用而著称。

在丰田仿制悍马的时候曾讨论过是否将原形车的动力总成一揽子引进并自行生产,可是原型车装备的6.2排量发动机油耗高升功率比较低(150hp)并不符合精打细算的日本人的价值观。而丰田旗下的明星柴油机比比皆是,最终选择了15B-FTE机型。原型车悍马采用的实时4驱系统在虽然成熟且可靠耐用,但“疾风”高机动车却搭载了1套由丰田提供的分时4驱系统系统并增加了防滑差速锁。这套4驱系统几乎可以被看做是陆地巡洋舰4驱系统的强化版。在仪表台上可对前中后差速器进行分别锁死以提升车辆在全路况下的通过性。

上图是搭载了15B-FTE柴油机的丰田“疾风”高机动车的空气滤清器总成,圆柱形的空气滤芯可以增加有效进气量(在保证过滤效果的同时)。在车辆高速行驶中,进入的空气会产生涡旋气流可2次增加空气流入发动机的速度。

虽然日军装备的丰田“疾风”高机动车在发动机排量上较原型车悍马有所降低,虽然最大110公里/小时的速度,但百公里燃油消耗却只有12升,由于采用来自丰田的民用发动机搭载到“疾风”高机动车上,其维护周期在7500公里,这就更降低车辆全寿命周期的养护费用。而作为一款强调机动性的1.5吨级通用军车,在防护性能上也只能够保证在100m距离对7.62mm口径的普通步枪弹的攻击。与美军悍马最终通过增加防护套件来强化防护性能不同的是,日军没有为丰田“疾风”高机动车开发相应的防护套件,也不准备将这款通勤军车投入到城市反恐作战中。虽然日军已经向伊拉克派遣了维和部队,但这些部队是一种姿态的体现,更多的工作都是进行所在地的情报收集和其他维和国家维和部队的装备评估。

3、不同改型车:

从车辆的技术参数来看,丰田“疾风”高机动车有着较大的改型能力,已经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车族出现在日军装备序列中。

上图是有三菱重工为日军研发和生产的73式吉普搭载的87式反坦克导弹。

在二战的太平洋硫磺岛吃过美军坦克大亏的日军,为了防备苏军的装甲铁拳突袭北海道并打击深入东京地区的坦克部队,日军研发并装备了大量反坦克导弹。最早从由川崎重工与三菱重工仿制美军陶氏反坦克导弹开始,就着手将反坦克导弹加载到73式吉普以及后来的73轻卡车上,并形成小集群和大规模机动反坦克作战模式。

96式多用途导弹系统:

在冷战巅峰也是日军承受来自远东苏军更大压力的1984年,日军迫切需要1款射程更远反装甲效能更大(主要防备苏军T-72系列坦克)的重型反坦克导弹。川崎重工仍然作为主承包商在1986年开始研发96式多用途导弹(1996年正式定型并装备日本陆军)。此时苏联已经解体,在1991年后,日军将这款武器的攻击目标和射程、适用环境做出重大修改。最终1996年装备日军时,这款武器由丰田“疾风”高机动车作为发射载具。

这款旨在打击敌方装甲力量以及中型舰艇船只的多用途导弹,采用6联装密封发射系统,由丰田“疾风”高机动车搭载。弹长2000mm,直径160mm,自重60kg,最大射程10km,采用光纤/红外制导。弹体本身采用光纤传递不具有信号扩散特征,因此这款96式多用途导弹具有极强的抗干扰能力,并具备发射后不管的能力。

96式多用途导弹用弹体与包装发射箱一体化存储的模式,发射箱内充填氮气具备免维护能力。存储发射箱体用液压千斤顶进行角度调节,一般在发射状态时发射箱与载具呈30度夹角。而采用光纤传输数据,根据危险程度发射多枚导弹攻击不同目标。这也被认为是96式多用途导弹最具威胁的能力,尤其是拥有对装甲目标攻击脆弱顶部的特征,更让这款武器成为日军攻击对我人民解放军装甲部队更有力的武器。

为了提升96式多用途导弹攻击精度,在“疾风”高机动车的前后保险杠两端加装了可收放液压千斤顶,用来提升导弹发射时载具的平稳性。

上图是96式多用途导弹的载具,丰田“疾风”高机动车在前保险杠处加装的液压千斤顶特写。

与较早装备的87式反坦克导弹不同的是,由于弹体重量的增加以及攻击能力的提升,96式多用途导弹系统已经由87式单兵作战模式发展成由发射车(上左,上右)、观瞄车(中左)、情报处理车(中右)、指挥车(下左)和装填车(下右)构成的作战集群。其中发射车、观瞄车和指挥车均由丰田“疾风”高机动车作为载具,其他功能模块由五十铃73式中卡承载。虽然部署展开时间有所增加,但单位时间内的攻击能力以及独立作战效能,较以往有着极大的提升。96式多用途导弹不仅拥有对装甲目标攻击的能力,更拥有封锁海峡水道的反舰艇能力。

目前,不少于5套日本陆军装备的96式多用途导弹作战集群部署在冲绳岛屿北部地区,这对我人民海军作战编队构成了一定威胁。至今,日军富士教导学校、通信学校和武器学校以及北部/西部反舟艇部队和第二师团装备了总共37套96式多用途导弹系统。这些部队将我人民解放军的登陆舰艇和96式及99式坦克作为重点攻击目标。

中程多用途导弹系统:

秉承着少装备多研发理念的日军,1990年代末期开始最新一代多用途导弹的研发工作。川崎重工开始用“新中马特”的代号命名多用途反坦克反舰艇导弹。川崎重工的“新中马特”多用途导弹进入日军的富士教导团以及东部混成团第3陆曹教导队服役。

“新中马特”多用途导弹系统同样具备反坦克反舰艇能力,其弹长1400m,直径140mm,自重26kg,最大射程6km。采用6联装发射储存观瞄一体化基站设定,发射存储箱保证有效期,观瞄系统由搜索用毫米波雷达、激光照射系统和热成像仪构成。

上图是 处于待发状态的“新中马特”多用途导弹系统的弹头特写,清晰可见半透明状弹头及其内部焦平面阵列搜寻雷达。作战时,“新中马特”多用途导弹系统中的指挥车先将所发现的目标进行分类、威胁判断和攻击排序,然后通过无线数据链向1或4台导弹发射车传递数据,车上计算机解算射击诸元并将确定的重点目标相关参数输入导弹。当目标(坦克装甲车辆或攻击舰艇)进入“新中马特”的有效射程即按预定的弹道飞行并最终摧毁目标。“新中马特”采用双模攻击方式,既提高攻击灵活性,也可增加了作战单位本体生存率。

上图是“新中马特”多用途导弹系统X方向舵以及发动机喷口特写。这款导弹系统与96式多用途导弹集群一样,由观瞄、情报处理、指挥、发射/储运分系统(车)构成。所有分系统都采用丰田“疾风”高机动车作为载具,简化了后勤供应压力整合了整套作战集群工作效率。目前这套系统是日军最为先进的反装甲反舰艇小规模作战系统,尽管在射程上不如96式集群可是在精确度、饱和攻击能力上有着极大的提升。对我军的坦克装甲力量构成了极大的威胁。“新中马特”多用途导弹系统可车载也可空运/空投,将装备日军各步兵连队的反坦克中队。在战术上“新中马特”多用途导弹主要作战对象为解放军的两栖登陆部队的各型载具。

东芝93式面对空导弹系统:

装备日本陆军的93式面对空导弹系统同样以丰田“疾风”高机动车作为载具,这款防空系统的攻击导弹前身是91式单兵导弹,通过整合2具4联装发射总成,加装单人操作基站和电视及红外导引系统而成。

91式单兵低空导弹源自美军毒刺防空导弹,由东芝公司进行技术引进并独立生产,在1991年正式进入日军现役装备序列。在由东芝公司对91式进行改进,并命名为91改单兵作战防空导弹。因为在改进中加装红外线图像导引头、无烟式电动机以及搭载了火箭发动机,使得91改拥有更快的发射和目标截获能力,发射烟雾更少,并提升了整套系统在夜间作战中捕获目标的能力。大约在晚些时候,东芝91改对空导弹以及观瞄发射基站,与丰田“疾风”高机动车整合并获得日本军部青睐。东芝93式面对空成导弹系统拥有超过500公里的作战半径,可单兵部署也可2-6台集群部署。当一个营级规模的东芝93面对空导弹系统呈扇形布置,拥有警戒1-15km高正面6km宽立体空域的能力。注:东芝91式单兵防空导弹在1994年定型,改进型在定型,但是加装到丰田“疾风”高机动车上形成93式面对空导弹系统时间是在。

RO-120迫击炮牵引车:

在二战结束后,日军被禁止拥有大口径攻击火炮,尤其是120mm口径以上的武器。但灵巧的日本人却在迫击炮上下了文章,从81mm口径至107mm口径迫击炮成为主要装备。随着苏军装甲力量的不断攀升,美军也开始纵容日军装别更大口径的各型火炮。在1992年日军从法国TDA公司引进了120R系列120mm口径的牵引重型RT迫击炮,并获得火炮与反装甲炮弹的自行生产专利权(由丰和工业生产)。日军对这款武器的正式编号为:MO-120-RT-61式120mm迫击炮,通常称为RO-120迫击炮。

这款攻击性重型迫击炮通常由丰田“疾风”高机动车牵引并搭载8人炮班。在长距离行军时也可以由CH-47J“支奴干”重型直升机进行空运。RO迫击炮属日军步兵营的火力支援武器,RO迫击炮采用120mm口径,自重600kg,最大射程13000m(火箭增程弹)/8100m(普通炮弹),最大射速:15-20 发/分。可对土木工事和装甲目标以及步兵进行攻击。

随着日军开始中东以及阿富汗进行所谓维和行动的来开,从第一次部署工兵的后勤支援行动,到后期计划在部署拥有攻击力的RO120迫击炮为美军提供火力支援(计划流产),都透露出日军的出兵热点地区进行实战锻炼的野心。目前M0-120-RT61式120mm牵引迫击炮共装备160套。

4:丰田“疾风”高机动车长短板:

由CH47J“支奴干”重型直升机进行人车空运的丰田“疾风”高机动车,是未来登陆朝鲜半岛,配合日向号航空母舰攻击我人民解放军驻沿海装甲部队和登陆舰艇的快速装备之一。

在日海空军偷袭我沿海各军港后,自重2.55吨的丰田“疾风”高机动车可搭乘日本海军的轻型登陆艇、两栖攻击键和航空母舰对我国东南沿海军事重镇遂行登陆作战。

在笔者看来,日军装备的丰田“疾风”高机动车研发于1980年代晚期,成军在1990年代早期。拥有动力储备充足,4驱系统可靠耐用且人机结合性能优良等长处。介于冷战结束前后装备日军的这款1.5吨级通用军车,在原先设定的作战目标(苏联红军的装甲部队与海军陆战队的登陆舰艇)消失后可快速成为攻击解放军装甲部队以及登陆朝鲜半岛的突击力量。丰田“疾风”高机动车拥有较大的改型潜力,成为多款反装甲反舰艇面对空攻击系统的载具。当然其自身的防护性能已经不能适应现在各热点地区爆发的反恐战争的需要。日军如执意为丰田“疾风”高机动车加装防护套件,将会严重降低其机动性和承载性,也就丧失原先设定的技战术优势。但是,这仍然不能阻挡丰田“疾风”高机动车成为一款适合日军本土作战,攻击我人民解放军装甲部队和封锁海峡阻挡我人民海军的出色武器载具。

2代长轴装甲版猛士,以及BJ80的装备将缓解解放军3代通用军车与日军落后的差距。

丰田汽车旗下的陆地巡洋舰和普拉多系列越野车有着极佳的口碑。通过近30年民用市场的技术验证经验积累,将“疾风”高机动车的性能发挥到极致.!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