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范文,分享全网优秀范文,学习好帮手!
2000字范文 > 过去 中国的肥胖发生率增长了2倍 北方人肥胖率明显更高 南方人这回认输了!

过去 中国的肥胖发生率增长了2倍 北方人肥胖率明显更高 南方人这回认输了!

时间:2021-07-27 04:13:39

相关推荐

过去 中国的肥胖发生率增长了2倍 北方人肥胖率明显更高 南方人这回认输了!

中国那么大,说起南北差异,总有扯不完的梗,吐不完的槽,以“甜咸豆花”、“甜粽肉粽”为开场的话题时不时登陆微博热搜,一经面世就是一场“血雨腥风”。

南方过冬靠一身正气

北方过冬靠炉子暖气

北方豪放大气多人洗澡堂

南方秀气婉约单人洗澡房

北方人的东西南北

南方人的上下左右

中国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数据》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国肥胖症的患病率正逐渐上升,且在全国各地的发病率差异很大。在新疆西北部,京津冀都市区河北、北京、天津三省和黑龙江省最北端地区男性的普通型肥胖患病率最高。女性肥胖发生率在各省份情况相似。而南部省份,包括腹型肥胖在内的肥胖症患病率较低。可想而知新一轮南北肥胖差异的热议程度,北方小伙伴对此表示大写加粗的不服,凭什么我们就成最胖的了?

由主要研究者中国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张晓博士和同事们于10月28日发表在《美国内科学年鉴》(Annalsof Internal Medicine)上的文章《中国成人肥胖患病率的地理变化:-国家慢性病和危险因素监测的结果》表明,~间,中国的肥胖症患病率增加到三倍多,而腹型肥胖症的患病率却增长了50%以上。

然而,与其他省份相比,中国的某些省份受肥胖流行的影响要大一些。例如,在海南肥胖率仅为4.4%,而北京的肥胖率为26.6%。在女性中,腹型肥胖的患病率从南部广西的17.7%到中国东北部天津的49.4%不等。总体而言,“在被称为京津冀都市区的北京、天津和河北发现了男女普通型肥胖和腹型肥胖的高患病率。”肥胖学会的一位发言人,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吉林斯全球公共卫生学院Penny Gordon-Larsen博士对研究人员发现中国各地的这些地理差异表示赞扬。她说:“我们一直在跟踪中国的肥胖症情况,并且在许多不同的研究中都看到了肥胖的增加。” “真正独特的是每个省的地理分布,它们记录了非常高的肥胖率。”没参与这项研究的加拿大哈密尔顿人口健康研究所所长Darryl Leong医学博士说,随着经济水平的增长,各国肥胖率的上升也就不足为奇了。“令人担忧的是,肥胖与高血压、糖尿病和心力衰竭的风险增加有关。如果不解决肥胖症,心血管疾病和其他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也将会上升。”超过30%的成年人患有腹型肥胖利用中国慢性病和危险因素监测数据库,研究人员评估了~全国和各省肥胖率。普通型肥胖定义为体重指数(BMI)为28 kg/m²,其全国患病率为14.0%;腹型肥胖定义为女性腰围大于85 cm,男性腰围大于90cm,其患病率为31.5%。在新疆西北部,京津冀都市区河北、北京、天津三省和黑龙江省最北端地区男性的普通型肥胖患病率最高。女性肥胖发生率在各省份情况相似。而南部省份,包括腹型肥胖在内的肥胖症患病率较低。研究人员还使用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国家心肺血研究所制定的阈值评估了肥胖症。根据这些定义,普通型肥胖和腹型肥胖的患病率分别为6.3%和14.4%。尽管BMI定义的肥胖症患病率在男性和女性中相似,但腹型肥胖症的患病率有明显性别差异,男性为5.6%,女性23.4%。“当使用国际肥胖临界值进行更好的跨国比较时,~中国的普通型肥胖和腹型肥胖患病率远低于美国成年人,分别为35.4%和61.5%,”研究人员在文章中写道。这是一个真正值得关注的方向——Penny Gordon-Larsen博士Gordon-Larsen博士指出,尽管新报告在识别整个国家的肥胖症方面做得非常出色,通过城乡差异对肥胖的患病率进行分类需要提供更详尽的数据。她指出,中国的肥胖与城市化息息相关。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的扩张,肥胖症的患病率也迅速增长。与此同时,糖尿病和高血压发病率也在上升,并且都与肥胖有关。尽管研究人员使用了中国的肥胖标准,这使得各国之间很难进行比较,但它的优势在于更准确地捕获特定人群的肥胖水平。“对于亚洲人,尤其是中国人来说,身体脂肪通常较高,尤其是腹部肥胖,这显然与疾病有关,”Gordon-Larsen博士说道,“如果你使用典型的BMI指数25和30kg/m²,会漏了那些虽然处于临界点以下,但体内脂肪却很多的人群。”中国政府提出了“健康中国2030”计划,其最终目标是到2030年达到与发达国家相同的健康标准。该行动计划确定了15个专项行动目标,包括减少二手烟的不良健康影响,减少肥胖,增加体育锻炼和预防慢性疾病等。重视肥胖及体重超标所带来的危害,采取适合自己且安全有效的的减肥方法,使体重达到标准。

参考文献:1. Obesity Prevalence Triples in China Over 10-Year Span..2. Zhang X, Zhang M, Zhao Z, et al. Geographic variation in prevalence of adult obesity in China: results from the - National Chronic Disease and Risk Factor Surveillance. Ann Intern Med. ;Epub ahead of print.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